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改革开放多少周年2018“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征文选登

更新时间:2021-05-20    来源:作文评语大全    手机版     字体:

【2018年是改革开放多少周年】2018“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征文4篇选登

“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征文:1

在时光里前行

有一种故事能广为流传,动人而难忘;

有一种情感能跨越时空,隽永而悠长;

有一种精神能洞穿灵魂,深刻而激荡。

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一个地方可以体现一个国家的风貌,那么,一所学校的发展可以呈现改革开放的成就。在时光里穿梭,那些年那些人,好像就在眼前,那些事那些情,宛如就在身边。

在时光里穿梭,仿佛来到了1979年的那个春天,目睹了徐盼秋等老一辈华政人在为复校竭尽全力、竞相奔走;看见了复校之初杂草丛生、坑坑洼洼,与外单位合用的华政校园;亲历了校舍、师资匮乏,教材、资料流失的办学困境;走进了大草坪上那一用就是三年的五个军用帐篷。华政师生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踏上了复校发展的新征程。在时光里穿梭,仿佛听到了用礼堂和体育馆改造的教室里传来的琅琅书声;仿佛邂逅了夜间在大食堂、路灯下勤学苦读的思想碰撞;仿佛读懂了炎炎夏日、寒冬腊月草坪帐篷内的坚守衷肠。

拓荒者和创业者的那份执着与坚韧,铸就了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帐篷精神”,为后辈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在时光里穿梭,仿佛来到了2003年的那个春天,找到了在沈泾塘畔打下的第一根桩,并伴随建设者们日夜奔忙,仅用了八个月的时间,铸就了今日风格依然的松江华政园;遇到了初秋时分来到松江园的03级拓荒师生,看见了满校园打着吊瓶的香樟树,走进了那仅有的半幢教学楼、一间图书室、一层师生共用食堂,还热情拥抱了那个时光里的自己。

在时光里穿梭,一食堂二楼聆听曹建明老师讲座的激动之心仍未平复;明法楼北广场华政金秋和红五月的掌声还回响在耳边;老师们简易的集体办公室、吃了一半的泡面、同学间有爱的互助成为了那年冬日留在心间的温暖。

何其有幸,我们成为了新世纪的拓荒者和创业者,亲历了“大学”的更名,传承着老一辈的“帐篷精神”,在华政发展的历程中留下了属于自己的故事。

在时光里穿梭,60周年、65周年的校庆仿佛就在眼前。在时光里前行,华政在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进入了发展的新时代!华政复校后近40年的发展不仅与共和国法治建设发展紧密相连,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重要历史见证。

徜徉在华政美丽的校园,落日的余晖将长宁校区染成了一片金色,一座名为“基石”的雕塑静静地矗立在我们眼前。雕塑底座上密密麻麻的手写签名记录着复校后第一批学生的名字,历史将会铭记“帐篷精神” “手写教材” “草坪课堂”和“路灯苦读”。他们在“忧患中奋进,逆境中崛起”的故事和精神会激励着每一位华政人去创造新的辉煌。

徜徉在华政美丽的校园,清晨的朝阳将松江校区染成了一片金色,韬奋楼的钟声幻化成明珠楼的钟声,在校园的上空久久回荡。穿越悠远的时间隧道,晨风习习,送来道路边拓荒者的欢快歌声;朝霞艳艳,衬出楼宇间拓荒者的坚毅笑脸。韬奋钟声、建筑元素、帐篷精神的一脉相承与创新发展,让新时代的华政和华政人在改革开放的前进道路上走得愈加坚定。

在时光里前行,近四十年的光阴仿佛就是一瞬,这期间演绎了多少改革开放背景下法治发展的奋进与荣光。不经意间,回首望去,那些留下了华政发展、法治进步印痕的日子,如一片片金色的叶子,均匀地铺洒在近40年的前进道路上。每一片叶子都清晰地记载着,法治中国和华政园的每一点进步和每一次飞跃。心怀梦想的学子和品德高洁的师长,用青春、知识和情怀谱写了华政园诗一般的乐章,教与学的互动就这样一代又一代地为法治精神的传承提供了最坚实的保障。

