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语近人第一集观后感|教师平语近人观后感

更新时间:2021-05-19    来源:教师工作总结    手机版     字体:

平语近人第一集观后感|教师平语近人观后感8篇

教师平语近人观后感1篇

《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第六集:只留清气满乾坤,主要围绕“共产党员的修身”这一主题展开。分为三个段落。第一、“什么是修身”,第二、“为什么修身”,第三、“怎么来修身”,环环相扣,逻辑性强。

对于“什么是修身”的问题,以总书记引用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为切入点,通过讲述严以修身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必修课来阐释中国共产党人要不断锤炼党性修养;“为什么修身”,以总书记引用的“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为切入点,通过讲述总书记的两张伙食费收据的故事来阐释党员干部严以律己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无愧于人民;“怎么来修身”,以总书记引用的“从善如登,从恶如崩”为切入点,通过讲述领导示范、用人导向、制度保障来阐释党员干部如何做到修身。如何把践行“三严三实”贯穿于全部工作生活中。在习总书记的这三个论断皆出于中国文化、古诗文的内容要求,“见贤思齐”,这个成语就出自《论语》当中的一句话,就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总书记在不同的场合,多次引用过《论语》当中的这句话,强调向有贤德的人看齐,向有贤德的人去学习,看见那些德行不好的人,要反省自身,是不是有类似的自己的这样的表现;“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这两句话出自《尚书》。这两句话的主要的意思,按照我们现在的观点来说就是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出自《国语》,强调的是作善很难,作恶很容易,向上很难,向下很容易。这些都是古人所遗留下来的人生修养之理,是做人之道,古诗文,古文化,古训诫,是我们难得的精神食粮,精神滋养。我们的党、我们的党的最高领导人做出了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的行动示范,无论是在工作和学习中,传统不能丢,民族的根本不能丢。

学习中,认识最深的是工匠精神的道德修养,以中车长客股份公司的一名焊接工人李万君为例子,讲述了他凭借手中的一杆焊枪,凭借超一流的焊接技术,凭借勤勤恳恳、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生动地诠释了其职业精神和价值追求,展现了一个大国工匠的时代风采。在此李万君师傅有一句名言,把技术提升到极致,把每一件产品都当作工艺品、艺术品。精神高度集中,态度谨小慎微,把事情做得极致极点。杨校长在学习中指出,在我们的教育,也是在打造自己的产品,而这产品就是我们服务的对象学生,为了能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人和成才,我们必须谨小慎微,时时刻刻观察、掌握学生的学习动向,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记得中国大教育家陶行知在他的《创造宣言》里说得好,他指出教育的创造是彼此崇拜的活人。既然是活人,则是有思想、有头脑的人,思想会瞬息万变,所以更加要求我们谨小慎微,不能有丝毫的放松和懈怠。也曾有人这样骄傲而自豪地回答,以前我们干的是教书工作,现在不再是教书,而是教人了,人则比书提升了一个更高层次,在骄傲自豪的背后意味着要付出更多更艰辛地努力。

老师是学生的面子,要注意自己在学生面前的言行示范功能,做好学生的榜样。不但学术示范、更要行为示范,加强教师师德修养,加强对学生人格力量的引领作用。在此,有教育用心的人对教育又做了这样生动形象的描绘,指出,教育是一棵树去摇动另一棵树,一涟浪去联动另一涟浪,所以我们的修养一定足以让学生值得学习才是。

《平“语”近人》研讨会发言稿百家讲坛《平“语”近人》心得体会13篇《平“语”近人―习总书记用典》心得体会篇观《平“语”近人》心得体会10篇看《平“语”近人》有感15篇平“语”近人第十集天下之治在人才解说词百家讲坛《平“语”近人》心得体会13篇百家讲坛之平语近人第十集天下之治在人才观后感4篇百家讲坛之平语近人第十集天下之治在人才心得体会10篇百家讲坛之平语近人第九集恶竹应须斩万竿心得体会6篇百家讲坛之平语近人第八集腹有诗书气自华心得体会5篇百家讲坛之平语近人第七集绝知此事要躬行心得体会10篇

