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贵州省人民政府网|2018年泗阳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更新时间:2020-11-04    来源:工作计划表    手机版     字体:

2018贵州省人民政府网|2018年泗阳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马伟在泗阳县第十七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7年主要工作和成效

2017年,新一届政府在省市党委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围绕“两聚一高”工作主线,着力打好“五个攻坚战”,较好完成了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主要指标持续向好。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30亿元,增长7.3%;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6.21亿元,符合预期;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1.87亿元,增长11.3%;预计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489元、15250元,分别增长8.3%、9.3%。有效投入较快增长。重大项目完成投资280.9亿元、增长12.3%,3个落地建设PPP项目吸纳社会投资12亿元。完成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407亿元,增长9.7%;其中工业投资293.5亿元,增长8%。向上争取“唯一性”项目38个,财政到账资金34.7亿元。有效投入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压舱石”。实体经济平稳发展。出台加快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意见,规上工业增加值、入库税收分别增长8.5%、7.3%。市场活力充分释放,新登记企业、个体工商户分别增长30.8%和6.8%,平均每天新增市场主体30个。净增外贸实绩企业6家,进出口总额增长8.9%,实际利用外资5000万美元。全县制造业贷款余额46.46亿元,占全部贷款余额的12.68%。供给侧改革有效落实。制定“三去一降一补”实施计划,淘汰“三高一低”企业9家。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18.34%,商品住宅去化周期缩短至6个月。积极防范和化解融资风险,新增企业直接融资26亿元、地方政府债券22亿元、置换券0.7亿元。加快企业大用户水电热合同交易试点,切实减轻企业运营成本。“找短板、补短板、强短板”工作深入实施,县域经济发展协调性不断提升。

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二三产业增加值占比达86.1%,较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工业制造业扩量提质。坚持“提着篮子去买菜”,新签约亿元以上工业项目45个,其中10亿元以上重特大项目1个。晨风服饰、艾美琳食品等16个亿元以上工业项目通过市开竣工验收。企业培育“511”工程持续实施,新增开票销售超2000万元企业70户,实施千万元以上技改项目86个,荣马新能源等5家企业获评省市级智能车间,完成企业股改16户,2家企业在江苏股权交易中心价值板挂牌。载体平台提档升级,经济开发区知识产权综合服务平台上线运行,宿迁海关和检验检疫分支机构正式运行,获批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意杨产业科技园产创中心投入使用,获批省级科技产业园、中国十大木业产业园。吴江(泗阳)工业园新增亿元以上产业转移项目5个。乡镇全民创业园入库增值税占全县比重37.42%。现代农业转型发展。“五园五带”格局初步形成,新增高效品种面积8.59万亩。建成来安芦蒿、城厢蔬菜等2000亩以上单品特色农业示范基地9个,新培育于湾红椒、周岗嘴青虾等“一村一品”专业村22个。获评“中国绿色食品之都”,新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40个,“泗阳鲜桃”通过国家地标产品品鉴。新建家庭农场服务中心6个,新增高标准农田4万亩,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比重提升至36%,创成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新招引农业产业化项目126个,获批首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单位、首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单位、省高效农业先进县。现代服务业亮点纷呈。生产性服务业提速快进,新招引总部经济12家,中央商场等商业综合体建成投用。获批省级成子湖旅游度假区,新创建国家3A级景区1个、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区1个、省三星级乡村旅游区2个,游客接待量增长16%。与中国网库、京东集团等企业进行合作,规上企业电商普及率达70%,电商交易总额超150亿元;新建村淘服务站(点)102个,“一村一品一店”标准村达标率65%。临港物流园建设、泗阳港岸线改造加快推进,城北货运停车场投入使用,电商物流园入驻菜鸟等知名快递企业12家,快递分拨能力每日超6万单。

