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征文

更新时间:2020-12-13    来源:劳动合同    手机版     字体:

改革开放|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征文5篇

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征文:1

记起老石匠

石匠,就是干石头活的匠人。过去人们磨面用石磨子,碾米用石碾子,碾场用石碌碡,盖房用柱顶石、房檐石,砸麦仁用对窝,都离不开石匠的劳动。石匠,经常与坚硬冰冷的石头打交道,干活多在深山野沟,其辛苦程度可想而知。石匠,也可以说是艺人,谁说不是呢?一块又大又重不规则的石头,经他们耐心地打造,就可以变成美观而结实的生产、生活工具;一块不起眼的顽石,经他们细心地雕刻,就成为价值不菲的石佛、石狮等艺术品。在改革开放初期,有一名老石匠,经常活跃在山村,他的石头活做得远近闻名。

老石匠姓张,人们不知道他的名字,也不知道他是哪里人,就叫石匠老张。听说他是从河南逃荒上来的,在县城附近找了孔破窑洞住着,以走村串户锻磨子、打碌碡等活为生。他高高的个子,苍老的脸庞,双手因长年累月干石头活,变得非常粗糙,穿着一身破旧的衣服,肩上挎一个用口袋片做的褡裢,里面装着铁锤、锉刀、凿子等工具。他好吃旱烟,身上不离一个短把烟锅,一有空就把烟锅咬在嘴上。他为人厚道,干活认真,要价合理,很受人欢迎,常常这家活刚刚做完,又被那家请去。

在没有电磨子前,农村人吃面都是用石磨子磨。磨面时套上驴拉着石磨转圈,人则在旁边用箩筛面,这样一遍又一遍,直到把面磨净为止。通常一个上午,只能磨二、三十斤麦子。遇到逢年过节、夏收大忙,就要起早熬夜加班加点磨面。我家里的石磨是祖辈留传下来的,石磨用久了,磨槽会磨损,影响磨面的功效,于是,就得请石匠锻磨。张石匠锻磨时,叮叮当当之声很好听,我爱挤到跟前去看,张石匠则挥手让我离远点,以防石粉飞进眼睛。

还有一次叫石匠,是给我家做碌碡。土地承包到户后,我的父亲生产积极性大增,除干好自己的承包地,还转包了别人的几亩地。又逢风调雨顺,麦子长得格外地好。过去碾场,要套上牛拉着碌碡满场转,碾一个场要二、三个小时,还要有好天气。父亲嫌家传的一个碌碡太小,用起来不得劲,就请张石匠做一个稍大一点的碌碡。张石匠在大沟底选了一块石头,就在那里干了起来,中午饭叫送到工地上吃。几天功夫,一个大小适中的碌碡就做成了。然后安上拨枷,套上两头牛,在乡邻的帮助下,牛拉人掀,从沟底把一个沉重的碌碡拉回了家,放在了麦场里。为了感谢我家对他生活的厚待,张石匠还特地用一块小石头凿了一个小巧精致的蒜罐,配有一个砸蒜的小石锤,送给我家里。从那以后,再没见过张石匠的面,后来听说已去了。

随着生产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磨面用上了电磨子,碾米有碾米机,碾场用拖拉机,有的用脱粒机。再后来,人们干脆拉上麦子到面粉厂换面,省得自己去磨。收麦用上了联合收割机,一大片麦子,一会时间就可割完,而且已经脱粒,只等着装颗粒。碌碡、石磨、碾盘等石制的生产和生活用具相继退役,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被闲置到僻背的角落。有的则被送到了民俗馆,作为一定历史时期人们生产、生活水平的见证。干石匠的人,也随之消失。

改革开放4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间,但在社会上带来的变化,却是如此巨大,用“天翻地覆”、“瞬息万变”来形容也不为过。当年老石匠忙碌的身影,老一辈人的生存状态,将会久久地留在我的记忆中。

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征文:2

四十年改革开放祖国新气象

决策英明祖国荣,初心不忘万黎迎。

公平正义中华望,美丽和谐世界倾。

社会小康新气象,人民幸福好征程。

精英科技三军盛,巩固江山永远赢。

四十年改革开放祖国巨变

科技人才充国力,各行各业齐发扬。

飞机月月增空运,地铁年年变更长。

“神箭”上天添灿烂,“蛟龙”下海显高强。

腾飞国梦精神焕,动力中心世界彰。

改革开放中国农村

千镇万村新面貌,农民创业干经营。

地方特色丰登显,南北东西锦绣呈。

改革开放中国农民

农民出国不时髦,到处旅游生活高。

丰富交流增快乐,花钱见识觉英豪。

破阵子•大美福州城

历史三山厚重,地灵人杰弘扬。

古迹风光多锦绣,聚贵三坊七巷彰。

西湖人气昌。和睦文明高雅,井然有序呈祥。

地铁飞机行便捷,绿色蓝天空气良,市民享福长。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3

如今日子大变样 当年记忆留心间

1976年,为了支援二汽建设,我们全家随着爷爷从光化搬迁到了一个大山沟――xx。那时xx仅有的一条像样马路,贯穿东西,二汽的各个专业厂分列两边,我在这里一住就是17年。

