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语近人的手抄报_观平语近人后感

更新时间:2021-05-18    来源:手抄报    手机版     字体:

关于平语近人的手抄报_观平语近人后感17篇

观平语近人后感1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见善则迁,有过则改”“水则载舟,水则覆舟”……一则则典故的引出,从重民生、兴民德、得民心三个角度阐释习近平总书记的思想,解读了“让老百姓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让老百姓有更多的实惠,有更多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聚焦央视《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对古代仁政思想及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特别是儒家文化中,处处彰显着“仁者爱人”思想。所以随着时代的变迁,儒家文化当中的这种仁的思想、仁政的思想,逐渐历练成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当中的优秀基因。作为新时代的奋斗者,我们需要内外兼修,从平“语”近人中以“仁”为本。

夯实“重民生”的基石。“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意为治理国家的原则,最根本的就是要利民,让老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它突显的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了人民的主体地位,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论是梁家河的《七年知青岁月》,还是“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的脱贫攻坚战,无不彰显着人民群众的首要地位。我们需要读懂习近平总书记“利民为本”的“爱人”之心,落实“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做给老百姓看”的利民措施,为新时代的发展夯实“仁政”的基石。

其它网友正在看:

观平语近人心得体会12篇观平“语”近人心得体会20篇观“平语”近人有感15篇平“语”近人观后感12篇平“语”近人观后心得体会10篇平语近人观后感10篇

对标“兴民德”的发展。“见善则迁,有过则改”意为对标自身,有不足的地方,积极向他人学习,有过错的地方,要积极改正,旨为修德,既要立意高远,又要立足平实。要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这是大德,养大德者方可成大业。现今的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既要承担大国的责任,也要肩负为人民谋幸福的使命。而兴民德显得尤为重要。“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社会的发展,总离不开教民与德。习近平总书记引经据典,意在说明培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我们需要对标当下,深刻认识随着经济的发展,核心价值观所彰显的“德”之力不可小觑,它体现的既是个人的德,也是社会的德、国家的德。对标习近平总书记对小学生的“16字”,我们更应看到兴民德的发展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最持久、最广泛、最深层的力量。

回归“得民心”的初心。“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意为君主就象是船,而老百姓则象是水,水可以把船托起来,也可以把船掀翻。旨在强调“得民心者得天下”的民本思想,隋炀帝时期快节奏、高频率、高速度的战争和劳役,与唐代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事”形成鲜明对比,让我们再一次领会得民心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以此为切点,重在强调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忘记了人民,脱离了人民,我们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一事无成。我们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接受人民群众批评和监督。心中常思百姓疾苦,脑中常谋富民之策。使我们党,永远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使我们的事业,始终拥有不竭的力量源泉。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比不上老百姓的夸奖。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就是老百姓。在新时代的今天,我们仍需吸吮着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漫长奋斗积累起的这些文化养分,牢固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宗旨,以“仁”为本,在前行的道路上,斩荆劈浪,勇往直前。

观平语近人后感2

当前,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制作的《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于10月8日至19日在央视综合频道晚间播出。节目从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文字、谈话中所引用的古代典籍和经典名句为切入点,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阐释与广泛传播。《用典》第一集一枝一叶总关情体现了总书记深厚的为民情怀。人们常说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对工作的态度决定了我们的工作质量,对生活的态度决定了我们的一言一行,作为基层党员干部,为民情怀是对我们必须的要求。

为民是要在思想上同群众站在一起,在思想上善待百姓。“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历民之事,毫末必去”,政府的一言一行都关系到百姓的切实利益,一个政策、一个比例的调整,都关系到众多群众,需要多方面考虑衡量是否有利于群众利益。作为党员干部,工作的仔细与否直接关系到办事群众是否需要再多跑几趟,多耗费几天,惠民政策是否能及时落地,党员干部要多站在群众的角度想问题,考虑群众的得失。

为民是要正确衡量群众和个人利益,要以群众利益为重,做到淡薄名利,正确看待个人得失。多想群众福祉,少想个人政绩,不以权谋私为个人谋利,不做“政绩工程”“面子工程”,狠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

为民是要勤政有为,力求做一事成一事。有时候百姓形容我们的政策是上面狂风暴雨,下面波澜不惊。工作层层部署,传达压力不够,导致一些惠民政策无法及时落地,群众没有能在第一时间享受到该有的福利,作为基层党员干部,我们应该要对标先进,狠抓“慵懒散漫”思想,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

为民是要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加强自身纪律建设。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党员干部要从小事做起,忽略了日常的学习,忽略了对头脑的武装,忽略了对身边人的提醒,则可能酿成灾难。只有做到“慎独、慎微、慎行”才能防患于未然,永葆浩然正气两袖清风,不至于一朝失足留千古遗恨。

为民不是停留在口头上的空洞口号,需要我们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精神内涵,对标先进抓好手中的每一块工作,为实习“两个一百”奋斗目标作出应有贡献。

