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青春观后感1000字最美的青春观后感

更新时间:2021-05-16    来源:工作计划表    手机版     字体:

【最美的青春观后感1000字】最美的青春观后感精选4篇

最美的青春观后感 1

最近,我看了电视剧《最美的青春》,这部剧以塞罕坝造林人的真实事迹为原型创作,讲述了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以冯程、覃雪梅为代表的大中专毕业生,积极响应祖国号召,创造塞罕坝绿色奇迹的故事。

前一段时间,我们刚刚学习过塞罕坝精神,通过电视剧,我把当年塞罕坝人敢为人先,在荒原上植树造林,开创一片新天地的精神体会地更深了。特别是冯程为了完成陈工临终前的嘱托,也为了完成自己曾经在已经去世的女友描绘的塞罕坝世外桃源美景的梦想,坚守塞罕坝,为荒漠披上绿洲付出热血甚至生命。冯程和覃雪梅、赵天山等为代表的来自全国18个省市的林业大中专毕业生、退役军人与当地林业干部职工为骨干的开荒队伍,与当地干部群众一起,拉开了与自然抗争的序幕。

什么是最美的青春?

青春就是一群年轻人在苍茫的荒漠中风沙中手挽着手前行的身影,青春就是白茫茫大地上季秀荣穿着红裙子翩然起舞的身影,青春就是年轻人为了育苗专业知识而常常争吵,青春就是食堂里吵吵闹闹吃着粗粮却始终饱满的革命热情,围桌而坐吟诵诗歌“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最美的青春,是传承艰苦奋斗,投身国家事业。

他们身上不仅有着坚定的意志力和顽强的生命力,更有着乐观向上、奋发图强的正能量。《最美的青春》用冯程等人不畏恶劣的环境,无私地奉献出青春甚至生命,与大自然勇敢抗争的塞罕坝精神向观众传达正能量的价值观,让当代年轻人受益匪浅。几代人的青春和坚守,从一棵树到一片林海,创造出塞罕坝的绿野奇迹,塞罕坝造林人“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最美的青春观后感2

用了三天时间,我看完了央视大剧《最美的青春》,我意犹未尽,感触颇深。

该剧讲述了20世纪60年代,以冯程、覃雪梅、孟月等为代表的一批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生放弃大城市的优越环境和更好机会,来到承德境内的塞罕坝上植树造林,不畏艰难,克服了一个个难题,最终使得沙漠变绿洲,荒原成林海,塞罕坝从高原荒漠变成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海。

看完电视剧后,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说他们的青春是最美的青春,最美的青春是什么样子的青春。

我感觉最美的青春是为自己的信仰奉献奋斗的青春。冯程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生动的诠释了他的信仰。原本做大学老师的冯程为了救女朋友唐琦心甘情愿地回家乡奉献自己的力量,从开始的只凭书本知识,不听老同事的意见,天天拉手风琴,充满知识分子的优越感,每天给星期六吃食堂饭菜,倔强上坝种死一批批树苗,到后来和先遣队一起奋斗,和苏联专家辩论塞罕坝能不能种出树木的问题,对大学生的质疑、与他们格格不入、忍让到后来救覃雪梅与狼搏斗,被大雪困坝上大家相互取暖,他再次救大家,他慢慢取得别人的尊重信任与感激,也慢慢地融入到这个集体中,我们看到了他的成长与成熟,他倔强、不达目的不罢休、善良、聪明,这些使他更加可爱。我印象深的地方是他和苏联专家辩论那里,他的一番话他的态度使我热血沸腾,正是因为有他的信念和坚持,使这个被国际专家判了死刑的地方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海。还有他冒死保护镇风神树,可以看出他这片土地的热爱与坚守;还有他在被大雪困坝上忍受饥饿时给大家弹奏的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给了大家活下去的力量和对生命的渴望。还有他对张福林的劝说让他迷途知返,对武延生的一次次忍让与包容,无不体现出他的善良和大度。从不用恶的眼光看人,勇于担当。敢为人先,勇于创新,乐于奉献。

除了冯程,这部片子里还塑造出许许多多美好的人物。女主覃雪梅,成绩优异,技术过硬,她放弃了林业部的工作,跑到最艰苦的地方去释放自己的光和热,是我认为正能量最多的一个人,善良,坚忍不拔,肯吃苦,不愧为巾帼英雄。退伍英雄赵天山,作为先遣队队长,认真负责,用钢铁意志征服了所有学员。机械林场长于正来,刚毅正直,一直奋斗在植树造林的最前线,善解人意,最大限度地给这些年轻人给予支持。张福林,身负杀人命案,因为偷了东西怕被冯程发现,想杀死冯程,一次又一次被冯程感化,甚至多次救了冯程,最后在冯程的劝导下改邪归正,投案自首,最后再次回到林场,安心幸福的过完下半生。林场厨师刘大爷,是冯程父亲生前的战友,他把冯程当亲儿子,为他操心,在给坝上送粮食时被冻死在路上,他的淳朴善良令人动容。隋志超,天津小伙儿,是人们快乐的源泉,在他身上乐观主义精神体现的淋漓尽致,他真诚长情,默默保护沈梦茵,为她买咖啡豆,为她做磨咖啡的磨,在梦茵死后孤身一人,每年三次回去看望她。他们的感情让人感动。季秀荣,北方女孩,敢爱敢恨,敢说敢做,勇敢追求真爱,勤劳勇敢,让人喜爱。就连前半段偏反派人设的曲和,只是因为原则性强,一心为塞罕坝着想,后来逐渐被这群年轻人所感染,对冯程放下偏见,让人越来越喜欢,这种复杂人格的刻画让人物更加饱满和让人动容。还有······从这些美好的人身上我学到了好多,善良、真诚、坚持、乐观、包容、不畏艰险、迎难而上、创新、信仰······

