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引导人们树立|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更新时间:2020-01-01    来源:实施方案    手机版     字体: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引导人们树立|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推动全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活动深入开展,引导广大未成年人增强道德意识、养成文明习惯、争做有道德的人,决定在全区未成年人当中广泛开展“认星争优、做美德少年”“日行一善”“洒扫应对”“节日小报”“文明小博客”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以立德树人为目标,以广泛参与、自我教育为着力点,以自我认星、自觉争优为基本原则,立足未成年人道德实践和道德养成,引导他们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积极参加道德实践活动,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健康成长,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通过开展“日行一善”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培养善心、树立善念、实践善行,不断实现人格的优化与完善,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通过开展“洒扫应对”教育活动,培养中小学生的劳动观念和生活礼仪。以制作“节日小报”为主要载体,以“体验感悟”为活动重点,采取多种形式,深入挖掘传统节日的深厚文化内涵,促进广大未成年人在创作中培养综合素质、在参与中感悟民族精神、在实践中激发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通过开展“文明小博客”实践活动,积极探索利用互联网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途径,引导学生健康上网、文明上网、自我教育、自我提高,丰富未成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引导广大未成年人积极向上,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促进广大未成年人快乐成长、健康成长。

二、“认星争优、做美德少年”活动

(一)活动内容

“认星争优、做美德少年”活动以全区中小学在校生为主要对象,由各中小学校负责组织活动的日常开展。活动将美德少年标准分为孝老爱亲、尊敬师长、团结友爱、热爱劳动(或诚实守信)、勤俭节约五个方面,并分别用“星”作为标志。每颗星的具体内容是:

1、孝老爱亲星。懂得感恩父母,孝敬长辈,自觉做到问候父母辛劳,记得父母生日,关心父母健康,帮助父母分担家务。

2、尊敬师长星。懂得尊敬老师,理解老师,礼遇老师,尊重老师的辛勤劳动。见面主动向老师问好,虚心接受老师教导,上课时遵守纪律、认真听讲,积极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3、团结友爱星。懂得热情礼貌,言行文明,宽容待人,诚实守信。有团队精神,善于与同学沟通交流,互帮互助,互学互爱,共同进步。积极参加献爱心、送温暖等关爱活动。

4、热爱劳动星。懂得劳动创造幸福,劳动光荣,自觉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农业生产、社区服务,参加环境保护、植绿护绿、公益宣传、扶贫救灾等小小志愿者活动,培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

5、勤俭节约星。懂得珍惜父母和他人的劳动成果,不浪费一度电、一粒粮、一滴水、一张纸,不挑吃穿,不乱花钱,不盲目攀比,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培养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好品格。

每颗星的具体内容,按照认星对象的不同设定小学、初中两个评价标准(详见附件1、2)。

(二)方法步骤

“认星争优”活动以一个学期为周期。学校成立“认星争优、做美德少年”活动指导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和指导督促活动开展。各班成立活动组委会,班主任老师担任组委会主任,其他成员全部由学生担任。活动分认星、创星、争优、表彰四个环节。

1、认星。由班级组委会组织学生根据自身实际,对照“星级标准”,自主提出自己的争星目标,制定个人创星计划,并提出认星申请。认星不限数量,鼓励一次认满5颗星。组委会在班内张贴“认星榜”,展示全班同学认星概况,接受老师、同学的监督。

2、创星。创星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由班级组委会具体负责。首先,由创星学生建立个人创星档案,对自己的日常表现和创星历程作如实、详细记录。组委会做好日常监督。第二,创星档案每月交班级组委会评议一次,组委会根据个人创星记录和日常监督情况提出评价意见,指出下一步努力方向。第三,学期末,创星表现经家长签字认定后,创星学生向班级组委会申请授星,并提交创星档案。第四,组委会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由组委会主任主持进行集中评议。评议通过,即由组委会主任签字授星,并在班内公布,予以表彰。

3、争优。要定期举行班会、少先队会,组织学生交流创星成果和心得体会,提出改进的意见、建议。指导老师给予适当点评和鼓励。创星成功的学生要努力保星、争优,出现表现滑坡、不再具备某颗星的条件时,取消资格,重新申领。获得全部五颗星,并连续保持两个学期以上的学生,经学校活动指导委员会评议认可后,晋升为校级“五星”。获得校级“五星”的学生可逐级推荐参加区县、市、省级美德少年评选活动。

