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 全文2018年武汉市黄陂区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更新时间:2020-12-20    来源:工作计划表    手机版     字体: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 全文】2018年武汉市黄陂区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2017年12月26日在黄陂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区长 曾晟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和各位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7年工作回顾

2017是我区全面融入“三化”大武汉建设、加快建设现代化生态新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一年。一年来,我们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聚力改革创新、奋力拼搏赶超,圆满完成区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实现本届政府良好开局。

一年来,我们着力在招商引资“一号工程”、招才引智“一把手工程”、精准扶贫脱贫工程等重点领域突破,多项事业走在全市前列,健康管理、全域旅游、“厕所革命”、“三乡工程”等特色亮点形成全国全省示范,惠民惠企实事获得社会各界普遍点赞,特别是赢得了长江新城(新区)起步区、主体区、核心区选址黄陂,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性发展机遇。

(一)经济发展量质同升

主要经济指标快速增长。预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85.72亿元,同比增长8.0%;固定资产投资575.3亿元,增长15%;规上工业增加值230亿元,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2亿元,增长12%;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82亿元,增长11.6%。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8.26亿元,增长1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746元,增长9.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311元,增长10%;用电量18.67亿千瓦时,增长14%。

招商引资夯实发展后劲。采取产业链招商、校友招商、乡情招商、以商招商等多种方式大招商、招大商。全年组织和参加集中签约16次,新增签约项目81个、增长523%,其中协议投资50亿元以上项目15个、30-50亿元项目4个。到位资金418亿元,增长30%。实际利用外资31000万美元,增长26.8%。引进世界500强投资企业5家、世界500强投资项目7个,引进世界500强央企1家,引进中国民营500强投资项目6个。荣誉上榜“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

工业攻坚提升强区支撑。突出工业项目引进抓招商、突出工业项目落地投产抓服务。预计全年工业投资230亿元,增长26.5%,全市城区增长最快。投入12.8亿元完善临空产业园、前川-罗汉工业园等园区配套设施建设。签约入园企业达到248家,协议总投资673亿元,其中投产、在建项目170个,总投资528亿元。上科电气、深圳科技等39个项目开工建设,卓尔通用通航、程力专用汽车等30个项目竣工投产,武汉飞机整机制造实现零的突破。中车长客、周大福珠宝重大项目逐渐发力,全年产值均超过35亿元。启动“全企技改”三年行动计划,完成工业技改项目116个。抓实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培育成长型企业106家。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6家,总数达到338家,全年规上工业总产值有望突破千亿大关。大力支持建筑业发展。建筑企业从292家增加到386家,总产值突破500亿元。东方建筑集团晋级建筑特级资质企业。我区跻身“中国工业百强县市区”。二号首长

商业服务业加快壮大提升。汉口北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强势崛起,卓尔电商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电商批发、农产品电商、外贸电商、化工塑料交易平台,年交易额突破2000亿元。同时,卓尔依托这些平台打造中国领先的货运物流平台“卓集送”、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卓金服”。清华大学国服中心跨境电商孵化基地引进入驻。汉口北国家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效应开始显现,实现市场采购出口贸易额5亿美元,带动全区外贸出口实现历史性突破。全区完成外贸出口6.5亿美元,增长297%,增幅全市城区第一。第八届汉交会交易额300亿元,其中“一带一路”国家签约订单8.5亿美元。华中地区最大的农机市场国泰农机交易中心开业运营。新增限上批零住餐企业20家。奥特莱斯零售额突破15亿元。菜鸟黄陂智能骨干网一期、圆通快递一期、广地冷链物流一期、萃元冷链物流等项目建成运营,汉口北国际多式联运物流港启动建设。天河机场开通武汉至芝加哥、卢森堡2条洲际全货机航线。全省首家民营银行、全市第四家法人银行众邦银行落户汉口北,众邦金融港启动建设。全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34.38亿元,贷款余额377.97亿元。

全域旅游加快提档升级。创建全国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中期验收取得良好成绩。全区星级旅游厕所达190家,基本实现景区及旅游通道全覆盖。盘龙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正式挂牌,遗址博物馆主体完工。木兰花乡景区火爆开园,姚家山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花海乐园、花乡茶谷成功创建国家3A级景区。一批带动全域旅游提档升级的重大旅游项目签约。成功举办第十五届木兰文化旅游节、木兰山登山节、木兰草原国际风筝节、乡村美食大赛等系列活动。预计全年接待游客2085万人次,增长15.7%;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4.3亿元,增长43.9%。获评2017旅游业“最美中国·目的地城市”。

(二)城乡建设步伐加快

区域空间布局优化提升。武湖、滠口、三里、大潭、六指、前川等地300余平方公里区域纳入长江新城(新区)规划建设,黄陂全域发展潜力空前拓展。编制《黄陂区2030年城市总体规划》以及临空副城、后湖及滠水河绿道、前川新城等亮点区块规划,前川城市总体规划首次纳入武汉城市总体规划“一张图”。完成全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及77410公顷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

