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政府工作报告全文]2018年罗平县政府工作报告

更新时间:2020-12-13    来源:工作计划表    手机版     字体:

[2018政府工作报告全文]2018年罗平县政府工作报告

――2018年1月10日在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县长 海建才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7年工作回顾

2017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深刻变化和艰巨繁重的脱贫攻坚任务,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一系列决策部署,奋力攻坚克难,主动担当作为,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圆满完成。预计实现县内生产总值170亿元,增长10.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7亿元,增长16%;固定资产投资132亿元,增长2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2亿元,增长1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8亿元,增长8.3%;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0165元、13480元,分别增长8.5%、10%;居民消费价格涨幅0.8%。

一年来,我们践行庄严承诺,众志成城齐攻坚共克难,脱贫摘帽取得决定性进展。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和最重要的民生工程,动真情、扶真贫、真扶贫。累计投入49.6亿元,改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实施易地扶贫搬迁1186户4181人,改造农村危房4922户,新建和改造村级卫生室46个。实施产业扶贫11182户41923人,输出农村贫困劳动力就业4874人,开发农村公益性保洁岗位5000个,实施生态补偿扶贫1203户4219人,发放扶贫小额贷款9689万元、扶持2090户贫困户发展致富产业。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和社会兜底政策全面落实。投入教育扶贫资助金711万元,惠及贫困学生9848人。农村贫困人口全部参加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为患病贫困人口报销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2503万元、兜底保障资金270万元,住院治疗实际补偿比例达90%。将4681户12289名建档立卡贫困户纳入社会保障兜底,符合参保条件的28303名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养老保障。累计减贫8140户32511人,其中今年减贫2856户10714人,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7.87%降到2017年的1.82%,贫困县脱贫摘帽工作通过市级初审。

一年来,我们克服重重困难,千方百计抓落实稳增长,经济运行实现稳中向好。稳增长政策落地见效,减免企业税费1.2亿元,退补企业电费1178万元,拨付企业财政奖补资金5030万元,银政企对接帮助企业融资10.4亿元,新纳规升规工业企业5家,工业经济企稳向好。煤炭和非煤矿山转型升级稳妥推进。发挥投资对稳增长的关键性作用,投入前期工作经费3000万元,争取项目补助资金10.5亿元,引进利用县外资金84.2亿元,实施重点项目257个。工业园区提质增效,完成园区建设投资17亿元,新增入园企业10家,预计实现园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9亿元,增长12%。民营经济持续发展壮大,新增民营市场主体5004家,预计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85.6亿元,占全县GDP比重达50.4%。

一年来,我们发挥比较优势,全力以赴强产业促发展,产业支撑能力持续增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预计实现一产增加值43亿元、增长5.7%,二产增加值52亿元、增长16%,三产增加值75亿元、增长9%。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实施重点产业项目53个,完成投资21.4亿元。预计实现高原特色农业与生物资源加工产业增加值52.8亿元,增长7.5%。农业产业化水平稳步提高,发展特色经作53.6万亩,烤烟产业健康发展,新增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2.7万亩,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69个,建成高标准农田1万亩,农产品安全检验检测站通过省级双认证。预计实现有色金属产业增加值5亿元,增长10%;新型建材产业增加值2.7亿元,增长6.8%。全域旅游加快发展,全年接待游客403.2万人次,增长79%,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5.2亿元,增长67%。预计实现现代商贸物流产业增加值24.8亿元,增长13%,新增限额以上商贸企业5家,入选“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产业融合加速推进。农旅融合成效明显,创建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企业2家、乡村旅游示范村5个、精品民俗客栈21家、乡村旅游示范户83户,30万亩油菜花核心区建设稳步推进,实现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综合收入17亿元。工旅融合迈出新步伐,菜籽油、姜产品、蜂产品等特色旅游商品渐成规模,“产游购”一体化成为企业发展新业态。城旅融合迈上新台阶,森林公园提质改造顺利推进,太液湖公园建成投入使用,山水旅游城市特色日益彰显。交旅融合取得新进展,新建改建旅游路网公路69.8公里。文旅融合纵深发展,成功举办第十九届国际油菜花文化旅游节、第九届农村业余文艺汇演等活动,开展文化惠民演出144场次。康旅融合态势良好,健康产业园建设加快推进,建成省级康体示范基地2个,成功举办花海自行车节、花海马拉松赛等重大赛事活动。网旅融合加快推进,“吃住行游购娱”旅游要素主动融入互联网时代。