我们马上就要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去了,高兴兴奋的同时,我会向剧里的人们学习。我们红色物业就是要打通与群众的最后一百米,我们是基层工作人员,虽然渺小,但是不可或缺,使群众时时刻刻能感受到党的存在,感受到美好生活的到来,真心实意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这是塞罕坝精神,也是我们需要弘扬的精神,牢记自己作为一名党员的使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新加入红色物业大家庭的新人,我一定会虚心向前辈学习,向领导请教,和同事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将自己的青春无怨无悔地奉献给这里,努力使自己的青春变得更美。

最美的青春观后感3

曾经叫木兰围场,那里有千里松林

何时变成飞鸟无栖树,黄沙迷眼睛

把沙地变绿洲,把荒原变林海

三代塞罕坝人戮力再造美丽的高岭

 

那里有最艰苦的奋斗

那里有最美的青春

曾经是寸草不生,经常有沙暴风景

现在成了自然保护区,万顷白桦林

在劳动中相知,为理想而献身

个个塞罕坝人寻觅到一辈子的知音

那里有最纯真的相恋

那里有最美的爱情

注:36集电视连续剧《最美的青春》讲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冯程、覃雪梅为代表的18个来自全国各地的毕业生,与承德围场林业干部等组成拓荒队伍,积极响应祖国号召植树造林的故事。剧情充实丰满,不仅弘扬“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还通过再现塞罕坝造林人的伟大创举,让观众重温上世纪六十年代第一代造林人“最美的青春”。

最美的青春观后感4

中央电视台热播的电视剧《最美的青春》,以几代塞罕坝造林人的真实事迹为原型,讲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一群大学生响应祖国号召,在艰苦的塞罕坝,把荒漠变绿洲,植树造林的故事。现播接近尾声,观后有以下几点感想:

1、党的领导。以于正来为主的塞罕坝机械林场领导,对党忠诚,坚持党的领导,维护党的核心,一心一意为党工作,影视中有两次发展新党员、党员宣誓的镜头,符合时代背景、潮流。特别是曲和场长,大是大非面前坚持原则,关键时刻敢于承担责任,有担当,是党员领导的楷模。

2、立志报国。以冯程、覃雪梅为代表的大学生,服从组织分配,自愿祖国需要的地方,到最艰苦的地方,植树造林,绿化祖国,保卫首都,奉献自己的青春。

3、雷厉风行。以赵天来为代表的先遣队成员,做什么事情讲究雷厉风行,从给大学生造营地,到育苗、机械植树等,体现一名退伍军人特有的气质和本性。

4、有血有肉。有“战斗”就有牺牲,这是永远不能回避的现实。剧中大学生沈梦颖,入党后为回报组织的信任,怀孕期间坚持冲在消除病虫害的前沿,不幸牺牲,体现了60年代人们的思想觉悟和境界。还有那大奎和孟月爱子意外身亡引起的家庭矛盾。劳改回来的张福林如何连夜5天打造铁锹,争取留在塞罕坝以及还有覃雪梅选择在全国劳动模范宣讲会的现场对冯程爱的表白等,都有浓烈的时代气息。

5、注重细节。剧中几个细节很有特色。如冯程计划招聘4名育苗的员工,选择在周六早上食堂寻找,开始有11人报名,冯程怕有些大学生吃不了苦,就采用起早挨饿、站在实验室门口一直等待的特有形式,比拼毅力,最后留住4名吃苦耐劳、一心一意自愿留下了育苗造林的人才。还有,先遣队春节期间被大雪围困在坝上,没有食品,大家互相帮助,互相鼓励,为保性命,绝望人性的本性表现的淋漓致尽。这些细节值得点赞。

6、经典台词。剧中冯程对覃雪梅等大学生的错误认识,在塞罕坝和覃雪梅的对话很震撼:覃雪梅说“你可以对你的人生绝望,但是你不能质疑我的信仰”。有强烈的时代感。

总之,该剧以平凡人的伟大创举,普通人的故事,见证了一代人从成长走向成熟,真挚感人,具有新时代现实意义。

本文来源:http://www.cyloushi.cn/gongzuojihua/169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