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文学类文本阅读意卡尔维诺《孤独》答案解析

更新时间:2020-09-26    来源:谈判技巧    手机版     字体: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文学类文本阅读【意】卡尔维诺《孤独》答案解析

文学类文本阅读【意】卡尔维诺《孤独》答案解析

孤独

【意】卡尔维诺

我停下来打量他们。

他们在干活,晚上,在一条冷僻的街上,在商店的门板上动手脚。

这是一块很重的门板:他们正用一个铁门闩当杠杆,但是门板就是一动不动。

我当时正在闲荡,一个人,没什么特别的地方要去。我就抓住那个门闩帮他们一把。他们挪了点地方给我。

我们不是同时在使劲。我就叫:“嗨,往上!”站我右边的人用他的肘子捅了捅我,低声说:“闭嘴!你疯了!你想叫他们听见吗?”

我晃了晃我的脑袋,就好像是说我不过是说漏了嘴。

这事儿颇费了我们一点时间,大家都浑身是汗,但最后我们把门板支到足够一个人从下面钻进去的高度了。我们互相看看,十分高兴。然后我们就进去了。他们让我提着一个口袋,其他人把东西拿过来放进去。

“只要那些狗日的警察别出现!”他们说。

“对!”我说:“他们真是狗娘养的!”“闭嘴!你没听见脚步声吗?”他们每隔几分钟就这么说一次。我很仔细地听着,有点害怕。“不,不,不是他们!”我说。

“那些家伙总在你最不希望他们出现的时候到来!”其中一个人说。

我晃了晃自己的脑袋。“把他们统统杀了,就行了。”我回答说。

然后他们派我出去一会,走到街角,看看有没有人过来。我就去了。

外面,在街角,另有一群人扶着墙,身子藏在门廊里,慢慢朝我移过来。

我就加入进去。

“那头有声响,在那些商店边上。”我旁边的人跟我说。

我探头看了一下。

“低下你的头,白痴,他们会看见我们,然后再次逃走的。”他嘘了一声。

“我再看看。”我解释说,同时在墙边蹲了下来。

“如果我们能不知不觉地包围他们,”另一个说,“我们就可以活捉他们了。他们没有几个人。”

我们一阵一阵地移动,踮着脚,屏着气:每隔几秒钟,我们就交换一下晶亮的眼神。

“他们现在逃不掉了。”我说。

“终于我们可以在现场捉拿他们了。”有人说。

“是时候了。”我说。

“不要脸的混蛋们,这样破店而入!”有人吼道。

“混蛋,混蛋!”我重复,愤怒地。

他们派我到前面去看看。我就又回到了店里。

“他们现在不会发现我们的。”一个人一边说着,一边把一包东西从肩上甩过来。

“快,”另外有人说:“让我们从后面出去!这样我们就能在他们的鼻子底下溜走了。”

我们的嘴上都挂着胜利者的微笑。

“他们一定会倍感痛心的。”我说。于是我们潜入商店后面。

“我们再次愚弄了那帮白痴!”他们说。但是接着一个声音响起来:“站住,谁在那儿?”灯也亮了。我们在一个什么东西后面蹲下来,脸色苍白,相互抓着手。另外那些人进入了后面房间,没看见我们,转过身去。我们冲出去,发疯也似的逃了。“我们成功了!”我们大叫。我绊了几次脚后,落在了后面。我发现自己混在了追赶他们的队伍里。

“快点,”他们说:“我们正赶上他们呢。”

所有的人都在那条窄巷里奔跑,追赶他们。“这边跑,从那里包抄。”我们叫着,另外那群人现在离得不远了,因此我们喊:“快快,他们跑不了啦。”

我设法追上他们中的一个。他说:“干得不坏,你逃出来了。快,这边,我们就可以甩掉他们了。”我就和他一起跑。过了一会,我发现只剩下自己一个了,在一条弄堂里。有人从街角那里跑过来,说:“快,这边,我看见他们了。他们跑不远的。”我跟他跑了一阵。

然后我停了下来,大汗淋漓。周围没人了,我再也听不见叫喊声。我站着,两手插在口袋里,开始走,一个人,没什么特别要去的地方。

11.文章开始“我”碰到的一伙人显然是在“盗窃”,但文中却说“他们在干活”,作者为什么用“干活”而不用“盗窃”?(2分)

12.“一个人,没什么特别要去的地方”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两次,这样的重复有什么作用?(4分)

13.小说采用第一人称“我”来叙述,有什么好处?(4分)

14.在现实世界中显然不会产生如此荒诞的事情,但在小说中,“我”的一切却给人以真实感,为什么?(3分)

11.用“干活”表达了“我”对行为目的的漠视(1分),为“我”的参与提供了一个理由(1分)。

12.①这两句话一在开头,一在结尾,首尾照应(1分),孤独的开始和孤独的结束,而其中发生的轰轰烈烈的行动其实仍然与自己无关(内容具体阐释1分)。

②事实上发生过但又没有留下任何痕迹的事件表明一切的虚无,来揭示“我”作为“局外人”的身份,突出了“孤独”的主题。“孤独”来自虚无,而虚无则产生于“我”与实际发生的事件的似有实无的联系。(主题阐释2分)

13.使故事更具真实感。(1分)叙述者隐去“我”的心理叙述内容,只是把人物的全部行为描写给读者,(1分)而且作家主体身份也消失,文本并不是完整地传达了作者的意思,(1分)这就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使读者文学欣赏活动有了无限的开放性和可能性。(1分)

14.〔1〉细节具有真实感(1分〉。文中的不少细节.比如撬门扳而“浑身是汗”,咒骂声等都真实可信.(2)心理具有真实性〔1分〉,小说讽刺了现代人生活的虚无与无聊,孤独使生命失去了一切质量然而又沉重无比,这些无疑能引起读者的共鸣(结合主题具体阐释1分)

本文来源:http://www.cyloushi.cn/wenmi/152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