一年来,我们统筹城乡建设,坚持不懈提品质增内涵,美丽罗平展现新面貌。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公路建设完成投资26.7亿元,江召高速公路罗平段建成即将通车,曲百高速公路罗平段前期工作快速推进,建成农村公路236公里。水利建设完成投资10亿元,完成水利工程106件,阿岗水库完成截流,牛街河水库、洒谷水库顺利推进。河长制工作全面落实。能源建设完成投资2.1亿元,新改迁电力线路342公里,完成572个台区农村电网改造和易地扶贫搬迁电力配套。信息网建设完成投资1.2亿元,新增通光纤宽带自然村59个、4G网络自然村38个。城乡品质大幅提升。县城南北片区开发有序推进,振兴街东段、华叶大道建成投入使用,江召高速公路入口段、北过境干道建设加快推进,改造城市棚户区16.9万平方米,建设省级重点村12个、美丽宜居乡村示范村37个,城镇化率达48%。投入1亿元建设垃圾中转站6个、垃圾热解炉25个、污水处理设施68个、乡村公厕52个,县乡村基本实现环卫收运设施全覆盖,脏乱差现象明显改善。减少违法建筑存量32万平方米,违法建筑增量得到有效遏制。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有效落实,三年城乡绿化攻坚全面完成,累计完成营造林11.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7%。长底乡坡脚村荣获“全国文明村”称号,板桥镇成功创建省级园林城镇,水沟林场成功创建省级生态文明教育基地。

一年来,我们深入解放思想,坚定不移抓改革广招商,发展动力活力加速释放。重点改革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县乡两级政府部门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全面建立。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土地确权和不动产登记工作全面开展。殡葬改革稳步推进,望城坡经营性公墓和28个农村公益性公墓基本建成。户籍、水利、教育、文化、医疗、养老、供销、公务用车等改革取得新的进展。招商引资成效明显,签约招商引资项目41个,总投资122亿元,部分招商引资项目建成达产。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4201万美元,增长12%。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5家,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通过认定。知识产权保护成效明显,打造云南名牌产品2个、曲靖名牌产品4个,新增注册商标152枚,“罗平产品”逐步向“罗平品牌”转变。

一年来,我们坚持民生为本,用心用力惠民生促和谐,人民群众生活不断改善。民生保障投入持续增加,全年民生支出28.4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80%。就业创业工作不断加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2亿元、扶持2327人创业,新增城乡就业4144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5%。教育质量稳步提升,高考上线率100%,本科上线率79.8%。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振兴小学、县第一幼儿园建成投入使用,思源实验学校主体工程完工,新建乡镇幼儿园8所,完成“全面改薄”学校264所,义务教育基本均衡通过国家督导评估验收。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长足发展,全面开展分级诊疗工作,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面取消公立医院药品加成,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通过国家评审。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升,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均达96%以上,发放城乡居民社会养老金6127万元、最低生活保障金8278万元。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扎实开展。民族工作深入推进,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6个。老龄事业健康发展,新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4个。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实施交叉路口“五小工程”150公里、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200公里。狠抓社会管理创新,强化科技手段应用,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平安罗平建设成效显著。10件民生实事全面落实。

一年来,我们牢记宗旨意识,持之以恒转作风优服务,政府自身建设全面加强。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旗帜鲜明讲政治。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积极支持政协履行职能,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29件、政协委员提案112件。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健全完善政府工作规则和重大事项决策程序,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明显提升。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彻到全面从严治政之中,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问题9起13人,对32名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干部进行了行政问责,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新成效。