交通基础设施快速推进。全力服务市级重大交通工程建设。全区人民期盼已久的轨道交通前川线顺利开工。天河机场T3航站楼、交通中心建成使用,轨道交通21号线开通运营。江北快速路、四环线北段及青山长江大桥、岱山大桥、府河大桥加宽、机场快速路改造等项目顺利推进。武汉至大悟高速公路以及陈天大道、天顺大道、临空北路、横店大道、海航1号路开工建设。区内投资44个道路交通建设项目完成年度投资32亿元。前川中环线、木兰大道(前川-长岭)提档升级、新河特大桥、三环线南湖互通、岱黄公路程家墩互通、滨湖路延长线等重大工程强力推进。石蔡公路、汉口北客运中心路和泵站河西路等道路建设以及汉口北大道改造、祁水公路大修、民生堤大修、新港铁路配套等重点工程基本完成。实施全省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整治危险路段847处。

城乡建设整体推进。实施城建跨越项目82个,完成投资59亿元。完成二龙潭公园周边综合改造、新十公路向阳段和钓台道中段改造及木兰大街综合管廊、滠水公园二期等10项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前川城区公共停车场4处。向阳大街北延线、锦秀道中段等微循环工程建设顺利推进。编制黄陂生态(特色)小镇发展规划,木兰水镇、大余湾、锦里沟等一批特色小镇列入武汉市首批生态(特色)小镇创建名录。新改建集镇和背街小巷路灯4010盏。完成祁家湾齐建街景观路、李集街镇区循环路、蔡榨街凤凰寨道路等村镇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农村危房1363户。投入17亿元加强农村电网和高压配电网建设。推进建筑安全文明施工,创建无质量通病住宅工程,绿色建筑面积位居全市新城区前列。

“四水共治”快速推进。实施市级下达“四水共治”项目18个,完成投资8.7亿元。府河西湖堤和童家湖拦渍堤除险加固工程基本完工。童家湖泵站和武湖二泵站排涝水工程加快建设,后湖泵站、四联垸泵站和武湖泵站更新改造工程全面开工。前川污水处理厂改扩建、鲁台片区截污、盘龙城污水处理厂提标升级和滠口镇区雨污分流改造等工程加快推进。前川水厂管网延伸至祁家湾程力汽车、泥河水厂及配套管网等工程如期完成。

(三)“三农”工作成效明显

现代都市农业特色彰显。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全区标准化设施蔬菜基地3万亩、苗木花卉基地10万亩、茶果基地17万亩、健康水产基地29.8万亩、观光休闲基地5万亩。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增面积11.4万亩。调减落后低效农作物2.1万亩。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增土地股份合作社3个、家庭农场29家。积极开展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创建,完成农业检验检测中心、农资监管平台和30多家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农业标准化应用规模不断扩大。建成农村电商服务站点581个,47种本地农副产品实现网上展示销售。

精准扶贫走在全市前列。整合资金15.34亿元,启动扶贫项目416个。在全市率先为贫困户购买医疗补充保险,实行区内精准扶贫患者住院结算一站式服务,建档立卡贫困户住院实现零负担。发放贫困家庭特别生活补助3000万元,为贫困学生发放各类补助1099万元。支持和保障“聚力脱贫攻坚、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实现14902名贫困人口脱贫,36个重点贫困村脱贫出列的年度工作目标。

“三乡工程”形成省市样板。创造条件、营造环境吸引“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盘活农村资产资源。引进市场主体274家,直接吸引社会资本投入68.2亿元,带动1.1万名农民就业创业增收。市民下乡签订协议租赁空闲农房2371套,吸引投资19亿元。能人回乡创办合作社185个、兴办企业50家,投资23.1亿元。木兰花乡、木兰草原等成为省市“三乡工程”样板,全省“三乡工程”现场会、全市能人回归现场会在我区召开,省委书记蒋超良专题调研黄陂“三乡工程”,号召全省推广黄陂经验。

农村综合改革深入推进。完成三里桥街沿堤村国家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偿退出试点改革。完成杨园村、滠口村等6个村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深入推进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改革,为新型经营主体办理流转土地经营权抵押登记133笔,累计融资贷款7.24亿元。积极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财政资金引导金融资本试点改革,全区“惠农银保贷”风险补偿金总额达4000万元,为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累计投放贷款20笔。

(四)生态环境日益改善

“绿满黄陂”再添新彩。完成梳研公路、巨龙大道、武麻高速绿化提升,完成道路绿化47.5公里、造林和林份改造10万亩、四旁植树150万株。机场二通道、岱黄高速、木兰大道、长塔公路等6条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保障道路绿化提升项目启动,花乡茶谷、二龙潭公园30公里绿道建设全面推进。新建街乡小游园13个。开展松毛虫、松材线虫飞防面积25万余亩,确保疫情处置有效。

