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简介《陈寅恪:为学术的一生》阅读答案及解析2

更新时间:2019-04-30    来源:毕业生自我鉴定    手机版     字体:

【陈寅恪简介】《陈寅恪:为学术的一生》阅读答案及解析(2)

《陈寅恪:为学术的一生》阅读答案及解析(2)文章来自:爱师网

陈寅恪:为学术的一生

柳青

当年,清华上下都叫他陈寅恪(que,音“却”)先生,然而,在不少字典里并没有这样的读音。有人请教他:“为什么大家都叫你寅恪(que),你却不予纠正呢?”陈先生笑着反问道:“有这个必要吗?”,他更希望人们了解他的学问及其价值,他的整个生命是和学术连在一起的。他在国难和个人的不幸中,为学问付出了一生。

1925年,清华大学成立“清华国学研究院”。国学院的四大导师中,三位是当时大名鼎鼎的人物,其一是开创用甲骨文研究殷商史的王国维,另有戊戌变法的核心人物梁启超,以及哈佛大学归来的语言学家赵元任。四人中陈寅恪最晚到校,且尚未出名,他一无大部头的著作,二无博士学位。只因梁启超一句,“我的著作加到一起,也没有陈先生三百字有价值。”远在德国游学的陈寅恪便接到了国学院导师的聘书,时年36岁。

自复旦公学毕业后,陈寅恪从德国到瑞士、又去法国、美国,最后再回到德国,辗转游学13年。离开故国时,他一心向西学,当他重回故土,带回来的却是东方学。游历西方的岁月里,陈寅恪意识到“中学”必须介入世界学术大潮流,否则将无法和“西学”对话,甚至不能解释自我,他明确主张中国学术“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

1937年抗战爆发,陈寅恪短短时间内同时承受了丧父和右眼失明的痛苦。女儿回忆,父亲放弃了右眼视网膜手术,放弃了复明的希望,因为他只想尽快离开沦陷区。

离开北平前,陈寅恪把他的藏书寄往将要去的长沙,后来他未及等到这些藏书,又随清华大学南迁云南。当书到长沙,就悉数被毁于战火。陈寅恪做学问是在书上随读随记,眉批上写满思考、见解和引证,这是他学术研究的基础。藏书被毁,他随身携带的常用书籍,亦在绕道去昆明的路上,大量被盗。他日后的学术研究,将主要依靠记忆了。

就在这样几乎没有参考书籍的情况下,陈寅恪完成了两部中古史名著——《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和《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在四川李庄时,傅斯年为照顾陈寅恪,让邓广铭住他楼下,说陈先生若有事跺地板,你就马上跑去。每次邓广铭跑上楼看,陈寅恪都是躺在床上呻吟,说自己的身体快不行了,快坚持不住了,但是他说,“我不写完这两稿,我不死。”

1944年12月12日,陈寅恪的唐代三稿中的最后一篇《元白诗笺证稿》完成了。就在这天早上,他起床后痛苦地发现:他的左眼也看不清了。他在成都的医院做了眼科手术,手术没有成功。半年后二战结束,牛津大学请他赴伦敦治疗眼疾,数月奔波,他的双目还是没能复明。

57岁的陈寅恪由人搀扶着重回清华园,他已失去学者治学读书第一需要的双眼。没有人可以了解,失明对于陈寅恪是一种怎样的毁灭,因为倔强的他没有留下任何文字泄漏内心的痛楚。在学生们的记忆里,过去陈寅恪上课讲到深处,会长时间紧闭双眼,但他盲后,永远睁大着眼睛讲课,目光如炬。

1953年,病中的陈寅恪收到了学生蒋天枢寄来的长篇弹词《再生缘》,听后大受震动。尚未病愈的他用口述的方式,撰写《论再生缘》,由此开始探索明清历史和文化。

当陈寅恪沉浸于新的学术领域时,中国科学院拟请他出任历史研究所二所的所长。他拒绝了。《对科学院的答复》一文中,起首便是:我的思想、我的主张完全见于我所写的王国维纪念碑的碑文中。这篇广为流传的碑文里,陈寅恪表达了这样的思想:读书治学,只有挣脱了世俗概念的桎梏,真理才能得以发扬。他坚持的就是实事求是,他将此视作永恒如日月之光。