4、表彰。在广泛开展“认星争优”活动的基础上,各区县、高新区、文昌湖区要组织开展美德少年评选活动,对“认星争优”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进行表彰奖励。对在“认星争优、做美德少年”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要优先推荐参加全市美德少年评选。

(三)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认真部署。各镇文明办、妇联、教委中心校要把“认星争优、做美德少年”活动作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有效抓手,切实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要制定具体可行的工作方案,切实抓好组织实施。文明办要积极发挥组织、协调作用,教育、共青团等部门要抓好活动落实,指导、督促活动开展。妇联要发挥自身优势,动员各方面积极参与、支持活动开展,特别是引导家长参与到活动中来,做好对孩子的评价和监督。

2、加强引导,活动促进。学校、班级要利用重要时间节点,围绕爱党爱国、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友爱同学、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等开展道德实践活动,组织学生积极参与中华经典诵读、“我们的节日”、“洒扫应对”、“日行一善”、“小小志愿者”以及“童心向党”歌咏活动、“向国旗敬礼”网上签名寄语等主题教育活动,大力开展学雷锋道德实践活动,积极开展体验教育、感恩教育,使未成年人在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活动中增强道德观念,践行道德规范,实现创星目标。

3、简便易行,重在参与。各中小学校原则上要按照文件规定的内容和环节开展活动。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成为活动的主角,实现全员参与、共同提高。设计活动要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符合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内容要简单明了,具体实在,使未成年人乐学易记,便于转化为实际行动。操作要简化程序、简便易行,利于实施,便于参与,不额外增加老师、学生负担,增强活动吸引力感染力,提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4、注重宣传,扩大影响。要组织新闻媒体大力宣传“认星争优、做美德少年”活动的重要意义,宣传美德少年的先进事迹和优秀品质。要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板报、手抄报等宣传“认星争优、做美德少年”活动的进展情况和取得的成效,宣传“美德少年”的先进事迹。要结合学校、班级“道德讲堂”,组织学生讲述身边美德少年的先进事迹,讨论“我心中的美德少年”,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使争做“美德少年”成为广大未成年人的自觉行动。

三、“日行一善”主题实践活动

(一)活动内容

“日行一善”主题实践活动以全市广大中小学生为主体,在全市中小学开展实施。凡是一切真、善、美的意识和行为,有利于学生个人健康成长的意识和行为,都属于“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的内容。具体包括:

1、知善。学校通过各种方式,教育学生知道并理解“善”的意义和内涵,掌握行善、为善的内容、要求、方法,教育引导学生长期地坚持做好事,长期的践行、感受,使学生在头脑中逐渐形成一个正确的道德标准。如:摘录历代善的名言警句,鼓励学生诵读,加强对传统善的理念的理解和传诵;坚持开展《弟子规》、《三字经》等蒙学经典诵读活动,加深学生对“日行一善”活动的认识;编写《日行一善歌》、“日行一善十二条”等,让学生在经常吟唱中规范自己的言行;利用校园网络、广播、班队会、板报、宣传窗等途径,向学生讲解善的内容、要求、方法等等。

2、行善。就是将公民道德建设的要求在学生言行中细化和具体化,主要包括开展善的记录以及组织主题活动来巩固善的成果。要求学生从身边事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每天坚持做一件好事,例如帮助同学打扫卫生、扶老人上楼梯、保护环境、做家务等,通过长期坚持做好事,养成抬手做好事、随处可行善的良好习惯和助人为乐的优秀品质,并仔细体会做好事为别人带来方便和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同时,做好善的行为记录。按照“每日一言、日行一善、日复一日、德才兼备”的理念,学校制作《日行一善登记册》,鼓励学生将好人好事记录在册,同时编辑《日行一善故事集》,将学生的善行编辑成书。开展最佳善言征集活动,精选学生自编的“善”的语句,引导学生学习交流。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师生共编《近善集》活动,由教师每天挑选美文佳句,供学生在《近善集》抄录,并记录感言体会和自己当天所做好事。

3、扬善。让学生在行善过程中修身律己、提高自己,进而以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带动他人,做善的传播小天使。通过开辟“日行一善”文化墙、设立“四德之星”光荣榜、传唱“日行一善”歌、召开“日行一善”故事会、家长会、编印“日行一善”故事集、举行“日行一善”征文、绘画、摄影以及手抄报比赛等形式营造扬善的良好氛围,鼓励引导学生将善的理念传播到家庭和社会。