观平语近人后感3

平“语”近人之民为本

10月9日,由中共宣传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创作的《百家讲坛》特别节目播出《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推出第二集《治国有常民为本》,选取了习总书记在讲话中使用的“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见善则迁,有过则改”、“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等典故,从重民生、兴民德、得民心三个角度阐释总书记的思想,展现了总书记对古代仁政思想及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淮南子.主术训》说:“食者,民之本也;民者,国之本也;国者,君之本也。”这充分体现了人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习总书记创造性的用典,在十九大报告中着重强调“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并作为“访惠聚”工作的重要任务与职责。在群众工作中,真正做到勇于担当、善于作为,着力为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而努力工作,提高和改善民生水平。与此同时,各行各业的工作者都必须把人民的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的惠及全体人民,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加持续,使新时代成为老百姓的暖心时代。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同样是强调人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习总书记发展性地用典,把民心作为最大政治,作为党执政最根本的政治基础。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契合了党心和民心,也找准了着力点:亮剑反腐倡廉、助力精准扶贫、落实八项规定、深入扫黑除恶。每一项关乎民心的事都是踏石有印、抓铁有痕,扎扎实实地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最困难最忧虑最急迫的实际问题,成效有口皆碑。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习总书记的“仁”可见一斑;对于传统的仁政思想,习总书记总能在不同场合引用,情怀可见一斑。当前进入了新时代,广大党员干部也当做好表率,见贤思齐,自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感受平“语”近人,学深用活“平语”。

观平语近人后感4

央视百家讲坛重磅推出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备受关注。节目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中引用的典籍、名句为切入点,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底蕴,讲述了新时代中国梦之根本,可谓集文化、娱乐、中国特色为一体的综艺节目之典范。开篇诗“潍县蜀中画作呈年伯包大中丞括”中,“一枝一叶总关情”阐明了为政者应该有的情怀与担当。

“政之所兴为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为民服务”既是为政之要,亦是为官之本。为政者既要做坚持理想信念,追求崇高品德,有目标,有追求,有底线,做“仰不愧天,俯不愧人,内不愧心”的先行者,更要做坚持工作原则不动摇、凭良心做事、对事业负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践行者。老百姓心中都有杆秤,基层干部就是那保一方稳定的砣,能力强不强、做的好不好,百姓自有评说。农村有句土话“不要赢、只要平”,只有在处理各类事情的时候,做到处以公心,不优亲厚友、不与民争利,方能得到群众信任,政令才会畅通。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俗话说“人敬一尺,我还一丈”,这就是广大朴实群众的心声。为政就要敬畏百姓、敬畏法律、敬畏人生,做到执政为民、为民用权、为民谋利、为民守责,真心干事、真情服务,心里时刻想着群众、装着群众,保持持久的激情和耐力,坚守清正廉洁、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净净干事,不忘本色、不忘初心,方能一呼百应得民心,群众才会紧紧维护和跟随核心。

“心在哪里安放,人就会在哪里绽放”。古有“一钱太守”刘宠为民殚精竭虑,造福一方,近有“草帽书记”杨善洲退休后植树造林、造福子孙,现有“时代楷模”廖俊波心系群众、为民造福等等。为政者就应该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求真务实、担当实干的作风,敢为人先、攻坚克难的勇气,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责、为民造福的政治担当,满怀激情地投入到工作一线,以新担当新作为展现新气象新贡献。

观平语近人后感5

近日,央视一套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开播,节目从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文章、谈话中所引用的古代典籍和经典名句为切入点,生动阐释、广泛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沉淀下来的智慧,是中华民族的血脉。民本思想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重要的思想资源,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的珍贵历史遗产。习总书记对经典古句信手拈来,运用自如,可见习总书记对经典的熟悉程度与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当我们翻阅儒家经典《尚书》时,就会深刻领悟到其中蕴含的民本思想。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人民本位的历史高度,对传统思想进行了现代诠释,为敬民爱民赋予了全新内容。

通过观看《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这一节目,不仅仅让我们深入理解优秀传统文化,更能让我们感受到总书记炽热的为民情怀。

观平语近人后感6

最近热播的节目《平语近人》,我深切的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始终保持一颗初心为党和人民服务的情怀,正如古人之言:“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古往今来,历代伟大领袖都关心着民意,民心,民生。民心所向是一个国家兴旺发展的基础。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正所谓以民为本,为人民的幸福而服务。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记挂人民生活所需。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向人民群众做出的庄严承诺掷地有声。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政府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户籍改革全面实施、网络提速降费、清理奇葩证明……各项民生事业加快发展,生态环境逐步改善,人民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人民领袖也赢得了人民群众满心爱戴。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关系国运。习近平总书记曾动情地讲道:“我最牵挂的还是困难群众,他们吃得怎么样、住得怎么样,能不能过好新年、过好春节。”自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加大民生投入力度,着力提高民生保障水平,从织密民生保障网到推进脱贫攻坚战,从扩大就业到深化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改革,一系列实实在在的民生举措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不断增强。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努力工作,认真服务于人民,努力改善周围的民生问题,共同实现我们的中国梦。对此,我必须敢于面对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勇于承担和改正学习工作中的错误,不断完善自我,绝不辜负党组织的期望。

