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颍口初见淮山翻译|出颍口,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苏轼阅读答案鉴赏

更新时间:2020-05-17    来源:范文大全    手机版     字体:

出颍口初见淮山翻译|出颍口,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苏轼阅读答案鉴赏

出颍口,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苏轼阅读答案鉴赏

苏轼

我行日夜向江海,枫叶芦花秋兴长。

长淮忽迷天远近,青山久与船低昂。

寿州已见白石塔,短棹未转黄茅冈。

波平风软望不到,故人久立烟苍茫。

注:①此诗作于宋神宗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十月初诗人路过寿州之时。这年四月,苏轼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而自求外放为杭州通判,十月至颍口(今安徽寿县附近)。②“江海”指杭州。

8.结合全诗简析“秋兴”的内涵。(4分)

9.赏析最后一句在抒情上的艺术特色。(4分)

出颍口,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苏轼阅读答案鉴赏

8、要点:①秋景萧瑟②仕途失意③旅途奔波④思念朋友

9、要点:对面落笔,以景结情。(2分)诗人设想朋友在岸边长久地眺望江上,可谓从对面落笔,更见深情;一派念友之情尽收无尽苍茫云烟之中,韵味悠长。(2分)

出颍口,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苏轼阅读答案鉴赏

公元1071年(熙宁四年)旧历六月,东坡以太常博士直史馆出任杭州通判。七月离开汴京,历颖州,十月出颖口,入淮水,折而东行,至寿州,十一月二十八日到杭州通判任。这首诗是他赴杭途中由颖入淮初见淮山时所作。这是一篇拗体律诗,东坡名作之一。

拗体律诗首创于杜甫,用以追求一种不凡的艺术境界。苏轼此诗写得蕴藉淡远,苍茫一片,微含愁意,与此时期雄杰奔放、直抒胸臆的主体诗风相比,别有一番意趣。清人评为“有古趣兼有逸趣”。苏轼晚年曾重新抄写此诗,大概此诗的风格更与他晚年的诗风相近。此诗自然流畅,景情交融,神韵完美,以实写虚的代表作品,写出了诗人对前程怅惘不安的沉重心情。

枫叶红,芦花白,遭诬告,被贬谪;

辞恩师,江海劫,迷远近,风难测。

已过而立之年的苏轼,是年可谓多事之秋。

一路行进,一路忐忑:

京城乃是非之地,遥祝故人多谨慎;

白塔已物是人非,前景恍惚烟苍茫。

然大凡旷达之士,时时总有一颗坚强之心。

最迷茫之际,往往也是最发奋之时。

尘埃终将落定,心境豁然宁静,夹缝中的生命力更加旺盛。

枫叶依旧红,芦花寻常白。

道法自然,百折不挠,更显英雄本色。

寿州位于淮河之南,八公山之阴,地处江淮分水岭。八公山,是汉代淮南王刘安的主要活动地,这儿曾集中了大量当时国内的一流知识分子,博大精深的《淮南子》也是在这里诞生的。与八公山连在一起的寿县,当时叫寿春,与中国历史上很多重大事件如淝水之战等连在一起。八公山历史上有淮山、楚山、淝陵、北山、寿春山之称,面积200多平方公里。其山势绵延,一脉四十峰,处处景致迷人。被誉为“八公仙境”、“峻极之山”。八公山瑰丽神奇,不愧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山。

但从东坡诗的前前后后分析,当于其政治生活的流变以及此生如萍寄的动荡有关,八公山海拔不过200米,作为横亘淮北平原的南北屏障及中原遗脉地理位置来看,应该让我们对它进行一番重新审视,吴均的《八公山赋》,“南参差而望越,北迤逦而怀燕”,从西汉设淮南国开始,寿州即成为中原连接吴越的重要区域,两代淮南王的政治生命不少是与怀柔吴越而息息相关。

1071年,苏轼三十六岁。这一年春天,他自判官告院改权开封府推官,上神宗书,论朝政得失,忤王安石,遂力求外补。出为杭州通判。秋冬间,过陈州晤子由,同往谒欧阳修于颍州。于十一月到杭州任。“通判”一职为五代后,为了防止州郡势力太大,不听从调动指挥,在州郡设通判,作为副职,与权知军、州事共同处理政事,也就是留款中的“倅”。从“波平风软”到“烟苍茫”等语可以看出,这与他“力求外补”但心在庙堂的心境有关,寿州虽离中原不远,但自此而下,前程未卜矣。

纵观苏轼一生,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举进士,以后进入仕途,曾任密州、徐州、湖州、杭州、定州等处地方官,中年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晚年一再放逐于惠州、儋州、廉州、永州,直到临死前半年才获赦。“年五十九”,绍圣元年甲戌(1094年),“挈小子过与朝云于十月初至惠州贬所”,过大庾岭,此地为贬官最南,大雁过此不复南,越大庾岭,故人久立而远远不见了。与23年前,同为秋天事。

本文来源:http://www.cyloushi.cn/news/144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