公共配套日益完善,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以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为纽带,全力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基础设施加快健全。徐宿淮盐高铁建设有序推进,洪泽湖大道和桃源路下穿高铁工程主体完工。330省道、267省道快速推进,迎湖桥及接线工程建成通车。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全面启动,意杨大道、众裴线李口段改造和京杭运河四号桥连接线工程完工,新改建农村公路80公里、危桥18座。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千亿斤粮食产能田间项目有序实施,黄河故道干河整治工程完工。新建一批新能源公交车充电桩,新铺设天然气供气管网35公里、城乡供水主管网80公里,220千伏刘桃源变扩建、110千伏卢集变异地升压工程全面完工。城市功能持续完善。启动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编制完成城南、西康片区控详规,形成21个专项规划成果。棚户区改造三年行动计划有序推进,完成房屋征收102万平方米,新开工房地产143.44万平方米。公共服务配套日趋健全,8条新建和改造道路全面完工,3座第三代公厕建成使用,7个农贸市场和所有二类公厕完成提升改造。巢湖路和众东两个城市之家主体完工,上海路城市之家投入使用,为周边居民提供“一站式”服务。富春河等4条黑臭水体整治和南包河雨污分流工程启动实施,改造雨污管网160公里,整治市民东道等易淹易涝区3处。推行生活垃圾智能分类试点,城区垃圾分类投放设施覆盖率超15%,主干街道机械化清扫率85%以上。标准化提升门头牌匾、广告字牌,完成20条道路LED节能灯改造。泗水河公园、运河风光带慢行步道、北纬33.8°城市生态客厅建成开放,众缘广场、聚宝公园完成提升,获评中国十佳宜居县城、中国生态魅力县,蝉联全国百佳深呼吸城市。建立“一平台三中心”智慧管理体系,组建城市治理与服务中心,机动车礼让行人蔚然成风。被省文明委推荐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乡村面貌全面提升。基础配套加快建设,新铺设雨污管网46公里,改造卫生户厕5000座,创建市容示范街15条。特色小镇建设开篇破题,卢集生态经济示范镇确立“三园”共建主题,59个重点项目加快推进;橱柜家居小镇与京东集团达成合作意向。新型农村社区“十位一体”配套建成率超95%,拆除“破危差”建筑3.9万平方米,新增绿化面积12.3万平方米;众兴镇杨集村获评全国文明村、江苏最美乡村。获批全省首批特色田园乡村创建试点县,4个试点村庄总体规划初步完成,特色产业培育、“微田园”打造等重点工作加快实施,6大类77个项目全面启动。

供给能力逐步增强,民生幸福更具质感。35项民生实事项目全部达到序时进度,财政投入民生领域支出占比70%以上。富民水平稳步提高。出台创业扶持政策,发放全民创业贷款6600余万元,扶持创业388人,解决本地劳动力就业1.64万人。养老、医疗等主要险种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生活保障等标准稳步提升;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75%。救助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发放各类救助资金2.54亿元,建成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之家10个;夕阳红康复颐养院、民生康复养老护理院等医养融合项目投入运营,“12349”居家养老服务平台上线运行。建成各类保障性住房5695套,改造农村危房353户,发放进城入镇安家、购房补贴和搬迁奖励3899.16万元。脱贫攻坚工程扎实推进,实施精准扶贫项目1.01万个,发放扶贫小额贷款2.01亿元;“两大片区”88项重点扶贫项目启动实施、投入资金9.5亿元,2.8万低收入人口、18个省定经济薄弱村实现脱贫。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统筹推进,如皋泗阳相文路实验小学、西康实验小学建成使用,新建、加固校舍19.26万平方米,新创建省优质园5所,高考本一、本二达线率全市第一;素质教育取得丰硕成果。医卫提质工程扎实推进,县中医院创成三级乙等中医医院,新建、改扩建村居卫生机构64家,家庭医生签约30.1万人次,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县城复评审,获评省级卫生应急工作规范县。文体事业加快发展,建成村居综合文化服务中心60个,荣获省“书香城市”建设先进县、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区;新建乡镇体育公园2个、健身路径5套,被国家体育总局表彰为群众体育先进单位,泗阳籍选手倪捷夺得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女子摔跤金牌。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消防应急体系更加健全,未发生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被表彰为全国信访系统先进集体,获评首批省食品安全示范县。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六年行动计划,10大类140个实体工程全面启动。“263”专项行动深入推进,关停小化工企业10家、砖瓦企业11家。环境保护“三大战役”全面打响,整治VOCs重点企业73家,限制区内燃煤锅炉整治率100%,PM2.5平均浓度下降0.5%,空气优良天数比例82.6%。“县乡村”三级河长体系全面建立,疏浚、整治县乡河道98条,省考水质断面全部达标,县乡骨干河道水质明显提升。拆除河湖围网养殖3000亩,关停整改畜禽养殖场524家,获评省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城北污水处理厂三期建成投运,乡镇污水处理设施稳妥移交,基本完成乡镇污水管网“十个必接”,新铺设污水主管网49.3公里,建成村庄污水处理设施60个,城乡污水处理率超82%。

改革红利加快释放,创新活力全面迸发。持续推动经济体制、农业农村、社会治理等重点领域改革,市场和社会主体活力有效释放。重点领域改革稳步推进。政务服务“一张网”投入运行、累计办理事项11.3万件,APP实名认证数全省领先;县大数据中心机房建成使用,1159项审批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办、不见面”,在全省率先实现“3338”目标。“一窗审批”平台初步建立,“1+5+X”服务架构组建运行。深化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改革,财政直接支付系统上线运行。农村领域改革蹄疾步稳,乡镇分类考核启动实施,首批3个试点乡镇完成机构整合。“三权分置”稳妥推进,完成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在卢集成河启动土地股份改革试点,成立县镇村三级土地资产管理公司,流转土地8.5万亩、交易金额7.1亿元,新增投放“两权”抵押贷款8398万元,获评全省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先进集体。创新能力加快提升。新增省级以上研发机构10家,获批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项、省苏北科技专项项目11个。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创业项目2个,培育获批首个省“双创团队”,引进2名博士人才创办实体企业,入选省“双创计划”项目10个。协同治理取得实效。城乡网格化、共享共治管理体系加快构建,“小村监事会”获评全国基层党建创新最佳案例。信用体系建设日趋完善,农村农户信用信息系统上线运行。社会组织增长较快,新培育成长性社会组织35家。新荣登“中国好人”榜1人、“江苏好人”榜2人、江苏道德模范1人。

