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全文2019年枣强县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更新时间:2021-05-29    来源:工作计划表    手机版     字体:

【2019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全文】2019年枣强县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2019年1月29日在枣强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枣强县人民政府县长刘新营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8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一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在县委正确领导下,立足“一线三中心”战略框架,聚焦主战场,打好攻坚战,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创新创业,担当担责,高质量完成了县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一)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全县生产总值增长6.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1%;外贸进出口总额与去年基本持平;全部财政收入13.3亿元,增长12.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5亿元,增长10.8%;农村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12052元、29084元,分别增长12%和10.1%;三次产业比重由上年的12.6%、55.5%、31.9%,优化为14.5%、50.8%、34.7%;税收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提高6个百分点,达到67.3%,全县经济发展结构更优、质量更高、效益更好。

(二)协同发展深入推进。中创基地初具规模。举全县之力推动衡水创新港建设,海创菁英、贝壳菁汇、态金科技三大平台投入运营,孵化初创企业39家,获得国家专利超百项;绿能嘉业、圆通物流等13家企业投入生产,当年实现纳税3000万元。精准招商成效显着。出台了《枣强县招商优惠政策二十条》,成功举办北京怀柔招商推介会,全年共签约项目37个,总投资235亿元,先后与京汉置业、申电科技等一批大企业大集团达成战略合作。项目建设提质增效。全年在建项目达到30个,争列省市重点项目20个,安信智能燃气装备、盈美门窗、歌昊环保等项目投产达效,驹王LNG运输罐车、伟华电机等项目加快建设。

(三)新旧动能加速转换。转型步伐更加坚定。编制了三大传统产业优化升级规划,复合材料产业税收增长32.9%,输送机械产业增长98.5%,调压器产业增长4.5%,裘皮服装服饰产业保持平稳;全县纳税超千万元工业企业达到10家,比上年增加2家,驹王专汽、奋进机械、冀枣胶带等5家企业税收翻番。扶持措施更加有力。出台了《关于对全县重点工业企业扶优扶强、实现倍增发展的支持意见》,先后为企业争取技改资金1534万元、重点项目政策性资金6199万元,落实扶持奖励资金3350万元。创新驱动更加深入。成功组建枣强复合材料协会,河北省复合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建成投用,裘皮工业设计创新中心挂牌运营,瑞星公司成功创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恒润集团被认定为省科技创新标杆企业;全年新增规上企业14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家、国家级科技型企业9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90家;西亚皮草新城被认定为衡水市唯一省级小微企业“双创”示范基地,我县代表衡水市接受了全省“双创双服”活动现场会观摩。

(四)县城建设提档升级。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完成20条背街里巷改造提升,幸福西街、衡店北街、东市场毛园街、纬八街等路网工程全面贯通;教育园区地下管廊二期、新城商业综合体、民俗文化步行街主体完工,大原书院即将竣工开放;营新污水处理厂主体完工,县城第二污水处理厂、肖张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行。园林绿化增量提质。北环路、肃临线南段绿化工程全部完工,森林公园完成改造提升,儒园等一批街头公园对外开放,南湖公园被评为四星级公园。全县园林绿地面积达到577公顷,县城建成区绿地率3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3平方米。城乡管理更加精细。全面推行“路长制”,打造8条省县级公路风景线,沿路171个村纳入城乡一体保洁管理范围;重拳整治“双违”,拆除违建6.4万平米,整治违法占地15万平方米。我县顺利通过省住建厅验收,被推荐申报国家园林县城;成功承办全省县城建设攻坚行动现场观摩会,县城建设综合排名跃居全省第四名。

(五)乡村振兴深入实施。脱贫攻坚成效明显。创新“5+3+N”产业就业扶贫模式,产业覆盖贫困户2694户,就业带动2175人;全面落实健康扶贫、教育扶贫、兜底保障等各项政策,累计发放资金4276万元。全年共932户2379人实现脱贫,24个贫困村出列,我县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脱贫摘帽目标顺利实现。“三区同建”扩面提升。恩察镇中心社区、新屯镇赵庄社区启动拆迁,马屯镇沈村社区开工建设,王均乡焦庄社区完成土地复垦,流常中心村实现搬迁入住。贵和、欣苑、吉祥500亩精品核心区全部建成,我县被认定为河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全县共清除垃圾22万方,改造无害化卫生厕所3051座,配备农村保洁员1170名,建成美丽庭院重点村16个。全省“空心村”治理暨“三区同建”、乡村振兴暨人居环境整治现场观摩会先后在我县召开,经验在全省推广。

