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路上感悟扶贫感悟

更新时间:2021-05-26    来源:工作计划书    手机版     字体:

【扶贫路上感悟】扶贫感悟

扶贫感悟1

自打担任扶贫工作队驻村副队长和第一书记两年来感悟颇深。精准扶贫,关键是用真心,动真情,出真招。围绕“一人一策、一帮到底”精准发力。仅仅给几笔钱、搞几次慰问,就完结帮扶,这看起来热闹,实则是低标准、简单化,处理不好还会帮倒忙,助长“等靠要”风气。

群众的困难千差万别,精准扶贫首要的就是找准对象,分类施治,对症下药,让最贫困的群众最先得到最有力的帮扶,并且一帮到底,力求实效,既“输血”送“真金”解燃眉之急,又送“真经”帮其恢复“造血”功能,让帮扶力量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这样才能起到帮扶一个、激励一片,让帮扶产生最大的效益。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干部强,刚村强。要着眼于建强基层党组织,坚持待遇留人,事业留人,把群众中的优秀分子吸引进来,充实到带领群众发家致富的坚强堡垒之中,让他们成为知民情、通民意的带头人、决策者,群众们穿上了合脚的鞋子,脱贫致富的路子才会得力。

扶贫要先扶志,扶贫必须扶智。扶志,就是扶心志,扶起心气和志向,重在自立;扶智,就是扶心智,扶起能力和底气,重在自强。自立自强,方能奋斗不息;否则,即使一度脱贫,也可能再度返贫。扶贫的同时又扶志、扶智,既大力“输血”更注重“造血”,既“授人以鱼”送温暖,更“授人以渔”送志气、送信心,积极引导贫困群众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唯有如此,脱贫成效才能持续、致富路子才能持久。

要对扶贫干部格外关照,激励他们一步一个脚印前行。要在对干部提拔任用上作长远考虑,把愿意在基层干、群众愿意留的干部大胆提拔起来,基层多几个“沈浩”式的干部,群众脱贫致富才有盼头、有奔头。

扶贫感悟2

扶贫工作作为服务型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为了社会的均衡发展,有利于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想要做好扶贫工作,就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

首先,走访贫困户。一是走访前我们要认真了解全村基本情况,再带着诚心去走访,做到将心比心。二是在走访过程中,尽可能地到群众家中看一看,听一听,采用拉家常的方式,重点了解群众家庭生产,并对他们的情况及需求分类记录。三是调整好心态,要将困难群众党自己的亲人、朋友,以诚相待。

然后,具体制定帮扶措施。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采取措施。在帮扶对象中,因病致贫和因学致贫的占绝大多数,我们要立足实际,创新帮扶措施,因病致贫的采取医疗扶贫、签约家庭医生等,因学致贫的可以给予助学方面的帮扶,有劳动力的家庭也可以为其提供技术支持,参加农业或非农业相关培训,提高生产能力或帮扶实现转移就业。

最后,精神上给予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倾听他们的心声,鼓励他们要树立信心、振奋精神、自力更生、争取早日脱贫。我相信,任何困难都是暂时的,只要心怀希望,总会有雨过天晴的日子。

扶贫感悟3

今年三月份,我正式成为磴上镇东沟门村扶贫工作队的一员,几个月来,我感觉,想要让广大人民群众接受你,除了帮助他们发展项目、介绍工作、落实各项扶贫政策外,还有一点至关重要,那就是放下架子,先让自己成为“村里人”,融入到群众中去。

农民群众不喜欢太多的条条框框,也不喜欢办事生搬硬套程序繁杂,更不喜欢上面来的人摆架子。当我们在做农村工作时,要换位思考,尽量和农民群众打成一片。驻村干部,就应该放下“国家干部”的架子,说农家话,吃农家饭,做农家事。喝茶别嫌村民的茶杯看起来不干净,坐板凳莫嫌村民的板凳脏。在驻村生活中,每当有人来找我们帮忙,我们都会热情接待,帮着他们打字复印、填写各种申请表格、帮着解决家庭纠纷。很快,他们就把我们当成了自家人,他们会拿来刚从自家菜园摘下的蔬菜、会带来刚出锅的煮玉米、会端来热腾腾的粘豆包。能够得到大伙的认可,也是我们能够顺利了解民情村情,完成各项工作的保障。