过去一年,在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政府自身建设全面加强。将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作为头等大事和首要政治任务,坚持原原本本学、原汁原味学,把握精神实质,突出融会贯通,强化效果转换,扎扎实实推动十九大精神在泗阳落地生根。法治政府建设成效显著,荣获省行政复议工作规范化建设示范单位,被推荐为全国法治县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全省政府法制工作先进集体。坚决贯彻县委决策部署,自觉接受县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满意率超96%。“三进三帮”大走访活动常态化开展,及时解决群众反映问题1.17万个。通过网络问政平台受理群众诉求近10万件,及时办结率、群众满意率分别超98%、94%。机关作风持续改善,“四风”问题有效遏制,“三公”经费同比下降9%,“三不”机关创建取得积极进展。民族宗教、史志档案、气象地震、广播电视、机关事务、石油烟草、人民武装、外事侨台、妇女儿童、青少年、红十字等事业取得新进步。

来之不易的成绩是全县上下开拓进取、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泗阳县人民政府,向全县人民,向各位代表、政协委员和离退休老同志,向驻泗部队指战员、武警和消防官兵,向省委驻泗扶贫工作队全体同志及后方各成员单位,向长期关心、关注和支持泗阳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县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短板和弱项。“短板”具体表现为:经济发展质量不高,二三产占比与省市平均还有一定差距,产业集聚和工业支撑效应还未充分发挥;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加大,税源结构还需进一步优化;居民收入水平不高,经营性及财产性收入占比偏低;公共服务水平不高,民生短板欠账较多;脱贫攻坚压力不轻,群众持续增收的难度较大。“弱项”具体表现为:创新驱动能力不强,人才引进力度和科技投入仍有差距;乡村发展能力不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任重道远;生态环境治理能力不强,群众反应较为强烈的环境问题还未得到根治;基础社会治理能力不强,“四风”现象在一些政府部门依然存在;等等。对此,我们将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和问题导向,正视问题,直面短板,努力在今后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决不辜负群众的信任和期望!

2018年目标任务和重点

今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破之年。综观当前宏观经济形势,机遇与挑战并存。国内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层出不穷,我们既面临分享科技进步、产业发展红利的重要机遇,也面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跟不上高质量发展步伐的现实危机。党的十九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一系列新政策新部署新举措,省“1+3”功能区战略、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试点等多重机遇叠加,我们既处于转变发展方式、转换增长动力、优化经济结构的历史窗口期,也面临原有优势弱化、创新活力不足、新旧动能断档的严重挑战。机遇稍纵即逝,发展绝非坦途,我们唯有顺时而起,方能乘势而上,在新的起点上推动泗阳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按照高质量发展的总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把各项工作与县委十二届八次全会确定的目标相衔接,运用系统化思维全力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积极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突出“四化”同步、“三城三园”创建,按照“六聚焦六突破”工作安排,坚定不移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奋力开创泗阳加快发展新局面。

今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科技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4%。约束性指标是: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0.5%,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超过288天,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占比超过7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3%、9.4%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上述目标,重点做好六个方面工作。

一、紧扣产业优,着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新旧动能转换,努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做精做强先进制造业。坚持一手抓增量发展,一手抓存量提升,推动“2+1+1”产业集聚发展、转型发展,力争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3%。精准招商选资。在招商深度上做“加法”,瞄准重点区域、重点企业,开展驻点招商、以商引商,吸引国内500强、行业100强等企业加速集聚,全年新开竣工亿元以上项目30个、15个,竣工项目固定资产投资超30亿元。在招商对象上做“减法”,坚持“提着篮子选好菜”,严把环保关、技术关,杜绝“三高三落后”项目落户。培育领军企业。深化企业培育“四大提升计划”,推动60家重点规模企业做大做强,年内新增开票销售超亿元企业10家、上市企业2家,主板上市实现零突破。加大本土企业培育力度,引导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年内新增规模企业80家、小巨人企业2家。加强企业品牌和质量建设,争创中国驰名商标1件、省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3件,培育5个以上国家级生态原产地产品,创建国家级生态原产地产品示范区。加快企业技改。推进企业设备更新和工艺升级,实施千万元以上技改项目90个,全年工业投资占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设备投资占技改投资比重分别提高到73%、80%。推动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实施“两化”融合、“机器换人”,力争建成市级以上智能车间4个,新增两化深度融合企业10家、工业机器人20台以上,形成新旧动能转换的“加速度”。

