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房产《从麦田里走来的科学家》阅读答案2

更新时间:2019-04-30    来源:年度工作总结    手机版     字体:

【麦田房产】《从麦田里走来的科学家》阅读答案(2)

《从麦田里走来的科学家》阅读答案(2)文章来自:爱师网

从麦田里走来的科学家

李振声一辈子与小麦结缘,也正是小麦让他声名大振。

2007年2月27日,他更是作为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唯一得主,站在了人民大会堂的舞台中央,从国家主席胡锦涛手中接过殷红的奖励证书。

饥饿促其走上“弄麦”路

“这就是我们培育的小偃6号,你们看,多有嚼劲!”在自己的办公室,李振声从一株小麦标本上摘下一粒小麦籽,利索地放在牙齿上,嚼开,展示给现场的记者观看。小麦籽晶莹剔透,引来一阵惊叹,李振声的眼中显露出骄傲的神色。这是他和同事们20年努力培育出来的优质小麦种。累计推广面积1.5亿亩以上,增产小麦超过80亿斤。

这个与麦为伍的科学家,最初走上“弄麦”之路,却源于早年饥饿的经历。

李振声1931年出生在山东淄博农村。幼时家境贫寒,但身为农民的父母却很重视让孩子受教育,他先念私塾,后上学堂。不幸的是,13岁那年父亲去世,母亲一人带着4个孩子,日子过得愈发艰难。李振声在哥哥的资助下读到高一年级,便再也无力支撑。

1948年,济南解放。此时,已经辍学的李振声只身来到济南,想托人找个工作。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看到墙缝里的一则广告——那是山东农学院的招生启事。其中最让李振声感兴趣的内容是学校提供吃住。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李振声报考了,没想到还真的考上了。

“又有饭吃,又能上大学,这是我过去从不敢想的事情。”李振声说,他挨过饿,知道粮食的可贵,也知道农业的重要,所以对这次学习机会特别珍惜。

当时学校农场繁殖了几个优良品种,包括齐大195、扁穗小麦、鱼鳞白等。假期回乡时,李振声就将这些小麦优良品种引入家中,种植后确实比当地老品种增产,乡亲们都来换种。看到这样的场面,“这让我产生了将来也要从事小麦育种研究的想法”。

由草而麦,育出新品种

其实,最初李振声是从事牧草研究的。1951年,大学毕业时,李振声被分配到中科院工作。

在北京期间,他跟随导师、土壤学家冯兆林从事种植牧草改良土壤的研究,曾经收集种植800多种牧草,对牧草研究有一定基础。

1956年,我国正经历着历史上最严重的条锈病大流行。条锈病病菌感染小麦叶片,使叶子提早枯萎,甚至使小麦死亡。真菌随风传播几千里,使小麦减产20到30。

“农民种了那么多年的小麦还是这么体弱多病,但是野草没人管,却生长得很好。”对草有研究的李振声想,能不能通过小麦与天然牧草的杂交来培育一种抗病性强的小麦品种呢?于是李振声提出通过远缘杂交,将天然牧草的抗病基因转移给小麦,选育持久性抗病小麦品种的设想。

这个设想得到了权威植物学家闻洪汉和植物病理学家李振歧的支持,年轻的李振声开展了这项研究,从此一干就是50年。

让风马牛不相及的野草和小麦杂交,这项研究在当时被许多人视为畏途,国内从没有人尝试。李振声说,当时他心里也没有底儿。

第一代野草和小麦的杂交品种研究出来了,这种被称为杂种一代的东西长得一点也不像小麦,反倒和野草一个样子。还有其他种种问题。李振声继续埋头研究。

远缘杂交对杂种的鉴定与筛选,靠的是机遇和细心。1964年,小麦成熟前连续40天阴雨。

到6月14日天气突然暴晴,一天的工夫,几乎所有的小麦都青干了,在1000多份杂种中,除了长穗偃麦草以外,还有一个材料保持着金黄颜色,这就是小偃6号的祖父。“我们抓住这个十分难得的材料,又经过两次杂交,育成了后来的小偃6号。”