四十载春花烂漫,四十载弹指一瞬,华政人在每一天的晨曦中,都用热情去歌唱心中的理想;华政人在每一日的忙碌中,都用心灵去勾勒法治中国的模样。这一路走来,艰辛而自豪,这一路向前,无畏而坚定,因为改革开放的锐意进取和“帐篷精神”的一往无前已经融进了每一个华政人的血液,更融入了每一个华政人的生命。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华政的故事、情感和精神就是华政人深埋心底的最纯粹的衷肠。在时光里前行,华政人总念:

一路行来,两落三起,四季光阴似朝露,春日校园舞翩跹,六月初夏毕业季,不说离别怨,七八夏日潜心钻研意志坚,学海无涯需经九九八十一难,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千言万语,万语千言。书山有路百家争鸣创新论点,每每拾级而上母校恩情念不完,复校时光不久远,常把“帐篷精神”记心间。笃行致知玉成器,辨材何惧长七年?展望改革开放新时代,六合之内、五湖四海尽欢颜。三言两语说不尽母校新发展,不忘初心,携手奋进,一往无前!

“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征文:2

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的律师

2018年是改革开放的第40个年头,同时也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第二年,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法律体系从形成到完善,依法治国,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决心一以贯之。律师从中受益匪浅,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上海作为全国法治建设的排头兵、先行者,律师文化源远悠久。1912年12月8日,上海市律师协会的前身上海律师公会成立,它是中国近代史上影响最大、时间最长、人数最多的律师行业组织,标志着上海律师从个体的执业人走上了行业发展的道路。

粉碎四人帮、改革开放后,第五届全国人大通过的1982年《宪法》再次规定“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重新提上日程,律师制度重新恢复势在必行。在最高人民法院及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的批复同意下,上海市律协于1980年3月12日正式恢复建立,上海律师终于又有了自己的组织。成立初期,上海全市承办业务的律师仅有43人,从艰难中不断发展,截至2017年,全国执业律师超过36.5万人,上海市共有1500余家律所,2万余名律师,律师人数和服务质量在全国均名列前茅。

律师人数的快速增加和行业的高速发展离不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颁布各类法律和政策性文件,保障律师的各项基本权利义务,听取律师在参政议政过程中的提出的各类意见与建议,营造一个良好的法治和执业环境。同时律师在执业过程中也贡献自己的力量,参政议政、提供法律援助、志愿者服务,为建设法治中国而奋斗。

在律师业发展的初期,因社会公众对于律师的认知度和接受程度较低、执业环境不宽松,律师在办案中往往会遇到重重困难,例如法律所赋予的会见权、阅卷权、调查权等权利的行使受到重重阻碍,严重妨碍了律师在提供法律服务的过程中行使法律赋予的合法权利,一定程度上也妨碍了当事人获得完整、优秀辩护的相关权利。

此外,由于法律法规对律师职业风险保护制度亦尚不健全,律师执业风险较高。为此,上海市一直在保障律师权利方面作出努力,2013年上海市人民检察院出台了《上海检察机关依法保障律师执业权利的十条意见》。《意见》概括性地诠释了律师执业权利的核心内容,具体明确了重视和保障律师权利的原则和要求,进一步从制度上保障律师的会见权、阅卷权、调查取证权、辩护权、救济权和知情权等权利。2015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依法切实保障律师诉讼权利的规定》,明确依法保障律师知情权、阅卷权、出庭权、辩护权等八大诉讼权利。上述规定的不断出台对于律师执业能够提供一个更加宽松、高效的执业环境,让律师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的道路上添砖加瓦。