作为刚参加工作的我们来说,要向我们身边的优秀党员学习,要在生活中努力践行党的宗旨,勤奋学习,努力学好党的理论知识,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坚定理想与信念,按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只有这样才不会被各种外部环境所诱惑,最终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观平语近人后感7

10月8日-11日我观看了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的《平语近人》节目,现感想如下: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情到深处、自然而然的一种思想流露,同时也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为民”这个大的主题之下,习近平总书记身体力行、切实为百姓做实事。

第一:什么是为民?总书记所引用郑板桥的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为切入点,通过讲述总书记在梁家河修建第一口沼气池的故事,阐释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实践。

第二:为什么为民?总书记引用的“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为切入点,通过讲述总书记弘扬焦裕禄精神,阐释如何做到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

第三:怎么样为民?总书记引用的“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为切入点,通过讲述十八洞村“精准扶贫”的故事,阐释如何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以及如何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

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

厉民之事,毫末必去。

“精准扶贫”这个概念,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的时候,首次正式提出来的。他在十八洞村还提出,十八洞村的这个扶贫不栽盆景,不搭风景,不能搞特殊化,但是不能没有变化。十八洞村的扶贫经验,要可复制,可推广。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全面小康,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特别是儒家文化中,一直强调“仁”这个字。仁就是爱人,由此推导出为政者对于百姓的关切,进而再推导出人类社会发展过程当中建立起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一种关切。所以千百年来,儒家文化当中仁的思想、仁政的思想,成为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当中的优秀基因。

一直到今天,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治国理政思想当中,对于传统的仁政思想,有很多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所以今天我们这期节目的主题,就围绕着“仁政”这两个字展开。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结合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想谈三个问题:

第一,重民生。

第二,兴民德。

第三,得民心。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当然,要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绝不是一句空话,要体现在解决老百姓最关心、最现实、最实际的民生问题上;体现在一系列相关的制度、政策、法律、法规的落地、落实上。一句话,就是让老百姓能够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让老百姓能够得到更多的实惠,让老百姓有更多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要落地,的确需要我们付出很多的努力。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做给老百姓看。具体的要落地,那么这一点,我想在我们今天来说应该是更为重要的。只有这样让老百姓得到更多的实惠,那么老百姓才能拥护你、支持你。

几十年来,习近平总书记投入精力最多,他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就是民生问题。我们通过习近平总书记身上发生的小故事,可以窥见一斑。

2012年12月29号,离2013年元旦还有两天,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驱车300多公里,来到了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连夜听取了省市县主要领导同志的工作汇报。第二天一大早,习近平总书记便冒着严寒来到了几个贫困村,走访贫困群众。他走进贫困群众的家,盘腿坐在炕头上,仔细地询问群众,一年的收入能有多少?过冬的棉被有没有?一年的粮食够不够吃?取暖的煤炭够不够用?小孩上学远不远、看病难不难?习近平总书记问得非常仔细。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习近平总书记高屋建瓴地指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点。脱贫攻坚工程是当代中国最大的民生工程,也是当代中国最大的利民、惠民、富民工程。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与贫困地区,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那么教民教什么?就是教民以德、教民以善、教民以廉耻、教民以诚信、教民以自律、教民以人伦。关于民德,下面我们请看习近平总书记又是怎么说的。

修德,既要立意高远,又要立足平实。要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这是大德,养大德者方可成大业。同时还得从做好小事、管好小节开始起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踏踏实实修好公德、私德,学会劳动、学会勤俭,学会感恩、学会助人,学会谦让、学会宽容,学会自省、学会自律。

大家知道,现在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当我们的发展到了这样的一个阶段,当中国需要在国际上承担起更多大国责任的时候,兴民德就变得更加地重要。那在今天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就是新时代教民以德的具体表现。

“兴民德”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有大德,也有小德,核心价值观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社会的德、国家的德。对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最持久、最广泛、最深层的力量,就是全民共同认同、遵循和恪守的核心价值观。

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忘记了人民,脱离了人民,我们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一事无成。我们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接受人民群众批评和监督。心中常思百姓疾苦,脑中常谋富民之策。使我们党,永远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使我们的事业,始终拥有不竭的力量源泉。

这段话是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10月21号,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讲的。当年长征胜利,依靠人民;今天我们走在新的长征路上,依然要依靠人民。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兴衰成败都在人民。

总书记在这段讲话当中,引用了一句古人的话,“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就是说作为为政者就要施仁政,要善用这种力量。

