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山风景区_游鼓山记吴海阅读答案翻译

更新时间:2020-09-03    来源:范文大全    手机版     字体:

鼓山风景区_游鼓山记吴海阅读答案翻译

游鼓山记吴海阅读答案翻译

吴海

岁乙巳秋,郡人黄伯弘,约予与广平程伯崇、建安徐宗度,自河口买舟,顺流而下,抵白云廨寺。过东际石桥,桥覆以舟。沿麓稍登,鸣涧在左,荔荫团团,有大石可坐。近里许,有亭曰“乘云”。近亭有窾泉,行者掬以饮。又里许到半山亭,亭后小溪,俯瞰山下。又里许,有阁曰“玄通”,阁外疏竹斜映,倚栏平睇,江流二道,如白虹游龙,萦带长洲,靡焉而东趋,渔歌互答,西山凝晖,碧翠异状。前登岭路,影射人背。转而右,见奇光玲珑,筛林若金色,点缀树上,如花婴条,如果有叶,华彩相映,瑰丽不可名状。转而上,皆幽林清树,半里许,夹道有小松,曰“松关”。日已下山,促行。下小坂,皆干途,迤逦达寺,已昏黑,宿超凡阁。

明日径寺右,行蔬畦间,度松林二三百步,入丛篁中,径傍小竹,微露缀其上如珠,时滴人衣,觉清爽。出篁竹微蹊,二里许,登小顶峰,峰直寺后,下视殿阁,若骑其危。西望都城,列雉数千,市廛阛阓①,台前府寺,释老之宫,辉耀崇丽,州邑之雄,可谓罕丽。由小顶而上,又里许至大顶。使僮仆伐披棘,拟步而后可进,若是二百武②,少转而南,然后造乎鼓山之巅。乃拂石刻,观晦翁大字,读沈公仪铭,摩挲徐鹿卿《请雨记》。记漫,久不可辨。

中宵月色如午,罡风忽起,联立东望扶桑,以候朝旭,奔星矢驰,四面相射,有玄云横亘在海面,高四五丈,不得视其初出之景,须臾日上已高,山烟水霏苍茫,远近隐显迭出,恍然如画图中,又一奇也。

至寺已近午。寺左有灵源洞,石磴垂梯,两岸崇塘,通以石梁,白云亭其上。坐稍久,洞谷生风,时来袭人。起观蔡君谟书,有奇石立道侧,号将军石。于是履危栈,度石门,求晦翁题名,赵子直诗,抵“天风海涛”之亭极焉。孤撑巉岩,凭栏欲堕,川分谷擘,江面如沼,险绝清旷,遂兼得之。

夫升培塿③者隘一方,陟冈阜者薄百里,乃今纵目力于霄汉,纳溟渤④于胸次,晦冥昼夜,收拾举尽。岂非所处者益高,所见者益远,所造者益深,则所获益富邪?

(选自《闻过斋集》,有删改)

[注]①阛阓:市场,商场。②武:半步,泛指脚步。③培塿:小土丘。④溟渤:指溟海和渤海。这里泛指大海。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抵白云廨寺抵:到达

B.如花婴条婴:缠绕

C.记漫,久不可辨漫:随意

D.远近隐显迭出迭:交替,轮换

2.下列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描写鼓山风景的一组是()

①过东际石桥,桥覆以舟②阁外疏竹斜映③迤逦达寺,已昏黑④下视殿阁,若骑其危⑤须臾日上已高,山烟水霏苍茫⑥川分谷擘,江面如沼

A.①③⑤B.①②④

C.②④⑥D.③⑤⑥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表述了“我”和其他三人一同游览鼓山的经历:首先雇船向东,下船后登鼓山,晚上住在了白云廨寺;第二天从寺院的右边再次登山,在山上看了日出的景象,然后回到白云廨寺,观看了灵源洞相关的景物。

B.文章以议论作结,表达了作者在游览鼓山后的感受:登上小土丘只能看一方的景色,登上山冈能够看到百里的景象,如果站得特别高,就能极目远眺,胸纳大海,这就是所谓站得越高看到的事物就越多的道理。

C.作者在游览鼓山时,不仅注重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还十分注重对文化景观的观察,比如在大顶峰看沈公仪的碑铭、徐鹿卿的文字,在灵源洞时不怕危险,踏着栈道走过石门看晦翁的题名以及赵子直的诗歌等。

D.作者游览的景色中有个名叫“乘云”的亭子,它在鼓山的半山腰,亭子的后面有一条小溪流,它的上方有个叫“玄通”的阁楼,站在这个阁楼上可以看到稀疏的竹子、如白练的江流以及听到渔歌互答等。

4.请把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沿麓稍登,鸣涧在左,荔荫团团,有大石可坐。(4分)

译文

(2)径傍小竹,微露缀其上如珠,时滴人衣,觉清爽。(3分)

译文

(3)起观蔡君谟书,有奇石立道侧,号将军石。(3分)