(六)民生事业协调发展。民生工程扎实推进。肖马路、董子路改建工程竣工通车,肃临线升级改造基本完工,改建新建村级路20公里、农村危桥30座;第六中学、第六小学启动建设,8所薄弱学校完成改造;水源置换工程全面完成,373个村、28.6万农村人口喝上“安全放心水”。社会保障更加有力。全年共发放城乡医保、低保、养老保险等各项资金44713万元;实施棚户区改造1107套、危房改造777套;提供就业岗位2823个,新增城镇就业3500人;县中医院启动建设,家庭医生签约人数16万余人,覆盖率达40.6%。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全面落实水土、大气污染治理各项措施,河渠生态治理和水系连通工程进展顺利,治理纳污坑塘137个,完成“煤改气”8.9万户,造林绿化2万亩。全县空气质量优良天数169天,PM2.5浓度下降14.9%,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城镇化率明显提高。唐林乡完成撤乡设镇,我县城镇化率达到47.6%,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大整治行动,安全形势持续向好;加快推进“四个一批”创建,食药安全水平不断提升;“雪亮工程”联网运行;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一批涉黑涉恶犯罪分子受到严惩,人民群众安全感明显提升。

(七)精神文明成果丰硕。深入开展省级文明城创建活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文化下乡演出220次、电影下乡6636场,安装健身器材971件,组织参加全国万人健步走大赛,并荣获全国优秀组织奖;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县融媒体中心揭牌成立,院线电影《芍药之歌》完成拍摄,《筑金巢引“京凤凰”》《裘都大营闯关记》在央视中文国际频道播出,中央电视台和北京卫视对我县创新创业深度报道,成功举办第二届移民文化交流会,组织开展第一届见义勇为奖评选。枣强大地处处涌动文明新风,处处彰显文明正能量。

(八)自身建设全面加强。政务服务更加高效。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328项政务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实行企业开办“一站式”服务,开办时限压缩至3个工作日,全年新增市场主体3904家。综合改革更加深化。承接中央、省市改革试点21项,成功获评河北省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被选定为衡水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乡村振兴、城市精细化管理3个特色改革示范区,大营镇被确定为国家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联系点。权力运行更加规范。大力推进法治枣强建设,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改革走在全省前列;严格执行“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机制,认真做好人大专题询问,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06件、政协委员提案164件,办结率、答复率均达100%。作风建设更加深入。全面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驰而不息纠正“四风”,严格管控“三公”经费;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强化审计监督力度,严肃查处一批违纪违法案件,营造了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

同时,国防教育、民族宗教、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广播电视、人民防空、邮政通信、外事侨务、审计、统计、气象、档案和各社会团体等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绩。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面对中央省市环保督察、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和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的政治检验,全县各级干部提升站位、勇于担当,在脱贫攻坚、污染防治、招商项目、征地拆迁、安全稳定、扫黑除恶、应急处突等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冲锋在前、夜以继日,付出了艰辛、抛洒了汗水,赢得了人民群众支持,交出了一份高质量发展的合格答卷。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县委坚强领导、科学指挥的结果,是人大、政协矢志支持、合力推进的结果,是40万枣强人民风雨同舟、团结奋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离退休老干部、驻枣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向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的广大干部群众,向所有关心支持我县发展的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成绩的背后,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仍然存在一些隐忧和短板,一是大项目牵动力和大企业支撑力还不够强,产业结构不够优化,新兴产业成长缓慢,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任重道远;二是经济运行基础还不够牢固,实体经济还有不少困难,发展质量和效益有待提高;三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还不够高,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方面与群众期待还有差距,防风险守底线的任务还比较繁重;四是干部担当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行政效能有待进一步提升,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对此,我们将认真对待,不推脱、不回避、不掩饰,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推进各类问题的解决。