只有不断地改善民生,你才能够赢得民心。这是一个辩证法。所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用真情的付出、切实的行动来赢得民心。人民群众的认可是最高褒奖,人民群众的信任是最大支持。

要赢得民生,就必须不断地改善民生。习近平同志早年在基层工作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老百姓的广泛赞誉。习近平同志在梁家河村插队时,中间有八个月的时间,在另外一个村――赵家河村驻点。在赵家河村的这八个月时间里,习近平同志主要负责村里的一些日常的行政工作,同时还和村里的老百姓一起打土坝、修梯田、植树造林,习近平同志在当地老百姓心中,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

习近平同志不论走到哪儿,百姓特别支持他、特别拥护他,特别愿意和他一起干事。就是因为他自始至终心里想的就是老百姓的事,自始至终是在帮老百姓做事,所以这就是得民心。这就是好后生的这个故事。一直到今天,习近平总书记仍然坚持着为百姓一直在做实事。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比不上老百姓的夸奖。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就是老百姓。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人民所向往的就是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政府所要做的就是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观平语近人后感8

近日,观看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的春节团拜会的讲话当中引用“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这句古人的话,颇有感触。我们中国不是有句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一个人德行的成长是要从小培养的,而家庭是最基础的土壤。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德行的成长,家庭也是最基本的细胞。我们现在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共同奋斗,而家庭的和睦、和谐,家风的良好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习近平总书记也在很多场合强调过家庭、家教、家风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家庭教育的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就是“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有什么样的家庭教育就会成就什么样的儿女。所以家庭教育对父母来说,要把好的品德、习惯传递给孩子,给孩子以正确的引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咱们每一个孩子从牙牙学语、蹒跚学步开始,就不断地接受来自家庭的教育和熏陶,就不断地潜移默化、耳濡目染地受着父母的影响。《三字经》上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那么在一个家庭中,父母应该成为孩子的榜样和楷模、表率,要言传身教、身体力行,教育好孩子,为自己的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颗纽扣,迈好人生的第一步台阶,走好人生的第一步。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家长应该担负起教育后代的责任。做父母的应该教育孩子,“养不教,父之过”在咱们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在咱们中国的历史上,有许许多多的严格家教的案例。我们今天熟知的孟母三迁、陶母退鱼、岳母刺字、画荻教子,这些都是古人严格家教的案例、典型。古人说的严父出孝子,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第三,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

因此,我们做父母的都应该把好的道德品质传递给孩子,把满满的正能量传递给孩子。好家风是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影响着子孙后代。

有家庭就一定有家风。家和万事兴,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那么在重视家庭建设问题上,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两个方面:第一,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也就是说,我们做任何事情不能够仅仅是盯着自己这个小家,还要关注国家这个大家。古往今来,有许多的榜样和楷模,值得我们后人去学习、去景仰。打开我们的历史,有无数古圣先贤,他们秉持“家齐而后国治,正己始可修身”的信念,心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情怀,自觉地把个人、家庭的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为我们谱写出了一曲曲感天动地、感人肺腑的不朽诗篇。在革命战争年代,在硝烟弥漫,满目疮痍的中华大地上,也曾经涌现出了无数“母亲教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这些感人的可歌可泣的故事。最后的一块布做了军装,最后一口饭做了军粮,最后一块门板做了担架,最后一个儿子送上了战场。那是保家卫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的精美呈现。

第二,把实现家庭梦融入民族梦之中。中国梦不是遥不可及的,不是与我们没有关系的,不是高高在上的,不是镜中花、水中月,中国梦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只有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每一个人的家庭梦才能实现,才能梦想成真。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所以,对千百万个家庭来说,我们要自觉地把爱家与爱国紧密联系起来,把实现家庭梦融入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之中。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把我们4亿多家庭,13亿多中国人的智慧和热情凝聚起来,化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在2016年的12月12号接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的时候他说到的。在这个讲话里,他也引用了一句古人的话,就是“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那这句话又讲出了我们培养良好家风当中的什么道理呢?“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句话是出自《周易·文言》。这句话的意思其实是非常容易懂的。直译过来就是说,那些常常做好事的人家一定会福泽深厚,那些常常做坏事的人家一定会遭到祸殃。积善、积不善,重点都在于一个“积”字,积就是积累的“积”。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讲,其实就是量变会促成质变。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那这“余庆”究竟是什么呢?这是我们要思考的。这个余庆就是,往上说、往大里说,家庭要为国家培育栋梁。那么往一般的普通人家说,那就是这个“余庆”首先是家庭里涵养出来的和睦之气。而这个和睦之气能够让孩子健康成长,让老人安心地颐养天年。这是“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那么“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个“余殃”又指的是什么呢?往大处说,历史上的悲剧不少。杀父弑君,家庭不睦的;父子成仇,兄弟阋墙,妻离子散的。那么再往小处说,那种小的矛盾积累在一个家庭里,它会让生活在这个家里的每一个人都不愉快。让生活在这个家庭的每一个人很可能就会愁眉苦脸地度过这一生。而我们知道,其实生命来得多么宝贵,家庭教育是潜移默化的,但它也是最基础和最坚固的,它奠定了我们每一个人人生的底色。正直、善良、有崇高追求的父母会培养出来积极上进的好孩子;而那些好吃懒做,惯于偷奸取巧的父母就没有理由责怪孩子没有上进心。家风之可贵是我们怎样强调都不过分的。经典释义人给我们带来深入浅出又生动的讲解。我们中国人经常说,家国情怀,为什么?因为在中华民族的逻辑当中,家、国是须臾不可分离的。所以“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习近平总书记之所以那么重视家庭建设,重视家风的培养,就是因为家庭建设好了,我们可以建设良好的社会风气,建设起廉洁的党风和清朗的政风。