法治中国中政策制定和落实属于第一步,如何制定真正保护人民权益的法律法规至关重要,律师长期奋战在保护当事人权利的第一线,了解当事人的诉求和现行法律的不完善部分,发挥律师在参政议政中的积极作用,有利于完善法律体系、科学立法,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发挥积极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律师的社会地位显著提升,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无论是人大代表还是政协委员都有一定数量的律师群体,为律师和广大人民群众发声。市律协参政议政促进委员会也一直向市委zd委和统战部呼吁增加律师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名额,积极推动建立与市委统战部和市司法局的联系和推荐机制,提升律师参政议政的机会与能力。今年两会各级律师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出的议案、提案、书面意见和社情民意达391件,内容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内容和质量均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上海律师以中国共产党党员为主,另有众多民主党派人士。我本人为民革委员,其他还有九三学社社员、民革委员、民建会员、民进会员、民盟盟员等等。党员律师与各民主党派律师加强联络,能够实现在思想、业务等领域的对口连接,为政府建言献策,共同达成高效、务实的统战工作格局。

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法治中国的一大核心内容就是全民守法,其前提是全民知法、懂法,也包括为弱势群体提供温暖与帮助,同时为失足者提供机会。律师在实现全民守法中可以发挥着积极作用,以我自己为例,我加入了上海青年律师志愿者大队黄浦分队、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分队、星星伞――自闭症家庭关爱项目等公益性组织,积极提供各类法律援助,参与信访工作调解矛盾纠纷、开展公益法律宣传讲座,将法律服务送进千家万户。

以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分队为例,主要为未成年人提供法律援助,包括但不限于刑事辩护、民事索赔等等。目前我国青少年犯罪仍比较突出,一个原因是家庭教育不足,另一个原因是法律观念的缺失与意识的淡薄。其中缺少父母陪伴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犯罪比率稍高,我们通过开展公益讲座,对未成年人一对一辅导等方式提升未成年人及其父母的法治意识,为无力聘请律师的未成年人提供免费的法律援助,维护其合法权益的同时也帮助其改善认知,提升其法律意识,为其获得减轻处罚的机会。

 

同时未成年人的权益也时常遭到侵犯,尤其是侵权者为父母时更加无所适从。为无助的孩子提供一个可以寻求帮助的港湾显得格外重要。目前分队已完成数十起法律援助工作,其中包括为未成年人盗窃罪辩护、未成年受害人受虐刑事附带民事索赔等等。

我希望不仅通过工作为当事人为客户服务,更能用空余时间去服务社会,为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提升全民的法治意识,以法治的方式来做公益。我从自身出发,帮助志愿者组织建章立制,以以点带面的方式推动志愿服务的发展,推动全民法治意识、法治观念的提升,努力实现全民懂法、守法,成就两个一百年的中国梦。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中国的道路上,律师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完善、保障律师的合法权益,就是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律师积极参政议政,对于法律更加贴近生活、贴近民生有着重大意义,有助于现实科学立法。同时律师也应该积极投身于公益,以自己的所学服务社会,宣传法律知识,为全民守法奠定基础,共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走向新高度。

庆祝改革开放40年征文:3

父亲的相册

父亲去世后,没有给我们留下多少物质财富,只留下了一大堆相册,是他半生心血和精力的结晶,抱在怀里沉甸甸的,很厚重,平时锁在一口伴随我家辗转半个多世纪的大木箱子里,有亲朋老友来了会拿出来翻看,大家怀旧惜今,感慨万千。

父亲的职业与艺术分不开的,20世纪50年代,他来到邓县,在剧团工作,搞舞台美术设计,到七十年代末期,他开始接触到摄影艺术,那时我们国家刚结束十年浩劫,拨乱反正,人们的思想刚从禁锢中解放出来,戏剧事业也从各类所谓“样板”的束缚中,走向大发展、大繁荣。剧团要满足群众对精神生活的需要,要拍很多新戏,要到外地剧团去学。除了剧种转换以外,其他人物造型和舞美设计等基本上都是照抄照搬,一切都要靠人工,他每次到外地去看戏,都是凭着观察和记忆把舞台上的布景和道具用笔画在纸上画出草图,回来后再详细地画出来,设计气氛图,再按比例尺放大,绘制布景和道具摆放在舞台上,很劳神费力。每排一台新戏要花费很大的代价和时间的。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1977年剧团给我父亲买了一部照相机,是上海照相机厂生产的双镜头海鸥牌120照相机,体积小、重量轻,可以挂在胸前、拿在手中随意照相的,被人们称为“快匣子”,那时全县城也没有几部,能背上这样的照相机比现在买一部最新款的苹果手机还时尚的,从此我父亲便与相机结下了缘,从最早的海鸥牌双镜头120相机到单反135相机,到后来的全自动“傻瓜”相机,到最后还用上了数码相机,一晃就数十年过去了。