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不断加强,双拥共建工作取得新成果;妇女儿童、老年人和残疾人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广播电视、审计、统计、调查、供销、移民、应急、气象、地震、宗教、史志、档案等工作取得新成绩;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残联、文联、科协、红十字会、关工委等事业取得新进步。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和县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团结拼搏、狠抓落实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同志,向驻罗部队、武警官兵、公安民警,向中央、省、市驻罗单位及所有关心支持罗平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界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一年来的奋斗实践,我们深刻体会到,只有坚持党的领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才能保证改革发展沿着正确的方向破浪前行;只有坚持理性突破,不定遥不可及的目标,不提不着边际的口号,不做不切实际的事情,才能创造实实在在的新业绩;只有坚持主动作为,在勇于探索中解放思想、在大胆实践中改革创新、在砥砺前行中攻坚克难,才能不断开创发展新局面;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才能真正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只有坚持真抓实干,咬定青山不放松,沉下身子抓落实,蓝图才会变成现实!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仍然是我县最大的实际,在前进道路上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是:经济总量偏小,重大项目支撑不足,经济持续增长乏力;城乡基础设施有待完善,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财源结构单一,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少数干部执行力不强,干事创业劲头不足。这些问题,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着力加以解决。

二、2018年工作安排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

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十届四次、市委五届四次、县委十三届三次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全域旅游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入实施基础强县、产业富县、生态立县、科教兴县“四大战略”,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旅游品牌化、城乡一体化、全域信息化“五化联动”,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力打造“生态活力宜居宜业健康幸福”新罗平,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建议为:县内生产总值增长9.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5%、8.5%,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重点抓好10项工作:

(一)坚持以战胜贫困为目标,共享发展新成果

坚决打赢脱贫摘帽攻坚战。始终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的政治任务,紧扣“两不愁三保障一达标”标准和“三率一度”要求,突出问题导向,深入排查整改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围绕“六类地区”要求,全面完成2017年易地扶贫搬迁点建设,解决好“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问题。加快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全面完成4016户非贫困户的危房改造。加强边远地区、高寒山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加大脱贫攻坚政策宣传力度,深入做好群众工作,提高脱贫攻坚政策知晓率和群众满意度。

 

确保贫困群众持续增收。把产业扶贫、就业扶贫作为脱贫治本之策,支持市场主体对接帮扶贫困户,鼓励贫困户通过订单收购、土地流转、入股分红、沪滇产业扶贫援建项目、基地务工等方式与市场主体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投入产业扶贫资金4633万元,实施烤烟、蜜蜂、水产、黄山羊、小黄姜、中药材、热区水果、冬早马铃薯等9大特色农业产业扶贫;组织贫困家庭劳动力外出务工就业,公益性岗位优先安排贫困人口就业,实现产业就业扶贫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全覆盖,形成持续稳定增收的产业就业支撑。

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扎实开展“自强、诚信、感恩”主题实践活动,充分激发贫困群众的主体意识。强化思想扶贫,引导贫困群众树立脱贫致富的志气,增强摆脱贫困的信心,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解决好人穷志短、脱贫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变被动扶贫为主动脱贫。强化智力扶贫,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大力培育发展生产和务工经商的基本技能,提高他们的脱贫致富能力;对贫困家庭的子女全面落实教育扶贫政策,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二)坚持以招商引资为引领,拓展发展新空间

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和“主官工程”,压实各级各部门和各产业招商组的主体责任,大力开展以商招商、节会招商、外出招商,瞄准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和成渝经济区,精准对接区域内有实力、有影响、有投资意向的企业集团,深入推进与海航、华侨城等集团的合作,着力提升招商引资实效,确保招商引资规模、质量“双突破”。聚焦重点产业,主攻产业招商,建立招商项目库,制定招商图谱,重点突破生物资源加工、有色金属加工等薄弱环节,努力引进一批强链、延链、补链的核心企业。全年力争签约招商引资项目30个,其中亿元项目10个。

健全招商引资机制。完善招商引资组织领导和考核激励机制,建立招商引资县乡联席会议制度,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和中介奖励办法,定期召开招商引资项目落地现场办公会,从项目包装、对接、洽谈、落地等关键环节着手,着力破解项目“招商难”“落地难”等问题。全年力争落地开工招商引资项目11个,建成投产项目6个,引进到位资金92亿元。

优化招商引资环境。对所有投资项目开通“绿色审批通道”,实行项目服务“全程代理制”“联合审批制”,为企业投资创造便利的条件。严肃查处办事拖拉、推诿扯皮、吃拿卡要等影响投资环境的人和事,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打造重商、亲商的营商环境。