教师平语近人观后感2篇

自2018年10月7日起,观看《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节目,节目从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文章、谈话中所引用的古代典籍和经典名句为切入点,旨在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阐释与广泛传播,使我感触很深。忆起几十年来的历程,我犹如一位乘坐在时代列车上的乘客,把旅途风光饱览无余,历历在目。

我是一名退休教师,而今已近耄耋之年。我任教22年,经历了教育战线拨乱反正,肃清“读书无用论”流毒,确立“以教学为中心”,强化师德建设,以实现教书育人为目标的一系列改革。在职期间,工作岗位曾多次变动,在服从组织分配的前提下,曾历任”一条龙学校(小学挂初中)班主任、科任、校长、少先队总辅导员、工会主席等职。那时的我,正值风华正茂、身体强健、精力充沛年富力强之时,工作热情极高。特别是共产党员(1976年入党)的光荣感、责任感时时激励着自己,可以大言不惭地说:不管是在山区,还是在城镇,不管是教学,还是从政,我都能勇于承担并胜任组织分配给自己的工作,并保证出色完成。我曾获得“北京市百名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密云县总工会、密云县教育工会“优秀工会干部”称号;较早获评小学高级职称并得到工资提前晋级奖励。岁序更新,斗转星移, 2000年我已到了花甲之年,我为42年教龄画上圆满句号,光荣退休了。

对干一个共产党员来说,工作岗位退休又是一次新的考验。我知道,党员的身份决定着一名党员无论在什么地方,什么岗位,他们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第一目标是为民谋利。于是,我坚持“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理念,以己之长服务社会。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党组织关系转回社区,听从组织安排。不久社区党支部补选我担任宣传委员,主管社区楼道宣传栏的撰稿和书写,合唱队的排练和演出。当时,社区80多名党员中有近20名退休教师党员,我主动请缨组建了教师党小组,我们这些人,有固定工资收入无后顾之忧,又有写作和演讲的职业特长,集中学习随叫随到。我和这些老同志们都主动承担起了本楼的保洁、护绿、民事调解等工作身体健康的同志还参加到社区治安巡逻队中协助维护治安。退休教师把为人师表品质带回社区,积极推动了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

随着社区建设的发展, 党组织队伍也不断发展壮大,2006年社区党支部升格为党总支,下辖八个分支部,党员已达200人; 2016年又升格为社区党委,下辖十个分支部,党员超过220人。由于工作需要,几次升格和换届选举,我都连任了宣传委员并兼任文体党支部书记。为了增强党员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2010年七一前夕,我花500元买了250枚党徽赠给社区每位党员。党徽飘扬在社区,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十几年来,我和社区党委一班人在党建创新方面,做了不懈地努力:根据各支部都有80岁以上高龄,因体弱多病走不出家门,经常为不能参加组织活动、见不到支部里的伙伴而苦恼的现状,我们要求各支部开展好“家中党日活动”。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我社区用一年时间,为不同年份但同一月份入党的党员过政治生日,请每位党员追忆自己的入党历程,重温入党誓词,展示自己入党后曾经荣获的先进称号、荣誉证书、奖章、奖杯及实物,这不仅是鞭策和激励自己,也是向同志们传递一种正能量――只要你为人民出过力、流过汗,人民就会给你回报。活动历时一年,社区党员全部接受了一次党性教育轮训,最终达到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理想信念,尽力发挥余热”的教育目的。我和党委一班人真诚为党员和居民服务,使他们感受到了党的温暖,凝聚了人心,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充分地发挥。

冷静回望我几十年走过的历程,其实就是顺势而为而已。但让我骄傲地是,我退休后这18年竟是我今生的黄金时期,这不仅是我思想境界的大提升,也是我为社会贡献和得到赞誉较多的阶段。退休后的十几年中,我曾应聘担任过号多社会职务,如:创建文明县办公室监督员、广电节目监督员、县委宣传部社会舆情信息员、县关工委网吧监督员等。2008年,我荣获了改革开放30年“感动密云”十大人物称号; 2009年市民政局授予我“社区志愿服务终身荣誉奖杯”;2010年荣获“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金质奖章;2007年,密云县委组织部以《老杨的官衔》为题拍摄了长达13分钟电教片,获市委组织部奖并在北京电视台新闻频道播放。俱往矣,成绩只能属于过去,荣誉则意味着责任。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我将努力践行:在党、爱党,在党、为党,忠诚一辈子,奉献一辈子!

