随州市政府官网2015年随州市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更新时间:2020-10-22    来源:生产工作总结    手机版     字体:

【随州市政府官网】2015年随州市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数字看发展盘点2014

预计地区生产总值725亿元,同比增长9.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05亿元,增长22.5规模工业增加值342亿元,增长10.8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6.7亿元,增长23.6外贸出口12.5亿美元,增长11实际利用内联资金196亿元,利用外资近1亿美元,分别增长25.5和1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1亿元,增长13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1和12。

2014年成绩单成果丰硕鼓舞人心

经济实力持续增强

亮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全省第一全面完成省定各项经济目标任务,主要指标增速好于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固定资产投资805亿元,增长22.5。

发展质效持续提升

亮点:关键指标全面上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二三产业占比进一步提高。工业用电量增长8.81,增速居全省第二位;营业性道路货运量增长15.1;新增贷款68亿元,贷存比提高2个百分点。工业品产销率99.2,居全省第一位。新增16家高新技术企业、5个中国驰名商标;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66.5亿元,增长13。财政收入质量进一步提升,税收占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继续提高。

项目驱动持续发力

亮点:随州成为全省新能源第一大市谋划实施5个投资50亿元左右的大项目,开启随州“大项目时代”。其中地面光伏电站、区域电网改造和500千伏变电站启动建设,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和武汉至西安客运专线随州段即将开工,华能随州2×66万千瓦燃煤电厂项目获国家批准。项目投资、对上争资都创历史新高,在建亿元以上项目220个、完成投资330亿元,对上争取无偿资金49.8亿元。华润凤鸣风电场投入运行,马鞍山100兆瓦光伏电站和界山、中华山、花山风电场建设全面推进,随州成为全省新能源第一大市。

人民生活持续改善

亮点:民生领域支出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81.3财政用于民生领域的支出达到90.8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81.3,占比高于全省6.3个百分点。全市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1和12,农村居民收入增幅连续三年高于城镇居民。市政府年初承诺的“十件实事”全面完成。

“五抓”经验弥足珍贵

抓改革开放,发展活力明显增强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清理审批事项,市本级取消、下放55项,再造审批流程,推行并联审批、代办服务、建设项目“一表制”收费。

●财政金融改革:进一步完善部门预算、政府采购等管理机制,出台财政项目资金绩效评价实施办法,构建了国资监管制度体系。推出“助保贷”、“政银集合贷”,为中小微企业发放贷款5.74亿元。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随县在全省率先完成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环潭镇、洪山镇农村综合产权交易试点取得成功。

●机构体制改革:市县两级卫生计生机构改革全面完成,大洪山景区医疗、养老“两室联建、医养融合”试点效果良好。市、县、乡镇三级食品药品监管体制全面建立。

●扩大对外开放:外贸出口总量稳步攀升、结构不断优化,香菇出口全国第一,茶叶出口全省第一,机电产品出口全省第三,成功创建省出口专用车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招商引资量质齐升,落户央企省企累计达到19家,新签约项目120个,其中工业项目90个。

抓结构优化,转型升级凸显亮点

●现代农业稳步发展。粮食总产165.5万吨,增产7.3万吨,创历史最好水平。食用菌、马铃薯、畜禽等特色种养业稳步壮大。新增农民合作社398家,获评国家示范社10家;新登记家庭农场57家,获评省示范农场9家。

●工业经济企稳回升。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1220亿元,增长11。汽车机械、食品工业产值双双突破350亿元,铸造产业成为我市第4个省重点产业集群。深入推进专汽行业整顿、资源整合,我市被授予国家首批专汽产业区域品牌建设试点、国家专用汽车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湖北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新增规模企业86家,亿元以上企业突破400家。

●第三产业升温提速。大洪山保护开发纳入省级统筹,获批全省生态旅游示范区。3个景区同步跻身国家4A级景区。炎帝故里、博物馆、曾侯乙墓联合创建5A级景区通过国家景观质量评审。全市接待游客1583.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97.1亿元,分别增长9.2和7.3。现代服务业逐步繁荣,电子商务加快发展。

●县域经济实力增强。曾都区继续保持全省第一方阵,广水市、随县综合竞争力继续提升。高新区生态产业新城建设有序展开,创建国家高新区通过科技部初审。

抓城乡统筹,神韵随州再展新颜

●城乡规划更加科学。继续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编制完成全市城镇化发展战略、综合交通体系、城南片区城市设计等规划295项。

●城市功能更加完善。主城区实施49项重点市政项目,青年路“两路一桥”全线贯通,主城区背街小巷全部硬化亮化,新增绿地21万平方米,东护城河治理、美食文化街、随州农副产品物流园等一批项目相继开工。