二、2019年工作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我县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优势。从外部环境看,“一带一路”“协同发展”“乡村振兴”“中国制造2025”等重大国家战略深入推进,省委“三六八九”、市委“一三五+”部署全面落地,为我县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路径。从我县自身看,各项事业正处于蒸蒸日上的最佳时期,一是“一线三中心”发展全面拉开,动能转换破题发力,衡水创新港强势起步,科技创新优势正在逐步转化为发展优势;二是多年积累的经济、产业、城市、生态、文化等比较优势日益显现,高质量发展基础更加坚实;三是中央出台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措施,拥有多年发展基础的我县广大民营企业,将迎来一个加速大发展的春天;四是随着雄安新区进入实质性、大规模建设阶段,我县交通优势、区位优势更加凸显,枣强已成为南资北移、京津产业外溢的重要承接地;五是四大班子坚强有力,干部群众团结一心,政治生态持续优化,全县上下人心思进、拼搏竞进氛围愈加浓厚。只要我们抓住机遇,放大优势,保持定力,久久为功,就一定能够谱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枣强篇章。

2019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市委全会精神,贯彻落实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八字方针”,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继续立足“一线三中心”总体框架布局,提升“一线”引领力,拓展“三极”支撑力,激发“两翼”潜动力,着力实施“九大提升工程”,创新发展不停步,务实重干勇作为,全面开创新时代建设经济强县、美丽枣强新局面,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县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5%,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左右,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城镇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万元生产总值能耗、PM2.5平均浓度降幅及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氨氮化物减排完成市下达的目标任务。这些指标的设定,既充分考虑了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市两会精神,又兼顾了与省市指标安排、我县“十三五”规划的衔接;既充分考虑了我县各方面的支撑条件,又兼顾了总量增长、结构优化,继续保持在全市第一方阵的实际需要,经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实际工作中,争取发展得更好更快些。

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时时处处事事对标对表,确保各项工作沿着正确方向推进。必须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落实“六稳”总要求,正确处理稳定、发展、生态三者关系,坚定走好创新引领、科技支撑、绿色发展之路。必须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贯彻“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降低各类营商成本,激发民营经济活力,深度融入“一带一路”,扩大优质增量供给,不断提高枣强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必须坚持“一三二+”总体部署,突出一线引领、强化三极支撑、推进两翼互动,按照县委十一届五次全会确定的“九大提升工程”,逐项制定方案,推进落地落实。必须坚持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县人民。

三、2019年重点工作任务

全年重点做好十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激发动能转换加速度。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加快培育新动能,力争在高质量发展征程上快人一步、赢得先机。

做强成果转化平台。全面构建“京津研发、枣强转化”合作模式,完善衡水创新港基础设施,形成全链条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紧密对接北京中关村丰台科技园、海淀留学人员创业园等创新源头,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孵化引进一批高新科技企业,年内加速器1号、2号车间投入使用,入驻科技企业7家以上,加快打造县域经济新的增长极。加强河北省复合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和国家级裘皮重点实验室建设,吸引更多院士专家、创新团队,共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年内新建成工业设计创新中心2家、省级众创空间1家。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实施产业提档升级工程,组织开展“百企转型”行动,推动复合材料产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形成规模效应;引领裘皮服装服饰产业“塑经典、重时尚、创多元”,做强商贸文化;引导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向“智能化、高端化、特色化”转变,开启“枣强智造”新篇章,确保三大产业纳税平稳增长。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继续实施战略新兴产业三年行动计划,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石墨烯、碳纤维、液态金属、纳米材料应用取得突破性进展,辉煌风电建成投产,柏瀚能源开工建设。积极发展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唯众良品科技产业园加快建设,圆通速递九号仓全部投入使用,全县电子商务年销售额达到30亿元以上。

认真搞好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科学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提供科学准确的信息支持。

(二)以协同发展为目标,唱好招商项目重头戏。紧紧把握招商、谋划、推进、建设四个关键环节,高精尖项目齐抓,大项目、好项目、立县项目齐上,以高质量的项目建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更加注重招商成效。全面叫响“早来枣强、早来早强”招商品牌,聚焦京津,突出精准,强力跟进,将考察人数优势转化为意向优势,意向优势转化为落地优势,年内力争超50亿元项目实现重大突破。突出科技招商、产业招商,发挥衡水创新港聚集效应,谋划举办好北京大兴、顺义、通州专题招商推介活动,积极引进科研院所和高新企业,力促京南智造产业园、深圳康元工控科技园等项目落地开工;推进以商招商、社会化招商,创新中国·大营国际皮草交易会暨第七届营皮文化节举办方式,组织企业积极参加系列招商活动,吸引更多高端优质项目落户枣强。