驻村扶贫,必须变驻村为住村,俯得下身,静得下心,吃得了苦,真正把帮扶村当家乡,把贫困户当亲戚,真心实意地谋事干事。要通过广泛的走访、座谈、调研等形式,多征求村干部、党员、致富典型和普通群众的意见建议,真正体现“好办法来源群众、好思路服务基层”的务实作风。我认为,你必须真心对村民好,真心对村民热情。驻村干部要热情主动地和每个相遇的村民打招呼,唠嗑两句家常,看见农民需要帮忙就主动帮一把。总之,惟有把村民当朋友,村民才会把自己当朋友。惟有和村民是朋友了,我们开展驻村工作才“耳聪目明”。

扶贫感悟4

参加工作几个月后,就被派往贫困县开展驻村帮扶工作。当把全部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精准扶贫后,我对扶贫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得到了不一样的感悟:

 

一次学习的机会: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这里可以长知识、接地气。在扶贫工作队,学习扶贫政策知识,向村干部虚心请教;在农户家中,学习和农民打交道,讲农民的话帮贫困户脱贫致富;在田间地头,学习农耕农作知识,辨五谷杂粮,认识了腊米、苎麻,这些未曾接触过的东西,在这成为了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法宝。这些都是在城市里,在办公室中所学不到的。

 

一场别样的体验:在城市的基层工作,不曾想到会和一个两百里开外的村庄有所交集。来到新的工作岗位,在不一样的环境里开启全新的工作和生活,这里山美水美,民风淳朴,有着独特的人文风情,远离城市的喧嚣,体验与完全不一样的生活,去干一件习总书记时常惦记,全国人民十分期盼的大事。这种体验怎不特别。

 

一段难忘的经历:作为年轻人,能够奋斗在精准扶贫一线,感到无比自豪。那是因为我成为了这份正在进行的伟大事业中的一员。我常想,2020年即将全民奔小康,多少年后,当我们消灭了贫穷,不再提“精准扶贫”和“脱贫攻坚”,回首看来,这段难忘的奋斗经历,将在自己的人生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一生宝贵的财富。

扶贫感悟5

我国现阶段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精准扶贫脱贫是我们必须要攻克的难关。根据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脱贫攻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脱贫攻坚时间紧、任务重,必须真抓实干、埋头苦干。

真抓实干是出路,埋头苦干是方式,取得成功是目标。

真抓实干,就是不走过场,不拖后腿,把政策落实到位,以实实在在的作风、真抓实干的态度才能完成脱贫攻坚的最终目标。不能靠等、靠观望,要坚定我们工作的思想、明确我们工作的目标,在脱贫攻坚的工作上是没有投机取巧的,一切的努力只能用我们实际行动去印证。

 

 

埋头苦干,就是要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在我们党员干部的带头领导下,万众一心的打好脱贫攻坚战。时刻做好不怕吃苦、主动吃苦、做好时刻准备着面对困难、面对艰辛,在脱贫攻坚的工作中坚持发扬不屈不挠埋头苦干精神,坚定我们的信仰,就一定能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取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

在扶贫道路上我们夜以继日的工作,为的是让困难群众早日走上小康道路,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所以我们在工作中政策要明确,思想要高度集中,齐心协力共同脱贫攻坚,为我国既定的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准时完成添砖加瓦。

扶贫感悟6

2017年6月15日,我陪同包村干部、村干部走访入户本村贫困户。贫困户各有各的困难,各有各的心酸。在走访过程中,有一户让我特别记忆深刻。村干部介绍说这家户主叫赵秀娣,患有乳腺癌,老伴已去世多年,有一个残疾的儿子和一个还在上学的孙女。早年,儿媳因为家庭困和她儿子离婚了。

更让人揪心的是,老人的儿子赵亚秋残疾特别严重,生活不能自理,生活起居全靠母亲赵秀娣照看。同时,赵秀娣老人还要照顾孙女赵天姿的学习,可谓万分辛苦。自此我暗下决心,要尽自己的一份力帮扶赵秀娣老人!