小偃6号作为李振声院士培育的优质小麦种子,区域试验增产28~31.9。当时陕西农村流传的“要吃面,种小偃”,让小偃6号不推自广。至今小偃6号已有25年的推广史,是我国育成品种中推广时间最长的品种。

但是,小偃6号育种过程长达23年。李振声意识到育种过程耗费的时间太长了,他开始思考另寻捷径。于是他将染色体工程技术引入小麦育种领域,创立了缺体回交法,将远缘杂交的育种时间缩短到了3年半。这一创新引起国际染色体工程界的注目。这时的李振声已经声名鹊起,各种奖励接踵而来。但李振声最热衷的仍旧是到田间地头去看小麦,他说:“真正给我打分的是农民。”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李振声家里,有一幅大字,写着:宁静致远。

在所有人的眼里,李振声都是一个平易近人、做事低调的人。

在荣誉面前,李振声显得很淡然。他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荣誉归于集体,这次奖金也应归于集体。所以,我已向单位说好了,将这次奖金全部捐给单位,作为学生的助学基金,对经济困难的学生助一臂之力。”

在世人的眼中,李振声是取得了巨大成就、享誉中外的科学家。可是在同事和学生的眼中,他却是一个在麦田埋头苦干、不知疲倦的老人——“6月正午的太阳照得人眼花,几个年轻人都躲在树荫下。可李振声戴着一顶草帽,从一大早就在田里查看麦苗,蹲下、起来,换个地方再蹲下、起来……三四个小时就这样重复做蹲起‘运动’。”谁能相信,这段文字描述的李振声已经70多岁!

“李院士,您平时喜欢运动吗?”“您喜欢音乐吗?”“您身体这么好,有什么养生秘诀吗?”记者们实在不甘心,想在自己的稿子里加入一些人性化的内容。

“我不太爱运动,体育上也没什么专长。更谈不上什么养生之道,有空了就散散步。我对艺术了解很少。”刚刚还滔滔不绝的李振声,变得沉默寡言了。

(选自《青年文摘》,有删节)

文章来自:爱师网

从麦田里走来的科学家

李振声一辈子与小麦结缘,也正是小麦让他声名大振。

2007年2月27日,他更是作为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唯一得主,站在了人民大会堂的舞台中央,从国家主席胡锦涛手中接过殷红的奖励证书。

饥饿促其走上“弄麦”路

“这就是我们培育的小偃6号,你们看,多有嚼劲!”在自己的办公室,李振声从一株小麦标本上摘下一粒小麦籽,利索地放在牙齿上,嚼开,展示给现场的记者观看。小麦籽晶莹剔透,引来一阵惊叹,李振声的眼中显露出骄傲的神色。这是他和同事们20年努力培育出来的优质小麦种。累计推广面积1.5亿亩以上,增产小麦超过80亿斤。

这个与麦为伍的科学家,最初走上“弄麦”之路,却源于早年饥饿的经历。

李振声1931年出生在山东淄博农村。幼时家境贫寒,但身为农民的父母却很重视让孩子受教育,他先念私塾,后上学堂。不幸的是,13岁那年父亲去世,母亲一人带着4个孩子,日子过得愈发艰难。李振声在哥哥的资助下读到高一年级,便再也无力支撑。

1948年,济南解放。此时,已经辍学的李振声只身来到济南,想托人找个工作。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看到墙缝里的一则广告——那是山东农学院的招生启事。其中最让李振声感兴趣的内容是学校提供吃住。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李振声报考了,没想到还真的考上了。

“又有饭吃,又能上大学,这是我过去从不敢想的事情。”李振声说,他挨过饿,知道粮食的可贵,也知道农业的重要,所以对这次学习机会特别珍惜。

当时学校农场繁殖了几个优良品种,包括齐大195、扁穗小麦、鱼鳞白等。假期回乡时,李振声就将这些小麦优良品种引入家中,种植后确实比当地老品种增产,乡亲们都来换种。看到这样的场面,“这让我产生了将来也要从事小麦育种研究的想法”。

