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全文|2019年温县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更新时间:2021-05-31    来源:工作计划表    手机版     字体:

2019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全文|2019年温县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2019年1月22日在温县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温县人民政府代县长李培华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士提出意见。

一、2018年工作回顾

2018年,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任务,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大力支持下,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指导河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省委书记王国生、省长陈润儿莅温调研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县经济社会呈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2018年,预计生产总值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5%,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8.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5%、8.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1.1%,税比超过72%。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居全市前列。

(一)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着力项目提质增效。全县155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03亿元,占计划的101.5%。智尚科技、立丰机械、天海水利等重点项目建成投产。“两区”建设和重点项目观摩综合排名全市第一。着力强化载体支撑。强力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北京同仁堂、大咖食品等重点项目顺利实施,金水飞地新入驻项目18个,银港家居新入驻项目8个。特色商业区建设加快,红星美凯龙、远大时代城、华洋天玺等项目快速推进。着力优化企业服务。帮助企业融资6.2亿元,保障项目用地3800余亩,减轻企业税费1.7亿元。着力加快科技创新。怀山堂、保和堂被认定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示范企业,京华食品、东方祥生等5家企业成功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艺龙、品正等20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平安种业、鑫合实业、绿怀合作社被认定为国家科技园区示范基地。

(二)产业转型步伐加快。工业转型明显提速。全县43个“三大改造”项目完成投资49.8亿元,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31.1%,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高于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0.9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金融业税收增长40.4%;物流业税收增长10.5%;全县电子商务交易额增长20%;电子商务村级服务点建成226个,构建了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服务体系。

(三)太极拳事业健康发展。持续加快陈家沟文化旅游区建设。杨露禅学拳处一期、中华太极馆等项目建成投用,IDG资本“印象·太极”正式启动,太极拳学院完成前期,陈家沟太极小镇典型案例代表河南上报国家。持续提升太极拳对外影响力。举办了河南省第二届传统武术大赛、太极拳家乡赛等赛事活动,组织开展了“百城千万人走进陈家沟”系列活动,成功举办2018中国旅游日河南分会场暨“共享太极·共享健康”文明旅游活动、北京太极拳文化传承发展研讨会,参与中国社科院编撰《太极拳蓝皮书》,陈家沟被文化旅游部评为港澳青少年游学基地,太极拳已成为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和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发展动能不断增强。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高频事项实现“五级十同”,政务服务水平显著提升;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多证合一、证照分离等改革成效明显;全面启动政府机构改革;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医改成果持续扩大;第三次国土调查试点成果在全省推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示范推进,“三资清查”全面完成,成功获批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开放招商实现突破。新引进项目56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8个,10亿元以上项目5个;上海翡诺、尚中部品、金鹿堂药业等一批项目成功落户温县;金水飞地效益明显,招商模式受到市委、市政府充分肯定。

(五)城乡面貌明显改观。加快县城建设提质。实施重点项目58个,完成投资11.2亿元,县城建设提质年度综合评比位居全市第二;承载能力不断增强,G207温县段顺利开工,黄河路西段改建全面完成,郭熙大街、慈胜大街、北一路、东一街等道路工程顺利推进,古温国文化园、暗香园等5个公园游园完成建设,前上作、太极镇棚改攻坚战初战告捷。大力实施“五城联创”。开展示范创建、市容秩序等专项治理,黄河路、太行路、古温大街立面改造基本完成,利民街、云锦巷、祥云街等117条背街小巷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果。国家卫生县城和国家园林县城创建顺利通过省级初审。“四城联创”暗访排名全市第一,为焦作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贡献了温县力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围绕农业强,巩固提升农业特色优势,小麦平均亩产547.5公斤,居全市第一;2个小麦品种、4个玉米品种通过省审;举办了中国·温县首届小麦种子产业博览会,年外销温麦种子1.2亿公斤;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考核居全市第一;温县铁棍山药通过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集齐工商、质检、农业三大“国家级地理标志”;2018年全省唯一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落户温县。围绕农村美,着力实施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建成美好乡村85个;大力实施农村垃圾、污水、厕所、村容村貌治理提升行动,在人居环境改善暗访中居全省第一。围绕农民富,完成320公里“四好农村路”建设,受到市委、市政府表彰;率先完成全省首批“小康电”示范县建设任务;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城镇1.3个百分点;成功获批河南省乡村振兴示范县。