进入新时代,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每一个家庭也都有自己的梦想,我们还有共同的中国梦。那就让我们一起同心共筑起爱国爱家、崇德向善的精神力量,为实现我们共同的中国梦去努力奋斗吧。

观平语近人后感9

《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播出第四集:“国之本在家”,从重视家庭、重视家教、重视家风三方面集中阐述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家庭和家风的思想。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重视亲情,有着深厚的家庭情节。“家国一体”的观念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更是深入骨髓的,“家”是缩小的国,“国”是千千万万个家组成的最大的“家”,这种“家国一体”的观念是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的特点。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家教和家风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习总书记对家风和家教的强调,在当今社会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家庭美满是国家强盛的根基。“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庭是社会和国家的细胞。子曰:“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家庭的和睦幸福与否,决定着社会是否能够安定,决定着国家是否能够强盛。习总书记还强调,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每个家庭美满是国家强盛的基础,而国家富强和社会稳定也是每个家庭能够幸福的重要保障,我们既要重视自己的小家,更要重视国家这个大家。

良好家教是人生的第一堂课。“爱子,教之以义方”,说的是爱自己的孩子,应该用道义来引导他。“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更加强调了良好家教的重要性。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孩子接受教育的起点,也是打好根基的重要环节。父亲关于一颗青核桃的责备让司马光铭记诚实的重要性,诚信的观念从此深深烙印在他的心中。尤其是在现代社会中,为了应试的需要,学校教育往往更加偏向于知识教育,而德行教育被弱化。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对于孩子的品德教育,也就是教孩子如何做人显得更加重要。在少年时期,孩子非常容易受到父母的影响,家长引导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孩子将会受益一生。

好的家风是家庭和社会的重要财富。“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家风是一个家庭代代传承的精神内核,是内化于家庭成员内心的宝贵精神力量。从古至今的名人伟人,无不传承着优秀的家风。从诸葛亮诫子格言、颜氏家训、朱子家训,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的革命家风,都是优秀家风的体现。家风也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当每一个家庭都能够有好的风气,整个社会定将更加和谐和进步。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和家风的论述字字珠玑,无论是党员干部,亦或是普通群众,都应该从中汲取营养,培养自己的家国情怀,重视家庭、重视家教、重视家风。

观平语近人后感10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爱子,教之以义方”、“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第四集国之本在家中谈到的,习总书记强调,家风与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注重言传身教,身体力行,成为子女的表率;家风好坏,关乎家庭的兴衰荣辱,家风连着党风政风等内容,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精华的吸收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注重家庭、家教、家风成为了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近年来查处的一些案件看,出问题的干部普遍家风不正、家教不严,家属亲属相互影响、恶性循环,形成了家族式窝案、家族式腐败。家风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要把家风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抓手,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风美德,建设新时代的家风文化,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中生根,在亲情中升华。

古语有云:一家不平何以平天下。家是我们每个个体所依附的物质保障和精神支撑。它能给人以溫暖,并构建个体所需的归属感和存在感。而整个社会对于我们每一个小小个体而言亦是一个大家庭。“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维护好这个大家庭的和谐稳定也是我们所要面对的课题,这个大家庭或多或少的影响着我们周边的一切,每一个细小的环节都和我们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也不可能脱离整体而孤独的存在,所以构建一个和谐安定的相处氛围显得尤为重要。从一个个小家庭上加以重视,大家各司其职,做好分内的工作,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那么整个大的环境也将自然而然的受其影响,形成好的氛围,必将有益于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确,没有好的家风,人就容易“任性”。腐败官员家风不正,就会误国害民,毁灭家庭断送前程。

家风虽是家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教育无痕、润物无声。良好的家风是一本既多彩又鲜活的教科书,伴随着一个个家庭健康地成长。它虽没有文本要求挂在墙上,没有条目细则放在床头,但却在无形和潜在地发挥着教育功能,诚实守信、勤俭持家、与人为善、敬老爱幼……家风作为一个家庭的风气,是一种潜在无形的综合力量,是社会风气的涓涓细流,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和道德在每个家庭中的传承。把家风家教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公民道德修养和文明素养的重要内容,势在必行。