由草而麦,育出新品种

其实,最初李振声是从事牧草研究的。1951年,大学毕业时,李振声被分配到中科院工作。

在北京期间,他跟随导师、土壤学家冯兆林从事种植牧草改良土壤的研究,曾经收集种植800多种牧草,对牧草研究有一定基础。

1956年,我国正经历着历史上最严重的条锈病大流行。条锈病病菌感染小麦叶片,使叶子提早枯萎,甚至使小麦死亡。真菌随风传播几千里,使小麦减产20到30。

“农民种了那么多年的小麦还是这么体弱多病,但是野草没人管,却生长得很好。”对草有研究的李振声想,能不能通过小麦与天然牧草的杂交来培育一种抗病性强的小麦品种呢?于是李振声提出通过远缘杂交,将天然牧草的抗病基因转移给小麦,选育持久性抗病小麦品种的设想。

这个设想得到了权威植物学家闻洪汉和植物病理学家李振歧的支持,年轻的李振声开展了这项研究,从此一干就是50年。

让风马牛不相及的野草和小麦杂交,这项研究在当时被许多人视为畏途,国内从没有人尝试。李振声说,当时他心里也没有底儿。

第一代野草和小麦的杂交品种研究出来了,这种被称为杂种一代的东西长得一点也不像小麦,反倒和野草一个样子。还有其他种种问题。李振声继续埋头研究。

远缘杂交对杂种的鉴定与筛选,靠的是机遇和细心。1964年,小麦成熟前连续40天阴雨。

到6月14日天气突然暴晴,一天的工夫,几乎所有的小麦都青干了,在1000多份杂种中,除了长穗偃麦草以外,还有一个材料保持着金黄颜色,这就是小偃6号的祖父。“我们抓住这个十分难得的材料,又经过两次杂交,育成了后来的小偃6号。”

小偃6号作为李振声院士培育的优质小麦种子,区域试验增产28~31.9。当时陕西农村流传的“要吃面,种小偃”,让小偃6号不推自广。至今小偃6号已有25年的推广史,是我国育成品种中推广时间最长的品种。

但是,小偃6号育种过程长达23年。李振声意识到育种过程耗费的时间太长了,他开始思考另寻捷径。于是他将染色体工程技术引入小麦育种领域,创立了缺体回交法,将远缘杂交的育种时间缩短到了3年半。这一创新引起国际染色体工程界的注目。这时的李振声已经声名鹊起,各种奖励接踵而来。但李振声最热衷的仍旧是到田间地头去看小麦,他说:“真正给我打分的是农民。”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李振声家里,有一幅大字,写着:宁静致远。

在所有人的眼里,李振声都是一个平易近人、做事低调的人。

在荣誉面前,李振声显得很淡然。他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荣誉归于集体,这次奖金也应归于集体。所以,我已向单位说好了,将这次奖金全部捐给单位,作为学生的助学基金,对经济困难的学生助一臂之力。”

在世人的眼中,李振声是取得了巨大成就、享誉中外的科学家。可是在同事和学生的眼中,他却是一个在麦田埋头苦干、不知疲倦的老人——“6月正午的太阳照得人眼花,几个年轻人都躲在树荫下。可李振声戴着一顶草帽,从一大早就在田里查看麦苗,蹲下、起来,换个地方再蹲下、起来……三四个小时就这样重复做蹲起‘运动’。”谁能相信,这段文字描述的李振声已经70多岁!

“李院士,您平时喜欢运动吗?”“您喜欢音乐吗?”“您身体这么好,有什么养生秘诀吗?”记者们实在不甘心,想在自己的稿子里加入一些人性化的内容。

“我不太爱运动,体育上也没什么专长。更谈不上什么养生之道,有空了就散散步。我对艺术了解很少。”刚刚还滔滔不绝的李振声,变得沉默寡言了。

(选自《青年文摘》,有删节),文章来自:爱师网

从麦田里走来的科学家

李振声一辈子与小麦结缘,也正是小麦让他声名大振。

2007年2月27日,他更是作为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唯一得主,站在了人民大会堂的舞台中央,从国家主席胡锦涛手中接过殷红的奖励证书。