(六)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强力实施环保攻坚。严格落实“六控”措施,深入开展“双替代”、扬尘管控、餐饮门店油烟净化等专项治理,PM10、PM2.5平均浓度持续下降,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居六县市第一;全面推行河长制,关闭沿河禁养区养殖场121家,城市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成功创建省级节水型社会达标县;大力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土壤环境质量保持稳定;成为全省环保智慧云平台试点县。全面加强生态建设。完成新蟒河西段、荣涝河南渠河段河道治理工程,全县植树造林7796亩,超额完成年度任务;高标准建成10公里温徐路绿色廊道,成为全市绿色廊道观摩线路的样板。

(七)民生福祉持续增进。脱贫攻坚成效显著。深入开展“四六四”专项活动,基础性工作更加扎实,在全市率先建成一批社会扶贫爱心驿站;全省健康扶贫现场会在温县观摩,受到省市高度评价;全年减少贫困人口473户1662人,10个贫困村成功摘帽,超额完成省定减贫目标,上半年考核成绩全省第六、全市第一。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四中四小建成投用,高考各批次上线人数实现9连增;人民医院养老护理院项目主体建成,23个贫困村规范化卫生室全部投用;完成226个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安乐寨被评为“省文化产业特色乡村”,荣获第七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获批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称号。社会保障不断加强。城乡低保、养老保险待遇标准逐年提高,完成城镇新增就业再就业7000余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8840万元;创新农村危房改造“三建一兜底”模式,完成改造156户,实现三年任务一年完成;新建12家农村幸福院和4家日间照料中心,困难群众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赞扬和充分肯定。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全面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创新推进社会治理“大网格化”,建立了覆盖县乡村三级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深入推进平安建设,被评为全省综治和平安建设工作优秀县、全省信访工作先进单位。

(八)政府建设不断加强。坚定不移把党的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始终,与时俱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坚持依法行政,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以及各界社会监督,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54件、政协委员提案85件,办结率、满意率达100%;规范公务接待活动,“三公”经费同比下降4.3%;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扎实推进以案促改工作,深入开展“转变作风抓落实、优化环境促发展”活动,着力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政治生态和良好氛围。

此外,统计审计、民族宗教、机关管理、残疾人事业、人防气象、档案史志等工作均得到新的发展。

各位代表!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坚强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县人大和县政协鼎力支持、和衷共济的结果,是全县人民同心协力、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的全县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所有关心支持温县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在前进的道路上还存在许多困难和挑战:一是经济实力相对较弱。经济总量偏小,工业基础薄弱,项目质量不高,产业层次较低。二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实体经济困难突出,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依然存在,有些领域风险加大。三是结构调整任务艰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比重仍然偏低,传统产业转型步伐较慢,新旧动能转换尚未形成。四是补齐短板任务繁重。太极拳等特色资源开发不够,城市建设欠账较多,城市品质有待提高,公共服务体系不够健全,与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很大差距。五是发展环境仍需优化。政府职能仍需转变,政务服务、营商环境有待改善,部分干部思想保守、墨守成规。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在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9年工作安排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工作尤为重要。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届八次全会、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县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部署,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以高质量发展为根本方向,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贯彻巩固、增强、提升、畅通的工作方针,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质量导向,强优势、补短板,着力打造精致城市、品质温县,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打下决定性基础,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

今年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7.5%―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5%,税比达到73%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进一步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质量效益明显提升。推动创新发展,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进一步提高,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达到1.7%,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0%左右。加快协调发展,产业集聚水平进一步增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人均预期寿命持续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以上,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坚持绿色发展,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完成市定目标。扩大开放发展,进出口保持平稳增长,不断加大出口份额。提升共享发展,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城镇新增就业7000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围绕上述目标,重点做好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稳增长促转型,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