观平语近人后感11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正德行,修美德,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历来所倡导的,从古至今,在选拔任人时,总是以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标准将德放在了首位。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在观看了《平“语”近人》第三期节目后,对深刻理解立德的意义有以下几点的认识:

一、立德是时代赋予的责任

每一个时代的发展,每一个社会的进步,都离不开道德的支撑。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是时代、社会赋予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的体现,只有每一个公民的道德素质提高了,和谐社会才会井然有序的发展,人民幸福感才会得以提升。因此党员干部有义务有责任修炼自身的德行,不断提高个人素养,要像习总书记所说的一样:立德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一点一滴积累,养成好思想,好品德。要做到遵守社会公序良俗,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维护好、建设好我们的和谐社会,真正做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二、立德是合格党员的基本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合格党员的标准是“四讲四有”,其中讲道德,有品行就是强调党员干部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应将立德修身作为安身立命之本,时刻牢记党的宗旨,做到对党忠诚老实,在工作中、生活中严格自律,慎独慎微,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担当负责,并将立德修身作为党员干部的终生追求,争做一个道德高尚、品行端正的合格党员,为家庭、为他人、为社会树立榜样。

三、立德是个人社会价值的体现

实现个人价值是我们每个人的追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共产党员的宗旨,也是实现党员干部人生价值的体现。习近平总书记讲:人而无德,行之不远。没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思想修养,即使有丰富的知识、高深的学问,也难成大器。因此党员干部要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就应该做到牢记使命,不忘初心,立德修身,坚守自己的岗位职责,诚心为民干实事、干好事,不断加强学习,特别是要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思想觉悟,从而不断提高自身思想水平,实现自身社会价值。

观平语近人后感12

古人云,“言为心声,文如其人。”语言多是心灵的镜像,承载思想、彰显文化、抒发情怀。

近日,《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系列节目开始播出。节目以习近平总书记引用的典故切入,通过专业人士讲解典故背后故事,让观众更加通俗易懂地学习体悟习总书记的治国理政新理念。其中,第一集“一枝一叶总关情”,重点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深刻的爱民情怀。观平“语”近人,当学总书记爱民情怀。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习近平同志在梁家河插队时,同老百姓一起打土坝、修梯田、植树造林,帮群众建了数十个沼气池,不断的改善民生,造福百姓,帮助百姓解决难题。当县委书记时,常在街头听取群众意见。如今作为总书记,他依旧时刻关心困难群众,提出了精准扶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执政理念,都是为了帮助群众解决实实在在的生活困难,让群众能享受到社会发展的福利。党员干部要学习总书记的爱民情怀,就要有为民服务的担当精神,要有焦裕禄百折不挠的治沙韧劲、杨善洲荒山变绿林的执着干劲、廖俊波脱贫促发展的魄力、文朝荣以身作则“拔穷根”的坚强毅力,扎扎实实去帮助群众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这是感受总书记执政智慧与人文情怀的经典留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率先垂范,深入基层,走入群众中间,亲切地和贫困农牧民、一线工作者、英雄模范等群众拉家常、话发展,众多经典话语、典故名言产生在浓浓的为民情怀之中。在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影响和重要意义,并身体力行地将传统文化完美融合于治国理政方略之中――谈安危、论根本、道时势、讲大局、明方向、抓关键,语言接地气,讲话守正气,见人见物见故事,见心见意见真情。信手拈来的这些华章佳句与朴素的大众语言一道,彰显了一个卓越领导人的执政智慧与才思情怀。

观平语近人后感13

近日,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陆续推出《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特别节目,在广大党员干部中引起强烈反响、广泛热议。节目以习近平总书记引用的典故切入,通过专业人士讲解典故背后故事,生动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让观众更加通俗易懂地学习体悟习总书记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把握其思想精髓,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为民情怀不能丢。“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习总书记曾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我们的权利是人民赋予的权利,我们的党员干部必须要敬民、为民,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察民情、听民声、顺民意、解民忧,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不能为官不为、懒政怠政,做“太平官”、“老爷官”、“懒散官”。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权力观,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兢兢业业,精益求精,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以实际行动兑现承诺、取信于民,才能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打铁还需自身硬。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党的执政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血与火的生死考验已经很少了,但官员面对的物质和金钱的诱惑却不断加大,权欲、利欲、名欲、色欲,各种诱惑、算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保持警醒,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守住本心、不忘初衷,自觉抵制各种歪风邪气,做到在关键时刻靠得住、信得过、能放心,用坚定的理想信念练就“金刚不坏之身”。要严以修身,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律、自励,慎始、慎微、慎独、慎行、慎权,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始终对身外之物“看得透、想得通、放得下、忘得了”。