(三)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谋求发展新突破

抓实项目谋划。坚持经济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责任化、责任落实具体化,围绕国家、省、市投资方向,筹措前期工作经费5000万元,谋划储备重点项目1000个以上,总投资额600亿元以上。力争落地实施PPP项目3个,新谋划申报3个项目纳入省级PPP项目库,扩大社会投资。加大项目资金争取工作力度,全年争取各类补助资金不低于10亿元。

抓实要素保障。完善公路、水利、航空、电网、信息、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水电路运信等生产要素保障。切实用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盘活存量土地,强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最大限度地保障项目用地。大力发展普惠金融,不断扩大信贷投放,增强金融支持项目建设、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完成新增贷款10亿元以上。

抓实项目推进。建立重大项目责任清单制和台账管理制,对所有重大项目实行“年初建账、季度对账、半年查账、年底结账”的台账式管理。坚持“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套措施、一抓到底”的推进机制。全年确保100个项目竣工投产,100个项目开工建设,200个项目加快推进,完成投资162亿元以上。优化投资结构,力争五大重点产业完成投资65亿元,产业投资比重达40%。

(四)坚持以产业培育为支撑,发挥竞争新优势

加快发展全域旅游。树立全域旅游思维,坚持“六个围绕”,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打造全时全景全域旅游格局。高标准完成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旅游总体规划和那色峰海、白腊山、螺蛳田等景区景点专项规划。加快国际高原花海旅游度假区、森林公园旅游度假区、罗平生物群国家地质公园、九龙瀑布群、鲁布革三峡、多依河景区建设,有序启动五里箐、阿岗草山、红色文化等旅游资源开发。加大旅游宣传推介力度,强化旅游市场综合整治,塑造罗平旅游文化品牌。力争接待游客52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1亿元。

培育壮大重点产业。加快煤炭、电力、冶金、化工、建材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传统产业在新的市场环境下“老树发新芽”。培育壮大高原特色农业及生物资源加工产业,在壮大规模化种养水平、提高产品深加工能力、畅通农产品流通体系上下功夫,确保恒鑫牧业肉牛养殖屠宰加工、温氏集团生猪养殖、食品园区5个生物资源加工等项目建成投产,着力打造生物资源加工产业集群,实现高原特色农业与生物资源加工产业增加值57亿元。培育壮大有色金属加工产业,力争电解铝项目落地建设,推进云南罗平锌电股份有限公司产业链延伸,着力打造有色金属加工产业集群,实现有色金属加工产业增加值5.4亿元。培育壮大新型建材产业,推进西南名贵石材加工贸易基地建设,实现新型建材产业增加值2.8亿元。培育壮大旅游文化与健康产业,实现旅游文化与健康产业增加值34亿元。培育壮大现代商贸物流产业,加快白龙潭综合物流园区、电商产业园建设,引进建设一批大型专业市场、商贸综合体,实现现代商贸物流产业增加值17亿元。

加速产业深度融合。实施“旅游+”战略,通过“一业驱动四化”,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速农旅融合,提高“四季有花”组织化、规模化种植水平,扶持发展乡村旅游和休闲观光农业,实现乡村旅游与休闲观光农业综合收入19亿元。加速工旅融合,引导企业研发生产具有罗平特色的旅游商品,具备条件的企业开通游客观光通道,配套完善旅游服务功能。加速城旅融合,把旅游元素融入城乡规划建设中,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的山水旅游城市。加速交旅融合,做好排灌站至九龙瀑布、三道沟至德等、板桥至羊洞脚、大水井至羊洞脚、万峰湖库区环湖公路等旅游路网项目前期工作,有序启动建设。加速文旅融合,扶持发展农村文化演艺队13支,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中心,启动图书馆多功能厅、文化馆非遗展馆、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建设,规划建设生态旅游文化产业园、民俗文化演艺中心、农耕文化馆。加速康旅融合,推进健康产业园和康体运动基础设施建设,办好花海自行车节、花海摇滚马拉松赛等国际性体育赛事,着力打造国际高原体育县。加速网旅融合,推进罗平“一部手机游云南”建设工作,确保与全省同步上线运行,实现“指尖上的智慧旅游”。

(五)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引擎,增强发展新动能

深化改革创新。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实施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和“多证合一、一照一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投融资平台、要素供给方式、财税体制、机构编制管理、社会民生领域等改革,全面完成土地确权工作。加强创新型企业培育,新增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5家。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争创中国驰名商标1枚、云南名牌产品2个、曲靖名牌产品3个。加快电子商务发展,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2.3亿元。加强乡村物流体系建设,促进农特产品变成商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亿元。