提速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服务业向便利化、精细化、品质化转变,服务业增加值逐步提升。做优生态旅游。推进全域旅游建设,加快景区公厕、停车场、无线网络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游客提供便捷、贴心式服务。推动成子湖旅游度假区PPP模式建设运营,年内游客中心、千亩玫瑰园等重点项目建成投用。大力发展特色乡村旅游,开发集游览、体验于一体的工业旅游,培育多样化、全季性的旅游产品,年内创成省三星级乡村旅游区2个、省级自驾游基地1个。做强电子商务。推进电商产业园等平台建设,引导电商新业态加速聚集,全年招引电商总部10家以上。培育跨境电商众创空间,年内实现跨境电商出口7000万美元。鼓励企业利用电子商务实现商业模式升级,力争工业企业网络销售额20亿元以上,规上工业企业电商应用率超75%。加快建设村级电商服务网点,全年新增村淘服务站100家以上,入选淘宝村2个,让更多农民通过“网络”增收。做精现代商贸。优化城市商业布局,推进人民路商业轴有机更新,招引知名企业、知名品牌和城市综合体落户。加强上海路商业轴、滨河CBD商圈建设,支持社区e店、24小时便利店等新型商业模式发展,促进消费服务业向多层次、多业态、多主体发展。强化贸易公司、建安企业等总部经济项目的招引培育,增强区域经济核心凝聚力。加快物流服务体系建设,年内电商物流园、临港物流园完成基础配套,冷链物流中心建成使用。

培育提升创新驱动力。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第一动力,激活创新要素,优化创新生态,增强发展潜力。提升创新载体。经济开发区围绕“五个标准化”,着力推进区中园、循环园区建设,配套完善研发设计、检测中心、孵化器等服务平台,年内在全省同类开发区中排名上升2位以上。完善意杨产业科技园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加快“四纵五横”路网体系建设,年内家居展示馆、能源中心和集中供热项目建成投用,中林产业园一期竣工运营。吴江(泗阳)工业园在机制体制、运行模式上积极创新,全年承接总投资不少于10亿元产业转移项目5个。培育创新主体。实施知识产权强企行动,全年新建省级研发机构1家、新增授权专利1000件以上。大力培育创新型企业集群,全年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省民营科技企业10家。充分发挥科技镇长团优势,推动企业、高校、创客等创新主体互利合作,实施重点产学研合作项目20项,力争获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个。积极推进离岸孵化器建设,建设离岸孵化基地2家、在孵项目4个以上。集聚创新人才。推行人才柔性创业机制,全年引进创新创业人才15人,其中国家“千人计划”专家3人,省“双创人才”“双创博士”等10人。鼓励企业与高校联合培养创新人才,建立校企联盟20个。加强本土企业家和紧缺型技术人才培养,全年培养高技能人才600人,造就一批“泗阳工匠”。

二、紧扣功能强,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内涵。遵循精明增长和内涵发展理念,严把土地开发、城市边界和生态“三条红线”,启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三年规划,提高城市发展持续性、宜居性和竞争力。

精塑城市特色。强化具有泗阳空间特色的景观塑造,促进自然景观与城市布局有机融合。彰显“水韵”特色。实施“引河入城”计划,沟通、活化和清洁城市水系,打造“城在水中、水在城中”的亲水空间。推进“生态水泡”和人工湿地建设,实现景观与生态深度融合。加快南包河千米景观带建设,做到驳岸亲水化、景观生态化、风格多样化。彰显“绿荫”特色。围绕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持续实施九大增绿工程,重点抓好“九园”建设,年内运河风光带三期、南包河景观工程建成开放,新增绿化面积50万平方米,实现城市公园绿地“10分钟服务圈”全覆盖。围绕“可观赏、可进入、可共生”,在北京路沿线等处改造游园5个以上,构建以“绿”为特色的城市开敞空间。彰显“人文”特色。挖掘城市文化资源,打造瑞和街、光阴故事等特色街区,激发老街活力,再现泗阳“老味道”。加快推进“文化+城建”,在城市建设中植入泗阳特色文化元素,年内北纬33.8°城市生态客厅乡贤馆、乡愁馆等建成开放。推进小型体育设施、小型游乐设施等“五小”建设,让城市更具活力和温情。

提升城市功能。围绕“满足人的需求”,加快城市空间更新和基础配套,完善城市功能品质。优化交通网络。坚持“建拓改延”相结合,推进建凌路东延、银河路西延等道路新建和改造工程,打通长春路东延等“断头路”,形成级配合理的城市路网体系。启动建设高铁站综合客运枢纽工程,推进高铁站站房改造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加快完善城区道路标识系统,对交通易堵点、事故多发点和斑马线不通等进行整治,坚持“公交姓公”,调整优化公交线路,让群众出行更加顺畅舒适。增加公建配套。加快城市之家建设,合理配建生活服务设施,年内詹庙、红光、杨圩、前进等6个城市之家投入使用。纵深推进“三场革命”,新建“街坊公舍”15个,建成区公厕服务半径达到国家行业标准;标准化改造农贸市场5家,城区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设施覆盖率30%以上。在居民小区建设充电桩、第二代集中晾晒区、停车空间等公共设施,为居民提供服务便利。推进更新改造。建立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稳妥推进30个房地产项目建设,启动34个以上地块房屋动迁项目,全年完成棚户区改造5000套以上、房屋征收120万平方米。实施15个老旧小区改造,对56条背街小巷进行整治。持续推进以雨污管网为主的“三水管网”改造,突出整治城区易涝区、积水点,科学布局雨水调蓄系统,探索实施海绵型道路、公园、小区等建设,努力打造“海绵城市”。