此外,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还可以通过评选先进、树立道德模范等方式对在活动中涌现的好人好事予以表彰,积极宣传先进人物、先进事迹,用身边的先进典型影响身边人,用身边的好人好事教育身边人,激励和引导学生以先进典型为榜样,不断培养崇善向善的自觉意识和行为。

4、乐善。通过设计方案,日积月累、耳濡目染的熏陶,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做好事、行善事的快乐和幸福,培养孩子们行善、乐善的品质,逐步实现由“日行一善”到“日行多善”,最终实现“终身向善、终身乐善”。

各学校可以参考“日行一善”四步法,结合本校特点,尽量使活动开展更具操作性和指导性。

(二)活动要求

1、在教学中渗透。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把“日行一善”的要求生活化、具体化,通过各学科教学进行引导,通过加强学校管理、建设校园文化加以体现。在日常教学、团队活动、班主任工作中,以及举行国旗下讲话、开学典礼等大型集会的时机,时时、处处教育学生强化“日行一善”的观念。通过潜移默化地教育引导,使学生在头脑中逐渐形成正确的道德标准,从小养成“抬手做好事、随处可行善”的良好习惯和助人为乐的优秀品质,为他们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打下基础。

2、在活动中培养。围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把“日行一善”活动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实践、中华经典诵读和美德少年评选等有机结合,统筹安排,相互促进。如结合学雷锋活动,可以开展“天天学雷锋,善行进社区”、“日行一善,感恩知孝,一生储蓄”等道德实践活动,开展打扫环境卫生、义务植树护绿、给孤寡老人送温暖献爱心等志愿服务活动,加深学生对“善”的内涵和外延的理解,让学生在家做孝顺孩子,在学校做文明学生,在社会做合格小公民,把“日行一善”活动不断引向深入。

3、在家庭中熏陶。注重发挥家庭在育人中的基础作用。引导家长自觉承担起培养孩子健康成长的责任。开展“小手拉大手、文明齐步走”主题教育实践、“校园开放日”等活动,组织召开家长座谈会、家庭教育讲座,让家长了解掌握“日行一善”的道德要求,重视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形成教育合力。各学校可以根据家长的特长和职业特点,精心设计活动内容,组织家长和孩子参与力所能及、形式多样的道德实践活动,共同受教育、共同得到提高,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还可以开展“日行一孝”、“家庭冠礼”活动。为父母多做事,对父母多说知心话,为父母过生日,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体会和感激父母培育自己的艰辛和不易,养成孝顺父母、报答父母的品行。

四、“洒扫应对”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一)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洒扫应对”教育活动,培养中小学生的劳动观念和生活礼仪,引导中小学生修身律己、积善成习,在家庭孝敬父母、在学校尊敬师长、在社会谦恭待人,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将广大中小学生培养成心向党、爱劳动、有礼貌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活动内容

所谓“洒扫”,是指对学生的教育要从生活的劳动教育入手,以养成清洁整齐的习惯;“应对”则是指在待人接物方面的礼节教育。“洒扫应对”主要包括四项内容:

1、劳动实践教育

(1)在学校,快乐劳动。各中小学校每天开展快乐劳动十分钟、两小扫和每周一大扫活动,个人课桌、书包、书本、衣着保持干净整洁。在寄宿制学校,开展宿舍卫生评比、叠被子大赛等基本生活能力培养。因地制宜,在校园劳动基地和学校楼顶,开辟“开心菜园”,引导学生种植各种农作物,进行劳动实践。

(2)在家庭,自理自立。鼓励未成年人在家里做叠衣服、洗碗、洗菜、做饭、扫地等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引导他们每天起床整理个人房间、出门前整洁个人衣装,进行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在农村,引导未成年人利用双休、节假日,跟随父母走进田间地头,学习农活农事。

(3)在社区,志愿劳动。组织低年级学生开展“楼栋小卫士”活动,为楼道邻里做清洁小服务。组织高年级学生重点开展“社区卫生一日扫”、城乡卫生清扫、社区义务劳动等体验活动。

2、谦恭有礼教育

(1)在学校,文明礼仪伴我行。加强校园生活礼仪教育,采取“四进”礼貌(进校园、进会堂、进教室、进办公室),“三相处”礼仪(与老师交往相处、与同学交往相处、男女同学交往相处),教学区内“三个轻轻”(说话轻轻、走路轻轻、推门轻轻)的知识竞赛、观摩学习、礼仪操展示等多种形式,引导未成年人懂礼仪、讲礼貌、尊师长。

