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发展情况调研报告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更新时间:2021-05-20    来源:调研报告    手机版     字体:

【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发展情况调研报告】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20xx年2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xx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发展规划纲要》,规划批复以来,示范区建设稳步推进,但面对新形势、新要求,示范区建设发展仍面临较大困难。为此,省发展改革委组织调研实践组于2018年5月15日至17日深入xx市、xx市开展示范区建设专题调研。通过深入文化旅游企业、重大项目建设现场、乡村旅游点、红色旅游点、经营户等,实地查看生态环境保护、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特色旅游产品开发、新业态发展、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等情况,与基层干部、企业家、群众交流,深入了解示范区各方面情况,对当前示范区建设发展中存在的突出困难和问题进行全面分析,提出具体政策建议。

一、示范区建设发展情况

xx示范区区位条件优越,生态环境优良,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富集,是全国乃至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特色鲜明的文化旅游区域。

(一)上下联动强机制。成立了省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领导小组,将推动示范区建设工作纳入省旅改领导小组,统筹安排、协力推进。建立示范区联席会议制度,由省政府负责同志担任召集人,示范区七市轮值召开,目前已召开三次联席会议。示范区各市、省直各单位成立推进示范区建设工作机制,确立部门、专人负责。建立联络员机制,及时通报示范区建设过程中重大事项、困难问题,形成上下联通、左右联动的工作推进机制。

(二)旅游发展增动力。2017年,xx示范区实现旅游总收入xx亿元、接待入境游客xx万人次、国内游客xx亿人次,同比分别增长xx%、xx%和xx%,占全省比重分别达到52.48%、xx%和xx%。旅游总收入占GDP的比重由2012年的xx%提升至2017年的xx%,旅游产业增加值对GDP和服务业的贡献率分别超过xx%和xx%。目前示范区共有5A景区7家,4A景区105家,7家4A景区争创5A级,12家旅游度假区争创国家级。xx世界遗产之旅、佛教文化观光之旅等融入国际大循环的旅游精品线路质量不断提升,168徒步旅游黄金线、xx最美川藏线等个性化、定制化旅游精品线路不断涌现。

(三)文化传承显活力。深入挖掘徽风皖韵地域文化内涵,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挖掘和弘扬徽文化。设立徽州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建设专项资金,整体推进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与文化部、故宫博物院开展合作,建立故宫博物院驻xx市徽派传统工艺工作站、故宫学院徽州分院和故宫博物院博士后工作站。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举办中国非遗传统技艺大展,促进文化资源向文化品牌的整合转化。加大对非遗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力度,中国宣纸集团对传承人提供资金补贴和职称评定。创新发展特色文化。支持xx文房四宝、竹木石砖雕、徽菜、宣纸制作等旅游企业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推动建设农民文化乐园并占全省一半以上。举办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实施黄梅戏文化惠民“百千万工程”。

(四)生态文明树形象。2017年示范区7市PM10平均浓度78.9微克/立方米,PM2.5平均浓度56微克/立方米,好于全省平均水平。推进示范区生态创建。示范区新增9县(区)入选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xx市、xx市成功获批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推进水环境保护。2017年示范区国家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94.3%,无劣Ⅴ类水体。编制长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完成71个项目。新安江流域水环境生态补偿累计投入资金约120亿元,新安江流域水质始终为优。加强城乡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区7市累计建成绿道2028公里、污水配套管网1607公里,治理水土流失476平方公里,实施生态修复355平方公里。

(五)全域旅游抓提升。以全域旅游创建为抓手,全面提升示范区旅游发展质量。强化规划引领,各地相继成立领导小组,示范区列入国家全域旅游创建名单的19个市县(区)均已开展全域旅游示范区发展规划编制相关工作并制定创建工作实施方案,目前已有13家完成规划编制。推行旅游综合管理体制改革,各地积极组建旅游管理综合执法局,建立旅游综合执法机构+旅游警务、旅游巡回法庭、旅游市场监管分局“1+3”旅游管理综合执法模式,目前xx市、池州市和泾县、潜山县等地“1+3”执法改革基本完成。加大全域旅游品牌宣传推广力度,“xx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旅游营销联盟”正式组建,xx7市在杭州开展“美丽xx”旅游联合营销活动,联手打造示范区“山水xx文化徽州”、“诗画xx”整体旅游形象。

(六)新兴业态补短板。发展旅游新业态是旅游供给侧改革重要思路和出路。推进旅游+体育、研学、健康、休闲融合发展,示范区获批全国“十佳”体育旅游精品项目13个、长三角旅游标准化示范营地2家、省级体育旅游基地6家、省级研学旅游基地23家、省级旅游小镇20家。xx古村落、环xx-太平湖-九华山、沿江、安庆-天柱山等乡村旅游产业集聚区不断形成。黟县获评中国优秀国际乡村旅游目的地,潜山县获评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xx(黟县)国际山地车节被认定为“国家体育旅游精品赛事”,xx徽杭古道景区被评为国家体育旅游产业示范基地。