1961年8月,阔别12年的挚友吴宓来访。午夜时才到达陈宅的吴宓看到,陈寅恪仍端坐着等待他,他在日记里描述:“寅恪兄双目全不能见物,以杖缓步,面容如昔,发白甚少,眉目成八字形……”陈寅恪把《论再生缘》油印本作为礼物送给吴宓,还透露了自己正在撰写的一部宏伟著作的大纲,这就是后来的《柳如是别传》。书稿完成于1964年,陈寅恪75岁。五年后,1969年10月7日,陈寅恪走完了他79岁的生命历程。弥留之际,他一言不发,只是眼角不断流泪。

陈寅恪没有留下遗嘱。

(选自《文汇报》,有删改)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文章开头以陈寅恪不重视自己名字的读音谈起,用幽默风趣的笔调引出陈寅恪是一个不求虚名,唯重学问,将生命和学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学者。

B.第二段没有直接写陈寅恪的卓越才华,而是通过清华国学院三大导师鼎鼎名望的衬托及梁启超的高度评价从侧面来表现。

C.到国外游学13年的陈寅恪回到祖国,带回的是东方学,他认为只有“中学”介入世界学术大潮流,才能和“西学”沟通交流,这体现了他以本民族学问为基础的治学宗旨。

D.陈寅恪在其所写的王国维纪念碑的碑文中,表达了读书只有挣脱了世俗概念的桎梏,才能使真理得以发扬的治学理念。

E.辗转北平、长沙、云南各地,陈寅恪的藏书悉数毁于战火,而他做学问又习惯在书上随读随记,后他随身携带的常用书籍亦在途中大量被盗,这为其日后的学术研究带来了很大不便,这是陈寅恪治学不甚严谨导致的结果。

(2).文中有几处写到陈寅恪的眉眼?请你找出来,结合文章分析这些描写为我们勾勒出陈寅恪怎样的内心世界?(6分)

答:

(3).文中共写了陈寅恪的几件事情?(6分)

答:

(4).请联系当今现实生活,谈谈你对陈寅恪“读书治学,只有挣脱了世俗概念的桎梏,真理才能得以发扬”这一主张的理解。(8分)

答:

文章来自:爱师网

陈寅恪:为学术的一生

柳青

当年,清华上下都叫他陈寅恪(que,音“却”)先生,然而,在不少字典里并没有这样的读音。有人请教他:“为什么大家都叫你寅恪(que),你却不予纠正呢?”陈先生笑着反问道:“有这个必要吗?”,他更希望人们了解他的学问及其价值,他的整个生命是和学术连在一起的。他在国难和个人的不幸中,为学问付出了一生。

1925年,清华大学成立“清华国学研究院”。国学院的四大导师中,三位是当时大名鼎鼎的人物,其一是开创用甲骨文研究殷商史的王国维,另有戊戌变法的核心人物梁启超,以及哈佛大学归来的语言学家赵元任。四人中陈寅恪最晚到校,且尚未出名,他一无大部头的著作,二无博士学位。只因梁启超一句,“我的著作加到一起,也没有陈先生三百字有价值。”远在德国游学的陈寅恪便接到了国学院导师的聘书,时年36岁。

自复旦公学毕业后,陈寅恪从德国到瑞士、又去法国、美国,最后再回到德国,辗转游学13年。离开故国时,他一心向西学,当他重回故土,带回来的却是东方学。游历西方的岁月里,陈寅恪意识到“中学”必须介入世界学术大潮流,否则将无法和“西学”对话,甚至不能解释自我,他明确主张中国学术“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

1937年抗战爆发,陈寅恪短短时间内同时承受了丧父和右眼失明的痛苦。女儿回忆,父亲放弃了右眼视网膜手术,放弃了复明的希望,因为他只想尽快离开沦陷区。

离开北平前,陈寅恪把他的藏书寄往将要去的长沙,后来他未及等到这些藏书,又随清华大学南迁云南。当书到长沙,就悉数被毁于战火。陈寅恪做学问是在书上随读随记,眉批上写满思考、见解和引证,这是他学术研究的基础。藏书被毁,他随身携带的常用书籍,亦在绕道去昆明的路上,大量被盗。他日后的学术研究,将主要依靠记忆了。

就在这样几乎没有参考书籍的情况下,陈寅恪完成了两部中古史名著——《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和《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在四川李庄时,傅斯年为照顾陈寅恪,让邓广铭住他楼下,说陈先生若有事跺地板,你就马上跑去。每次邓广铭跑上楼看,陈寅恪都是躺在床上呻吟,说自己的身体快不行了,快坚持不住了,但是他说,“我不写完这两稿,我不死。”