“碧水工程”力度加大。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建成区、街乡二级河长制体系,覆盖全区范围内14条河流和21个湖泊。实施全域河流禁止采砂,清理取缔无证砂石堆场93个。加强湖泊巡查,严厉打击和有效遏制违法填湖。取缔长江武湖段全部非法码头,在全市率先全面完成长江岸线综合整治。湖库“三网”拆除应拆尽拆,禁养区畜禽退养全面完成,6个畜禽养殖企业实现水污染减排。7座大中小型水库、21个重点湖泊及滠水河水质保持稳定。15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完成26个行政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蓝天工程”扎实推进。狠抓大气污染综合治理。集中整治279台20吨以下燃煤锅炉,黄标车、老旧车更新淘汰工作超额完成,推进精工钢构、宝钢印铁等重点企业节能减排,年度减排任务全面完成。加大建设工地和道路扬尘污染监管,持续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整治。PM10和PM2.5平均浓度下降率稳居全市前列,全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70%。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年度整改任务全面完成,土壤污染修复责任全面压实,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工作扎实推进。

“城管革命”持续发力。集中开展环境卫生、违法占道、立面环境、查违控违、市政设施和公路沿线环境整治,城乡面貌更加洁绿亮美。扎实开展工地渣土、建筑弃土、集贸市场、超限超载、前川老旧社区市容环境等多项整治。集中清理整治25条主干道及旅游通道沿线乱堆乱放、乱搭乱盖及白色垃圾。夯实长效管理机制,村湾环境治理成果得到巩固。城市综合管理考核成绩位居新城区前列。

(五)改革创新深入推进

各项改革全面深化。深化“放管服”改革,建立区街乡权力清单和职责准入制度。深入推进以“三办”为重点的行政审批制度综合改革,实现行政审批职能、事项、环节“三个全集中”,“一站式”服务、“一枚印章”管审批,行政审批事项由151项减少到133项,高效快捷的现场勘验新模式在全市推广。推进“先照后证”“五证合一”等商事制度改革,市场主体活力进一步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新增10863户、增长18.8%,“个转企”完成211户。创新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体制机制,实现区招商局实体化运作,成立区招才局。扎实推进全域旅游创新改革,组建区旅游委,成立旅游法庭、旅游调解委员会,完善游客预警机制,启动木兰山风景管理处经营体制改革。大力推进以健康为中心的综合医改,公立医院改革全面铺开,取消药品加成,分级诊疗格局基本形成。启动编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全面实施中期财政规划,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统筹整合。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推进区城投公司转型发展,新组建区水投公司。深化供销社改革取得新突破。加快推进农场企业化改革,武湖农场办社会职能全面剥离。

招才引智取得新突破。聘任陈东升、雷军、孙宏斌等13位知名武汉校友为发展顾问。从落户、住房、创业、就业等方面创新扶持政策和服务,大力实施“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建成千套“拎包即住”大学毕业生保障性住房,为来陂创业就业大学生发放“两卡一钥匙”。启动长江青年城首期汉口北项目建设。大学生主题社区卓尔青年汇吸引75个团队、600名大学生免费入驻创业。在全市首创公开招聘30名大学生基层党建专员。支持成立“院士工作站”4个,引进院士达到11人。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专家2名。深入实施“木兰聚才工程”,11名产业高端人才入选第五批“黄鹤英才计划”。

创新驱动发展不断增强。出台支持众创孵化机构、创新创业发展新经济等扶持政策。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4家,总数达到66家,高新技术产值增长25%。新建省级校企研发中心1家、市级企业研发中心15家、科技企业孵化器32.1万平方米。组织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96项,完成专利申请量562件,年技术交易额达1.25亿元。成立区科技成果转化局,大力实施“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对接工程”,推动校企转化成果2亿多元。完成“木兰畅谷”规划编制,中国普天信息、中航工业、中国科学院等投资项目签约入驻。积极推进宽带普及和三网融合。大力实施质量强区和商标品牌战略。商标有效注册量5210件,增长10%。地理标志商标达9件,总量全市城区第一。

(六)社会建设全面加强

民生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区政府买单让7座以下小型客车岱黄高速免费通行,市民多年期盼成为现实。城镇新增就业岗位9780个 ,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779人,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133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3.7%以内。社会保险扩面净增24460人,城乡居民参保率达99.8%。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进展顺利。完成存量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补偿资格认定工作。事业单位人员待遇水平以及各类“以钱养事”和政府购买服务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继续免费为我区55.8万名外出务工农民工办理意外伤害保险。建成城市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2060套、公共租赁住房473套,保障性住房分配入住500套。加大街乡福利院提档升级力度,全面启动3个街乡福利院整体改扩建工程,完成19个街乡福利院消防安全工程,完成4个街乡福利院冬季保暖工程。增加投入8076万元,完成25968户、36711人低保提标。推进30个农村社区试点建设,完成3家社区老年人服务中心、17家农村老年人互助照料中心、12个老年宜居社区建设。