此后我每个月都到赵秀娣老人家去两三趟,给老人收拾收拾屋子,陪老人聊聊天、散散步。看到家里缺米少油什么的,及时给她补给上。同时,经常和老人的孙女赵天姿聊天,关心帮助她的学习,开导她的心理,帮助她树立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扶贫要帮扶到心坎里。现在,赵秀娣老人把我当成了自己的亲人,让我很是感动。我更让我高兴的是老人的心情变的比以前好了,身上很多慢性病好久都没有复发了,整个人都有了精神头。同时,天姿摆脱了自卑的心理,学习成绩很棒,考进任丘一中没有问题。

扶贫感悟7

最近一段时间的扶贫工作,让我感触颇深。我认为脱贫攻坚工作的基础是农民本身。改造贫困群众的“等靠要”思想,提升脱贫的内生动力,既是当前脱贫攻坚战的薄弱环节,也是脱贫攻坚战最大的难点。

习总书记强调,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扶志就是扶思想、扶观念、扶信心,帮助贫困群众树立起摆脱困境的斗志和勇气;扶智就是扶知识、扶技术、扶思路,帮助和指导贫困群众着力提升脱贫致富的综合素质。

扶贫先扶志。扶贫工作中“输血”重要,“造血”更重要,扶贫先扶志,一定要把扶贫与扶志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要送温暖,更要送志气、送信心。习近平强调:“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但能否实现‘先飞’、‘先富’,首先要看我们头脑里有无这种意识,贫困地区完全可能依靠自身努力、政策、长处、优势在特定领域‘先飞’,以弥补贫困带来的劣势。如果扶贫不扶志,扶贫的目的就难以达到,即使一度脱贫,也可能会再度返贫。”

扶贫必扶智。摆脱贫困需要智慧。培养智慧教育是根本,教育是拔穷根,阻止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再穷不能穷教育。习近平多次强调“扶贫必扶智、阻止贫困代际传递。”他指出:“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在参加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扶贫先扶智,绝不能让贫困家庭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坚决阻止贫困代际传递。”

扶贫感悟8

曾有人说,“农村是一所大学,一个大舞台、一个大熔炉,经历过基层工作的考验,才能够经风雨、长见识、成良才。”我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奋斗在脱贫攻坚一线已经两年多了。2018年,是扶贫工作最关键的时期,而我也多一个新身份―驻村扶贫工作队,因此,对于脱贫攻坚,我有了新的感悟。

一是思想脱贫,扶贫扶志。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面对贫困面积大、贫困程度深的短板,我们必须从根本上改变贫困户“等靠要”思想,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积极引导群众摒弃“等靠要”的思想,认清帮扶和自身努力的关系,慢慢的从“帮我脱贫”向“我要脱贫”转变,发扬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精神,激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不等不靠,艰苦奋斗,才是奔小康最好的捷径。

二是专项扶贫,精准施策。贫困户致贫的原因千差万别,想要脱贫,我们需要针对不同的贫困原因寻找对应的脱贫方式。对“症”下药,实施相应的扶贫措施,才能药到“病”除,提高扶贫成效。大学生村官要敢想敢做,带着科学的方法驻村帮扶,把响应新时代的致富项目融合到帮扶工作中,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充分利用当地的地理优势和气候条件,通过产业促发展来增强群众的造血功能,激发其加快发展的内生动力,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提供重要支撑。

三是带着感情落实责任。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群众是我们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要始终带着深厚的感情去做驻村联户帮扶工作,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我们才能真正被群众接纳;要走近群众,用心倾听,才能摸清贫困的实情、分析致贫的原因、发现脱贫路子,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意识,摸清贫困情况,尽心尽力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让他们的诉求得到积极地回应,做到精准扶贫,真脱贫,脱真贫。

四是树好形象,干出成效。一个党员一面旗,脱贫攻坚一线山高路险、条件艰苦,作为农村这片广阔天地上的新生力量,我们要迎难而上、劈波斩浪、牢记宗旨,把自身的优良作风留在群众心里;我们要“白天走干讲、晚上读写想”,不断学理论、精业务、强素质,完善自我。脱贫攻坚一线,我们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扶贫感悟9

曾有人说,“农村是一所大学,一个大舞台、一个大熔炉,经历过基层工作的考验,才能够经风雨、长见识、成良才。”我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奋斗在脱贫攻坚一线已经两年多了。2018年,是扶贫工作最关键的时期,而我也多一个新身份―驻村扶贫工作队,因此,对于脱贫攻坚,我有了新的感悟。

一是思想脱贫,扶贫扶志。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面对贫困面积大、贫困程度深的短板,我们必须从根本上改变贫困户“等靠要”思想,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积极引导群众摒弃“等靠要”的思想,认清帮扶和自身努力的关系,慢慢的从“帮我脱贫”向“我要脱贫”转变,发扬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精神,激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不等不靠,艰苦奋斗,才是奔小康最好的捷径。