更加注重项目质量。按照“三三五”工作机制,加强谋划项目的推进落实,进一步充实县级项目库,新谋划重大立县项目8个以上,在库项目达到70个以上;加快项目推进,北京申电科技电子产业园、河北国润药品包装材料、三阳盛业碳纤维隐形板等成熟项目,尽快完善手续,确保开工建设;欧意诺智能燃气设备、澳麦啤酒庄园等在建项目,按照双向承诺,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如期完工。全年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8个以上,争列省市重点项目8个以上,确保4个项目列入省重点。

更加注重园区建设。持续推进管理创新,完善项目建设和税收分享机制,落实全员聘任和绩效薪酬制度,推动枣强经济开发区提档升级,在省级开发区考核中位次前移。积极跑办开发区扩区和衡水创新港争列河北省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工作。按照“镇区合一”管理体制,加强对上沟通对接,力争大营工业园区恢复为省级经济开发区取得实质进展。

(三)以“只能壮大”为导向,重塑民营经济新优势。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民营经济只能壮大”的要求,毫不动摇支持民营企业发展,让民营经济创新源泉充分涌流,创造活力充分迸发。

鼓励企业做大做强。研究制定《关于大力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引导民营企业主动调、加快转,不断向价值链高端攀升;抓好行业协会提档升级,以资产和股权为纽带,推进同业聚合,创建集团公司,实现由竞争关系到协作关系的转变,培育“顶天立地”领军企业,积极支持瑞星等公司上市跑办工作;重点扶持的24家企业,按照倍增发展计划,确保完成年度目标。年内新增纳税首次超千万元企业3―5家。

加大扶持培育力度。支持企业开展自主技术开发,全年争列省技改项目8项。加强中小企业培育,年内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家、省科技型企业60家。强化工业企业管理与创新服务,组织举办企业家素质提升培训10期,新增6S管理企业8家。下大力培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小升规企业8家。

实施质量强县战略。加强品牌枣强建设,鼓励企业制定中长期品牌发展规划,年内争列省以上名牌产品2项。大力培育枣强地域品牌,开展工业企业“十强企业”、裘皮服装行业“十佳品牌”、农业产品“十佳特产”、特色餐饮“十佳名吃”等评选活动,引导广大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以品牌创建,带动自身乃至整个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四)以便民利企为主线,打好营商环境组合拳。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头等大事”,全力打造营商环境高地。

优化服务提效能。全面梳理多领域“一照通”,大力推广并联审批、证照联办,切实打通企业和群众办事“最后一公里”。继续保持企业开办时间全国领先位置,3个工作日内完成营业执照、公章刻制、发票领取、银行开户所有手续。积极拓展公共服务范围,将不动产登记、社保登记、缴费等事项移入审批服务大厅,实现“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

降低成本减负担。进一步清理涉企收费项目,不折不扣落实上级税收减免政策;设立专项资金,支持企业走出去参加各种展会,不断开阔视野和思路,提升枣强企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开展好银企对接、“政府陪行长走企业”等活动,积极拓宽融资渠道。

重拳整治转作风。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开展全方位监督检查,明确规范标准,强化追责问责,严肃查处违法违纪行为,努力营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同时,妥善处理民营企业历史上生产、融资、交易等活动中的不规范行为,有效保护企业家财产和人身安全。

(五)以“多城同创”为载体,打造城市建设升级版。积极开展城乡品质塑造工程,不断提升城市建设质量和品位。

强化规划引领。树立全域规划理念,扎实推进“三级两规一导则”体系建设,加快编制2035年县城总体规划,分类划定县城、乡镇、村庄、产业园区建设区域,形成城乡统筹、功能完善的组团式城乡空间结构。大营镇、肖张镇加快规划修编,推进“多规合一”严格实施,实现全县土地空间集约、高效、可持续利用。

提升城市品质。强力推进国家园林县城创建,加快卫千渠南渠、北渠公园建设,实施肃临线绿化亮化工程,加大节点绿化补植力度,构建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城市园林景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中华街西延和中华东街、东外环路便道工程,改造幸福西街卫千渠桥、天赐福老外贸局桥,提升改造小街小巷20条;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加快推进丽景蓝湾、恒大御龙湾等住宅小区建设,新城商业综合体、民俗文化步行街、地下综合管廊竣工运营。通过全县上下共同努力,确保在全市率先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县城。