那次搬家经历,我还依稀记得。载着家庭物资的汽车从货轮上驶下后,颠簸行驶了一段很长的山路,经过一天一夜,终于到达目的地。如今汉十高速公路早已通车,全程开车不过五六个小时。

汽车在一幢红砖盖的四层楼前停下,一群人上来帮我家卸货。家具被搬到了楼上一套二居室的房子,所谓的家具是爷爷当年亲手打造的四个柜子和两张木床。那时很多人家是没有柜子和床的,纸箱子代替柜子的功能,2条长板凳搭上木板便是床。这套总面积不足30平方米的屋子,便是我们祖孙三代人居住了十年的窝。据说,这在当时已经是最大的面积了。

我家屋后,不到十米的地方便是汉十公路,我每天都喜欢趴在窗台边观察马路上的行人,偶尔可见一辆汽车驶过。当时xx也通了铁路。xx人民生活所需的用品都要从外面运进来。

那时孩子没什么玩具,大人便利用废旧的软皮子给家里女孩子剪成皮筋耍。妈妈们还会给孩子缝制沙包,里面放些沙子。沙包可以用来跳方格,可以互相打着玩。男孩子们就玩些打仗、弹玻璃球等。有这些花样,孩子们已经很开心了。现在孩子们可玩的花样就多了,各种电子产品、电子游戏,已经部分替代了孩子们的团队玩耍活动。

小学时的课本,1人1册,没有多余的。家长会用旧报纸、旧挂历或者牛皮纸把课本包好,避免课本的磨损。由于每个家庭的孩子都多,书包、衣服等,都是从老大往下传,传到老幺。书包破洞了,补一补继续使用,那时没有谁会瞧不起打补丁的书包。大家都一样。

放暑假时,我们几个小伙伴会相约去打乒乓球。乒乓球拍,就是一块木板做的;没有球网,就用砖头块代替。只有一个乒乓球桌,人多时,大家要轮流上阵。为了能多打一会,我拼命练球技。由于球技领先,那些个暑假,我的上场时间是最长的。有时中午吃过饭,我会偷偷溜出家门,背着父亲用旧轮胎做的游泳圈,跟着大孩子到铁路桥墩下面的河里游泳。上初中时,厂里已经为职工建了游泳池,再也没人去河里游泳了。

放寒假时,就没有什么娱乐活动了。唯一开心的事就是过新年。每家都会拿出平时节省的各种票据,买些“奢侈品”,有些孩子可能会有机会得到一身新衣服。没有相应票据的,大人则会考虑把老大的衣服裁一裁,给弟弟妹妹做“新衣服”。年夜饭后,哥哥规规矩矩给爷爷磕头,爷爷给了一张大票子――1元人民币,我也急不可耐地赶快磕头。

我家楼下住着一位姓李的阿姨,她男人是单位的技术员。一天,她男人从外面出差带回一台9寸的黑白电视机。电视里有人有物,还会动,太有趣了。她家便成了我的常驻地,每天一吃过晚饭就跑下楼,坐在小板凳上看电视。在妈妈几次召唤未果的情况下,我会被强行拎回家睡觉。那时我就在想,为什么我家没有电视机。1982年,我家终于也买了黑白电视机,还是18寸的。再后来,家里陆续添置了落地电风扇、自行车、录音机。当时流传着一句话,“嫁人要嫁永久牌”,说的就是永久牌自行车。

后来,汉十公路变宽了,进出xx的车辆也多了起来。有一天,爷爷说,菜市场卖菜的不再只是国营的了,不用再抢着买东西了。又十几年过去了,当时具有身份象征意义的奢侈品――小汽车,也走进了寻常百姓家。

如今我已过不惑之年,记忆中的事物已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经济高速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还记得奶奶生前说的那句话,“现在的日子都变成这样了啊!”是的,日子已经大变样了,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中国人的日子会越来越好,中国人正行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4

旧时踪影难觅 平地早起高楼

一九七八年,序幕开启,“改革开放”撞击着亿万人沉寂许久的心头。那一年,也是我们家生活的转折点。我们随父母走出湖北偏远的农村,来到了十堰。那是个冬天,车子在无尽的山路上颠簸,一路上满眼的衰败萧瑟。平原长大的我,第一次领略到了什么叫大山深处,什么是荒无人烟。

我们暂住在厂单身楼里,全家五口人的起居饮食就在一间不足十平米的屋子里完成。不大的鸽子笼般的单身楼,住着好几十户人家。每天做饭时分,各家门口小煤炉里的火舌舔噬着锅底,呛人的煤烟充斥整个走廊。