新时代有新作为。“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勇做新时代的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锐意进取、苦干实干,不断增进民生福祉,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让人民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要沉下心来,真心愿干、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撸起袖子加油干,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成一行,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不一样的精彩,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应有的一份力量。

观平语近人后感14

10月8日,《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反响十分强烈,受到了广泛的好评。每一期节目都通过简单朴实的语言,深入解读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中引用的文史经典,引领大家一起感悟平“语”近人。

节目的第三期《国无德不兴》,以立德为主题,主要阐释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德”的论述,“德”是对我国传统道德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关乎个人荣辱和国家的兴亡。

国要有德。国家所立的德,是一个国家价值观的所在,会影响国家的每一个人,甚至影响世界的发展与进程。习总书记经常引用名言“国之四维,礼义廉耻”,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对国家立德的一种诠释。礼义廉耻的主张,就是警醒后世要明礼、晓义、尚廉、知耻。在当今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礼义廉耻的继承与发扬,是新时代的大德,是一种与时俱进的道德观与价值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支撑。

官要有德。干部的形象就是老百姓心中党和政府的形象,所以选拔干部应当以“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为标准。干部自身既要守公德,也要严私德,工作中要清正廉洁,公平公正,刚正不阿,保持党性和纯洁性,生活中也要洁身自好,慎独慎微,时刻以高标准要求自己。

民要有德。人无德不立,如果没有道德,便没有办法立足于世。在当今全球化的世界里,中国国际地位大幅提升,影响力也越来越大,每一位公民都代表了国家的形象,所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自身素养是我们应尽的义务。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新时代的中国,我们要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坚持立德修身,以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要求自身,通过德治与法治相结合,让立德深入人心,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精神力量。

观平语近人后感15

《百家讲坛》系列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第三集中,讲到了“立德”这个传承已久的重要主题。正所谓“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一个国家,因为有“德”,国祚兴旺,传承千载;一位百姓,因为有“德”,乡邻称颂,众人爱戴。那么作为当代青年干部应该如何修好这个“德”,则是一条漫漫求索路。

勤学为径拓见知。勤学,怎么学?一要在书本中学。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插队时,带的最重的行李就是那一箱箱书籍。总书记是个热爱学习、热爱阅读的人,正是他日复一日的学习,才能在各种会议讲话上引经据典、信手拈来,“国有四维,礼义廉耻,‘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典故,都是总书记在讲话中经常引用的。青年干部,要学习总书记的好习惯,将中华民族千百年的智慧内化于心,学深学透,避免做尺泽之鲵。二是要向道德模范学习。王继才同志,生前是江苏省灌云县开山岛民兵哨所所长,守岛卫国32年,用无怨无悔的坚守和付出,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华章;黄群、宋月才、姜开斌三位同志面对台风和巨浪,挺身而出、英勇无惧,为保护国家重点试验平台壮烈牺牲,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对党忠诚、恪尽职守、不怕牺牲的优秀品格。向道德模范学习,青年干部就要树立高尚人格,抛开一己之利,将小事做实、站好平凡岗位,时刻保持为人民服务。

明辨为铃敲警钟。明辨就是要善于明辨是非、善恶、美丑,善于做出选择。时代浪潮翻滚,新时代的青年干部处在一个机遇与诱惑并存的时代。习近平总书记讲过,青年面临的选择很多,关键是要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来指导自己的选择。掌握了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就掌握了这把钥匙。对青年干部来说,这把未来之门的钥匙就是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牢理想信念、锤炼坚强党性,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方能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近年来,中央和地方不断加大反腐败打击力度,多地“大老虎”纷纷下马,党内政治生态很大程度上得以净化。身边的贪腐案件给青年干部们敲响了警钟,只有明辨出身边的人情、金钱腐蚀,严正己身方能走好人生每一步。

笃实为印永坚守。“笃实”二字,简单来说就是要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说实话,做实事,敢作为,勇担当,言必行,行必果。修德要落到实处,干部们就要从身边小事做起,从解群众之难做起,恪守执政为民理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当下有少数官员,妄想走捷径、丢失了为官本心,崇尚官场之术、机权之术,企图获得不正当利益,严重侵蚀党内政治生态,对共产党人的形象造成严重损坏。晚清名臣曾国藩曾在给九弟的信中说到,他本是一个笃实的人,后来跟着别人学坏了,也使点机巧权变,实际这点小聪明远不如人,反被人笑,现在醒悟了,还是做一个本来的老实人为好。唯有笃实方能成就修德,唯有脚踏实地方能坚守初心。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古代文人墨客对修德的最高期盼。人无修德则不辨是非、无恶不作最终遗臭万年;国无修德则民心不顺、政局动荡最终土崩瓦解。青年干部们,无修德,何来齐家治国平天下?