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加快发展。实施教师管理机制改革、绩效工资改革、学区制改革,进一步盘活教育资源,激发教育活力。投入5.2亿元改善办学条件,区实验小学投入使用,完成11所学校、7所幼儿园新建扩建和22所薄弱学校改造。在全市率先实行中小学生免费参加研学旅行活动。关爱学生出行,基本实现校车服务全覆盖。

精心组织文化惠民活动,为每个村(社区)演出1场、每个街乡演出5场,举办各类体育活动30场次。“安心百分百”女子乒乓球俱乐部获中超联赛年度冠军。木兰草原获评国家级风筝放飞基地。与中央歌剧院联合打造的大型民族舞剧《花木兰》成功上演。二程书院完成主体工程。建成百姓舞台52个、文体广场46个。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场馆及配套工程顺利推进。

建成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成功申报国家级互联互通标准化四级测评,信息化建设走在全省前列。完善两大健康联合体工作机制,实施专科联盟和家庭医生签约团队服务。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区人民医院综合楼投入使用。完成李集、鲁台卫生院迁建工程,滠口、王家河、天河卫生院和市一医院盘龙分院等项目加快建设。120家标准化村卫生室建成运行。完成26986座农村户厕改造。疾病防控体系得到强化,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有效控制。血吸虫病防治达到传播阻断标准。计划生育各项责任目标全面完成。爱国卫生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以全市第一名的成绩圆满完成国家卫生城市复审。

社会治理全面推进。“平安黄陂”建设成效显著。建立区、街、社区(村)三级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平台,社会治理信息化水平明显提升。全区社会服务与管理网格化指挥中心项目建设顺利推进。智能化打击非法传销成效明显。大力推进“万名警察进社区”宣传服务帮带,派出所基层基础全面提档升级,区公安分局获评全国优秀公安局。“七五”普法全面实施,特殊人群监管服务不断加强。全面建立机关部门及村(社区)法律顾问制度、村(社区)人民调解组织、7个专业调解委员会,法律援助、公正律师改革深入推进。设立“网上群众工作部”,累计受理群众投诉建议57682件,按期办结率99.8%。打赢信访积案化解攻坚战,市交办的87件信访积案实现案结事了。持续加强食品药品监管、消防、安全生产工作,全年无重大影响安全事故发生。扎实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区文明程度进一步提升。全面完成全国文明城市复查测评迎检任务。木兰乡获评全国文明乡镇,武湖街、木兰乡刘咀村蝉联全国文明村镇称号。全区新涌现出“最美养女”陈保兰、“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胡丹等一大批先进典型。祁家湾街荣获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审计试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法治政府建设全面加强。侯卫东官场笔记

统计、外事、侨务、对台、工商联、国防、人民武装、民族宗教、民防、保密、史志、档案、气象、仲裁、通信、粮食、烟草、盐业和机关事务工作活力不断增强,取得新成绩。老干、老年大学、行政学校、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文联、残联、红十字和慈善事业健康发展,取得新进步。

投入8.5亿元, 全面完成区政府承诺的十件实事。

各位代表,今年以来,我们在历届区(县)委、区(县)政府打下的坚实基础上,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确实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区委统揽全局、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有力监督、全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区百万人民团结一心、奋力拼搏的结果。在这里,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在各个岗位上奉献智慧和力量的全区人民,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陂部队、武警官兵、政法干警,向所有关心和支持黄陂改革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回顾过去,审视现在,展望未来,我们既要看到进步与成绩,又要看到机遇和挑战,更要看到困难与不足。目前,黄陂正处在战略的机遇期、政策的叠加期、发展的“黄金期”、建设的有利期、价值的提升期,我们完全有条件、有优势发展得更快一些、更好一些。但我们务必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仍是最大的实际。综合实力与国内先进区县差距还比较大,先进制造业产业链配套发展不够、服务业提档升级不够,经济发展转方式、优结构、换动力的任务仍然艰巨。城乡之间、南北区域之间发展差距仍然较大,城乡统筹发展、南北区域协调发展的任务仍然紧迫。规划建设水平难以适应城乡快速发展需要,与武汉主城快速畅通连接工程需要加快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大,城乡污水处理、大气污染治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问题仍然解决不够。教育、医疗、居住、养老以及城乡供水、供电保障等民生事业与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差距还较大。少数干部担当拼搏精神不足,不想为、不会为、不敢为现象仍然存在。对此,我们一定要不以事艰而不为,不以任重而畏惧,务必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让人民群众见到实实在在的成效。

二、2018年工作安排

2018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跨越赶超的关键之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抢抓长江新城(新区)建设历史性机遇,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着力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现代化生态新城。

2018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全面完成市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

重点抓好六个方面工作:

(一)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全面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突出培育新兴产业,精准招商选资。继续以第一力度抓招商引资“一号工程”,以更高的产业定位、服务定位抓项目引进。将今天的招商结构作为明天的产业结构,重点围绕智能制造、信息技术、大纤维、生命健康等高新高效产业招商,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突出园区布局精准招商、重点产业配套招商、龙头企业带动招商,严把招商引资质量关,坚持亩产论英雄,注重项目用地的投资强度和税收回报,考量项目对产业链、区域价值以及就业增收的带动能力,算好招商引资要素和政策成本与项目经济回报账。建立重大项目引进落地“绿色通道”和政策支持体系,让好项目快落地、快建设、快投产,让好项目引得进、留得住、做得大。

突出“五集”模式,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坚持企业集聚、要素集约、技术集成、产业集群、服务集中“五集”发展模式,加快“新两园”(临空现代产业园、汉口北智能创新小微园)建设。以引进和培育重点产业链龙头企业、骨干企业、配套中小企业为着力点,加快壮大提升临空经济区、前川-罗汉工业园,加快推进前川新城产业园建设。支持中车长客、周大福珠宝、卓尔通航、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程力专用汽车等10家重点企业进一步扩大产能,带动产业链配套企业入驻。力促翰宇药业、金运激光等一批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尽快建成投产。支持惠强新材料、精工钢构等重点企业实施“零土地”技改。加快发展装配式建筑,促进建筑业提档升级。

突出新业态新模式,提升现代服务业。进一步突出批发+零售、内贸+外贸、线上+线下、贸易+服务,重点扶持汉口北市场提升产业配套、业态互补、产城融合。壮大提升专业批发市场,积极拓展商品展示和体验市场。壮大提升商贸物流交易市场,积极拓展贸易物流配套服务。进一步支持汉口北国家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积极申报设立省级外贸新业态综合试验园区和汉口北进出口商品保税仓库,带动外贸出口突破性发展。支持长江青年城首期汉口北项目加快建设,打造大型青年居住创业社区,助推汉口北转型发展。加快汉口北国际多式联运物流港项目建设,拓宽国际物流通道。支持菜鸟、越海、圆通、汉口北高新物流园二期等重点项目建成运营。进一步加快临空总部区建设,促进航空企业总部及相关配套服务企业集聚发展,支持东航、国航、海航等区域总部建设。进一步支持金融、保险业发展,打造刘店金融总部聚集区,推动众邦金融港加快建设。完善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保障体系,促进房地产业稳步发展。

 

突出区位资源优势,提升文化生态旅游业。发挥山水生态资源、盘龙和木兰主题文化品牌以及大都市近郊区位等优势,瞄准国际性旅游目的地、全国休闲旅游目的地、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着力推进全域旅游提档升级,打造“五色”旅游精品,提升旅游+文娱、运动、教育、康养、会展产业融合度,聚集旅游发展新动能。启动以木兰山为龙头的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做深做精做强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品牌,打造全国最大的城市主题文化生态景群。按5A级景区加快推进盘龙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遗址博物馆、遗址核心区正式对外开放,完成园区道路成型、外环路通车及部分园林景观建设。支持木兰胜天、木兰花乡等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力促长江非遗小镇、铭泰赛车小镇、蓝城木兰春风小镇、卓尔黄花涝小镇、开元木兰湖森泊乐园、庭瑞罗汉文旅小镇、奥山冰雪运动城等项目开工建设。推进便捷化、智慧化、标准化、人性化旅游服务提升。完善旅游交通驿站和厕所等配套设施,增设5个旅游综合服务区、10个旅游驿站。建立客源市场大数据分析系统,推动景区实现智慧导游、免费WIFI全覆盖。

突出发展新民营经济,助推产业升级。大力营造创业创新创富的浓厚社会氛围,着力打造新民营经济集聚区和示范区。培育和弘扬创业文化,落实扶持新民营经济政策措施,着力营造公平竞争、诚信经营的市场环境,努力造就一批世界500强企业、中国500强企业、中国民营500强企业,支持中小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依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加快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二)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全力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体要求,科学制定乡村振兴战略规划。规范完善农村土地承包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制度,继续推进国家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偿退出试点改革,探索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入市机制,盘活农村资源资产。整街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完成滠口、大潭、木兰山管理处共26个村改革试点。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农户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新建土地股份合作社2家、农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60家。充分发挥街乡“以钱养事”公益性服务职能作用,健全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全力提升现代都市农业。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突出提升特色效益,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攻绿色有机蔬菜、林果、两茶、花卉苗木、种子种苗等绿色高效种植业,新增种植面积10万亩以上。加强与农业科研院所合作,促进农业科研成果落实落地。大力发展田园休闲、农耕文化、农产品采摘等观光体验农业。落实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提高农业生产品质,完成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创建。狠抓农业标准化生产、农产品产地准出、市场准入、质量可追溯四项制度建设,支持“三品一标”认证,壮大农业龙头企业。