教师平语近人观后感3篇

观看了中央电视台《平语近人----国无德不兴》拦目,感触颇深,习近平总书记讲道,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可见立德从国家民族及个人多么的重要。我们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念,从我做起,做好本职工作,以德施教,立德修身,成为一名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

首先要有高尚的师德,道德关乎育人。习总书记要求教师必须处理好自我与职业之间的关系。我们应该认识到,教育工作不仅是自利的谋生手段,更是他利的社会性创造;教师的职业价值不仅体现在教师自身的发展进步,更反映在学生的成长成才。师乃人之模范,唯有以德施教才能守住精神净土,唯有以德立身才能实现树人的宏愿。为此,我们应该淡泊名利,默默耕耘,以自己高尚的师德影响孩子,让他们在老师的潜移默化下健康成长。

其次,要有满满的爱心,仁爱关乎责任。习总书记要求教师必须处理好自我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责任离不开主人翁意识,心系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发展成长,将学生的困难视作自己的困难,将学生的进步视作自己的进步,与学生在人格上平等相待,在学业上甘做人梯。只有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爱护学生,才能实现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爱孩子是教育的根本,没有爱的教育是缺失的。

最后要有渊博的知识,学识关乎能力。习总书记要求教师必须处理好自我与专业之间的关系。三尺讲台之上容不得半点虚假,专业知识储备的不足将严重影响师生之间的信任和教学过程的顺利开展,没有真才实学作为保障,教师的职业荣誉便是一纸空谈。教师只有保持既乐于施教又勤勉好学的积极心态,才能成为让莘莘学子为之动容感恩的好老师。我们常说,教师要有一桶水,才能满足学生的一杯水;而现在的教师必须要常流水,才能为学生提供活水,使学生所学的知识能时时新鲜。

总之,选择做教师就是选择了高尚,就要把追求理想、塑造心灵、传承知识当作人生最大的乐趣,以德施教,以情育人。教师有了爱,才能点亮学生的心灵。在我漫漫的教育道路上,我将一步一个脚印地踏着敬业、爱生、乐教、善教这四块基石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地奔波在这条神圣的道路上

教师平语近人观后感4篇

近日,收看了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系列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第三集《国无德不兴》。通过观看视频、聆听清华大学艾四林教授、中南大学杨雨教授的解读,我对“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更加明白了一名教师只有做到了“强师德、守师道、立师表、铸师魂”,才能更好的担当起“教书育人”的使命。

本集《国无德不兴》以立德为主题,主要阐释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德”的论述,选取了总书记常用的“国有四维,礼义廉耻,‘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典故,从崇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明德――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修德――勤学、明辨、笃实三个维度,通俗易懂地讲明总书记关于“德”的论述,是对我国传统道德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国无德不兴”讲的是,道德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重要价值和意义。习近平说过,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

“人无德不立”讲的是,公民道德的好坏,体现着一个民族的精神状态,影响着一个民族事业的兴衰。一个人的言行,往往表现出个人的素质的高低,进而影响整个集体的总体素质状况。

一个国家和民族,只有崇德向善成为主流,并持之以恒熏陶、传播和教化,才能产生强大的向心力。程门立雪的尊师,孔融让梨的尊长,三顾茅庐的恭敬,苏武牧羊的坚守……这些事例无一不体现出中华民族的美好品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神圣使命。“教师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高尚的师德是教师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示范教育。要树人,先立德。”“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在平常的工作中应做到:

一、 要引导学生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养成好品德;

二、 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引导学生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三、 要通过教育,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生的心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四、 要引导学生为树立明礼知耻、崇德向善的社会风尚做出积极贡献;

五、 要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做个有德之人;