1944年12月12日,陈寅恪的唐代三稿中的最后一篇《元白诗笺证稿》完成了。就在这天早上,他起床后痛苦地发现:他的左眼也看不清了。他在成都的医院做了眼科手术,手术没有成功。半年后二战结束,牛津大学请他赴伦敦治疗眼疾,数月奔波,他的双目还是没能复明。

57岁的陈寅恪由人搀扶着重回清华园,他已失去学者治学读书第一需要的双眼。没有人可以了解,失明对于陈寅恪是一种怎样的毁灭,因为倔强的他没有留下任何文字泄漏内心的痛楚。在学生们的记忆里,过去陈寅恪上课讲到深处,会长时间紧闭双眼,但他盲后,永远睁大着眼睛讲课,目光如炬。

1953年,病中的陈寅恪收到了学生蒋天枢寄来的长篇弹词《再生缘》,听后大受震动。尚未病愈的他用口述的方式,撰写《论再生缘》,由此开始探索明清历史和文化。

当陈寅恪沉浸于新的学术领域时,中国科学院拟请他出任历史研究所二所的所长。他拒绝了。《对科学院的答复》一文中,起首便是:我的思想、我的主张完全见于我所写的王国维纪念碑的碑文中。这篇广为流传的碑文里,陈寅恪表达了这样的思想:读书治学,只有挣脱了世俗概念的桎梏,真理才能得以发扬。他坚持的就是实事求是,他将此视作永恒如日月之光。

1961年8月,阔别12年的挚友吴宓来访。午夜时才到达陈宅的吴宓看到,陈寅恪仍端坐着等待他,他在日记里描述:“寅恪兄双目全不能见物,以杖缓步,面容如昔,发白甚少,眉目成八字形……”陈寅恪把《论再生缘》油印本作为礼物送给吴宓,还透露了自己正在撰写的一部宏伟著作的大纲,这就是后来的《柳如是别传》。书稿完成于1964年,陈寅恪75岁。五年后,1969年10月7日,陈寅恪走完了他79岁的生命历程。弥留之际,他一言不发,只是眼角不断流泪。

陈寅恪没有留下遗嘱。

(选自《文汇报》,有删改)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文章开头以陈寅恪不重视自己名字的读音谈起,用幽默风趣的笔调引出陈寅恪是一个不求虚名,唯重学问,将生命和学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学者。

B.第二段没有直接写陈寅恪的卓越才华,而是通过清华国学院三大导师鼎鼎名望的衬托及梁启超的高度评价从侧面来表现。

C.到国外游学13年的陈寅恪回到祖国,带回的是东方学,他认为只有“中学”介入世界学术大潮流,才能和“西学”沟通交流,这体现了他以本民族学问为基础的治学宗旨。

D.陈寅恪在其所写的王国维纪念碑的碑文中,表达了读书只有挣脱了世俗概念的桎梏,才能使真理得以发扬的治学理念。

E.辗转北平、长沙、云南各地,陈寅恪的藏书悉数毁于战火,而他做学问又习惯在书上随读随记,后他随身携带的常用书籍亦在途中大量被盗,这为其日后的学术研究带来了很大不便,这是陈寅恪治学不甚严谨导致的结果。

(2).文中有几处写到陈寅恪的眉眼?请你找出来,结合文章分析这些描写为我们勾勒出陈寅恪怎样的内心世界?(6分)

答:

(3).文中共写了陈寅恪的几件事情?(6分)

答:

(4).请联系当今现实生活,谈谈你对陈寅恪“读书治学,只有挣脱了世俗概念的桎梏,真理才能得以发扬”这一主张的理解。(8分)

答:

,文章来自:爱师网

陈寅恪:为学术的一生

柳青

当年,清华上下都叫他陈寅恪(que,音“却”)先生,然而,在不少字典里并没有这样的读音。有人请教他:“为什么大家都叫你寅恪(que),你却不予纠正呢?”陈先生笑着反问道:“有这个必要吗?”,他更希望人们了解他的学问及其价值,他的整个生命是和学术连在一起的。他在国难和个人的不幸中,为学问付出了一生。

1925年,清华大学成立“清华国学研究院”。国学院的四大导师中,三位是当时大名鼎鼎的人物,其一是开创用甲骨文研究殷商史的王国维,另有戊戌变法的核心人物梁启超,以及哈佛大学归来的语言学家赵元任。四人中陈寅恪最晚到校,且尚未出名,他一无大部头的著作,二无博士学位。只因梁启超一句,“我的著作加到一起,也没有陈先生三百字有价值。”远在德国游学的陈寅恪便接到了国学院导师的聘书,时年36岁。