(2)在家庭,培养待人接物礼节。从小教育孩子待客之礼(如端茶倒水、问好问候、陪同聊天等)和做客时的礼貌(如敲门、问候、用餐、告别等)。

(3)争做文明小公民。组织引导未成年人从“文明在我口中”、“文明在我手中”、“文明在我脚下”、“文明在我心中”四方面入手,每天做一件小事(如捡拾垃圾、植树护绿、文明宣传等),日行一善,逐步培养文明习惯。

3、责任担当教育

(1)在学校,开展“知恩、感恩、报恩,爱党、爱国、爱民”教育。采取班会、队会等形式,引导未成年人从感恩老师、父母开始,茁壮感恩心苗,常怀感恩之心、常立感恩之德、常行感恩之举。高中时举行“成人之礼”仪式,通过与父母互赠礼物、老师同学祝福、宣誓等,感谢父母养育、老师教诲的恩情,树立责任和义务意识。

(2)在家庭,开展“日行一孝”教育。开展“我为妈妈(爸爸)过节日”、“我当一天家”、“与父母说说知心话”等活动,养成勤动手、多交流,孝顺父母、报答父母的美德习惯。同时,引导未成年人在自己生日和父母生日当天,或在节假日期间,向父母说感谢话、打祝福电话、发亲情短信,感恩父母。

(3)开展关爱活动。组织引导未成年人开展“红领巾敬老助残”、“关爱空巢老人”、“福利院献爱心”、大型活动志愿服务等活动,引导学生传递文明、传递温暖,培育社会责任意识。

4、生命安全教育

每学期在学校开展消防、交通、地震等安全演练及应急救护知识教育活动,参与消防、交通、地震、溺水救生等仿真模拟体验,引导学生珍惜生命、学会生活。不断丰富学生安全教育内容和形式,把安全教育列入新生入学教育计划,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编写发放一些通俗的“安全常识”小册子,举行安全知识演讲、有奖竞答等活动,提高学习效果,培养安全意识,达到学习目的。

(三)活动要求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中小学校要充分认识到开展“洒扫应对”教育活动对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重要性,要根据开展“洒扫应对”教育活动的总体部署,加强领导,因地制宜,制定个性化实施方案,狠抓落实,确保安全。

2、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各单位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课堂主渠道和教师主力军作用,组织开展活动。要充分利用家长学校、乡村学校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等阵地,形成“洒扫应对”教育活动“三结合”网络。要充分发挥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五老”人员的作用,整合和运用教育资源,支持和丰富“洒扫应对”教育活动,确保“洒扫应对”教育活动顺利开展。

3、坚持创新,宣传典型。“洒扫应对”教育活动是一个开放式的教育课题,要组织各中小学校结合本校实际,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内涵,形成创新案例,提高“洒扫应对”教育活动的吸引力和实效性。要及时发掘、培育在开展“洒扫应对”教育活动中的先进典型,及时宣传推广优秀学校的典型经验和做法。

五、“节日小报”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一)活动目标

以制作“节日小报”为主要载体,以“体验感悟”为活动重点,采取多种形式,深入挖掘传统节日的深厚文化内涵,充分利用传统节日引导广大未成年人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促进广大未成年人在创作中培养综合素质、在参与中感悟民族精神、在实践中激发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二)活动内容

1、突出节日主题。根据不同节日的类型,如传统节日、法定节日、纪念日、地方文化节日、校园节日,特别是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等,挖掘节日文化内涵和教育意义,结合学生认知规律、年段特点和实际需要,确定有时效性的小报主题,组织学生进行“节日小报”创作。

2、创新形式内容。可参照节日资料汇编、风土人情介绍、参与活动情况、自我感受表达等板块并注意结合学校特色和学生个性来组织小报内容。注意结合学校特色和学生个性来组织小报内容,注重创新形式,可灵活采取个人、小组、班级、家庭等方式,发动学生通过报纸、电子杂志、博客、网页等形式创造性地编制各具特色的小报。

3、丰富活动内涵。充分利用经典诵读活动、民俗知识讲座、传统手工艺作品制作、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博物馆和纪念馆、故事会、赛诗会等多种方式,引导和组织学生在节日期间,亲近家庭,走入社区,亲身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自觉接受爱国主义的教育,用知识享受节日快乐并丰富自身的精神生活。