六、 要把学生培养成爱国爱党、乐于奉献、敢于吃苦、勇于担当的接班人。

最后,我借用王德强校长的一段话来结尾:教师,既是学问之师,又是品行之师,道德之师。身为教师,应成为学生的镜子,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以模范的言行举止为学生树立榜样,以扎实的专业知识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把真善美的种子不断播撒到学生心田。只有这样,我们才无愧于自己、无愧于时代、无愧于教师这一神圣而又光荣的称号。

教师平语近人观后感5篇

《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特别节目在央视一套百家讲坛开播以来,向13亿百姓讲述了“一点一滴之初心”,其中第三集《国无德不兴》,主要阐释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德”的论述。节目以通俗易懂方式和贴近生活的例子,讲解了总书记的讲话。 千百年来,中国的文化当中一直强调“德”这个字,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于一个个人来说有多么多么地重要,这种影响一直到今天。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重庆代表团审议时也强调,领导干部要讲政德。政德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明大德是国家之根本 明大德,就是要铸牢理想信念、锤炼坚强党性,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 守公德是社会之大势 守公德,就是要强化宗旨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恪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自觉践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承诺,做到心底无私天地宽。 严私德是个人之操守 严私德,就是要严格约束自己的操守和行为。一是堂堂正正做人。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摆正位置、端正心态,公道正派、公平正直,做事要走得直、 严私德,就是要严格约束自己的操守和行为。一是堂堂正正做人。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摆正位置、端正心态,公道正派、公平正直,做事要走得直、行得端,走正道、做正事,不搞歪门邪道,不耍小聪明,不玩小把戏,不拉帮结派,不搞团团伙伙。二是老老实实说话。敢于讲实话、说真话、讲直言,出言有理、言行一致。三是干干净净办事。牢记“堤溃蚁孔,气泄针芒”的古训,坚持勤“洗手”、勤“洗脸”、勤“洗脚”,经常清除手上的“细菌”、思想上污垢,不该拿的不拿、不该交的朋友不交、不该去的地方不去,始终做到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增强拒腐防变的免疫力。 做为一名工作在一线的教师,我们要牢记使命,恪尽职守,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为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所谓师德,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师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养,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诲人不倦,等等,这都是师德。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 教师是学生行动的标杆。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怎样才能做一名好教师呢?我认为,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是我们教师最基本的道德素养。

教师平语近人观后感6篇

近日,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创作的《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第三集的主题是《国无德不兴》,主要以立德为主题,阐释的是习总书记关于“德”的论述。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立德的问题,关于为什么立德?总书记讲“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面对“德”字,我们党员同志并不陌生,用它可以组成道德、品德、德才兼备等词语。那么,该怎样立德呢?总书记讲过,“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一点一滴积累,养成好思想、好品德”。

作为新时代的党员,我们要做到德才兼备。我们要认真理解“德”字的含义,确实修好身,认真遵守职业道德,做到按章办事,牢记规定。要注意加强自身的修养,真正做到公私分明,去除杂念,抵制诱惑。作为教师,对于立德感触最深的是立师德,一个为人师表的教师只有认真地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才能成为学生的表率,成为学生思想灵魂的导航灯。教育振兴必然推动民族的素质提高,这就要我们教师师德必须高尚,师德是教师的根。古代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将师德归结为:一个教师必须以身作则、严传身教,诲人不倦。古人为我们现代人做出了榜样,而我们现代的“人民教师”又该怎样去做呢?我们的教学对象是一群充满活力、希望的、茁壮成长的孩子们。如何让学生体会到成长的快乐是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热爱学生尊重人格、平等对待学生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忌以分数取人,忌借手打人。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身正为范,是每一位教师的座右铭,作为新世纪的教师,不仅要有学富五车的知识,更要有敬业的精神,博爱的思想,创新的意识,诲人不倦的品格,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我们要牢记总书记的教导,从勤学、明辨、笃实做起,从自身、从小事做起,树立笃学精神、加强修身养性的人生修炼之径,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教师平语近人观后感7篇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是中央电视台《平“语”近人-习总书记用典》第三集:国无德不兴的主题。观后,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有感触,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和当下青少年思想的现状,我觉得:立德树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国无德不兴”,一所学校若果没有“德”,则一定不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人无德不立”,一所学校的教师如果没有“德”,同样不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那么,学校该立怎样的“德”呢?教师该立怎样的“德”呢?习总书记说“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我们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学校的办学理念中,立学校之德;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教师的师德师风中,立教师之德;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学生的德育工作中,立学生之德。

