杵声相续|杵声齐•古捣练子|贺铸|阅读答案鉴赏赏析

更新时间:2017-08-17    来源:工作总结范文    手机版     字体:

杵声相续|杵声齐•古捣练子|贺铸|阅读答案鉴赏赏析

杵声齐?古捣练子①

贺铸

砧面莹,杵声齐。捣就征衣泪墨题。寄到玉关应万里,戍人犹在玉关西。

【注】①捣练:是古人制衣的一道工序,就是裁剪衣服,先铺用作衣料的绢帛于砧石上,由两人相对,各执一杵,将其捣洗平净,然后剪缝成衣。

14、简要分析词中刻画的主人公形象。(6分)

15、最后两句与欧阳修的“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有异曲同工之妙,请做简要分析。(5分)

答案

14、答案:本词中刻画的是为戍边丈夫制作征衣的思妇形象。(2分)

(1)词牌“杵声齐(古捣练子)”即暗示本词是写捣练制衣的妇女的,从“征衣”可以看出她是在为征夫做衣服。(2分)

(2)结尾两句与“捣就征衣”一句相承接,告诉我们征夫就是她的丈夫;也道出了“泪墨题”的原因,即对丈夫的思念和担忧。(2分)

15、答案:都采用了层层深入(翻进一层)的写法。(2分)

这两句先写玉关,极言戍边之远。再推进一层,写戍人所在之地更远,(1分)把思妇的伤离怀远之情表现得更加曲折、深入。(2分)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欧阳修的“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运用了翻进一层的写法,不但写出了楼头思妇凝目远望、神驰天外的情景,而且透出了她的心灵对自己的追踪。本词结尾两句也采用了翻进一层的写法。这两句先写玉关之远,再翻进一层,写戍人所在地之远,从而使上、下句间有起伏转折之致,而且,每转愈深,把这一家庭悲剧显示得更其可悲,把悲剧中女主角的伤离怀远之情表现得更深更曲。

诗歌鉴赏

此为闺怨词。词中从怨女的角度,反映了封建兵役制下外有征夫,内有怨女的悲剧。

上片起二句从捣练的工具运思下笔,而字里行间自有捣练之人。从“砧面莹”的“莹”字,可以想见,作为一位征人的妻室,捣练帛,作征衣,早已是她的繁重的家务劳动的一部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以至那面砧石已经被磨得如此光莹平滑。从“杵声齐”的“齐”字,则可以想见她的捣练操作之熟练,以及与同伴合作之协调,而那一记记有节秦的杵声中,正倾注了她辛劳持家的全部心力,传出了她忆念远人的万缕深情。下面“捣就征衣泪墨题”一句,道破题旨,点明其捣练制衣的目的是寄与远戍边关的丈夫,而题写姓名、附寄家书之际,一想到丈夫远万里外,归期渺茫,生死难卜,今世今生,相见无日,不禁愁肠千转,泪随墨下。“泪墨题”三字,包含了一位失去家庭幸福的妇女的无限辛酸苦痛。

结末两句与“捣就征衣”句紧相承接,从戍人的角度进一步加重了这幕悲剧的份量。句中的“玉关”,即玉门关,但此处非必实指,只是极言戍地之远,也暗含班超上疏所说“但愿生入玉门关”(《后汉书。班超传》)及李白诗“玉关殊未入”(《塞下曲六首》之五)之意。

结末两句采用了翻进一层的写法。这两句先写玉关之远,再推进一层,写戍人所地之远,从而使上、下句间有起伏转折之致,而且,每转愈深,把这一家庭悲剧显示得更其可悲,把悲剧中女主角的伤离怀远之情表现得更深更曲。当时的交通条件下,这负载着她的柔情蜜意的征衣包裹,寄到玉关已要经历千山万水,不知何时才能到达,寄到远玉关之西的戍人手中,就更遥遥无期了,更不知这包寒衣寄到时戍人是否尚人间。这样一个最凄惨、最残酷而又可能出现的悲剧结局,正是长期笼罩她心头的一片阴影、不敢去触动而又时时颤抖的一根心弦,也正是她题寄这包征衣时泪墨难分的一个最痛楚的原因。

本文来源:http://www.cyloushi.cn/gongzuozongjie/85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