●城市管理更加有序。推行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管理模式,基本建成数字化城管指挥中心。启用智能交通综合管控系统,创新摩托车、电动车管理体制机制。

●乡村面貌更加靓丽。深化“洁美家园大行动”,曾都区被纳入全省整县推进试点。高新区美丽乡村示范片建设扎实推进,全市7个乡镇入选全国重点镇,3个村入选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10个村成为省宜居村庄,8个村获评省绿色示范乡村,大洪山长岗镇、广水桃源村分别荣登全省十大最美乡镇、乡村榜首。

抓民生改善,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积极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增发创业就业小额担保贷款1.3亿元,城镇新增就业2.3万人,创业带动就业2950人。倾力关爱弱势群体,发放各类救助资金1.2亿元,免费配发残疾人辅助器具2060件。探索推行社会化养老模式,新建城乡社区养老服务中心239个。

●协调发展社会事业。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新建和改扩建幼儿园42所、农村初中校舍3.5万平方米,发放贫困生资助金4600多万元,我市成为全省首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覆盖城市;规范化建设459个村卫生室,免费为9万多名农村妇女进行了“两癌”筛查。

●进一步创新社会治理。在全省率先落实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制,法律援助案件质量位居全省前列。继续推进“三民工程”,累计为居民代办事项16万件。着力构建矛盾纠纷大调解格局,化解信访积案1100件。加快完善治安防控体系。

抓政府自身建设,干部作风不断改进

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狠刹“四风”,坚决“除陋习、刹歪风、树正气”。以“八大工程”为抓手,解决了一批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展望2015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0.5左右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3.5外贸出口增长10实际利用内联资金、利用外资分别增长20和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左右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2和11。

2015年新图景认清形势抢抓机遇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是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加快“圣地车都”建设的承前启后之年。新常态背景下,虽然我们面临一系列风险挑战,但也拥有多重叠加的重大机遇。

面临的重大机遇

一是宏观环境趋稳向好。尽管世界经济仍处于深度调整期,但总体缓慢回升,为我们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特别是专汽、电子、农产品等特色产品走出去拓展了空间。

二是新常态蕴含重大契机。新常态凸显“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四大鲜明特征,显露出我国经济稳进的“姿态”、累积的“富态”、结构的“优态”和市场的“活态”,表明尽管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实际增量依然可观,增长动力更为多元,发展前景更加稳定,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特别是呈现的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市场竞争等“九大趋势性变化”,更为我们发现和培育新的增长点指明了方向路径。

三是政策利好因素较多。中央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微刺激政策定向发力。长江经济带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湖北中部崛起和“两圈两带”战略纵深推进,必将带动全省整体步入发展快车道。加之我市处于“两圈”节点,被纳入大别山试验区、汉江生态经济带,这些国家、省、部战略层面的支持,都带来一系列重大机遇。

四是随州发展潜力巨大、蓄势待发。建市以来特别是“十二五”以来,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呈现跨越式发展良好势头。随着“大项目时代”的到来,大投入、大建设、大产出的态势强劲有力,发展的底盘更加稳固。我市草根经济坚韧顽强,全民创业热情持续高涨,去年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突破3万户,再创历史新高。汽车机械、农产品加工、新能源、文化旅游等产业形成特色,城市的品牌、魅力和影响力不断彰显。这些都为我们加快转型跨越提供了有利条件。

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走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以全面深化改革统揽全局,坚持“市场决定取舍、绿色决定生死、民生决定目的”三维纲要,坚持竞进提质、升级增效、先行先试、特色发展不动摇,着力激发创新活力,着力推动转型升级,着力强化项目拉动,着力扩大对外开放,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着力增进民生福祉,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任务,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争创新业绩,奋力开创“圣地车都”建设新局面。

爱师网http://www.is97.com/五个“更”“新”描绘美景

以更强支撑谱写转型跨越新蓝图

关键词【项目支撑】

●坚持应急与谋远结合,科学编制规划。科学编制“十三五”规划,突出抓好“十三五”项目库建设,力争入库项目总规模达到1.5万亿元;出台我市参与汉江生态经济带、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方案,修订完善重点产业发展、商业网点布局等规划。

●坚持建设与储备并重,扩大项目投资。开展项目建设竞进年、项目储备提质年、社会投资促进年三个“主题年”活动。全力抓好在建重大项目,确保麻竹高速浪河互通及大洪山、长岗连接线建成通车,力争东风车轮新工厂和航天双龙新能源汽车等项目竣工投产,加快生态产业新城“一河两岸”综合整治和神农大道建设,推进和促成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武西客运专线、华能随州燃煤电厂、青岛啤酒搬迁扩能、编钟大道延伸至何店段等项目尽早开工。在抓好续建和新开工项目的同时,及早谋划下一年的项目储备,确保接续推进。