――积极研究对接政策。今年,上级将围绕产业转型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快实施一批补短板、增后劲的重点项目。要成立政策研究专门机构,积极向上沟通对接,及时掌握国家、省、市政策和资金使用方向,超前谋划,精准对接,争取更多的政策项目资金落户温县;围绕全省高质量发展考核体系,以62个农产品主产区县考核指标为主线,以产业集聚区和特色商业区考核指标为重点,全面对标对表,梳理工作重点,建立推进台帐,努力实现争先进位;抢抓郑焦融合历史机遇,积极承接产业转移,谋划储备实施一批重大项目,争当郑焦融合的排头兵。

――全力稳定经济增长。狠抓项目攻坚。加快推进总投资273亿元的172个重点项目,加强对项目投资规模、亩均税收、发展效益的考核,促进项目提质增效。狠抓“两区”建设。在产业集聚区建设上,围绕“二次创业”,加快推进北京同仁堂、大咖食品等100个重点项目,确保哈联科、海利科技等30家企业建成投产;盘活企业闲置土地,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完善道路、管网、供热等基础设施,鼓励企业创建园林式单位,全面促进产业集聚区上档升级、形象提升。在特色商业区建设上,加快推进红星美凯龙等项目建设,积极引进金融证券、物流配送等企业,着力培育产业高集聚、产出高效益的服务业集群。狠抓民营企业服务。持续开展“政金企”对接合作活动,充分发挥政府担保公司的职能作用,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全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壮大,激活微观主体活力,让民营经济吃下“定心丸”。

――加快工业转型升级。重点抓好18个“三大改造”项目,提升企业竞争力;鼓励企业增品种、提品质,提高品牌知名度;积极做好市长质量奖、县长质量奖的培育评定工作,增强企业质量意识;引导企业股份制改造,加快企业上市步伐;支持企业引进高端人才,推动企业技术创新、产业升级。

――促进服务业扩容提质。坚持提升传统服务业与培育新型服务业并重,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齐抓,新增30家主营业务收入超1000万元的服务性企业。大力发展现代金融业。完成农商行组建工作;引导信贷资金向重点项目、重大工程、高成长性企业倾斜,各项贷款增长10亿元以上;加快“引金入温”步伐,支持各类金融机构在我县设立分支机构。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快推进上岛贸易项目建设,积极谋划农产品电商物流园、西部现代物流园,规划建设一批专业类市场。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出台温县电子商务发展扶持办法,加快推进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项目,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30亿元。加快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合理引导房地产市场预期,更好解决群众住房问题。同时,推动建筑业转型发展,加快外地建筑企业就地法人化,促进建筑业提档升级。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加快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整合地域文化,打造文旅、工旅、农旅、商旅融合的“温县样板”。

(二)强力实施“三大攻坚”,补齐高质量发展短板

――打好风险防控攻坚战。防范政府债务风险,规范政府举债行为,适度规模举债,保持政府债务处于合理区间;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严厉打击非法集资行为;防范安全生产风险,建立双重预防工作机制,强化隐患排查和源头管控,实现“一杜绝三下降”。

――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始终将脱贫攻坚作为一项重大政治工程、民生工程,持续提升脱贫质量,全年减少贫困人口2773人,5个贫困村摘帽退出;围绕温县特色资源,强力推进就业和产业扶贫,努力实现村村有产业、户户有项目、人人有岗位;持续开展农村危房改造,巩固“清零”目标;深化健康扶贫,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创新兜底扶贫政策,把贫困家庭重度残疾人集中托养,实现应保尽保。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大气污染治理,以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优化为重点,严格落实管控措施,完成“双替代”4.16万户,确保空气质量达到市定标准;加强水生态保护,严格落实河长制,实施河道污染治理,持续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和畜禽养殖场整治;加强土壤污染防治,保障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严厉查处环境违法案件,重典治乱,铁拳治污,保持高压态势。

(三)提升城市建设品质,筑牢高质量发展载体

牢固树立大思维、大城建、大运营的发展理念,以匠心精神建设城市,用绣花功夫管理城市,增加城市颜值,提升城市内涵。

――完善规划体系。坚持规划引领,编制重点区域城市设计,做好城市风貌引导,实现对外可招商、对内能落地;完善城市“双修”等33项专项规划,全面梳理归纳现有规划,根据发展需要修订完善,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