游鼓山记吴海阅读答案翻译

1.选CC项,漫:模糊不清。

2.选C①写四人到鼓山的路程,越过石桥,把船停泊在桥边;③是写四人的行程。

3.选DD项,亭子后面有小溪流的是“半山亭”,不是“乘云亭”。

4.(1)(我们)沿着山脚逐渐攀登,左边有轰鸣的涧水,聚集在一起的荔枝树荫下,有可以坐的大石头。(关键词:“麓”“稍”“团团”)

(2)路边的竹子,露水点缀在竹叶上就像珍珠一样,不时滴在人的衣服上,(让人)觉得很清爽。(关键词:“径”“缀”“时”)

(3)(于是,我们)站起来看蔡君谟写的字,(并且看到)有一块叫作将军石的奇石立在路旁。(关键词:“起”“侧”“号”)

游鼓山记吴海阅读答案翻译

乙巳年秋天,同郡的黄伯弘,约我和广平的程伯崇、建安的徐宗度,从河口雇船,顺水流向东,抵达白云廨寺。经过东面的石桥,把船停在桥边。(我们)沿着山脚逐渐攀登,左边有轰鸣的涧水,聚集在一起的荔枝树荫下,有可以坐的大石头。走了大概一里,有一个叫作“乘云”的亭子。靠近亭子有泉水,行路的人可以用手捧着喝。又有一里地左右到了半山亭,亭子后有小溪,(站在亭子中)可以俯瞰山下的景色。又大概一里,有一个叫作“玄通”的楼阁,楼阁外面是相互掩映的稀疏竹子,倚靠栏杆平视,看到两条江流,像白虹、游龙一样,缠绕着长洲,沿着长洲向东流,(站在“玄通”阁,能够听到)互答的渔歌,(能够看到)西山凝聚着斜晖,碧绿、青翠,形状不一。前面登岭的路上,太阳光照射在人的背上。转向右面,看见玲珑的光色,从树叶中透露出的光就像金子一样,点缀在树上,就像花朵缠绕着树的枝干,就像果实旁边生长叶子一样,光华与色彩相互映衬,其色彩的瑰丽不能用语言表述。转身向上爬,都是幽深的树林和青翠的树,走了半里地左右,路两边有小小的松树,叫作“松关”。夕阳西下,大家都催促着走。走下小山坡,都是主道,曲折地到达白云廨寺,天已经昏黑,(我们)住在了白云廨寺的超凡阁。

第二天走白云廨寺的右面,行走在菜畦间,过松林走了二三百步,进入一片翠竹中,路边的竹子,露水点缀在竹叶上好像珍珠一样,不时滴在人的衣服上,(让人)觉得很清爽。走出竹林有一条小路,走了二里左右,登上小顶峰,山峰就在白云廨寺的后面,向下看(白云廨寺的)宫殿楼阁,像骑在高高的山崖上。向西望都城长洲,有几千个城垛,栈房、集市、高台寺院、佛教和道教的宫殿等,光辉照耀、崇大富丽,雄壮的州城,可以说是罕见的美丽。从小顶峰向上,又一里多到大顶峰。让僮仆砍伐荆棘,踏着僮仆的脚印才能登上去,像这样走了两百多步,小路慢慢转向南面,然后登上了鼓山的山顶。就拂去石刻上的灰土,观看晦翁的题字,阅读沈公仪的碑铭,抚摸徐鹿卿的《请雨记》。但文字模糊,很长时间也不能辨别。

夜半,月色像正午的太阳,忽然刮起了劲风,我们站在一起向东望着,等待朝阳的出现,光像奔跑的星星、射出的箭一样,射向四面八方,海面上有黑色的云彩,有四五丈高,不能够看到太阳初升的景象,不一会儿太阳就已经升起很高了,山中的雾气、水中的烟气苍茫一片,远远近近忽隐忽现,恍如人在图画中一样,这又是一种奇观。

回到白云廨寺已经接近中午,白云廨寺的左面有灵源洞,有像垂下的梯子一样的石阶,洞的两边有比较大的水塘,有石梁连接,白云亭就建在上面。坐了一会儿,洞中吹来凉风,时时吹拂着人。(于是,我们)站起来看蔡君谟写的字,(并且看到)有一块叫作将军石的奇石立在路旁。于是,我们踏着高高的栈道,越过石门,看晦翁的题名,赵子直的诗歌,到“天风海涛”亭的边上。亭子用支柱撑在悬崖上,站在栏杆边上,就像摇摇欲坠一样,河流分开山谷,江面就像沼泽,险峻、清绝、旷远的景色,于是都看到了。

登上小土丘只能观看景色,登上山冈只能看到百里的景色,如今向天空中极目远眺,在胸中接纳大海,白天黑夜明明暗暗,全都能看到。这难道不是站的地方越高,看见的事物越多,到达的地方越远,获得的感受越丰富吗?

本文来源:http://www.cyloushi.cn/news/147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