饥饿促其走上“弄麦”路

“这就是我们培育的小偃6号,你们看,多有嚼劲!”在自己的办公室,李振声从一株小麦标本上摘下一粒小麦籽,利索地放在牙齿上,嚼开,展示给现场的记者观看。小麦籽晶莹剔透,引来一阵惊叹,李振声的眼中显露出骄傲的神色。这是他和同事们20年努力培育出来的优质小麦种。累计推广面积1.5亿亩以上,增产小麦超过80亿斤。

这个与麦为伍的科学家,最初走上“弄麦”之路,却源于早年饥饿的经历。

李振声1931年出生在山东淄博农村。幼时家境贫寒,但身为农民的父母却很重视让孩子受教育,他先念私塾,后上学堂。不幸的是,13岁那年父亲去世,母亲一人带着4个孩子,日子过得愈发艰难。李振声在哥哥的资助下读到高一年级,便再也无力支撑。

1948年,济南解放。此时,已经辍学的李振声只身来到济南,想托人找个工作。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看到墙缝里的一则广告——那是山东农学院的招生启事。其中最让李振声感兴趣的内容是学校提供吃住。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李振声报考了,没想到还真的考上了。

“又有饭吃,又能上大学,这是我过去从不敢想的事情。”李振声说,他挨过饿,知道粮食的可贵,也知道农业的重要,所以对这次学习机会特别珍惜。

当时学校农场繁殖了几个优良品种,包括齐大195、扁穗小麦、鱼鳞白等。假期回乡时,李振声就将这些小麦优良品种引入家中,种植后确实比当地老品种增产,乡亲们都来换种。看到这样的场面,“这让我产生了将来也要从事小麦育种研究的想法”。

由草而麦,育出新品种

其实,最初李振声是从事牧草研究的。1951年,大学毕业时,李振声被分配到中科院工作。

在北京期间,他跟随导师、土壤学家冯兆林从事种植牧草改良土壤的研究,曾经收集种植800多种牧草,对牧草研究有一定基础。

1956年,我国正经历着历史上最严重的条锈病大流行。条锈病病菌感染小麦叶片,使叶子提早枯萎,甚至使小麦死亡。真菌随风传播几千里,使小麦减产20到30。

“农民种了那么多年的小麦还是这么体弱多病,但是野草没人管,却生长得很好。”对草有研究的李振声想,能不能通过小麦与天然牧草的杂交来培育一种抗病性强的小麦品种呢?于是李振声提出通过远缘杂交,将天然牧草的抗病基因转移给小麦,选育持久性抗病小麦品种的设想。

这个设想得到了权威植物学家闻洪汉和植物病理学家李振歧的支持,年轻的李振声开展了这项研究,从此一干就是50年。

让风马牛不相及的野草和小麦杂交,这项研究在当时被许多人视为畏途,国内从没有人尝试。李振声说,当时他心里也没有底儿。

第一代野草和小麦的杂交品种研究出来了,这种被称为杂种一代的东西长得一点也不像小麦,反倒和野草一个样子。还有其他种种问题。李振声继续埋头研究。

远缘杂交对杂种的鉴定与筛选,靠的是机遇和细心。1964年,小麦成熟前连续40天阴雨。

到6月14日天气突然暴晴,一天的工夫,几乎所有的小麦都青干了,在1000多份杂种中,除了长穗偃麦草以外,还有一个材料保持着金黄颜色,这就是小偃6号的祖父。“我们抓住这个十分难得的材料,又经过两次杂交,育成了后来的小偃6号。”

小偃6号作为李振声院士培育的优质小麦种子,区域试验增产28~31.9。当时陕西农村流传的“要吃面,种小偃”,让小偃6号不推自广。至今小偃6号已有25年的推广史,是我国育成品种中推广时间最长的品种。

但是,小偃6号育种过程长达23年。李振声意识到育种过程耗费的时间太长了,他开始思考另寻捷径。于是他将染色体工程技术引入小麦育种领域,创立了缺体回交法,将远缘杂交的育种时间缩短到了3年半。这一创新引起国际染色体工程界的注目。这时的李振声已经声名鹊起,各种奖励接踵而来。但李振声最热衷的仍旧是到田间地头去看小麦,他说:“真正给我打分的是农民。”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李振声家里,有一幅大字,写着:宁静致远。