 

提高管理水平。统筹推进省级文明城、卫生城等“多城同创”。深度实施“以克论净”“绣花模式”管理,确保全省继续领先;启动市民服务中心建设,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规范小区物业管理,开展“十佳物业”评选,建成20个小区综合服务中心,构建和谐邻里关系;广泛开展“治脏、治乱、治差、治堵”主题活动,全面提升市民整体素质。

(六)以乡村振兴为统领,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优产业结构,加快“三区同建”,发展乡村旅游,推进农业“接二连三”,实现农村“四美五新”。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以乡村振兴改革示范区建设为抓手,加快打造东北部现代农业隆起带;坚持“粮经饲”统筹、“种养加”一体、“农林牧”结合,积极发展优势特色农业,年内新增棚菜面积2000亩、杂粮2万亩、中药材3000亩、果树5000亩,肉羊出栏突破6万只,规模养殖场稳定在30家左右;做大做强肉羊、肉鸭、玫瑰等深加工,培育龙头企业5家;加强“三品一标”认证,提高农产品质量,加快形成“产地生态、产品绿色、产业融合、产出高效”的现代农业发展新局面。

统筹推进“三区同建”。加快沈村、于屯、马庄等在建社区建设进度,力争年内完成主体工程;谋划建设南吉利等中心村示范点,完成前期准备,尽快启动拆迁。提升欣苑、贵和、吉祥3个省级农业园区核心竞争力。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加快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推进垃圾处理、厕所革命、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等重点工作,每个乡镇建成1个垃圾处理中转站,村村建立垃圾收集点、配齐保洁员,确保200个左右的村庄面貌和人居环境得到彻底改善。

着力发展乡村旅游。对接衡水湖旅游规划,统筹农业、工业、文化、商贸旅游资源,编制完成《枣强县全域旅游规划》。着眼承办2020年衡水市旅发大会,全面启动旅游线路设计,谋划平原枪声红色记忆馆、衡水“醉”等旅游项目,完善提升空调博物馆、大原书院、移民文化园等现有景点,讲好枣强故事,宣传枣强形象。同时,对旅游线路周边村庄、道路进行统一规划、统一改造,做到绿美相宜、人景相融,以全域旅游释放农村经济新动能。

(七)以先行先试为己任,争做改革开放排头兵。坚持把改革开放摆在突出位置,保持改革韧劲,做足开放文章,全力构建改革开放新格局。

加快重点领域改革。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启动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建设,实现多证照联办审批,打造“互联网+企业+群众”自助服务平台,推动自助审批向乡镇延伸;加快投融资改革和财税金融改革,形成叠加效应,释放改革活力;实施乡镇强身健体工程,深化大营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年内取得新进展;搞好农村承包土地“三权分置”,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

加快对外开放步伐。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坚持“走出去”,加强国际合作,推动裘皮服装、输送机械出口,谋划筹建国外裘皮服装生产基地和裘皮海外仓,带动关联企业“抱团出海”。坚持“引进来”,依托大营国家外贸转型示范基地,完善提升“保税仓”,采取客户带、政策引,有计划地引导国外客商到大营采购,形成产地批发市场;谋划启动进出口商品集散中心建设,带动大营商贸繁荣。支持慧星燃气、奋进机械、兴宏皮草与国外企业的合作,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八)以突出问题为抓手,重点打好三大攻坚战。坚持问题导向,集中一切力量,攻克坚中之坚,务求决战决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固本强基。

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紧扣“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全面实施脱贫攻坚三年行动,扎实推进非贫困村脱贫攻坚工程,坚持输血造血并重、扶贫扶志并举,精准落实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科技扶贫、社保扶贫等各项措施,年内实现减贫1332人、13个贫困村出列。建立健全稳定脱贫和防止返贫长效机制,跟进后续帮扶措施,以产业带脱贫、促增收,巩固扩大脱贫成果,确保9139名脱贫人口持续稳定增收。狠抓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切实保障贫困群众利益,全面提高脱贫攻坚的质量和成效。