自复旦公学毕业后,陈寅恪从德国到瑞士、又去法国、美国,最后再回到德国,辗转游学13年。离开故国时,他一心向西学,当他重回故土,带回来的却是东方学。游历西方的岁月里,陈寅恪意识到“中学”必须介入世界学术大潮流,否则将无法和“西学”对话,甚至不能解释自我,他明确主张中国学术“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

1937年抗战爆发,陈寅恪短短时间内同时承受了丧父和右眼失明的痛苦。女儿回忆,父亲放弃了右眼视网膜手术,放弃了复明的希望,因为他只想尽快离开沦陷区。

离开北平前,陈寅恪把他的藏书寄往将要去的长沙,后来他未及等到这些藏书,又随清华大学南迁云南。当书到长沙,就悉数被毁于战火。陈寅恪做学问是在书上随读随记,眉批上写满思考、见解和引证,这是他学术研究的基础。藏书被毁,他随身携带的常用书籍,亦在绕道去昆明的路上,大量被盗。他日后的学术研究,将主要依靠记忆了。

就在这样几乎没有参考书籍的情况下,陈寅恪完成了两部中古史名著——《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和《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在四川李庄时,傅斯年为照顾陈寅恪,让邓广铭住他楼下,说陈先生若有事跺地板,你就马上跑去。每次邓广铭跑上楼看,陈寅恪都是躺在床上呻吟,说自己的身体快不行了,快坚持不住了,但是他说,“我不写完这两稿,我不死。”

1944年12月12日,陈寅恪的唐代三稿中的最后一篇《元白诗笺证稿》完成了。就在这天早上,他起床后痛苦地发现:他的左眼也看不清了。他在成都的医院做了眼科手术,手术没有成功。半年后二战结束,牛津大学请他赴伦敦治疗眼疾,数月奔波,他的双目还是没能复明。

57岁的陈寅恪由人搀扶着重回清华园,他已失去学者治学读书第一需要的双眼。没有人可以了解,失明对于陈寅恪是一种怎样的毁灭,因为倔强的他没有留下任何文字泄漏内心的痛楚。在学生们的记忆里,过去陈寅恪上课讲到深处,会长时间紧闭双眼,但他盲后,永远睁大着眼睛讲课,目光如炬。

1953年,病中的陈寅恪收到了学生蒋天枢寄来的长篇弹词《再生缘》,听后大受震动。尚未病愈的他用口述的方式,撰写《论再生缘》,由此开始探索明清历史和文化。

当陈寅恪沉浸于新的学术领域时,中国科学院拟请他出任历史研究所二所的所长。他拒绝了。《对科学院的答复》一文中,起首便是:我的思想、我的主张完全见于我所写的王国维纪念碑的碑文中。这篇广为流传的碑文里,陈寅恪表达了这样的思想:读书治学,只有挣脱了世俗概念的桎梏,真理才能得以发扬。他坚持的就是实事求是,他将此视作永恒如日月之光。

1961年8月,阔别12年的挚友吴宓来访。午夜时才到达陈宅的吴宓看到,陈寅恪仍端坐着等待他,他在日记里描述:“寅恪兄双目全不能见物,以杖缓步,面容如昔,发白甚少,眉目成八字形……”陈寅恪把《论再生缘》油印本作为礼物送给吴宓,还透露了自己正在撰写的一部宏伟著作的大纲,这就是后来的《柳如是别传》。书稿完成于1964年,陈寅恪75岁。五年后,1969年10月7日,陈寅恪走完了他79岁的生命历程。弥留之际,他一言不发,只是眼角不断流泪。

陈寅恪没有留下遗嘱。

(选自《文汇报》,有删改)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文章开头以陈寅恪不重视自己名字的读音谈起,用幽默风趣的笔调引出陈寅恪是一个不求虚名,唯重学问,将生命和学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学者。

B.第二段没有直接写陈寅恪的卓越才华,而是通过清华国学院三大导师鼎鼎名望的衬托及梁启超的高度评价从侧面来表现。

C.到国外游学13年的陈寅恪回到祖国,带回的是东方学,他认为只有“中学”介入世界学术大潮流,才能和“西学”沟通交流,这体现了他以本民族学问为基础的治学宗旨。

D.陈寅恪在其所写的王国维纪念碑的碑文中,表达了读书只有挣脱了世俗概念的桎梏,才能使真理得以发扬的治学理念。

E.辗转北平、长沙、云南各地,陈寅恪的藏书悉数毁于战火,而他做学问又习惯在书上随读随记,后他随身携带的常用书籍亦在途中大量被盗,这为其日后的学术研究带来了很大不便,这是陈寅恪治学不甚严谨导致的结果。