“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么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而广大青少年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如果他们没有一个正确的引导,就容易陷入迷惘。当下快餐文化、网络游戏泛滥,不良价值观充斥,青少年学生容易受到误导。因此,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当以身作则,切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自己做起,从身边事儿做起,从日常的教育教学做起,一点一滴的积累,养成好思想、好品德,籍此去教育、影响学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这样才能培养出于党、于国家之德才兼备的人才。

教师平语近人观后感8篇

近日,收看了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系列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第三集《国无德不兴》。通过观看视频、聆听清华大学艾四林教授、中南大学杨雨教授的解读,我对“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更加明白了一名教师只有做到了“强师德、守师道、立师表、铸师魂”,才能更好的担当起“教书育人”的使命。 现在社会是一个浮躁的时代,许多传统的优良品德被大部分人们所以摒弃。出现了许多不合理的现象,特别是“读书无用论”,导致部分人道德的沦丧,教育的重要性再次体现出来,传统文化教育尤为重要人之德行需要正视。

“国无德不兴”讲的是,道德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习近平说过,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 “人无德不立”讲的是,公民道德的好坏,体现着一个民族的精神状态,影响着一个民族事业的兴衰。一个人的言行,往往表现出个人的素质的高低,进而影响整个集体的总体素质状况。我们国家正在处于发展中国家的行列,“民族团结,社会和谐”,非常重要。一个国家和民族,只有崇德向善成为主流,并持之以恒熏陶、传播和教化,才能产生强大的向心力。程门立雪的尊师,孔融让梨的尊长,三顾茅庐的恭敬,苏武牧羊的坚守……这些事例无一不体现出中华民族的美好品德。

我们国家几千年的传统优秀文化知识,是那么的博大精深,注重礼仪是我们的优点,调节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尊老爱幼,互帮互助,形成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神圣使命。“教师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高尚的师德是教师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示范教育。要树人,先立德。”“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高尚的情操,积极健康的思想,激情澎湃的工作热情,无不时刻影响着学生的三观。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尽职尽责,是对祖国的未来花朵的最好引导。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教师责任重大,我们要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引导学生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养成好品德;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引导学生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引导学生为树立明礼知耻、崇德向善的社会风尚做出积极贡献;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做个有德之人;要把学生培养成爱国爱党、乐于奉献、敢于吃苦、勇于担当的接班人。王德强校长说过:教师,既是学问之师,又是品行之师,道德之师。身为教师,应成为学生的镜子,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以模范的言行举止为学生树立榜样,以扎实的专业知识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把真善美的种子不断播撒到学生心田。只有这样,我们才无愧于自己、无愧于时代、无愧于教师这一神圣而又光荣的称号。王德强校长说过:教师,既是学问之师,又是品行之师,道德之师。身为教师,应成为学生的镜子,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以模范的言行举止为学生树立榜样,以扎实的专业知识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把真善美的种子不断播撒到学生心田。只有这样,我们才无愧于自己、无愧于时代、无愧于教师这一神圣而又光荣的称号。

猜你感兴趣的文章:

教师观看平语近人心得体会10篇平语近人第一集一枝一叶总关情观后感13篇平语近人学习讨论发言稿百家讲坛之平语近人集体学习心得体会10篇平语近人第三集集体学习心得体会8篇平语近人第二集集体学习心得体会13篇《平“语”近人》研讨会发言稿百家讲坛《平“语”近人》心得体会13篇《平“语”近人―习总书记用典》心得体会篇观《平“语”近人》心得体会10篇看《平“语”近人》有感15篇平“语”近人第十集天下之治在人才解说词

本文来源:http://www.cyloushi.cn/gongzuozongjie/169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