 

优化城市治理。推动“互联网+”“标准化+”在城市治理中的应用,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智慧化治理。加快智慧城市综合平台开发运用,推进数字城管向智慧化升级,年内县大数据中心整体建成运行,实现城市管理资源集中、数据共享。实施物业管理提升计划,探索物业与社区管理相融合新模式,健全业主反映问题、评价服务的渠道,年内智慧物业管理系统小区覆盖率超过20%。标准化治理。突出市容、交通、安全等重点,强化导则的推广运用,深入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提升精细化标准化管理水平。加大占道经营、户外广告、店招店牌等整治力度,提升城市对外形象。盘活城区停车资源,结合公园绿地建设生态停车场,解决部分区域停车难等问题。文明化治理。扎实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四大提升行动”,在市容秩序优化、文明风尚引领等方面下功夫,常态举行“城市管理大家评、月月考”等活动,实现城市共建共治共享。加快“志愿者之家”建设,推动文明引导、环境保护、便民惠民等志愿服务常态开展,力争高分通过年度文明城市省级和国家级测评。

三、紧扣乡村兴,推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乡村振兴战略“20字”总要求,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让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推动农业生产向规模化、多元化、机械化、精品化发展。调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三大优势产业,全年新增设施蔬菜面积5000亩、水产养殖1.2万亩。加快培育一批产业标识鲜明的特色镇、专业村,每个乡镇均建设2000亩高效农业单品基地1个,培育“一村一品”专业村19个。以园区创建为抓手,推动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全年新招引投资超千万元农产品深加工项目2个,科技中心建成使用,创成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调产品结构。顺应市场需求,引导农民发展适销对路的特色农产品,推动“生产导向型”向“消费导向型”转变。强化农产品质量和品牌建设,加快品种改良和更新,力争年内“泗阳鲜桃”通过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新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45个以上。调经营结构。支持发展土地托管、入股等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鼓励农民自愿通过互换或流转方式解决承包地细碎化问题,全年新增土地流转5万亩、规模种植4.25万亩,新建高标准农田6万亩。放大“两大工程”示范县效应,年内农业机械化率提升到83%,在全市率先实现省级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健全农业综合服务体系,加快培育一批懂农业、善经营、能创新的农业应用技术人才,全年新建家庭农场集群服务中心4个,培育新型职业农民4000人以上。

推进镇村特色发展。坚持以城带乡,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精心打造特色乡镇。坚持“镇当城建”理念,实施“照亮乡村”工程,推进镇区“两场一厕”建设,完善教育、医疗、文体等设施,年内每个乡镇创建1条市容示范街、建成2个“街坊公舍”,2个重点中心镇辐射能力进一步提升。卢集生态经济示范镇推进“三集中三转变”,突出抓好特色产业发展、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力争早出形象、早见效益;橱柜家居小镇深化与京东集团战略合作,放大“互联网+制造”效应,年内产品上线销售。充分挖掘镇域历史文化资源,狠抓文化基础设施投入和特色文化建设,着力打造一批“文化名镇”。聚力建设田园乡村。围绕“四美”“五好”要求,全力打造4个省特色田园乡村,坚持产业富村、文化韵村、乡风塑村、环境靓村、改革强村,年内完成实体工程项目,实现田园生产、生活和生态有机融合。积极争取6个村庄进入省第二三批创建试点,每个乡镇打造1个县级特色田园乡村,让乡村从“一处美”向“处处美”转变。深入实施“一挂三化”工程,稳妥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十位一体”配套建设,年内自然村整治率100%。加快提升乡风文明。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深入开展文明镇村、“美丽家庭”创建活动,推动“物的新农村”向“人的新农村”转变。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持续开展文化“三送”工作,全年送戏、送电影到村1900场次,送图书2.4万册以上。健全村规民约,引导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提升农民的精神风貌。

