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别和花树春别应令诗四首(其四)|萧绎|阅读答案鉴赏赏析

更新时间:2020-09-13    来源:范文大全    手机版     字体:

【春别和花树】春别应令诗四首(其四)|萧绎|阅读答案鉴赏赏析

春别应令诗四首(其四)

萧绎

日暮徒倚渭桥西,正见凉月与雲齐。

若使月光无近远,应照离人今夜啼。

(1)这首诗的前两句选取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氛围?(4分)

(2)这首诗的后现两句是怎样写思家的?请结合诗句,谈谈这样写有什么妙处?(4分)

答案

(1)(4分)这首诗的前两句选取了日暮、桥、凉月、浮云等意象,(2分)营造了一种清寂孤独的氛围。(2分)

(2)(4分)以虚写实,虚实结合。诗人通过设想这家中的妻子此时此刻因相思而啼哭,表达自己的思家之情。(2分)将游子的相思之苦表达得委婉曲折,真挚感人。(2分)。

补充资料

据说,花朝节出现在春秋时期,见(清)秦味芸《月令粹编》引《陶朱公书》说:“二月十二日为百花生日,无雨,百花熟。”也有人引晋代周处《风土记》说:“浙江风俗言春序正中,百花竟放,乃游赏之时,花朝月夕,世所常言。”由于找不到原著,也无法考证这些根据的真假。

“花朝”一词最早出现在南北朝。见梁元帝萧绎《春别应令诗四首》之一:

昆明夜月光如练。上林朝花色如霰。

花朝月夜动春心。谁忍相思不相见。

从梁元帝描写的内容看,“花朝”确实是“朝”花日,而且有情爱相思的含义,所以不能排除南梁的时候已经有百花诞这个节日了。

唐代的时候,二月二已是花朝节。据《广群芳谱·天时谱》引《翰墨记》:“洛阳风俗,以二月二日为花朝节。士庶游玩,又为挑菜节。”(唐)李淖《秦中岁时记》也有相同记载。

有人传,花朝节是武则天制定的节日,但未见史书记载。

初唐时,直郎太史丞王孝通作《隋新城郡东曹掾萧平仲诔》,写道:“余任主簿,眉山之川。亟会琴台,兼遇名贤。花朝月夜,置酒题篇。”又见唐玄宗贵妃江采苹《楼东赋》:

柰何嫉色庸庸,妒气冲冲。夺我之爱幸,斥我于幽宫。思旧欢之莫得,梦相着乎朦胧。度花朝与月夕,若懒对乎春风。欲相如之奏赋,柰代才之不工。属愁吟之未尽,已响动乎疏钟。空长叹而掩袂,踌躇步于楼东。

(江采苹《楼东赋》)

唐玄宗贞顺皇后武惠妃死后整日郁郁不乐,江采苹被选入宫,很快以她的才气和美丽赢得唐玄宗的宠爱。江采苹酷爱梅花,宫中园林遍栽梅树,梅花开放时,各地也会用快马送鲜梅花进宫。后来杨贵妃受宠,江采苹被贬到上阳东宫,花朝节再也没有人送花,她有感而发,写下这篇《楼东赋》。花朝节是不是唐玄宗为江采苹朝贡梅花而设,目前没有史料可查,但从《楼东赋》可知,唐玄宗的时候,花朝节应在二月初梅花盛开的时候。后世却认为,花朝指二月十五,月夕指八月十五,不知依据何处。

近年有人说,花朝节起源于唐天宝年间崔玄微护花的故事,这个故事见(唐)谷神子《博异志·崔玄微》:唐天宝中,崔玄微于春季的一个月夜遇见美人绿衣杨氏、白衣李氏、绛衣陶氏、绯衣小女石醋醋和封家十八姨,崔命酒共饮。十八姨翻酒污醋醋衣裳,因此不欢而散。明夜诸女又来,醋醋言诸女皆往苑中,多被恶风所挠,求崔于每岁元旦作朱蟠立于苑东,即可免难。时元旦已过,因请于某日平旦(天亮之后)立此蟠。崔玄微立即照办,是日东风刮地,折树飞沙而苑中繁花不动。崔乃悟诸女皆花精,而封十八姨乃是风神。

《博异志》并没有“花朝”一说。据(明)王世贞《艳异编》,“至元和初,处土(崔玄微)犹在,可称年三十许人。言此事于时,得不信也。”王世贞此说可能源自当时的诗人王建和白居易,王建有《上崔相公》诗:“枯桂衰兰一遍春,唯将道德定君臣。施行圣泽山川润,图画天文彩色新。开阁覆看祥瑞历,封名直进薜萝人。应怜老病无知己,自别溪中满鬓尘。”又见白居易《祭崔相公文》:“南宫多暇,屡接游遨。竹司雪夜,杏园花朝。杜曲春晚,潘亭月高。前对青山,后携浊醪。微之梦得,慕巢师皋。或征雅言,酣咏陶陶。”二人的诗文大概就是崔玄微护花有功立“花朝”节的出处。

如果这个传说真实可靠的话,《博异志》说“元旦作朱蟠”而“元旦已过”,白居易说“竹司雪夜,杏园花朝”,那么,唐代的花朝就在春节过后,杏花开的时候,二月初二为花朝节则是确定无疑的了。

本文来源:http://www.cyloushi.cn/news/1497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