全力推进农村电商工程。按照村民“购买不出村、销售不出村、金融服务不出村、创业不出村”的发展定位,推动“电商+农销、电商+农旅、电商+农村服务”,培育农村电商经营主体,实施农村电商创业就业培训计划,带动特色农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加快发展。每个街乡扶持1个电商示范店、每个行政村扶持1个电商网点。建设规模1000平方米的区农村电商运营中心、15000平方米物流仓储,配备物流配送车辆18辆,建设村级综合服务站286家,实现农村电商全覆盖。

全力推进“三乡工程”。推广木兰草原、木兰花乡模式,推进“三乡工程”拓面提升,推动城市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要素与农村资源资产有效对接,建设一批特色村镇和美丽乡村,重点打造都市田园综合体。新建5个省级“美丽乡村”试点村、8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10个省级一二三产业融合示范村,完成20个“美丽乡村”提档升级。加快姚集石桥、蔡榨长岭岗、王家河张家榨、六指滨湖4个“村镇型”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祁家湾智能互联生态农业小镇建设。依托“美丽乡村”、旅游景区、扶贫重点地区,吸引市民、企业下乡租房租地,开展创业创富、休闲养老。用三年时间实现“三乡工程”全覆盖,2018年覆盖30%的行政村,吸引各类市场主体投资60亿元,增加农民收入8亿元。

(三)大力推进基础建设,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品位

推进城市规划建设大提升。抢抓历史性机遇,高标准全面对接长江新城(新区)规划,高起点全面对接融入武汉主城区发展,推进空间布局对接融合、产业定位对接融合、城区功能配套融合、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生态环境统筹治理。不等不靠,高标准推进长江新城(新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按照产城融合定位,高标准规划建设20平方公里的前川新城,打造创新之城、智慧之城、未来之城。创新投入方式,采用PPP模式加快启动建设,力争一年打基础、二年见成效、三年大变样。

推进交通路网大联通。加快连接武汉主城通道、贯穿东西通道、升级南北通道、完善旅游环线、畅通城镇循环路网建设工程。完成新河特大桥、滨湖路延长线、木兰大道(前川-长岭)建设,加快轨道交通前川线、机场快线、三环线南湖互通、程家墩互通建设,全力服务岱黄高速府河大桥加宽、岱山大桥、北四环线及青山长江大桥、武汉至大悟高速等市级重点工程建设,构建南部经济带与武汉主城区、临空副城及长江新城(新区)畅通快速连接的“大循环”。争取启动天河空港至长江新城(新区)轨道交通前期论证工作。强力推进前陈公路、姚姚公路、横天公路、李蔡公路、孝天公路、机场西线、木兰湖环湖东路、祁泡公路、熊许公路、蔡店至大悟精准扶贫公路以及汉孝城际铁路天河站配套等一批重点工程建设,启动G318前川二桥至六指段改扩建、李集至韩集公路、石门至柿子公路、府河西堤黄花涝至道贯泉道路、刘大公路与火塔公路连接线等交通项目,提档升级区内骨干路网“中循环”。强力推进前川城区、临空产业园、汉口北商贸物流枢纽区路网“微循环”。大力实施交通惠民工程,启动创建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区。

推进城镇功能大配套。创新旧城改造模式,加快推进前川等重点区域旧城改造。加快推进滠水“一河两岸”生态景观轴建设,启动滠水三桥、滠水西堤道路前期工作。积极推进管线入地,加快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完成定远公园建设,加快建成区“口袋”公园建设,全面提升前川城区、街乡镇区环境绿化美化亮化水平。统筹推进村镇基础设施建设。高质量完成军运会保障道路提档升级和景观建设。全面推进大余湾等5个特色小镇创建。全面完成省市下达农村危房改造目标任务。建成110KV刘店变电站,彻底解决盘龙地区供电“卡口”问题。新增变压器187台,改造低压导线电缆219Km,全面改善北部地区电压不足现象。加快人防疏散基地、科教基地和人防指挥所建设。

推进城乡综合管理水平大改善。深入推进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完善网络化、智能化、精细化、人性化的城乡综合管理模式,让城乡环境洁、绿、亮、静、美。重点实施城管精细化提标行动,精准治理交通秩序、市容环境、噪声油烟、集贸市场、食品药品安全、燃气安全、超载超限、违法建设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建立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运、分类处理体系,改造7座老旧生活垃圾中转站。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实现“减存量、零增量”。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提高文明城镇、卫生城镇创建比例,打造宜居城市新典范。

(四)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加快建设美丽黄陂

全面抓好生态示范创建。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道路,让蓝天、碧水、青山、净土成为黄陂最好的人居环境、最大的发展优势。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PM10和PM2.5平均浓度下降率达到市级绩效目标要求。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创建1个省级生态示范乡镇、3个省级生态示范村、1个市级生态示范乡镇、15个市级生态示范村、80个区级生态示范村。