完善农村基础配套。围绕推进农村现代化,积极实施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支撑和带动农村经济转型升级。增加交通供给。加快推进总投资超30亿元的17项重点交通项目建设,年内346省道启动前期工作、267省道开工建设,330省道裴圩至高渡段、347省道泗阳新建段、徐淮路改建以及运河四号桥连接线工程建成通车。加快建设“四好农村路”,突出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建设,增建道路附属设施,优化镇村公交线路,年内提档升级农村公路70公里、建设出庄道路100公里、改造危桥16座。完善水利设施。加快农村防洪排涝、小型农田水利等工程建设,全年疏浚农村河道28条、河塘10个以上,完成千亿斤粮食产能田间工程。持续推进黄河故道治理工程建设,启动黄河故道堤顶路建设和总六塘河、颜倪河综合整治。优化能源布局。开工建设110千伏南刘集、爱园、穿城等输变电工程,年内110千伏南京高传风电送出工程、卢集主变扩建工程建成投运。积极推广太阳能、沼气、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综合利用,年内新建屋顶光伏电站150MW,投放新能源公交车103辆、新配建充电桩60个以上,新增接通天然气乡镇2个。

四、紧扣百姓富,统筹推进民生事业建设。加快实施55个为民办实事项目,推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取得新进展,让全县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多元增收促进富民。政府“有形之手”、市场“无形之手”、群众“勤劳之手”同向发力,让百姓的口袋更加充实。创业富民。适应大众创业需求,完善县乡村三级创业载体体系,深入开展“五小创业”活动,积极引导科技人员、退伍军人和大学生等群体创业,年内新发展私营企业2200户以上,新增创业项目1万个以上,省级创业型乡镇、社区覆盖率40%以上。持续开展创业先锋、创业能人评选活动,树立创业典型,形成引领带动作用。就业富民。大力发展电商、建筑、设施农业等就业容量大的产业,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年内新增就业、再就业1.4万人。继续开发劳动保障、保安保洁等公益性岗位,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稳定就业,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实施一线工人职业技能培训计划,提高劳动者转岗就业能力,年内开展培训2.2万人以上。引导企业通过扩大就业岗位、提供公益项目等方式反哺社会,夯实企业社会责任。脱贫富民。以绣花功夫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持续开展“联村共建”“挂村包户”等活动,加大就业帮扶、产业开发、转移支付力度,做实“家门口就业”工程,实施3500个以上扶贫“菜单”项目,年内1.5万低收入人口、12个省定经济薄弱村脱贫。对因病、因灾、因意外致贫返贫的群体,进行分类帮扶、兜底救助,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不少、一户不落”。加快“两大片区”整体扶贫开发,整合利用各类资金、资源和政策,加大关键性工程投入力度,确保片区年年都有新变化。

强化保障全面惠民。织密织牢社会保障安全网,让群众生计有保障、生存有尊严、生活有希望。健全基本保障体系。持续推进全民参保登记,年内社保“五险”扩面6.42万人,主要险种覆盖率动态保持在95%以上,被征地农民实现“应保尽保、刚性进保”。稳妥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衔接,筹资标准提高到680元/人,实现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城乡一体化。健全社会救助体系。推进乡镇社会救助窗口规范化建设,确保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逐步提升城乡低保、特困人员供养、孤儿养育标准,对1.89万名家庭困难学生实施资助,切实保障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大力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新建“关爱之家”10个。加强康复机构规范化建设,实现14周岁以下有康复需求残疾儿童康复训练全覆盖;强化残疾人机构托养和辅助性就业工作,年内每个乡镇新建“残疾人之家”1个以上、增加残疾人辅助性就业500人。健全养老服务体系。积极构建以居家为主体、社区为依托、医养融合为特色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加快西康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新建标准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30家以上,民办养老机构床位数增长5%以上,每千名老人养老床位数达30张。积极推进公办养老机构运营体制改革,年内6家乡镇敬老院实行“公办民营”。

增加供给倾力利民。紧扣群众需求,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公共服务产品,不断增加群众的“隐性财富”,增强群众的获得感。优化教育资源。加快推进学校建设和改造,年内如皋泗阳实验学校、城南小学和西康幼儿园建成使用,双语实验学校、泗阳实验初中、上海路中学改造完工,逐步解决“择校热”“大班额”等问题。加大校安、改薄力度,全年改造、加固校舍6.17万平方米。实施“三名培育”工程,深化与如皋市合作办学,拓展集团、联盟办学广度深度,高考本一、本二达线率蝉联全市第一。推进教育现代化,年内建成6个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全面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努力造就一支“四有”高素质教师队伍。提高医卫水平。实施等级医院创建、村居卫生机构提升工程,支持县人民医院、新袁医院分别创建三级和二级综合医院,新建85个村居卫生室。加快中医院门诊综合楼建设,新建120指挥中心和公共卫生应急指挥平台,夯实医疗卫生硬件设施。启动智慧医疗工程,探索建立紧密型医联体,力争县域内就诊率90%、基层诊疗量占比超65%。研究制定医生和教师引培一揽子政策,让更多优秀人才留在泗阳从医从教。丰富文体生活。持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健全县镇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新建24小时自助图书馆5个、漂流书屋50个,按照“八个一”功能配套打造60个村居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推进“书香泗阳”建设,大力促进全民阅读,组织群众文化活动300场以上,力争城乡居民综合阅读率超90%。实施三庄汉墓、天后宫等重点文物保护工程,推动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积极申办影响大、市场前景好的大型赛事,加快全民健身项目建设,年内西康运动公园对外开放,建成小型体育公园3个。