――建设精致城市。实施道路提升工程。加快推进人民大街南段拓宽改造、太行路改造提升、黄河路东段改造等工程,逐步打通“断头路”,下大力气解决群众行路难的问题。实施市政设施提升工程。加快城区集中供暖,全面实施雨污分流、截污纳管,加快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建筑垃圾处理等项目,新建改造一批公厕和垃圾中转站,逐步改善群众生活不便的问题。实施公共服务提升工程。积极谋划文化中心、图书大厦、体育场馆等项目,完善城市配套,有效解决城市功能不全的问题。实施老城改造提升工程。加快实施棚户区改造,积极推进城中村改造,全面完成慈胜公园、和谐公园建设和小天鹅游园改造工程,加快解决群众生活环境不优的问题。大力推进环城水系整体提升工程,变“以水绕城”为“以水润城”。

――科学经营管理。树立经营城市理念,拓宽融资渠道,发挥平台优势,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以“五城联创”为载体,突出抓好“四治”,持续开展城市清洁行动、示范创建、明星商户评选等活动,把精心、精致、精品的要求落实到城市每个角落,让城市更加宜居、更有温度,不断塑造“温县品质”。

(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高质量发展样板

将乡村振兴作为新时期“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让农民成为最受欢迎的职业,让农业成为高质量发展的载体,让农村成为发展的广阔天地。

――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盘活农村“三块地”,全面消除村集体经济“空白村”;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促进农民致富、集体增收。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深入开展“六边五清五化”整治行动,强力推进“厕所革命”,规划实施农村污水治理,彻底整治村容村貌,加快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向农村“双延伸”。

――加快建设美丽乡村。学习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坚持突出重点、典型示范、梯次推进、全面整治,持续推进美好宜居乡村创建活动,积极争创全省“四美乡村”示范县;塑造乡风文明,开展移风易俗,建立村规民约,传承好传统文化、乡土文化。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发展示范农业。加快推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大力实施“农业+”战略,构建三产融合的现代农业体系。发展高效农业。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推行“五优五化”,不断增加优质农产品供给;创新粮食与怀药高效轮作模式,打造5个标准化示范区;依托全县智慧三农信息平台,全面推广精准化、规模化、标准化、订单化种植,鼓励设施化、立体化种植,发展“智慧农业”2万亩以上。发展绿色农业。以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为抓手,加快铁棍山药、温麦良种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健全农产品绿色生产技术标准,加强农产品全程质量追溯,打造万亩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向全国乃至全世界提供更多更优的“温县农耕”。

(五)倾力打造太极拳发源地,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

――叫响太极拳世界品牌。持续抓好太极拳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工作,强力推进IDG资本“印象·太极”项目,开工建设太极拳学院,提升太极拳发源地的核心竞争力,开创陈家沟太极拳发展新纪元。

――加快核心景区建设。完成博物馆改造提升、陈家沟导视系统建设工程,扎实推进名人故居复建、东沟改造提升、杨露禅学拳处二期、大师回归等工程,加速景区提档升级;以创建国家5A级景区为抓手,启动智慧景区建设,完善旅游功能,提升管理水平;围绕旅游六大要素,打造民宿样板和特色街区,鼓励发展武馆武校、宾馆酒店、商贸服务业,不断丰富景区业态。

――全力办好赛事活动。以“一赛一节”为契机,启动“一带一路”太极文化世界行、太极时装周等活动,组织好太极拳家乡赛、太极拳器械锦标赛等系列赛事,精心打造大环境、营造大氛围,全面展现“温县风采”。

(六)强化基础支撑能力,提供高质量发展保障

――实施“路网”畅通工程。完成谷黄路东段大修工程,加快推进G207工程建设,开工建设西环路,做好焦平高速前期工作;以创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为目标,实施引沁补源渠上路和济河路改造、南仓线黄庄段“白改黑”、马武线西段大修等工程,全面完成紫黄路、谷黄路、温沁路绿色廊道建设,实现“修一条路、增一片绿、成一片景、富一方百姓”的目标,做好温县路文章。

 

――实施“水网”建设工程。加快实施“四水同治”,完成南水北调生态补水项目,实施小浪底北岸灌区、西霞院水利枢纽输水及灌区、老蟒河防洪治理、新蟒河下游河道治理、济河河道治理等工程,逐步形成两大工程引水、四大河道调水、全县科学配水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格局,用好温县水资源。