坚决打好风险防范攻坚战。强化金融领域风险监管,紧盯信贷风险、非法集资等重点部位,全面深入摸排,发现风险苗头,及时妥善处置。坚决守住安全底线,持续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加大道路交通安全设施投入力度,有效防范各类事故发生。继续实施食品药品安全战略,强化全过程监管,确保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广辟线索来源,实施精准打击,惩处一批涉黑涉恶分子。升级改造县城、大营视频监控系统,健全农村网格化管理机制;完善县乡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打造基层平安建设试点村30个,不断提升群众的安全感。

坚决打好污染治理攻坚战。大力开展生态文明创建工程,统筹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加强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大气污染治理,严格落实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措施,完成乡镇空气监测站参数升级和汽车尾气遥感监测系统建设,全年造林绿化2万亩,“煤改气”全部清零;全面推进西支流河道治理和生态修复,对全县纳污坑塘、黑臭水体再排查、再整治,防止出现反弹,巩固整治成果;扎实推进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制定土壤治理和修复规划,健全垃圾和固体废物处理体系,大营垃圾填埋场建成投用,全力改善人居环境质量。

(九)以群众满意为追求,织密民生福祉保障网。坚持可用财力向民生投入,工作重心向民生倾斜,做实民心工程,兑现为民承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夯实教育基础。开展教育规范提升工程,全年新增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20所以上。第六小学、第六中学建成投用,改扩建西小营小学等一批薄弱学校。在县城主城区开展小学生课后免费托管服务,2019年秋季开学至寒假,县城所有小学下午放学后免费托管一个课时。完善城乡教师交流机制,加快“智慧平安校园”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

健全保障体系。稳步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扩面提标,构建政府主导下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创业就业,全年新增城镇就业3500人。实施棚户区改造,提升和乐、安康老旧小区,建设经济适用房216套。大力推进交通互联互通工程,建成农村公路75.2公里,改造农村危桥66座,新建改建农村电网183.9公里。

提升医疗质量。县医院以争创“二级甲等”医院、打造京南妇儿中心医院为目标,积极推进与首都儿研所、北京妇产医院等医疗机构的合作,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医疗资源的服务。着力推进医共体建设,扎实做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免费开展农村妇女“两癌”检查、贫困人口体检等10项卫生服务。加快中医院建设,年内完成主体工程。举办健康大讲堂,建成县域居民健康共享服务平台一期工程和3所乡镇卫生院“国医堂”。

(十)以崇德向善为风尚,唱响精神文明主旋律。聚焦文明创建,强化示范引领,选树先进典型,弘扬时代新风,提振人民精气神,汇聚枣强正能量。

坚持思想领航。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立县乡村“应急广播”平台,推进县融媒体中心与新华社深度融合,强化思想引领、道德教化、文化传承功能。深入开展平“语”近人“六进”活动,广泛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夯实全县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坚持道德护航。全面推进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公民品德、职业道德建设,组织开展“枣强好人”“道德模范”“孝德家庭”“优秀退伍兵”“文明村镇、单位、校园”等系列评选,引导群众见贤思齐、崇德向善。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广泛建立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全县所有村、社区普遍制定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引导群众自觉抵制不良风气,革除陈规陋习,践行文明新风。

坚持文化助航。广泛开展文化下乡,组织送戏下乡、送书下乡活动110场次,举办全县广场舞大赛、“枣强好声音”等特色文艺活动55场;围绕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放映电影6000场;建成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60个,建设县城休闲书屋2个,培养群众阅读习惯,提升群众文化素养。

同时,统筹做好国防教育、退役军人事务、民族宗教、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广播电视、人民防空、邮政通信、外事侨务、审计、气象、档案等工作。

四、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面对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我们必须牢记政府前面的“人民”二字,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筑牢绝对忠诚之魂。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自觉践行“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落实“两个维护”,确保党中央、国务院大政方针和省、市决策部署落地见效。坚决服从县委领导,与县委同频共振,共同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永葆亲民为民之心。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确保政府决策顺民心、合民意。深入基层一线,加强调查研究,解群众之忧,纾企业之困,真心真意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办成事。认真履行政府承诺,踏踏实实把枣强的事情做好,以实干取信于民,以实绩造福于民。

大兴担当实干之风。面对改革发展稳定的繁重任务,不畏惧、不退缩,勇于担当、敢于负责,以抓铁有痕的韧劲狠抓工作落实。唱响“为担当者担当、让实干者实惠”主旋律,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激励广大干部脚踏实地干、雷厉风行干、掷地有声干,在真抓实干中担当起无愧于党和人民的重托。