五、紧扣生态美,加快营造良好人居环境。深入践行“两山”理论,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十

夯实环境保护基础。从薄弱环节、突出问题入手,加快补齐环保基础设施“短板”,提升“四个能力”。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继续实施城乡污水处理“三扩三提”工程,年内改造提升乡镇污水处理厂6家,新建“1+2”村级污水设施30个,新改建雨污分流和“十个必接”管网30公里,城乡污水收集率分别达95%、80%以上。加强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推进焚烧发电项目建设,力争年内建成投用。强力推进垃圾分类,不断提高垃圾综合利用和规范化处置水平。加强废弃物处置设施建设,探索城市餐厨垃圾、工业固废PPP处理模式,建设一般工业固废处置中心、城市餐厨垃圾处理中心。完善环卫设施配套,年内新建压缩式垃圾中转站1座。加强集中供热设施建设。推动集中热源和热网建设,年内百通宏达热电联产项目供热生产,每年新增供热能力150万吨以上,城区集中供热覆盖率95%以上。

整治环境突出问题。全面推进“263”专项行动,坚决打好治气、治水、治土三大攻坚战。狠抓大气污染防治。坚持道路扬尘、工业废气、燃煤锅炉、餐饮油烟、汽车尾气、秸秆综禁等齐抓共管,PM2.5平均浓度下降0.2%。突出治旧与控新并重,开展VOCs整治和10蒸吨以上燃煤锅炉改造等专项行动,从源头控制新污染源发生,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狠抓水污染防治。全面落实河长制,大力开展水环境综合整治,持续推进黑臭河道治理,全年疏浚水系75公里,省考、市考断面全面达标,消除城市黑臭水体和劣Ⅴ类水体。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建设“五大湿地”生态系统,完成退圩还湖1.76万亩,打造生态样板河道20条以上,建成农田退水生态净化项目50个。狠抓土壤污染防治。实施化肥、农药施用量零增长行动,系统整治农业面源、重金属和工业固废污染,年内全面完成畜禽养殖场达标治理。开展土壤修复试点工作,建立重污染地块名录和开发利用负面清单,严控新增污染、逐步减少存量,确保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

推进低碳城市建设。坚持政府推动、示范带动、公众参与,加快发展低碳经济,着力打造低碳泗阳,守护好发展“绿心”。推动重点领域降碳。深入开展工业、交通、建筑等领域节能降碳行动,推动高耗能、高污染企业低碳化改造和转型发展,年内实施节能和循环经济项目6个以上,淘汰落后高耗能设备80台(套)。加快城市慢行步道建设,新投放公共自行车500辆,鼓励市民绿色出行。全面推广绿色建筑材料和再生建材,年内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5.5万平方米、二星级以上绿色建筑15%以上。提升生态碳汇能力。突出抓好植树造林、生态走廊建设,年内新增成片造林2.3万亩,更新雌株杨树2万亩,提升生态“含绿量”。大力创建环河生态廊道、环湖景观廊道、环城彩色廊道等“三化”示范片,构建稳定、高效的生态碳汇体系。严格生态空间管控。落实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控制生态空间开发强度,严格红线区域环境监管。发挥“263”办公室环保督查职能,切实加强环境综合执法,实行重点企业“绿蓝黄红”环保信用评价,定期曝光典型环境问题,出重拳治理污染。进一步完善生态文明建设考核机制,严格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生态补偿等制度,对各类环境违法行为零容忍、严打击。

六、紧扣环境好,厚植区域发展特色优势。牢固树立“抓环境就是抓发展”的理念,全面优化提升软环境,不断增强县域发展活力和竞争力。

优化营商环境。开展“营商环境建设提升年”活动,以更加优质的政务服务为企业保驾护航,形成优质资源集聚洼地。深化“放管服”改革。强化不见面审批服务,引导企业和群众网上办事,启动镇村两级便民服务中心智能化改造,健全“代办送达”等服务机制,努力实现“足不出户、事情办好”目标。充分放大政务服务“1+5+X”功能,推进线上线下一体化融合,巩固“3338”改革成效。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及工业企业零用地技改项目不再审批制度,实施综合执法和大数据监管,严控涉企检查,切实做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开展“暖企”行动。强化“店小二”服务意识,深入开展“三进三帮”等走访活动,向企业问需、问计、问效,千方百计为企业排忧解难。落实县领导、县级部门挂钩重点企业制度,定期开展精准化、具体化服务,帮助协调解决共性矛盾和个性难题。加大涉企收费清理力度,进一步降低企业用地、用能、融资和物流成本,提振企业发展信心。强化要素保障。更大力度抓好土地、用工、资金等要素组织,全年新增制造业贷款6亿元,盘活低效工业用地1500亩,收储土地1400亩。定期开展银企对接、人企对接等活动,推动生产要素、政策资源向实体经济集聚,做到“围墙内的事帮办、围墙外的事包办”。