――实施“绿网”提升工程。开展国土绿化提速、建设森林温县行动,以黄河滩区为主战场,以道路林网和沟渠林网为骨架,以森林乡村为点缀,全力构建“覆盖全县、纵横交错、层次分明、功能多样”的生态绿网;以“一环五纵六横”为载体,加快国储林项目落地;以“一园三基地三横十八纵”为重点,加快构建黄河滩区绿色生态防护体系;以“一园一屏多网络”为标准,实施乡村绿化和农田林网建设;实施城区“见缝插绿”工程,加快农村“四旁增绿”步伐,构筑温县绿底色。

――加快推进多网融合。加强电网、气网、信息网等建设,开工建设张庄220KV输变电工程,加快实施天然气“村村通”,畅通各类信息网络,构建多规合一、多网融合、无缝衔接的基础设施体系,编制温县“大格局”。

(七)聚焦改革开放创新,增强高质量发展动能

――聚焦重点领域改革。完成政府机构改革。进一步理顺政府职能和机构设置,全面提高政府效能。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推进“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推动服务事项“五级十同”,努力实现服务事项“一网通办”“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分级诊疗、现代医院管理、综合监管等制度,强化医联体、医共体建设,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继续优化投资项目审批,规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积极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满足项目融资需求;用好政府投资杠杆作用,充分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同时,统筹抓好财税体制、社区管理、文化教育等领域改革。

――聚焦全面开放合作。依托“一赛一节”和我县特色资源,出台《温县招商引资优惠办法》,着力招大引强。明确招商重点。敢于“无中生有”“换道超车”,瞄准行业龙头和优势企业,大力引进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招商模式。总结招商经验,创新运用飞地招商、节会招商、以商招商、亲情招商等模式,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社会效益好”的大项目好项目。凝聚招商合力。打造专业招商队伍,统筹全县人力、财力和产业、信息等优势资源,形成招商引资的强大合力。

――聚焦创新驱动发展。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深入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融入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辐射区;深入实施规上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全覆盖三年行动计划”,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家,确保我县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继续保持省市领先。

(八)突出保障改善民生,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完成第五实验小学续建、3个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7个幼儿园建设、县一中设施配套等项目,改善办学条件;大力发展素质教育和智慧教育,用好用活优质教育资源,持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人民健康水平。完成妇幼保健院、中医院、人民医院、残疾人康复中心等相关项目,进一步改善医疗条件;广泛开展全民健身和太极拳“六进”活动,提升人民素质,增强人民体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加快推进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持续开展“舞台艺术送基层”“戏曲艺术进校园”等文化惠民活动。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继续实施就业惠民、创业富民工程,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创业担保贷款发放力度,抓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加快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农村幸福院建设步伐;大力发展康养产业,建设托老服务体系,实现县乡村三级全覆盖,走出一条居家为基础、机构为支撑、医养相结合的温县模式。

――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推进以多责任、大网格为核心的网格化管理体系建设,创新城乡一体的社会治理模式;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推进“河南省食品安全县”创建;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加强治安防控,防范稳定风险,坚决做到“一个确保、三个不发生”,切实增强群众的归属感和安全感;继续消化信访老案积案,坚决打击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下功夫解决问题楼盘、僵尸企业,全力开展“双违”整治,不断破解体制机制“瓶颈”,积极探索解决影响改革发展的温县方案。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新征程任重道远,新使命催人奋进。我们将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切实转变职能,提升履职水平,倾力打造人民更加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一)崇尚忠诚,加强政治建设。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强化“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不折不扣落实中央、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坚决接受县委领导,始终与县委同心同德、同频共振,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

(二)崇尚法治,严格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严格依法履行职责,加强普法宣传教育,把政府活动全面纳入法治轨道。深入推进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

(三)崇尚担当,狠抓工作落实。大力弘扬焦裕禄同志“三股劲”精神,坚持“工作项目化、项目目标化、目标具体化”,履职担当,敬业奉献,把改革的事情做好,把发展的事情做好,把民生的事情做好,把该做的事情做好,让人民群众有满满的获得感、幸福感。