全面实施“四水共治”。遵循人水和谐理念,落实水管理、保障水安全、治理水环境、修复水生态、发展水经济、培育水文化。积极参与长江大保护,巩固长江武湖岸线综合整治成果。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完成14条河流治理“一河一档”“一河一策”编制。完成童家湖堤除险加固工程,新建滠水河西岸定远段堤防,启动滠水河姚集至河口段综合整治工程。实施11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开展北部大型山塘综合整治,完善水库山塘长效管护机制。

完善前川、盘龙、汉口北及临空产业园排水管网建设,建成童家湖泵站和武湖二泵站,新建盘龙城泵站、后湖二泵站、四联垸二泵站和青凤泵站,更新改造后湖泵站、武湖泵站和四联垸泵站。

加大水污染防治、流域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扩建前川污水处理厂,加大前川、汉口北、盘龙城、滠口、天河、横店、祁家湾和临空经济区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力度,提高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继续推进鲁台片区截污工程建设,实施梦桥河、解放港和西河(二龙潭公园段)黑臭水体治理,启动西河公园建设。完成长湖综合整治和黄龙教明渠改造工程,启动后湖水环境综合整治、盘龙湖水系连通及水环境整治、滠水河东岸综合整治等工程。启动农村村湾生活污水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完成20%中心村湾、保留村湾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完成姚集、木兰等8个街乡生活污水处理厂提标升级,实现集镇污水处理厂在线监测管理全覆盖。建设北部地区11个街乡污水管网,污水收集率达到90%以上。建成木兰山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厂。

扩建前川水厂和新武湖水厂,推进前川及南部地区二次供水改造工程,保障人口集中区域供水需要。完成前川饮用水源地生态修复工程,加快实施“引院入川”工程,提高前川及南部地区供水质量。

深入推进“绿满黄陂”行动。按军运会保障要求,完成机场二通道生态视廊5212亩背景区域绿化、1100亩山体复绿工程,完成岱黄高速、木兰大道、长塔公路、锦绣大道、黄海大道绿化提升主体工程。实施1.3万亩宜林荒山精准灭荒。完成封山育林、中幼林抚育10万亩、四旁植树150万株、油茶5000亩、山体修复1200亩。完成绿道建设50公里。全面加强林业资源管理,提升保护成效。

(五)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加快转换发展动能

持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纵深推进“三办”改革,不断提高“一次办”“马上办”“网上办”事项比例。积极推进检验检测机构改革,建立统一高效的检验检测体系。进一步深化全域旅游发展改革,创新旅游发展政策措施、管理和服务。完善预算编制,提高支出预算保障水平,增强预算约束。全面完成公益类事业单位“九定”,稳步推进经营类事业单位市场化改革。推行公办养老机构“公建民营”模式。全力支持配合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强化统计基层基础工作,扎实开展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

持续推进创新驱动。强化创新要素集聚,加快推进“木兰畅谷”建设。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和科技项目支持力度,激励各类发明和应用专利申请。积极支持中国普天集团“智慧城市科创中心”、清华大学“跨境电商产业孵化中心”、中部国际物联港等项目建设。大力推进科技孵化器建设,支持校企合作建立研发平台,促进科技与资本、与企业精准对接。大力实施高校院所科研成果转化工程,力争更多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开展创新主体成长专项行动,建立健全“专、精、特、新”创新型企业成长机制。深入实施“四大资智聚汉工程”,聚力发展“菁英经济”“校友经济”“院士经济”“海归经济”。深入推进“质量强区”创建,大力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创新投融资机制,激活多层次资本市场,做实五大国有投资公司,用活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基金,支持重点产业发展。完成国家级知识产权示范区验收。

持续扩大对外开放。进一步加大利用外资引进度,提高国内“双招双引”层次,加大国际“双招双引”力度。完善汉口北出口商、采购商“双孵化”模式,设立“出口商品展示中心”“海外仓”等平台,加强外贸综合服务。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实体平台和虚拟外贸总部基地,打通线上线下双向开放通道。加强对外劳务合作平台建设,促进全区外派劳务健康有序发展。

(六)大力推进民生改善,加快提升社会保障水平

下绣花功夫打赢脱贫攻坚战。严格兑现脱贫销号军令状,突出健康扶贫、教育扶贫和产业扶贫,强化政策兜底保障,建立精准扶贫长效机制,全面完成33233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8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的目标,确保脱真贫、真脱贫、不返贫,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进一步稳定和扩大就业。坚持把就业作为最大的民生。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带动城乡居民就地转移就业。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帮助更多的人更高质量的就业创业。城镇新增就业岗位10000个,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000人,农村富余劳动力新增转移13500人。

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优化小额担保贷款审核和发放程序,扎实做好农民工意外伤害保险工作。深入推进全民参保登记计划,扩面征缴1.6万人。全面完成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任务。继续加大失业保险金的杠杆作用,扩大对企业稳岗补贴、社保补贴范围,减轻企业负担,鼓励企业招收困难群体就业。完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管理机制,将行政事业单位残保金纳入政府财政预算。新建4家“幸福食堂”,继续为60岁以上老年人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完成区殡仪馆搬迁建设主体工程,加快推进区就业和社会保障中心搬迁和区光荣院迁建工程。