(三)活动要求

1、注重学生参与,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节日小报”创作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的教育形式,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新突破。各学校要把开展好“节日小报”创作活动作为深化“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的重要载体,纳入学校的常规工作。要根据自身情况,精心策划、周密组织,紧扣和细化主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在每个传统节日以小组制作、个人制作、家庭制作等方式组织学生创作“节日小报”。“节日小报”的创作要倡导创作主体的自主性,注重创作内容的丰富性,突出表现形式的多元性,有效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要充分利用节假日,发动学生收集活动的相关资料,精心设计青少年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活动项目,积极创新传统节日的教育形式,使“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走进家庭、走进村居,增强活动的广泛性和实效性。

2、注重社会实践,深化传统美德教育。各中小学校要通过“节日小报”引导未成年人走近传统文化,体现传统文化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有机结合。在创作“节日小报”过程中,学校、老师、家长要有意识地引导中小学生去收集不同传统节日的相关民俗,参与民俗活动,如春节贴春联、元宵观灯、清明祭祖、重阳登高等,用心用脑去理解、体会、认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通过“节日小报”引导未成年人走进生活,尤其注重在活动中实现“知行合一”。利用传统节日、法定节日、纪念日、地方文化节日、校园节日等,组织学生走进社区、走入社会开展实践活动,引领学生践行传统美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3、注重结合主题,务求活动取得实效。要把“节日小报”活动与深入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各项教育活动紧密结合,使各类活动相互贯通、相互融入、相得益彰,不断增强活动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使传统节日成为一个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的内涵丰富的教育形式。要结合地域优势、人文资源,建设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独有的办学理念,引导学生创作集聚本校特色和个人风格的“节日小报”。要通过升旗仪式、班队会、小报评选等活动,利用校园网、校园广播站、校刊、年级报、校园宣传栏等阵地,展示学生“节日小报”创作成果,反映学生参与活动的所思、所感、所悟,为学生创作“节日小报”搭建交流、沟通的平台。

4、注重工作实绩,及时推广典型经验。要积极开展“节日小报”创作评比活动,调动学生创作的积极性。要对各个传统节日开展的活动情况进行阶段梳理,形成有操作性和指导性的经验措施。要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认真总结,提炼好的经验和做法,树立先进典型,推荐优秀案例,学习先进做法,以推进主题活动不断深化。要将活动方案、图片、录像、信息等资料及时做好整理。各学校要做好“节日小报”的收集工作,相关部门将适时开展评选活动,将优秀作品进行汇编。

六、“文明小博客”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一)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文明小博客”实践活动,把“文明小博客”作为网络教育的有效载体,积极探索利用互联网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途径,引导学生健康上网、文明上网、自我教育、自我提高,丰富未成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引导广大未成年人积极向上,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促进广大未成年人快乐成长、健康成长。

(二)活动内容

1、加强平台建设,发挥学校作用。一是建立博客平台。在各级教育网站建立开博平台,依托各级教育网站,组建专门的运营团队,精心设计“文明小博客”频道,加强日常管理维护。以“班级博客圈”为基本单元,开展创建“班级博客圈”活动,形成班级博客圈——学校博客圈——教育网“文明小博客”三级“博客系”。学校德育主任、班主任要担任“圈主”,负责管理好学校博客圈、班级博客圈,要明确每位老师在“班级博客圈”活动中的德育任务,形成全员育人的生动局面。二是突出学校主导。学校要成立领导小组,分管领导主管,德育主任主抓,班主任具体抓,信息课老师积极配合,各负其责,分工合作。要把开展小博客活动作为改进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方式的切入点,纳入校本课程,做到从校领导、班主任到任课老师,每个人都认真投入、用心实施。三是明确教师责任。教师要组成辅导团队,指导学生开博写博,坚持阅读和回复学生博文。要发动教师组织“爱心手拉手”活动,让部分没条件上网或写博能力弱的孩子与家庭条件好、学习能力强的同学一起开博,共同感受写博带来的乐趣。