记忆中的童年是清贫的。在那个物资较为单一匮乏的年代,吃肉是极奢侈的,只有过年才能解馋。缺少油水,总觉得肚子里空荡荡的,房前屋后的大山就成了我们营养的补给库。每到春天,漫山遍野的茅芽、贴着地皮生长的露出白色茎干的甜根、野蔷薇的嫩茎、清香的槐花……都成了我们的牙祭。沉寂了一个冬天的我们,像贪吃的小鹿,扫荡着大自然的馈赠。

冬天,曾是我最惧怕的季节。没有暖气,遇上下雨下雪,母亲做的棉鞋里总是湿漉漉的,手脚经常都有不同程度的冻伤。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叫李兵的同学,手冻得不成样子,甚至能隐约见到里面雪白的骨头。偶尔给女儿说起旧日往事,小家伙认为这是杜撰出来的故事。给她看我手上因冻伤留下的那块凹陷,她居然用不可思议的语气对我说――没有暖气,你们为什么不用电炉和取暖器呢?

我亲爱的女儿,你的童年是喝着牛奶、穿着名牌、烘着暖气、吹着空调,捧在妈妈手心里度过的。没有亲身经历,你根本无法体会祖辈们如何用双手劈开荆棘,建成有着“东方底特律”之称的车城。

女儿嚷着要看电影,我顺手打开电脑,找了两部片子和她一起吃着零食津津有味地看了一下午。这种生活在若干年前根本无法想象。当时对绝大多数家庭来说,电视机算得上家里最奢侈的物品,而且是黑白画面。厂里仅有的一台彩色电视机,安放在一个带了锁的大箱子里,搬着小凳、守着电视占位置,成了我们这些小孩每晚必做的功课。大人多是就地站着,也常常有为了一个位置而争吵的情况发生。夏天蚊虫多,“啪啪”声此起彼伏;冬天更需要勇气了,寒风吹、雪花飘,大家裹着棉袄、流着清涕看电视。当一台小小的电视机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时,露天电影又恰到好处地跳出来了。为了看露天电影,家家拖儿带女,呼朋唤友,如赶集一般,场面甚是壮观。

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人们的生活质量迅速提高。开饭馆、卖服装的小商小贩们多了起来,也唤醒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城市面貌到普通市民着装饮食,都发生着快速变化,我开始真真切切地目睹和感受到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的巨变。

四十年间,我的父母换过三套住房,条件自是一个比一个好。走出十堰的妹妹,来到了她的出生地武汉,在神龙公司延续着我们的二汽情怀。小两口在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买了房、买了车,生活得有滋有味。也在武汉居住的父亲患了尿毒症,每个礼拜的透析治疗费高达数千元,但健全的医疗保障制度,让父亲每月的实际药费支出很少。“是共产党,是改革开放,给了我们这么好的保障!”父亲经常对周围的人这样说。

四十年改革开放,我们的居住条件和工作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暖气、煤气、宽带、数字电视这些已成标配,每个小区里也都配置了健身器材、摄像头等。生活条件好了,人们开始追求更加健康的生活,周末去徒步骑车、旅游远足、上网冲浪、运动健身等。

前几年的春节,我与几位儿时好友登上老屋后的大山,立足山颠,放眼望去,旧时痕迹已被抹去――住过的老房子难觅踪影,曾经偷摘过苹果的园子变成了精美的楼盘……再远处,流云与大楼辉映,宽阔的马路上车流滚滚,好一派热闹繁华的盛世景象。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5

从“三转一响”到“多转多响”-

上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初,我们老家农村,衡量一个家庭贫富的标准,就是看有没有“三转一响”。特别是男娃结婚,这是必备的东西。

“三转”是指自行车、手表、缝纫机,“一响”是指收音机。在那时,一方面,农村普遍贫穷,农民手中无钱,另一面,物资匮乏,要买这些东西都得凭票有计划的供应。但购物票是有限的,发放时是按阶级成分定论的,一般发给贫农、下中农,象我们家是中农,是发不到的,其它富农、地主更是没希望。记得大哥结婚时,家里托亲朋好友一方面筹措资金,另一方面争取购物票,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终于买回自行车、手表、收音机,但购买缝纫机既无钱,又无票,无奈之下,只得借本村其他村民的,大喜过后第二天就得给人家归还,为这事,大嫂与大哥闹了很多矛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物资极大丰富,人民生活日益改善,“三转一响”的内容得到进一步的充实和拓宽。例如农家先后使用上了台扇、座扇、吊扇、电暖片、电暖器、电暖炉、电暖箱、太阳能、冰箱、空调、抽油烟机、电磁炉、微波炉、电饭锅、电饭煲、电饼铛、电烤箱、液化气灶、打浆机、收音机、收录机、影碟机、功放、照相机、摄像机、黑白电视机、彩色电视机、家庭影院、电脑、宽带网、固定电话、传呼机、手机、机械手表、电子手表、台钟、座钟、闹钟、吊钟,自行车、摩托车、电动力、拖拉机、农用车、小汽车等。

转和响的少和多,折射出改革开放给农村带来日新月异的变化,使农民得到最大实惠,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无限的希望。

本文来源:http://www.cyloushi.cn/hetongfanwen/167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