最早相机用的胶片就是所说的底片,因为不能见到一丝光线,是缠在不透光的黑纸里装在密闭的黑纸袋里,称为胶卷,用的时候撕开黑纸袋迅速装在相机的后面的匣子里关紧,再旋转旋钮通过相机后背上的红色窗口,看到黑纸上的数字显示照到第几张的,120相机可以照12张,也可以照16张,135相机可以照36张,全部照完后再把胶卷拿出来重新卷好放在黑纸袋里拿回到照相馆去冲洗了。

到照相馆里去洗照片,价格高而且效果不一定好,于是我父亲就自己动手学习冲洗照片,冲洗照片可是一道复杂的工程,而且需要技术的,他就跟别人学,买专业书本学。先是自己动手制作暗房,因陋就简,把我家的住室门窗全挂上黑红两层布缝制的厚帘子挡光,再在室内一角用木板隔出一间斗室,里面黑的伸手不见五指、不透一丝光线,支上一张大案子作为工作台,上面放着放大机、曝光箱,各种大大小小的水盆子,里面分别倒入显影、定影液和清水。我经常跟着他看他洗照片,看到曝光后的相纸在药液里慢慢显出图像来,就感到好奇和兴奋。他反复实验,尝试着提高暗房技术水平,通过掌握曝光技巧和控制好显影时间等方法,制作出精美的黑白艺术摄影作品来。艺术照片制作主要是在放大机下进行的,可以用大小相框对照片进行剪裁,通过多次曝光、虚光等方法进行艺术处理。比如多次曝光,记得他有一张叫《城市之光》的照片,原照是工人在工业品商场对面路中间的花坛安装路灯的,主体不突出。他就用一张不透光的厚纸剪出一个星光的形状,放在相纸中间,对相纸进行曝光后把星光状的厚纸拿走,再对没曝光的空处把安装路灯的场景进行曝光。这样,洗出的照片四周曝光部分全是黑的,中间露出的星光部分显示出的是安装路灯的画面,就很有意味了。这些技法现在在电脑上进行剪裁、美化等制作就很容易了,但那时条件下全靠手工来操作是很不简单了。到了八十年代末期出现了彩色照片,要到彩扩店里去冲洗放大,父亲也渐渐地告别了他冲洗照片的暗房了。

父亲靠着自己的钻研和努力,自学成才,成了我市小有名气的摄影家,成为河南省、南阳地区的摄影协会理事,邓县摄影协会主席,举办过个人摄影展览,在报刊上发表了一百多幅作品,八十年代中期,邓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成立,要重修志书,父亲从豫剧团调到地方志总编室任美术摄影编辑,为《邓县志》和一些期刊设计插图和拍摄照片,他的足迹遍布了邓州城乡,拍摄了大量反映邓州各行各业和群众生活的历史照片,很多被志书、年鉴采用,被永远保存、流传下去。

父亲退休后,还继续从事摄影,并把自己的技术和心得与同行进行交流,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人。到了晚年,由于健康的原因,不能再背上他心爱的相机外出采风了,他的相机也成了古董,静静地躺在柜子的角落里,那些用来冲洗相片的药了、纸了在市面上早都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只是在我们家里留下了许多照片,父亲把它们当成了宝贝,闲暇时,把它们拿出来翻来看去,在手里摩挲着,爱不释手,他拖着病体,在与疾病抗争的过程中,把三十多年来的照片进行挑选、分类整理,装在影集里便于保存和翻看。每一本影集的封面和扉页都有题字,分历史人物、生活用具、古迹建筑、交通工具、历史文献,还有家庭影集等,放了一大木箱。最早的照片是他在1977年拍照的,到今天已经四十多年了,这些相册记载了四十年来经济社会和群众生活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是留给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时间段上基本上与我国的改革开放同步,是邓州四十年改革发展的见证和缩影。