(七)项目建设出亮点。2017年示范区大新专项目完成投资4408亿元,开工项目1057个,竣工项目739个,分别占全省总量的35%、40%、44%。芜湖鸠兹古镇、马鞍山博望区莱特气弹簧、xx高德电力装备制造、池州安芯高可靠性汽车电子芯片、安庆晨兴智能机器人、xx金盆湾等项目竣工投产。204个文化项目列入省重点投资计划,当年完成投资298亿元,为年度计划的121%。在建旅游项目1072个,完成投资859亿元,占全省总量的42%。中国宣纸股份公司、再芬黄梅文化艺术股份公司等列入省级重点扶持文化改革发展示范企业。xx市现代服务业产业园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入选我省第二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示范区建设以来,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规划纲要定位、省委省政府要求、人民群众期盼相比,还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一是主要任务完成不易。到2020年,示范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世界级文化旅游品牌培育等目标任务完成难度较大。二是推进机制运行不畅。省级层面未建立专门推进机制,组织推进力度不够大,存在任务不清、责任不到位的情况,省市县尚未形成推动合力。三是配套政策落实不力。设立示范区文化旅游产业投资基金、建立健全各类生态补偿机制等具体政策尚未落实到位。四是旅游发展水平不高。大部分地区尚处于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初级阶段,在旅游配套服务、宣传营销、新业态培育等方面存在不足。五是错位发展思路不清。旅游项目、旅游商品差异化发展不明显,同质化发展和竞争较为突出,运用“互联网+”、“旅游+”思路和办法不多。六是专业人才保障不足。旅游人才总量不足,供需缺口较大,尤其是高端、一线应用技能人才;从业人员素质总体偏低,缺乏人才引进和培养奖励机制。

 

三、下一步工作意见和建议

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保护、绿色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努力把xx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打造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xx样板。

(一)做“实”规划评估,释放“两山理论”发展潜力

开展xx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发展规划纲要中期评估,分析现状,梳理问题,提出对策,确保如期完成示范区建设和发展目标任务。全面梳理规划纲要和任务分工所设定的目标任务,对于按照时序进度有所落后的目标任务要再加压、再督促,对于还未启动的和按照时序进度难以完成的任务,责任单位要作出书面解释。相关单位对于任务分工中的各项支持政策要逐条梳理,已经落实的要持续推进,落实不力的要分析原因,抓紧推进。全面对标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对照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积极吸纳采用推进示范区文化旅游发展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二)做“靓”全域旅游,壮大“两山理论”发展实力

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全面满足外来游客深度体验和当地居民公共休闲需求的总体目标。继续实施“1+N”宣传营销,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宣传相结合,结合京福高铁、宁安城际、杭黄高铁等重点线路开展示范区全域旅游形象宣传。2018年,力争一批国家全域旅游创建单位通过首批验收。到2020年,将xx示范区核心区各县(市、区)创建成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三)做“深”改革开放,共享“两山理论”发展红利

深化旅游业“放管服”改革,严格执行项目备案或核准要求,加强对项目策划规划、落地建设、竣工运营等各环节的指导服务,避免和减少近距离复制和产能过剩。加快推动国有旅游景区所有权、经营权、管理权分离,引入社会资本参与经营,增强发展活力。探索构建跨行政区域的景区运营机制,在部分旅游景区组建管委会或实行“景镇合一”管理模式。紧紧依托国家合作机制平台,加强与境外旅游城市、友好景区交流。大力推进区域旅游一体化,主动融入国家东部生态文明旅游区创建、长三角地区旅游合作一体化,探索区域旅游合作的新模式新机制。

(四)做“精”地域文化,激发“两山理论”发展活力

着力在培育企业主体、集聚组团发展上下功夫,着力引进一批辐射力广、带动力强的大企业大项目,加快实现文化资源优势向文化产业优势的转化。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将示范区文化旅游发展纳入全省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继续给予政策扶持。省级文化强省资金继续向示范区适度倾斜,重点支持一批重大文化旅游项目。加强非遗保护和传承。做好国家级安庆黄梅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申报工作,举办全国非遗传统戏曲演出季。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实施国家文物保护样板工程,启动呈坎村和黄田村古建筑群第三期维修工程。加强国保省保集中成片传统村落保护利用。

(五)做“优”生态环境,突出“两山理论”发展魅力

推进大xx国家公园建设,遵循“多规合一、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分期实施”原则,编制完成《大xx国家公园总体方案》,完善工作机制,推动方案实施。强化生态修复,实施“三江四河”流域生态保护工程,推进河道综合整治、生态河岸建设和退田还湖还湿。加强污染综合防治,实施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升级改造和重点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建设。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大力开发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支持建设一批国家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和骨干企业,争取更多单位和地区列入国家级试点示范。

(六)做“强”组织保障,凝聚“两山理论”发展动力

形成“一条线”推进格局,进一步完善省推进示范区建设工作机制,坚持完善示范区联席会议制度。各级政府强化工作推进机制,形成省、市、县三级推进示范区建设发展合力。落实“一把手”负责制,推动省有关单位建立更加紧密有效的联动机制,共同为示范区发展出谋划策尽责。压实各市、县政府的主体责任,明确目标任务,压实工作责任,确保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推进。明确“一班人”专门负责,示范区各市、省直各单位成立推进示范区建设工作机制,确立部门、专人负责。完善联络员机制,及时通报示范区建设过程中重大事项、困难问题,形成上下联通、左右联动的工作格局。

本文来源:http://www.cyloushi.cn/gongzuobaogao/169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