(四)崇尚清廉,坚守廉洁底线。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驰而不息整治“四风”,坚持厉行节约,建设廉洁政府。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严格监管公共资金、公共资源、国有资产的使用和效益。加强制度建设,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切实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各位代表!历史是人民创造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站在新时代的新起点,让我们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秉承温县淳朴实干、厚重齐心的优良传统,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牢记使命、追梦前行,不断开创温县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奋力谱写温县更加出彩新篇章,以优异成绩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重要词语解释

1.“三大改造”项目(《报告》第2页第16行)

指工业企业技术改造、绿色化改造、智能化改造。

2.五级十同(《报告》第3页第11行)

指省、市、县、乡、村五级同一审批服务事项主项名称、子项名称、事项类型、事项编码、实施依据、申报材料、办事流程、收费标准、承诺时限、表单内容统一。

3.“四六四”专项活动(《报告》第5页第12行)

“四大硬仗”指打好产业扶贫、创业就业、生态扶贫、金融扶贫四大硬仗;“六大行动”指开展健康扶贫、教育扶贫、扶贫助残、易地搬迁、危房改造归零、扶贫扶志六大行动;“四大工程”指推进交通扶贫、饮水安全、电网升级改造、农村环境整治四大工程。

4.农村危房改造“三建一兜底”模式(《报告》第6页第2行)

针对农村危房改造“缺乏启动资金无能力改、无人继承无意愿改、存在宅基地纠纷无条件改”的三无难题,我县创新工作思路,加大财政投入,探索实施了“农户自建、村委代建、乡镇统建、县级兜底”的危房改造新模式。

5.一杜绝三下降(《报告》第11页第12行)

指杜绝发生重特大事故,事故总量下降、较大事故下降、死亡人数下降。

6.四治(《报告》第13页第8行)

指城市生态环境治“污”、交通秩序治“堵”、市容卫生治“脏”、公共服务治“差”。

7.六边五清五化(《报告》第13页第19行)

“六边”即路边、村边、户边、田边、水边、厂边;“五清”即清垃圾、清杂物、清残垣断壁和路障、清庭院、清乱贴乱画;“五化”即硬化、净化、绿化、亮化、美化。

8.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报告》第14页第1行)

2003年以来,浙江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实施了“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久久为功、扎实推进,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取得了显著成效。这项工程有力支撑浙江乡村面貌、经济活力、农民生活水平走在全国前列,为我国建设美丽中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带来实践经验。

9.四美乡村(《报告》第14页第3行)

指农村环境美、田园美、村庄美、庭院美。

10.白改黑(《报告》第15页第15行)

指在原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使原来的混凝土刚性路面变为沥青柔性路面。沥青加铺层能有效地改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使用性能,同时可以充分利用旧水泥路面,造价低,施工方便,并且对交通、环境影响小。

11.四水同治(《报告》第15页第19行)

指水资源利用、水生态修复、水环境治理、水灾害防治。

12.一环五纵六横(《报告》第16页第6行)

“一环”即环城水系外侧国储林项目。“五纵”即谷黄路、西环路、温沁路、焦温高速、焦温快速通道(含东环路)国储林项目。“六横”即沿沁防护林带、沿黄防护林带、新洛路、北环路、王园线、南仓线国储林项目。

13.一园三基地三横十八纵(《报告》第16页第7行)

“一园”即黄河滩区森林公园,总面积6000亩(含实验林场1000亩)。“三基地”即5号路薄皮核桃基地、吉祥大道移民区优质林果基地、森林康养基地,总面积6000亩。“三横”即温荥、温巩边界林和滩区3号路林带、滩区4号路林带,总面积9200亩。“十八纵”绿色廊道即沿黄各乡镇18条防汛路林带,总面积3400亩。

14.一园一屏多网络(《报告》第16页第8行)

“一园”即村内建成不少于2亩的生态游园。“一屏”即村庄四周有20―50米的环状闭合的围村林。“多网络”即村外路沟河渠绿化率不低于95%,村内主要街道两侧乔灌花结合,适绿必绿、见缝插绿。

本文来源:http://www.cyloushi.cn/gongzuojihua/172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