●坚持数量与质量兼顾,抓好招商引资。把招商引资作为扩投资、稳增长的有效支撑,强化目标考核,抓好专班招商、驻点招商、网络招商、委托招商和以商引商,围绕产业链完善配套,积极引进更多的战略投资者。更加注重精选招商项目,切实提高招商引资质效,力争引进亿元以上项目40个以上,实际利用内联资金235亿元以上,利用外资1.1亿美元以上。积极抓好争资立项,争取无偿资金增长10以上。

以更优结构增强特色经济新优势

关键词【特色发展】

●立足集群发展,壮大支柱产业,做大做强特色工业。以建设“中国专汽之都”、“中国风机名城”和争创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为重点,狠抓七项关键举措,加快做大工业总量,调优工业结构。狠抓传统产业升级,推动汽车机械、农产品加工、医药化工、冶金建材等产业转型发展。支持曾都区湖北专用汽车产业园建设,办好2015中国(随州)专汽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争创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狠抓新型产业壮大,扶持发展电子信息、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界山等3个风电场并网发电,推动马鞍山光伏电站竣工投产,力争全市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00兆瓦。

狠抓混合所有制经济,深化与央企省企对接合作,积极推进湖北三环与全力公司、中节能与金峰肥业等企业重组,承接健民集团项目向随州转移,力争新增混合所有制企业5家以上、投资20亿元以上。狠抓县域工业发展,加快构建以随县农产品加工、广水风机、曾都铸造和专用汽车等为支柱的县域工业体系,促进县域经济特色化、集群化发展。支持高新区“四园两区”建设,做大做优发展平台,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确保创建国家高新区一举成功。

狠抓创新驱动战略,组建专汽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加强科技孵化器、专汽研究院创新能力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力争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突破10,新增中国驰名和省著名商标6件以上、湖北名牌产品5个以上。狠抓市场主体培育,力争新增亿元以上企业20家、规模企业60家,培育小微企业1600户,新登记市场主体2万户以上。狠抓企业家队伍建设,培育重商文化,开办“随州企业家市场大学”。

●立足农民增收,建好特色板块,做精做深优质农业。以壮大粮食、食用菌、蔬菜、养殖、林果、农产品加工等特色板块为重点,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政策、资本、项目、科技融合,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大力优化农业产出结构,以发展绿色、特色、品牌农产品为主攻方向,坚持稳粮增收、提高综合效益,推广节水作物和节水模式,确保粮食增产2.5万吨。进一步扩大畜禽、食用菌、木本油料、蔬菜、应时鲜果等特色基地规模。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加快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和农产品流通体系,引导农村土地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集约化程度。鼓励发展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突破性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重点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力争新增省级以上龙头企业2家。

●立足拉动消费,加强旅游营销,做活做优现代服务业。以办好乙未年寻根节和第25届中国(随州)兰花博览会为契机,以争创湖北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试验区和鄂北交通物流中心为重点,加快发展文化旅游等第三产业,力争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大力推进炎帝故里文化旅游区创建5A级景区。启动大洪山5A级景区创建工作,支持抱朴谷隐修主题公园、昱辰观光农业示范园、桃源村、三潭等景区创4A。实施游客满意度提升工程,加强旅游营销,力争全年接待游客17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05亿元。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发展生活性服务业。

以更美环境彰显神韵随州新魅力

关键词【五城同创】

全面启动全国文明城市、卫生城市、环保模范城市、生态园林城市、双拥模范城新一轮“五城同创”,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

●高标准推进城市建设。多渠道筹措资金73亿元,实施53项重大工程,加快新老城区互通互融。在新区建设上,依托路网、拓宽框架,建成东外环公路和城南中环线,启动南外环公路建设,推进中国编钟音乐之都、城市公共活动综合体建设,进一步拓宽城市发展空间。在旧城改造上,全面推进功能配套、提档升级,加快东护城河治理,启动交通大道明珠路至汉东路两侧环境综合整治,改造城市棚户区,新建美食文化街,维修老城区桥梁、排水设施。

●全方位提高城镇品位。加强城市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支持随县拓展东区、改造老城,支持广水市新区建设和应广两城改造,支持曾都区城乡一体化发展,支持高新区打造生态产业新城。