先翻开《古迹建筑集》,看看七八十年代的邓县城是啥样吧,那时候大十字是县城最繁华的商业中心,百货大楼是最大的商场,有三层楼高,乡下人进城都要到百货大楼去转转,就是不买东西也饱饱眼福。门前的街道狭窄拥挤,路边是低矮破旧的瓦房。再看看城区的主干道新华路也很狭窄,路边除县政府、财政局、公安局等单位的办公楼外,没有什么高大的建筑,人们主要交通工具是自行车,很少能看到一辆汽车,根本没有现在店铺林立、车水马龙、繁华热闹的迹象。再看这一张,很多人不一定能认出来这里是什么地方了,这就是邓州人人皆知的“水上楼”了,在当时真的是有这么一排楼房立在护城河上。八十年代初,县商业局等单位在位于新华路与三贤路(当时称建新路)交叉口的护城河上建起了一排三、四层的商场,绵延100多米,被人们称为水上楼,大小商店比邻,各种商品齐全,有天津狗不理包子、东北松花江饺子等名吃,还有新华书店,成为当时邓州市的商业街。因为占压河道和排污对河水污染严重等原因,2004年在古城广场修建时,一并被拆除了,如今,曾名噪一时的水上楼已荡然无存,成了人们的记忆,只留下“水上楼”这个地名还能勾起人们的回忆。还有一张是丁字口西南角的照片,原来的拐角处是一排低矮的瓦房,国营饮食服务公司的食堂,哪时候,人们能花一毛多钱在这里喝碗糊辣汤或是奢侈点花几毛钱吃上一碗扳面,堪称邓州舌尖上的美味了。在这排低矮破旧的瓦房背后,一座现代化的商场即将完工,在高楼的映衬下,那排旧瓦房更显得低矮、破旧了。到了八十年代末期建成的工业品商场曾是邓州市最大的商场,是邓州商业的地标性建筑,这座现代化的建筑与位于大十字街的百货大楼成为鲜明的对比。这些照片记录了邓州城市建设发生的巨大变化。

1988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邓县撤县建市,市委市政府在邓州影剧院隆重举行邓县撤县建市庆祝大会,县委县政府大门口也更换了新的牌子。父亲的镜头记录下了这难忘的一刻,这些照片永截在邓州志书中,让后世的人们看到这些照片,就知道邓州史上曾经发生的让邓州人为之振奋、激动人心的一刻。

有一张叫《星期天市场》的照片,拍摄于1992年10月,很多年轻人应该对这个名字很陌生吧。当时国家为深化改革开放,促进市场经济发展,鼓励党员干部经商办企业,在全国上下掀起一股干部“下海潮”。市委市政府在原体育场专门开辟了“星期天市场”,各单位和市民可以在这里设置摊点自由买卖,市场内人头攒动,熙熙攘攘,各种叫卖声此起彼伏,偌大的操场上摆满了地摊,卖各种用品的都有,有的单位还拉起了横幅,市财委的销售点格外醒目,这个镜头定格了我市改革发展历程中的一个缩影。还有一张1982年拍于桑庄街上的《庄稼店》照片,这个商店不仅卖种子化肥等农资,还为农民提供科学种田等服务,这在当时属于新生事物,具有一定的新闻价值,照片的构图完整,特别是两位“配角”、两位赶集的老人神态专注,其中一位还牵着一只羊,照片很接地气、生动自然,富有艺术性,生活性,作为一张新闻照片发表在1982年12月21日的《河南日报》上。