(2).文中有几处写到陈寅恪的眉眼?请你找出来,结合文章分析这些描写为我们勾勒出陈寅恪怎样的内心世界?(6分)

答:

(3).文中共写了陈寅恪的几件事情?(6分)

答:

(4).请联系当今现实生活,谈谈你对陈寅恪“读书治学,只有挣脱了世俗概念的桎梏,真理才能得以发扬”这一主张的理解。(8分)

答:

文章来自:爱师网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答案网整理

12(1).CE(选C得3分,选E得2分)

【解析】本试题考查的是“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C项中“这体现了他以本民族学问为基础的治学宗旨”不正确,文章只是说明西游回来的陈寅恪很重视东方学,明确主张中国学术“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没有提及以民族学问为本的问题;E项“这是陈寅恪治学不甚严谨导致的结果”评价不准确,文章通过书籍烧毁丢失说明了他日后的学术研究的困难,“将主要依靠记忆了”,没有对其治学态度批评之意。

(2).文中有三处写到陈寅恪的眉眼:第一处是“过去陈寅恪上课讲到深处,会长时间紧闭双眼,但他盲后,永远睁大着眼睛讲课,目光如炬”;第二处是吴宓日记描述自己拜访陈寅恪时对他的印象“寅恪兄双目全不能见物,以杖缓步……眉目成八字形”;第三处是陈寅恪“弥留之际,他一言不发,只是眼角不断流泪”。(每点1分,共3分)这三处肖像描写,为我们勾勒出一个学者丰富的的内心世界:他享受沉浸在思考中的专注忘我;对于真理和学问有着不惧病痛的执着和光明如炬的洞悉;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两样东西就是视若生命的学问和生命,在永别之际,他用无言和眼泪向一切做了告别,病痛、难舍、痛苦、落寞、留恋诸多情感都包含在默默的泪水中,感伤凄凉。(每点1分,共3分)

【解析】本试题考查了归纳人物的肖像描写,分析人物的内心活动。先筛选出有关于“眉眼”的肖像描写,然后根据这些外貌描写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第一处写出了一个学者的专注,第二处写出了病痛中的执着,第三处寥寥数笔,最见真情,此时无声胜有声,无语泪流包含着多么丰富的感情,感伤凄凉跃然纸上。

(3).作者主要写了陈寅恪的七件事情:①被梁启超力荐担任国学院导师;②主张中国学术要吸收外来学说;③在丢书没有参考书籍的情况下带病坚持完成两部中古史名著;④病中口述撰写《论再生缘》;⑤拒绝中国科学院拟请他出任历史研究所二所所长的邀请;⑥夜候友人吴宓并赠送《论再生缘》油印本;⑦75岁完成《柳如是别传》。

【解析】本试题主要考查了归纳文中的主要事件。通读全文,归纳文中所写传主的所有事件,合并小的事件,然后筛选出主要事件,主要有被梁启超力荐担任国学院导师,主张中国学术要吸收外来学说,带病坚持完成两部中古史名著,病中口述撰写《论再生缘》,拒绝中国科学院拟请他出任历史研究所二所所长的邀请,夜等友人吴宓并赠送《论再生缘》油印本,75岁完成《柳如是别传》。

(4).①陈寅恪是一个视学问如生命的学者,中国科学院拟请他任所长,这是对他潜心做学问的能力和价值的认可,也是一种荣誉。很多学者穷其一生追求如此殊荣,但陈寅恪选择了拒绝;②在荣誉面前,他选择了坚守宁静淡定的内心,将精力全部放在学术探究上,这种宠辱不惊的执着专一冷静,为他早日掌握并拥有真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③陈寅恪这种甘坐冷板凳、不羡功名的心境,对当今社会学术界个别学者内心浮躁、急于求成的现象是一种教育,一种启发,我们只有挣脱世俗对成功的功利定位,才会找到真理。

【解析】本试题考查了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谈自己的解读,要抓住重点词语“读书治学”、“世俗概念”和“真理”,依据依据文本,谈自己的观点,要言之有理,合情合理。

本文来源:http://www.cyloushi.cn/ziwojianding/100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