●多层次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着眼让随州地更绿,实施“绿满随州”行动,完成造林绿化28万亩,新建5个万亩特色林产业示范基地,新增城市绿地面积60万平方米。着眼让随州水更清,大力推进城乡饮用水源地整治,全面封堵白云湖排污口,加大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力度,加强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着眼让随州空气更清新,持续开展空气质量改善、城市噪音污染防治、黄标车和老旧车淘汰等专项行动,推进环保产业园建设,确保全面实现“十二五”减排目标。着眼让随州乡村更美丽,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全覆盖,加快美丽乡村示范片建设。

以更大力度开创改革开放新局面

关键词【改革开放】

●突出重点,坚定不移推进改革攻坚。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组建市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广电局。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做好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构建与省统一联网、覆盖市县乡三级的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体系,推行经营权抵押贷款。深化企业登记制度改革。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内外并举,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加快出口基地建设,扩大专用汽车、食用菌、茶叶、通讯电子等出口产品规模,力争全年出口总额突破14亿美元。建好外派劳务服务中心和培训基地,引导企业走出省门、国门,寻求更好地发展。

以更实举措回应人民美好生活新期盼

关键词【改善民生】

●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落实积极就业政策,争创国家创业型城市。健全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快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进一步统筹发展社会事业。继续抓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全面改薄”工程,确保城东季梁学校、城南碧桂园学校交付使用,推进学前教育普惠发展;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抓好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创建工作,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

●进一步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大力推进依法治市,启动创建省级法治城市,不断提升全社会法治意识。优化社会治理体系,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继续抓好交通专项整治。

●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快打造“信用随州”。

十件实事温暖民心

1、就业创业:扶持创业带动就业,新增就业2万人,增发创业就业小额担保贷款1亿元,扶持创业1000人。

2、教育改善:改善义务教育办学条件,投入1.2亿元,新改扩建教学及辅助用房2.2万平方米、生活用房2万平方米、运动场2.5万平方米,新建高新区胜利小学。筹措资金4000万元,资助3万名贫困生。

3、文化休闲:启动市图书馆新馆、科技馆、妇儿中心、老年大学、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建成城乡健身设施60处、农村(社区)文化广场50个。

4、医疗养老:推进农村“两室联建、医养融合”;加快建设居家养老信息服务平台,打造主城区“十分钟为老服务圈”。

5、住房保障: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500套公共租赁房和3000户城市棚户区改造住房。改造主城区50座公共旱厕。

6、平安创建:创新、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快物防技防设施建设,建立反恐防暴快速处置和网格化巡逻防控体系。新建主城区平安车场10个、平安车棚20个、平安停车点100个。

7、饮水安全:加强城区饮用水源地保护与综合治理,关闭王福窑取水口、调整为备用水源地,全部清理拆除先觉庙、封江水库筑坝拦汊、拦网及网箱等养殖设施;开展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规范化建设试点工作。再解决20万农村人口的安全饮水问题。

8、洁村扶贫:继续开展“洁美家园大行动”和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实施精准扶贫,确保整村推进20个、结对帮扶6万户,减贫脱贫2万人以上。

9、市场物流:加快便民市场建设,治理规范城区农贸市场,完成黄垅市场整体搬迁,兴建随州农副产品物流园,新配建小区便民蔬菜店10处以上。

10、交通治堵:实施主城区畅通工程,疏通部分瓶颈道路,续建季梁大道,延伸解放东路,改造水一桥,搬迁中心客运站,完善配套一批停车场,建设一批公交枢纽站、首末站,增开公交线路,规范交通标识标牌,努力缓解主城区交通拥堵问题。

“五型”政府执政为民

●以依法行政为重点,致力建设法治政府。把依宪依法行政作为政府工作的基本遵循,着力提升各级政府及其部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的能力。坚持科学民主决策,严格遵守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建立健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终身责任追究及倒查机制,加强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以转变职能为核心,致力建设效能政府。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探索建立“四联单”运行机制,加快晒出“权力清单”、实施行政审批“负面清单”、建立“责任清单”、优化“程序清单”,全面推进行政提速。

●以解放思想为先导,致力建设创新政府。增强先行先试的胆略,加强特色发展战略、产业等方面的科学谋划,把握规律、大胆探索、差异竞争,争创全省乃至全国改革试点示范,力求在更多领域创造鲜活的“随州经验”。

●以服务群众为根本,致力建设为民政府。坚持把群众的呼声、期待和诉求作为施政理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服务企业、基层和群众的各项工作做深、做细、做扎实。

●以制度建设为保障,致力建设廉洁政府。坚持从严治政,健全完善作风建设各项制度,不断把作风建设引向深入。大力推进清廉随州建设,扎实推进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建设。严控“三公”经费支出,以勤政廉政、务实有为的实际成果取信于民。

本文来源:http://www.cyloushi.cn/gongzuozongjie/157441.html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