进一步发展教育卫生文化等各项事业。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素质教育,办人民满意教育。推进教育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育高素质教师队伍。继续实施薄弱学校改造和新一轮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加快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和素质教育特色学校创建,新建前川七小、横店二中,天河第二幼儿园,推进长岭小学、姚集中学建设及滠口中学、前川第二幼儿园改扩建。加快区一中迁建工作,启动区职校搬迁前期工作。规范和支持民办教育发展,引进1-2所优质民办学校。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完成70所学校无线网络工程。进一步改善农村地区教育教学环境,实施校园视频监控系统及一键报警系统升级改造,打造平安校园。

深入推进健康黄陂战略。加快以健康为中心的综合医改工作落实落地,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强化“互联网+”智慧医疗建设,完善健康大数据,建立医疗服务智能监管机制。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基层医疗机构基础建设和设施设备配置。启动区中医院三期、人民医院盘龙城院区、市儿童医院北院和区120急救中心建设,支持加快市一医院盘龙分院建设。深化基层卫生计生人才、技术融合,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

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均等化服务。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和全民健身运动计划,继续办好群众文化艺术节和全民健身运动会,高质量举办第十届木兰山登山节,策划组织山地马拉松、山地自行车赛事活动,加大武术之乡建设力度。精心编导大型楚剧《花木兰》。完成二程书院建设。支持卓尔中部足球文化产业园开放运营。加大古民居保护力度。完成区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主体工程,建设百姓舞台50个、文体广场50个。启动国家级木兰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创建。建成区档案馆新馆,启动数字档案馆、方志馆建设,推动地方志修编。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实施免费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打造文化惠民先行区、文化产业新兴区。

进一步创新社会治理。打造共建、共享、共治的社会治理格局,提高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全面完成区、街、社区(村)三级综治中心建设,进一步发挥网格员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的作用。加强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建设,推进“三社联动”。抓好农村新社区建设试点,强化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加快区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建设。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文联、工商联、残联、侨联等群团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作用。实施警务大数据工程,推进科技创新和警务改革双轮驱动,不断提高“平安黄陂”创建水平。做实网上群众工作部,提高群众网上诉求建议按期办结率和群众满意率。加快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创新立体式法治宣传载体,做好“七五”普法中期考核。强化食品药品和市场价格监管,维护正常市场秩序。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创新安全生产监管方式,加大安全生产执法力度,坚决遏制各类安全事故。

2018年,我们将围绕全区人民关切问题,继续办好十件实事。

1、深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完成村湾公共旱厕改造1000座、户厕改造4万座。

2、加强通村公路维护。完成200公里农村公路大中修、70座危桥改造、300公里安保工程。

3、分步推进管道燃气进集镇社区、部队营区、工业园区工程。新增天然气用户16000户。

4、实施法治普惠重点项目。新建王家河全国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新建区、街、村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设立7个产业园区法律服务工作室。建设4个重点法治文化阵地。

5、实施健康关爱工程。按每人每年100元标准启动全民健康体检工程。对农村年满75周岁以上的农民,农村合作医疗个人缴费部分由政府买单。为全区精神障碍患者购买监护人责任保险。

6、实施旅游惠民工程。实行黄陂景区对黄陂居民免费开放,为来黄陂游客购买意外伤害保险。

7、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建设全区统一的养老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推行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试点。推进区街两级养老机构提档升级。

8、实施关爱贫困大学生工程。对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家庭当年考入全日制普通高校大学生,每人给予1万元奖励。

9、打造“平安黄陂”。启动第七期城市视频建设工程,完成1300个视频监控探头建设任务。完成30个社区微型消防站建设。建设“互联网+智慧电梯监测”系统,在有条件的小区选择500台电梯先行试点。

10、加大基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力度。更新户外健身器材490套,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薄弱村(社区)和重点贫困村新建户外健身器材150套。

三、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建设人民满意的行动政府、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

坚持党的领导。坚决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党的领导贯穿到政府工作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坚持为民执政。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让全区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

坚持依法行政。切实加强法治政府建设。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公众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提高人大、政协议提案办理的质量和效率。完善并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完善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和稳定风险评估机制,使政府决策更加符合发展实际和群众愿景。

坚持高效行政。把雷厉风行和久久为功结合起来,始终做到务实重行、真抓实干,不浮躁、不浮夸、不飘浮。健全完善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等制度,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全面提升行政效能。

坚持廉洁从政。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实施细则,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决预防和查处土地出让、资金管理、工程建设、政府采购、产权交易等重点领域腐败行为,坚决查处损害群众利益的“微腐败”,坚决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同志们,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新征程更要有新作为。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拼搏赶超、奋勇争先,努力开创新时代黄陂发展新局面。

本文来源:http://www.cyloushi.cn/gongzuojihua/168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