二是专项扶贫,精准施策。贫困户致贫的原因千差万别,想要脱贫,我们需要针对不同的贫困原因寻找对应的脱贫方式。对“症”下药,实施相应的扶贫措施,才能药到“病”除,提高扶贫成效。大学生村官要敢想敢做,带着科学的方法驻村帮扶,把响应新时代的致富项目融合到帮扶工作中,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充分利用当地的地理优势和气候条件,通过产业促发展来增强群众的造血功能,激发其加快发展的内生动力,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提供重要支撑。

三是带着感情落实责任。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群众是我们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要始终带着深厚的感情去做驻村联户帮扶工作,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我们才能真正被群众接纳;要走近群众,用心倾听,才能摸清贫困的实情、分析致贫的原因、发现脱贫路子,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意识,摸清贫困情况,尽心尽力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让他们的诉求得到积极地回应,做到精准扶贫,真脱贫,脱真贫。

四是树好形象,干出成效。一个党员一面旗,脱贫攻坚一线山高路险、条件艰苦,作为农村这片广阔天地上的新生力量,我们要迎难而上、劈波斩浪、牢记宗旨,把自身的优良作风留在群众心里;我们要“白天走干讲、晚上读写想”,不断学理论、精业务、强素质,完善自我。脱贫攻坚一线,我们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扶贫感悟10

为了积极贯彻落实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着力推进“四个全面”的伟大战略部署,全国上下掀起了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热潮。各级党委、政府向中央脱贫攻坚基准看齐,政治上同心、目标上同向、行动上同步、措施落实上同力。采取组织脱贫攻坚驻村工作队、选派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各级主要领导带队,组织机关单位干部、职工集中人力、集中时间、集中精力进村入户,摸底调查,认真填写各类报表,召开座谈会、村民主评议会,和贫困户同吃、同住、同劳动,共同商讨脱贫项目和办法等多种形之有效的措施,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显著成效。一大批贫困户经过各级干部讲政策、扶志气、教科技、帮项目、找资金、搞培训,助就业摆脱了贫困,走上了致富的康庄大道。这种精准扶贫服务群众走共同富裕道路的暖心工程,深受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点赞。

我们在脱贫攻坚一线了解到,广大农村产生贫困的根源基本有五种类型:一是因身体残疾或智障、精神病等原因致贫;二是因突遭天灾人祸(如车祸、人身伤亡、火灾、水灾等灾害和刑事案件)失去主要劳力等原因致贫;三是因上学交费、家庭成员患大病、慢性病等原因致贫;四是因家中主要劳力好吃懒做、吃喝赌吸等原因致贫;五是因为家庭无劳力、无资金、无项目、无技术、无就业门路或人力不可抗拒的其他原因致贫的。为此,我们依据省市县制式表格进行精准填写,精准识别。

在包村扶贫和入户调研中,我们还了解到,部分贫困户由于对扶贫政策了解不深,理解不透,有些贫困户思想深处“等、靠、要”根深蒂固,臆想一生享受党和政府扶贫政策,不想早日脱贫的错误认识。针对贫困户中以上不正确认识,我们包村干部和脱贫攻坚一线的基层干部在切实做好扶贫政策深入学习宣传教育的基础上,首先要采取和贫困户“拉家常”等容易接受、喜闻乐见、更加灵活多样的座谈讲解,让身边的致富能手和已脱贫的人讲经验、说方法启发教育贫困户提高思想认识,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让“干部助推我脱贫”为 “我愿自觉脱贫”。通过学习教育启发,转变为“我们也有两只手,立志拼搏早脱贫”的实干派。其次,要采取“借政策过河、靠双手自立”的措施,扶贫先扶志,让贫困户深刻认识到,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是扶持咱跨过贫困这条河渡过难关的,致富全凭自家辛勤劳作,才能赶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队伍。再次要采取“一户多策”的办法,通过产业扶持、金融扶持、危房改造、健康扶贫、教育资助、医疗救助、低保兜底和生态扶贫等办法促进脱贫。各级党政干部和村级干部及贫困户目标同向,融通感情。按各贫困户实际,分类指导,科学施策,精准发力帮扶,制定更加长远的创业发展规划;贫困户没技术教技术、没资金找资金、没项目寻项目、产销没市场帮助找市场,采取“传帮带”的措施,真正实现“政策扶一把、干部帮一时、自己拼一生、立志不掉队”。使贫困人口和全国人民一道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上美满幸福生活的宏伟目标而拼搏。

本文来源:http://www.cyloushi.cn/gongzuojihua/171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