在所有人的眼里,李振声都是一个平易近人、做事低调的人。

在荣誉面前,李振声显得很淡然。他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荣誉归于集体,这次奖金也应归于集体。所以,我已向单位说好了,将这次奖金全部捐给单位,作为学生的助学基金,对经济困难的学生助一臂之力。”

在世人的眼中,李振声是取得了巨大成就、享誉中外的科学家。可是在同事和学生的眼中,他却是一个在麦田埋头苦干、不知疲倦的老人——“6月正午的太阳照得人眼花,几个年轻人都躲在树荫下。可李振声戴着一顶草帽,从一大早就在田里查看麦苗,蹲下、起来,换个地方再蹲下、起来……三四个小时就这样重复做蹲起‘运动’。”谁能相信,这段文字描述的李振声已经70多岁!

“李院士,您平时喜欢运动吗?”“您喜欢音乐吗?”“您身体这么好,有什么养生秘诀吗?”记者们实在不甘心,想在自己的稿子里加入一些人性化的内容。

“我不太爱运动,体育上也没什么专长。更谈不上什么养生之道,有空了就散散步。我对艺术了解很少。”刚刚还滔滔不绝的李振声,变得沉默寡言了。

(选自《青年文摘》,有删节)文章来自:爱师网

16.这篇传记是怎样刻画李振声这一形象的?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分析。(4分)

17.李振声是怎样走上成功之路的?(5分)

18.文末李振声在记者的追问下坦言自己“不太爱运动,体育上也没什么专长……对艺术了解很少”。你觉得李振声这样的人生是完美的吗?请谈谈你的看法。(5分)

16.参考答案:通过正面描写和侧面评价刻画了李振声热爱事业、潜心科研、做事低调和淡泊名利的形象。如“‘这就是我们培育的小偃6号,你们看,多有嚼劲!’……李振声的眼中显露出骄傲的神色”。表现了他对事业的热爱。或如“李振声家里,有一幅大字,写着:宁静致远。在所有人的眼里,李振声都是一个平易近人、做事低调的人”。表现他的低调作风。或如“李振声最热衷的仍旧是到田间地头去看小麦,他说:‘真正给我打分的是农民。’”表现了他对事业的热爱。或如“他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荣誉归于集体,这次奖金也应归于集体。’”表现他对名利的淡薄。或如“可是在同事和学生的眼中,他却是一个在麦田埋头苦干、不知疲倦的老人——‘6月正午的太阳……三四个小时就这样重复做蹲起“运动”。’”从侧面评价李振声对科研的认真和投入。

解析:找出李振声有代表性的话语、有代表性的动作,然后加以分析。

17.(1)饥饿促其走上“弄麦”路。早年的挨饿,使他知道粮食的可贵和农业的重要,而乡亲们对优良麦种的喜爱又使他产生了要从事小麦育种研究的想法。

(2)他跟随土壤学家冯兆林从事种植牧草改良土壤的研究,对牧草研究有一定基础。

(3)权威植物学家闻洪汉和植物病理学家李振歧的支持。

(4)善于抓住机遇和懂得细心观察。

(5)能潜心科研,淡泊名利,不断探索。

18.答案示例:(1)不完美。因为李振声只懂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可以说他是个优秀的专业人才,但不等于就拥有完美的人生。一个比较完美的人生除了工作优秀外,还要懂休息,懂得享受生活。比如爱因斯坦,他不但是一个杰出的科学家,还是个出色的小提琴手。音乐不但丰富了他的生活,陶冶了他的情操,还启迪了他的思维,促进了他的科学研究。

(2)是完美的人生。李振声虽然在生活上没有什么特别的爱好和专长,但是他全身心投入到科学研究中去,他已经把自己的事业当做生活中的爱好和享受,事业的成功给他带来了无穷的快乐,而这种快乐又促使他继续探索和研究,去创造更大的快乐。所以他的人生是绚烂的,更是完美的。

解析:可赞成,也可反对。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本文来源:http://www.cyloushi.cn/gongzuozongjie/100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