在《邓州历史名人集》中记载了邓州近现代的一些名人,如现代著名作家姚雪垠于1985年11月回到阔别四十多年的故乡,到白牛乡砚寺村他岳父辛亥志士王庚先的陵园祭奠,和为城关第一小学题字的场面。在《历史文献集》中记载了1988年重修福胜寺宋塔、出土的金棺银椁等重大历史事件。2008年,为庆祝邓州撤县建市二十年,市委、市政府专题制作展览,选用了他的一些历史照片,市电视台的记者知道了,也来拍照,一些照片用在了庆祝建市二十周年的专题片里,通过新旧对比,来反映出邓州二十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

这些照片沉淀的是历史和记忆,是人们记忆、怀旧的最直观、最形象的载体,蕴含着逝去岁月的各种信息,零零碎碎却真真切切,它们有的随着时光流逝而被淡忘、消失了,有的则被记忆着,从它们当中可以看出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变迁。每当看到这些照片,会让人感到物是人非时过境迁,有些伤感、失落,同时也感受到改革开放40年来我市经济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今非昔比。时间的车轮滚滚向前,万事万物都处在不停地发展变化当中,若干年后,再看这些照片,能让后人从中捕捉到邓州发展中的某个瞬间、某个历史人物、地名、事件等等,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年代久远,这些照片将会成为一笔无形的历史财富,如同陈酒一样,历久弥香、越发珍贵了。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征文:4

余庆游记

《诗经·小雅·鹤鸣》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贵州省遵义市余庆县松烟镇的蒲村,有他山一座,为南明永历政权右佥都御史镇江人钱邦芑(字开少)纵情放歌处。其上手书摩崖石刻十七余处,处处显露钱氏有家不能归,报国又无门之彷徨心意,直指末世王朝之悲凉。斗转星移,世道沧桑,近四百年时光流转,换了人间。

“岩门坡,穷窝窝,一年才收一撮撮,娶个媳妇要挪窝。”岩门坡,即现在的大乌江镇红渡村。一九三五年一月,红军在岩门坡附近的回龙渡强渡乌江,击垮黔军,拉开了进军遵义的帷幕。岩门红渡,新时代下被赋予美丽乡村,红色旅游,旅居农家的体验之地。在这里,万亩梯田夹江漫坡,春来油菜花开金灿灿,秋至谷熟万山黄。山顶岩门大洞象鼻山内流出的汩汩清泉,打糍粑,磨豆腐,滋润着每位游客的心田。在农民和游客旅居共享模式的推动下,昔日交通靠走,通信靠吼的红渡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难怪现在村民们都说:“岩门坡,幸福窝,南来北往游客多,旅游带来金银宝,城市的人们都挪了窝”。

星宿岩,原籍松烟现居山西的诗人毛依把他所作的爱情叙事长诗《转轮经》镌于石壁之地。荒野方寸之间,小小诗刻成碑林,十几行诗碑,字如龙蛇,诗情回荡,有评有赏。有摩崖石刻为证:“诗刻花山壁,情流星宿岩。”花山如林,星宿为文,远近的山水仿佛也蕴了那一分意。

那一天,我入住松烟阳光水岸的他山公寓。公寓紧邻从八大水库流下的小河,柳浪闻莺,鱼戏浅水。白墙蓝瓦,雕花吊檐的一排二层小洋楼,点亮了霓虹,竟分不清是身在城市的高档社区还是乡村的四在农家。早晨起来,水汽濛濛,循河而上,直登水库大坝。风清气爽间,鸟啼阵阵,山林葱茏,野地花香,真个让人乐而忘忧不思蜀。

公寓主人介绍说,每到暑期,从重庆,湖北来的自驾客人络绎于道,一住就是个把月。白天八大水库钓鱼,游他山、李家寨水库戏水、骑行,在松烟花谷的美国粉黛乱子草丛中网红一把。晚上就着冰镇的啤酒,来一锅余庆乡村剔骨鸭,别提有多爽利了。