观平语近人后感16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10月11日晚播出第四集,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三个层面,对总书记的“家国情怀”进行深入解读,为党员干部如何做到内外兼修、齐家治政上了一堂生动的教育课。

众所周知,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万家。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家庭建设,在许多重要讲话中进行专门强调,可谓念兹在兹、语重心长。事实上,国家与家庭、社会与个人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小家”同“大国”同命相依,“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正如“大河有水小河满,小河无水大河干”。家和万事兴,只有把4亿多个家庭建设好,才有13亿多人民的美好生活。这就要求人们正确处理好家与国的关系,既把个人的家庭建设好,又不能只是盯着自己这个小家,而要把实现家庭梦融入民族梦之中,在点点滴滴中关注国家这个大家,为国家繁荣富强作出应有贡献。

从另一个层面来看,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爱子,教之以义方”。对党员干部而言,能否教育好家人绝不是一件生活小事,往往成为事关党性原则的大事,重视家教、管住家人是从严律己的一个重要层面。从近年来查处的腐败案看,一些党员干部对家人缺乏严格的教育,过分迁就溺爱,爱憎不明,公私不分,纵容和包庇家人利用自己的影响大肆收受贿赂、插手工程、非法经营、坐收渔利,最终影响自己、害了家人。“子不教,父之过”。家人出了问题,表面是配偶、子女行为不当,其根源还是在于党员干部本人。将教天下,必定其家,必正其身。党员干部要从自身做起,廉洁修身,培育良好的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个人品德,在家庭不仅当好榜样和表率,身体力行,率先垂范,而且要言传身教、管好家人、处好家事,防止“枕边风”成为贪腐的导火索,防止子女打着自己的旗号非法牟利,防止身边人把自己“拉下水”,真正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切实做到廉洁从政、干净干事。

事实上,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员干部的家风好坏,不仅关系到一身之进退、一家之荣辱,更关系到党风、政风、民风。“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一个良好的家风,能养成廉洁的作风;反之,如果家庭没有正气,就很容易变成滋生腐败的温床,产生家属腐败、家庭腐败、家族腐败,出现身陷囹圄、祸及家人的家庭悲剧。对党员干部来说,家风建设既是廉洁建设的“必修课”,也是廉洁从政的“防火墙”。只有把家风建设作为自身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传承好的家风,用好家风这个精神家园的“不动产”,才能让修身齐家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更好地做到为政清廉、秉公用权。

古人云:“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汲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始终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坚持廉洁齐家、从严治家,安好家庭成长摇篮,守好家庭廉洁堤防,建好家庭幸福港湾,以好的家风培育好的作风,自觉做新时代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

观平语近人后感17

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创作的《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10月8日开始在央视综合频道晚间8点每日播出。众所周知,习近平总书记是一位善于用典的中华传统文化爱好者,无论是在国际场合与各国政要交流还是在国内与老百姓倾心交谈,总书记的华章佳句信手拈来。而这些古典的回响,在总书记用来,总是充满了新时代的内涵,平“语”近人节目正如一架桥梁,用习总书记的用典,连接古今,连接了中华古典优秀传统文化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一枝一叶总关情”,每个老百姓都牵动着党的心

平“语”近人节目释义的第一句话便是习总书记特别喜爱的一首诗,来自清代郑板桥先生的《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郑板桥在山东潍县担任知县的时候,为灾民提供工作,让大家都吃饱饭,心系百姓。习近平总书记也同样心系陕北梁家河的乡亲们,42个沼气池为当地老百姓的照明做饭排忧解难,老百姓是最淳朴的,你为他办好事办实事,他就将你放在心里。习总书记上大学去,村里的人都记得他的好,舍不得让他走。同样,作为乡镇干部,每天接触到的都是最为朴质的乡亲们,从点滴做起,向习总书记看齐,“一枝一叶总关情”,能得到乡亲们的认同是每一个乡镇干部最开心的事情。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造福人民是每个党员的最大政绩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政权的兴废,最终的决定因素都是民心。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习近平总书记也还说过:“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所想,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作为新的一代社会主义接班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向习总书记学习,把个人的前途和命运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结合在一起,把个人的幸福感依托于人民的幸福感,做一名合格的接班人。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精准扶贫一诺千金

习总书记承诺,到2020年,在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脱贫攻坚是习近平总书记最关注的工作之一。近三年来,总书记每年都会在调研时召开座谈会,对脱贫攻坚工作作出部署。今年6月11号,总书记对脱贫攻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强化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领导责任制,明确责任、尽锐出战、狠抓实效。正如习总书记所说,2020年将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首次整体消除绝对贫困现象,每一个党员干部都应该行动起来,为了这项伟业奋斗。

其它网友正在看:

观平语近人心得体会12篇观平“语”近人心得体会20篇观“平语”近人有感15篇平“语”近人观后感12篇平“语”近人观后心得体会10篇平语近人观后感10篇

本文来源:http://www.cyloushi.cn/jieriqingdian/169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