夯实依法行政之基。牢固树立法治意识,坚持政府常务会议学法制度,做到崇尚法治、敬畏法律、学法用法、依法办事。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高质量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深入推进政务公开,自觉接受监察监督、司法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让权力公开透明、阳光运行。

坚守廉洁从政之本。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全面抓实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坚决反对“四风”,严格预算执行,严控“三公”经费支出。强化对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的监督,坚决查处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切实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各位代表,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枣强篇章,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进取拼搏,需要我们一年又一年的不懈奋斗,幸福和成功一定属于努力奔跑、勇敢追梦的枣强人民。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中共枣强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创新发展不停步,务实重干勇作为,奋力开创新时代全面建设经济强县、美丽枣强新局面,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名 词 解 释

1.“5+3+N”产业就业扶贫模式:“5”指扶贫奶牛、扶贫肉羊、扶贫肉鸭、扶贫蜜蜂、扶贫合同猪五大特色养殖产业;“3”指人均半亩经济林、小杂粮(节水作物)和香玲核桃三大生态种植产业;“N”指发展扶贫车间、公益性岗位等N条就业路径。

2.“四个一批”:一批餐饮食品安全示范店、一批食品安全示范超市、一批食品安全生产示范企业、一批农产品示范园区。

3.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

4.“六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

5.“一线”引领力:以贯穿县域南北的肃临线交通走廊为依托,统筹沿线镇村街道、产业资源、生态景观、人文特色,突出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及中央省市会议精神,打造政策宣传线路;着力实施沿线净化亮化、绿化补植、立面提升,打造贯穿南北的生态景观线路;瞄准2020年衡水旅发大会目标,对接衡水湖旅游资源,挖掘整理县域三大传统文化,打造吃住行、游购娱全域旅游线路。

6.“三极”支撑力:一是突出打造“中部行政经济中心”。坚持“产城教医”融合发展理念,深入开展“多城同创”,实施“城乡品质提升工程”,瞄准国家级园林县城目标,提升功能品质,完善配套设施,优化营商环境,培植新兴业态,建设宜居宜业宜学宜游的现代化新城。二是着力打造“南部商贸文化旅游中心”。以创建“天下裘都”特色乡镇为目标,以裘皮服装服饰产业为支撑,在以文促商、以商兴城、文旅商融合发展上取得新突破。三是重点打造“北部科技创新中心”。立足衡水创新港――北京中关村(枣强)产业协同创新基地主战场,推进“京研冀造”进程,强化基础配套,细化功能分区,推进海创菁英、贝壳菁汇两个创新中心建设,打造县域经济新的增长极。

7.“两翼”潜动力:在县域东北部,以乡村振兴战略示范区为引领,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巩固拓展“三区同建”经验做法,着力打造辐射带动全县的高效农业聚集区、先进科技示范区和安全生产展示区。在县域西南部,瞄准智能装备制造发展方向,借助传感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实现生产方式“智造”、产业形态再造、高端产品创造,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

8.“九大提升工程”:产业转型质效提升工程、招商和项目建设成效提升工程、城乡建设品质提升工程、“乡村振兴”潜力提升工程、扶贫脱贫巩固提升工程、群众幸福指数提升工程、全面深化改革动力提升工程、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工程和社会综治维稳提升工程。

9.“三三五”工作机制:三步评审(县工业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初审、重点项目专家组评审、县委重点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审定)、三级督察(项目主管部门一级监督、县发改局项目稽查办二级监督、两办督察组三级监督)、五制管理(双向承诺制、保证金履约制、推进督导制、建设用地先租后让制、竣工验收制)。

10.“三级两规一导则”:县、乡、村“三级”,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两规”,建设导则“一导则”。

11.“一照通”:在原“多证合一”的基础上,再次整合12个部门的21项准营许可事项,实行市场主体全链条服务模式,将涉及某类企业的所有许可证和营业执照合一,实现“一照通”。

12.农业“接二连三”:农业承接二次产业,融合三次产业,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13.“四美五新”:“四美”指环境美、田园美、村庄美、庭院美;“五新”指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

14.“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

15.平“语”近人“六进”:《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家庭,旨在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阐释与广泛传播。

本文来源:http://www.cyloushi.cn/gongzuojihua/171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