2、突出思想内涵,丰富主题活动。提升德育实效是开展活动的核心目标。要把“文明小博客”活动与“学习雷锋,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在校园内,力求做到“三融入”:即把“小博客”活动融入思想品德教育中,国庆节可以开展“我和我的祖国”征文大赛、植树节可以进行种植观察、妇女节可以“给妈妈的祝福”、教师节可以为老师画像等;融入校园文化活动中,组织校园童谣、书法绘画,诗歌集邮等比赛,为学生写博提供素材,激发学生参与热情;融入学生的成长进步评价中,评选“博客之星”、“校园十佳博客”、“博客进步奖”等,激励“小博客”健康成长。在校园外,可以依托教育网组织丰富多彩的线上线下活动,线上,重点围绕中央文明办布置的主题教育活动,在春节、元宵节期间开展“我们的节日”节日电子小报征集比赛、“评选美德少年”等;有意识地设置题目,开展“珍爱生命,健康成长”等征文活动,使“文明小博客”成为未成年人重要教育阵地。线下,精心组织举办中小学生博客大赛、博客夏令营、教师博客大赛、校园博客文化讲座等,不断扩大影响力、增强实效性。

3、引导学生参与,促进健康成长。把“文明小博客”建设成未成年人的知识学园、文化乐园、精神家园,必须在以下方面做好教育引导:一是引导学生记录生活、展示自我、收获快乐。在各班级中推行“日观察”作法,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记录生活的良好习惯;指导学生通过个人博客,记录、展示自己的成长过程、日常点滴、思想感悟等,从生活中发现真善美,和更多的同学分享心得乐趣,不断激发学生积极性。学校要切实减轻课业负担,为学生写博创造条件。二是引导学生交流互动、释疑解惑、获得帮助。引导学生积极打开心扉,把自己在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疑惑,以及不易、不便表达的心理活动,通过博客进行倾诉,寻求老师、同学及志愿者的帮助。学校要普遍开展“大手拉小手”、“爱心手拉手”等结对活动,帮助未成年人解释困惑,培育良好心理品质,引领他们快乐成长。三是引导学生涵养心灵、践行道德、促进提升。制定《文明小博客行为规范》,认真落实中小学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引导他们养成文明行为习惯。依托小博客平台,广泛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学雷锋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引导未成年人在参与中修身立德、提升素养。

4、整合多方资源,优化网络环境。大力运用新媒体整合各种道德教育资源,加强网上网下互动联动,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一是纳入“文明办网、文明上网”系列活动。深化开展“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活动,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大兴网络文明之风;强力推进打击网络和手机淫秽色情信息专项行动,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网络文化环境。二是开展志愿服务。组织建立“文明小博客”志愿者队伍,广泛发动家长、高校学生及教育工作者等社会力量参加“网络文明志愿者服务队”,建立“大手拉小手”博客圈,邀请大博友走进校园,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加强与小博友及班级的互动,共同促进“文明小博客”的健康发展。三是组织名师开博。邀请一批名校长、名教师开博,与学生交流互动,增强“文明小博客”的吸引力,同时,发挥名师的人格影响力,以他们渊博的知识去培育学生、科学的方法去引导学生、真诚的爱心去温暖学生、高尚的师德去影响学生,不断提升未成年人综合素质。

5、改进教育方式,增强德育实效。充分发挥学校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采取有效措施,把“文明小博客”作为改进德育教学的重要方式、班级管理的重要手段及与学生、家长沟通的重要渠道,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一是纳入相关课程。把“文明小博客”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学校利用信息技术课开设“文明小博客”教学内容,开展博客兴趣小组活动,在课外及周末、节假日时间对学生开放电脑教室,为学生开博写博创造条件、提供便利。二是纳入校园文化建设。把校园博客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项新内容认真规划实施,各中小学校每年要举办校园文化博客节、艺术节、读书节、科技节、体育节等活动,充分展示校园博客风采,促进博客与其它活动的相互融合,不断拓展师生精神文化生活新空间,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健康发展。三是营造良好氛围。通过市属媒体和学校宣传栏、校园小报、校园广播、校园网站,以及主题班会、校园开放日、家长会等多种形式,及时反映“文明小博客”活动的进展、效果和社会反响,扩大活动影响,增进理解支持,引导社会各界关心支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三)活动要求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精心安排部署。要制定开展“文明小博客”活动计划、方案,组织骨干培训,建立志愿者队伍,组织开展重大博客文化活动,召开经验交流会,总结经验,表彰先进。

二是注重实践教育,确保工作实效。要组织全体中小学生积极参与此项实践教育活动。

三是加强宣传报道,做好信息报送。要通过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及时宣传“文明小博客”实践教育活动的好经验、好作法,为活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本文来源:http://www.cyloushi.cn/gongzuobaogao/1354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