优化发展环境。坚持以改革破难题,积极探索实施利当前、惠长远的改革举措,为经济发展注入不竭动力。推进投融资领域改革。大力推广PPP、股权合作等融资模式,力争全年实施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项目3个。深化金融改革创新,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房地产以及金融系统内部的良性循环,严防金融风险,积极招引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以及保险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入驻。支持有条件的企业通过上市和发行债券融资,获取更多低成本融资,力争非金融企业直接融资占比提高到14%。推动国有平台公司瘦身健体、提质增效,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深化农村领域改革。落实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探索农村土地股份化改革,激活农村“沉睡”资源,年内在卢集镇成河村先行试点,力争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开创“新乡土时代”。稳妥推进“土地综合整治+”行动,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建立农村建设用地调查数据库,全年复垦新增耕地1万亩。拓展对外开放空间。突出优进优出导向,完善外资招引考核机制,力争全年新引进外资项目5个以上、实际到账外资5000万美元。加大对服装、家居等重点出口产业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注册境外商标、争创国际品牌,年内新增进出口经营权企业24家以上,外贸进出口总额超4亿美元。

优化社会环境。坚持底线思维、问题导向,立足抓早抓小,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推行“全要素”网格化治理,建立“五统一”治理模式,把服务触角延伸到群众身边。加快技防装备升级改造,推进公共安全视频监控高清建设,年内重点公共区域视频监控覆盖率100%,综治大数据实现县镇村三级联网运用。深化诚信泗阳建设。加强各类市场主体信用信息的收集、存储和应用,加快建设覆盖全县的信用信息平台。全面开展诚信示范街、诚信经营户等创评活动,定期发布诚信“红黑名单”,在环境保护、金融税务、劳动用工等重点领域,探索实施绿色信贷、差别化授信等举措,对失信行为实施多方联合执法,致力形成不敢失信、失信必惩的良好社会风气。维护社会安全稳定。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抓好生产、交通、消防、网络等重点领域安全监管,常态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排查和整治活动,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提档升级,确保不发生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建立完善预防和化解信访矛盾长效机制,积极回应、处置群众合理性诉求。开展打击“盗抢骗、黄赌毒”犯罪专项行动,不断增强群众的安全感。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确保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健全应急管理体系,开展应急实战拉动演练,提高突发事件防范控制、应急响应、有效处置的能力。

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进入新时代、书写新辉煌,要求以更高标准推进政府自身建设。我们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努力打造人民满意政府。

坚守党性,从严治政。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始终秉持“上级和县委有要求,第一时间有行动”的政治自觉,确保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法检两院的司法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应。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精神,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锲而不舍抓好作风建设,对照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10种新表现,坚决查处、整改隐形变异“四风”问题。

尊崇法治,依法行政。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认识问题、解决矛盾,把依法行政贯穿于政府工作的各个层面、各个环节。遵循“三重一大”事项民意征集、专家咨询论证、集体决策和第三方评估等制度,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完善政府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制度,加强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尊重并执行审判机关、复议机关依法作出的生效裁判。加强政府合同、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健全规范性文件后评估和定期清理机制。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推动跨部门、跨领域综合执法。

务实创新,高效施政。按照“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总要求,深入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培养专业能力,努力增强改革创新、科学发展等八个方面本领。树立担当精神,坚持务实作风,常态到基层开展调研,到群众中汲取智慧,开短会、干实事,真正在干事业上用心思、抓落实上想办法、求实效上下功夫。继续落实好每周县长办公会、重点工作定期调度等制度,深化目标绩效管理和政务督查,提升政府工作效率。健全“三项机制”,让能干实干者有平台、受重用,让敢闯敢试者有底气、受包容,让碌碌无为者有压力、受惩戒。认真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全力打造服务型政府,让发展更有温度,幸福更有质感。

干净自律,勤勉从政。严格落实“一岗双责”,聚焦权力运行风险点,强化审计监督全覆盖,坚决用制度管权、管钱、管事、管人。全面推行财政预决算、政府投资工程结算审计等结果公开。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持续压缩行政成本,严格预算编制管理,确保“无预算不开支,有预算不超支”,年内“三公”经费保持不增长。坚持严肃教育、严明纪律、严格管理,严查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努力建设政治生态的“绿水青山”!

各位代表!深化改革、转型升级、防范风险、脱贫攻坚、污染防治,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走好的新长征路。无论这条路有多少“雪山草地”“坎坷荆棘”,我们都要一往无前地走下去,奋发有为地走出来,直到胜利的彼岸。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市党委政府的部署要求,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砥砺奋进,为建设“强富美高”全面小康新泗阳而不懈奋斗!

本文来源:http://www.cyloushi.cn/gongzuojihua/1599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