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加快发展园区经济,谋划包装园区项目投资不低于100亿元,引进落地亿元项目不低于3个,建成投产项目8个,实现园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1亿元。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落实园区优惠支持政策,统一园区土地、电力、供水等要素价格,确保长青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建成投入使用。落实民营经济发展政策,细化县级配套措施,加快发展民营经济,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88亿元。强化企业帮扶服务,积极帮助企业解难题、拓市场、增效益。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和微型企业培育工程,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户。旗帜鲜明地尊重企业家、爱护企业家、培育企业家,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引领作用。

(六)坚持以城乡建设为载体,打造发展新平台

完善城乡基础设施。推进曲百高速公路罗平段建设,加快“四好农村公路”建设,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60公里,新增通水泥路自然村50个,力争罗平通用机场开工建设。加快阿岗水库、牛街河水库、洒谷水库建设,建成旧屋基乡光伏提水工程,加大第二自来水厂建设力度,完成湾子水库除险加固及库区防渗工程、花红水库、三股水水库和黄泥河长底段、多依河革来段治理工程等项目前期工作。开工建设阿岗风电场,新建改建电力线路130公里,完成74个台区农村电网改造。推动光纤宽带和4G通信网络向自然村延伸,新增光纤宽带接入自然村24个,4G通信网络实现40户以上自然村全覆盖。

加强城乡建设管理。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确保江召高速公路入口段、北过境干道建成通车,实施文笔路东段、西关街东段、振兴街西段、西屏街、云贵路南段等市政道路建设和西门河综合开发,完成花海大道、九龙大道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加大罗平油菜花旅游小镇、鲁布革布依风情小镇建设力度。完善城乡规划体系,建立健全县乡规划管理委员会,组建乡镇综合执法中队,坚决打击各类违法建设行为,做到“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张网”,着力解决“只见新房、不见新村,只见新居、不见特色”的问题。以创评人居环境示范村、环境卫生示范户为抓手,以“一水两污”“厕所革命”、道路绿化美化亮化等为重点,以治理违法建筑为突破,持续加大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力度,实施城区道路交通组织优化改造,拆除棚户区9.6万平方米,实施供水、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项目33个,新建改建城区、景区、农村公厕157座,推动城乡人居环境由治标向治本转变。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提高高原粮仓、特色经作、山地牧业、特色林业规模化种养水平,稳定粮食播种面积90万亩、特色经作50万亩,提高烤烟科技化种植水平,新增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2.7万亩。以“种植养殖+深加工+流通”全产业链理念,做强良种研发前端、做大种养加工中端、做活市场营销后端,打造高原特色农业品牌,新增“三品一标”农产品2个,提高核心竞争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促进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壮大,新增农业龙头企业4个、农业专业合作社67个。建立农户与合作社、合作社与龙头企业之间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建设高标准农田2.3万亩、高效节水灌溉农田8100亩、机耕道路20公里,加强耕地质量保护,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建设一批温室大棚、智慧农业示范基地,夯实农业发展基础。

(七)坚持以绿色发展为理念,彰显生态新魅力

加强生态系统保护。树立和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深入推进森林罗平建设,扎实开展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县城、省级园林城镇创建,加强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区、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等保护地管理,加大森林防火力度,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行为,森林覆盖率达到48%,实现林业产值12.9亿元。

强化生态环境治理。落实最严格的环保制度,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实行环保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及责任倒查制度,加强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和环境监管网格化管理。抓紧中央和省委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落实。全面落实河长制,完成万峰湖污染防治建设,抓好龙王庙水库、湾子水库综合治理。深化水资源管理改革,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八)坚持以改善民生为根本,提升保障新水平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位置,加快区域教育中心建设,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普惠发展学前教育,新建公办幼儿园2所。均衡发展义务教育,确保思源实验学校建成投入使用,改善12所中小学办学条件。优质发展高中教育,开工建设县第四中学,解决高中入学难问题。提升发展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启动县委党校搬迁建设,办好继续教育。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

本文来源:http://www.cyloushi.cn/gongzuojihua/167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