说起乡村剔骨鸭,主人一下打开了话匣子。剔骨鸭原创于敖溪镇。敖溪,余庆的发源地,七百年的毛氏土司统治中心,你在镇上广场都能看到跃马疆场的毛巴将军塑像呢!我们相邻的几个乡镇养殖业都很发达。本地麻鸭是上好的禽产,天然放养,瘦肉多肥膘少,是一等一的食材。村民们平时都喜欢吃。有食客提出肉虽好吃但鸭骨难啃,被有心的陈老板默记心上,摸索做法创新。把白条鸭剔骨,肉切成片状,煸炒断生整治作料后一同翻炒起锅,干锅或汤锅任选。其味鲜辣化渣,不费牙口之力而能细嚼慢咽,广受男女老少们的一致称赞。

我家就是镇上的养殖大户哩。两个儿子,一个养鸭,一个养猪,都干得不错。他们还承头和广东温氏集团―温氏集团你知道吧?畜牧业龙头上市公司―签定收购合同,组织散养农户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产销一体化,未来还要实行身份证式畜禽管理呢!把我们的农产品都做成品牌,让村民们贴合市场,规避养殖风险,更专业的致富。其实,我也不懂这些的,都是我那二小子说的,大学生嘛!唉,我看这小子就是一天穷折腾!那老板说得手舞足蹈,口沫横飞,险些喷到我的脸上。

晚餐当然是剔骨鸭了。老板配上几碟龙家坝霉豆腐调制的蘸水,用筷端搅搅点尝,呀!舌齿生津哟。

前面可以去马家寨瞧瞧,临别时老板向我们推荐。松烟北行七公里左右,就是觉林村马家寨。寨子四面环山一窝氹,八十四户人家,二三百人。从民国初年至今,这里竟走出十个博士,十三个硕士,难道是文曲星君如此钟情此地吗?从四川迁来的马氏先祖告诉了我们答案。

清康熙年间,来自四川的马仕龙父子落脚松烟黄土坎,却受当地大族仗势欺侮,儿子马登荣愤而迁往穴塘坎(今马家寨),开荒垦田,荜路蓝缕。二十年过去,家业渐渐殷实,即定下家规,培养读书人支撑门户,耕读传家。至一八七三年,马琼林创办学堂于寨中,民国时期,不大的寨里就有私塾三间,教师远的有从四川聘来的。读书、学习,大大提升了马氏族人的视野。至抗曰军兴,浙大西迁,寨中的马光煌,马光灼兄弟双双考上浙大。后来马光煌成为一级剧作家,他创作的丝弦剧《空印盒》先后在中南海和朝鲜演出,一九六零年还被拍成电影。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加之耕读传家,风移畏垒的影响,族人们皆以知识为荣。不管事世如何变迁,始终在追求学问的道路上坚定不移,因而造就出“博士寨”的名号,这是多少代人沉甸甸地付出啊!其中折射出的性善光辉,当可流布深远。

川流巃嵸的还有那壮丽的山水。无论是松花飘飞,烟波致爽,金龙腾云的飞龙湖;还是三水汇川,涧深石奇,天门洞开的老林河;亦或是畅意骑行的田园村舍……都张开双臂,热忱地欢迎八方来客。

余庆,在黔中大地的乌江中游,百舸争流。随着黔省高速公路网,乌江航运水路的深入建设,青山绿水中的小城明珠经过时光地打磨,巧手地镶嵌,吹尽黄沙,绽放出它应有的光彩。

钱邦芑短暂离开蒲村后,被孙可望胁迫,关押在贵阳。二月后被释,曾在修文三潮水出家做了和尚,以知今事而昨非,号大错,潮水寺因而更名知非禅寺。想钱氏以他山之石,攻昨日之非,必对兴亡更替有更深地体悟。面对日新月异的余庆,飞速发展的黔省,步伐坚定而稳健崛起的中华民族,钱氏有知,当欣慰泉下。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毛泽东哲学思想与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学术研讨会发言稿5篇2018改革开放40周年活动方案10篇“我眼中的改革开放40年”主题活动方案2018“改革开放新时代,青年奋进正当时”主题团日活动方案2018学院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活动方案2018“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摄影展”活动方案

本文来源:http://www.cyloushi.cn/xueshengpingyu/169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