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查摆出的问题_中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查摆出的“问题”逐条整改措施

更新时间:2019-08-21    来源:整改措施    手机版     字体:

中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查摆出的问题_中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查摆出的“问题”逐条整改措施

查摆出的“问题”整改措施

1.特色不鲜明,要打造一中的教育教学特色,而不是一时的作秀。

我们一直努力追求办学有鲜明的特色,我们也坚决反对“作秀”式的打造所为特色。我们认为,学校的特色本质上是创造适合学生个体主动、健康、优质发展的教育,为此,我们提出了“本分乐仁、和谐共生”的治校理念,以及“尽责、身教、高效”的管理思路和一整套管理措施,目的就是不断接近我们理解的特色。在办学实践中,我们在名师工作室建设、高效课堂建设、学生社团活动平台建设等方面做出了相关探索,也取得了一定效果。我们将铭记老师们的建议,按照已描画出的蓝图,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当然,我们要更加有创新,更加有担当,更加有勇气,以期在不断地积淀中,使学校的特色更加鲜明,让教师与学校、学生共同成长。

2.各种会议太多,有些会建议采用电视、电话形式举行。

我们认为,必要的会议是推动工作的有效手段。就我们学校而言,全体教职工参加升旗仪式和班后会,教师参加科组和备课组会。升旗仪式是法定的,不能精简;每周的科组或备课组会是开展集体备课、进行高效课堂建设的必要平台,也不能精简;班后会我们做到可开可不开的坚决不开,已经大为精简。其他的会议,如每周一的德育例会,这是班主任和年级主任参加的会议,德育例会作为推动一周班主任工作、学生工作的有效平台,不能精简。总而言之,教职工参加会议的多少与自己从事的工作有关,相对而言,从事的岗位多一些会议也相应的多一些。根据这条建议,我们将对各类会议进行清理,可开可不开的会议一律取消,形式可以灵活的会议尽可能人性化处理,程序可以精简的会议要坚决精简程序。同时,我们将要求各处室、各年级按照这一精神执行。

至于采用电视、电话形式召开会议的建议,目前我校限于设施设备,暂时不具备条件。

3.管理不科学,没有太大成效,组织教研不要只为了形式,走过场。

怎样使管理科学、高效一直是我们的努力目标,目前的管理确实存在改进空间。为此,我们在2013年秋季学期的第一次教职工大会上,提出了以“尽责、身教、高效”为核心词的管理思路和一整套管理框架,对德育、教学、总务等都进行了顶层设计,我们将逐步推行,不断把学校的管理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至于这一套管理是否科学、高效,还要通过实践的检验,我们将不断吸收教职员工的智慧,改进、完善我们的管理,以满足广大教职工的期待。

我们也坚决反对教研活动搞形式、走过场。2013年秋季学期以来,教学部门大力开展了高效课堂研究,在问题探索的起始阶段,因为指导者和参与者对问题还没有形成清晰的认识和切实可行的操作程序,或者共识还处在互动过程中,这个阶段,难免有形式主义的弊端,随着教研活动的深入开展,这些现象应该会逐渐减少。当然,我们的领导班子,我们的教学、教研的管理者也不能以为探索伊始免不了搞形式就心安理得,我们要深入开展高效课堂的理论学习,深入课堂,深入教师的备课活动中,深入学生的学习活动中,与师生共同研究,杜绝形式主义,切实抓好高效课堂建设。现在,我们正在这样做。

4.要深入群众,务实、全面听取群众意见,不偏听偏信。

我们的领导班子深入群众、听取意见的情况可以这样来看。一是,分管处室的领导可能主要深入了自己分管的处室,分管年级的领导可能主要深入了自己分管的年级,因此,他们的意见主要来自自己的“地盘”。来自自己的“地盘”能把自己分管的事做好,某种程度上可能没有全局一盘棋。这是要改进的。二是,我们有领导周值日制度,要求领导利用这一时间深入教学区、生活区,以及全校的各个空间,同时深入教师,深入学生,听取意见,发现问题,能解决的问题及时解决,不能及时解决的反映到班子,集体研究后尽力解决。这一制度可能也有执行走样的情况。现在,我们要求班子成员走出办公室,走出自己分管的空间“地盘”和值日的时间“地盘”,全面深入课堂,深入备课组,深入学生,广泛听取意见,解决实际问题。

当然,领导班子的意见也可能主要来自自己的交往圈子,造成意见所说的“偏听偏信”。虽然来自自己交往圈子的意见不一定是“偏”的,但我们要警惕偏听偏信。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校长办公会等集体议事制度,“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杜绝“偏听偏信”等人情腐败,建设风清气正的美好校园。

5.领导干部要多下基层,多深入课堂,更加亲民。

关于领导干部下基层的问题已在对第四个问题的整改中落实。关于深入课堂的问题,我们已经要求中层以上干部3月中旬起每周听课至少两节,作好记录,由教研室负责检查落实。

6.管理不到位;制度落实情况不好,靠人情维系。

学校的管理思路与相关机制已经在第三点中说明。制度落实不好,以致管理不到位,学校工作的开展需要靠人情维系,这一问题非常尖锐,也确实在学校管理中不同程度地存在。学校的管理风格与传统有关,传统的惯性使得学校的管理形成了某种路径依赖。我校的教职员工一直有非常高的自觉性,使得我们在以前的管理中不需要过多地发号施令,教职工就能高质量地把事情办好。现在,随着形势的变化,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需要我们引起重视,并着力解决。解决的办法还是要建立制度,并认真执行。我们正在研究制定绩效工资实施方案,并配套制定相关制度,相信随着这些制度的实施,某些靠人情维系的现象会基本消失。

当然,我们并不反对在管理中融入人情因素。在用制度管人、制度管事的前提下,在刚性的制度框架中融入人情的柔性因素,可以以人情的润滑剂推动制度的齿轮顺畅运转。所以,我们也要大力开展教师活动,密切教师关系,让制度与人情在学校的管理中各得其宜。

7、教师的工作量要科学合理计算并给与适当的补偿。

我校对于教师的工作量规定,依据课程标准制定了较为合理的标准:语数外周工作量(2个班)10-12课时、理化生政史地周工作量12课时、体育、信息、美术、心理等科目13课时。课时的补贴与绩效工资相结合,超课时部分,以每课时40元的标准补贴给教师。

因绩效工资改革方案的变化,新的绩效工资的方案正在制定中,新的计算方式将会按照新的方案进行。

8、教学从大处着眼,统筹每个年级的教学,而不是各自为政。

目前学校的运行体制是以下级领导带年级组模式为主,这样做的优势增强了级组的自主权,提高了级组的工作效率,激发了级组的工作积极性,但这样做的弊端也是明显的:就像问题中提出的-各年级各自为政,尽管各别年级优势,但这个优势是建立在削弱其他年级的能力的基础上的,整体上拉低了学校的竞争力,不利于学校的持续发展。模式的改变,有赖于学校管理体制的进一步优化,这一点请学校党委在充分调研比较的基础上,来寻求最适合学校发展得模式,让学校的发展可持续化。

9.学校领导不思改变,不求创新。

我们一直朝着“岭南名校、人民满意”的目标建设学校,2013年秋季学期的全校教职工大会上,我们提出了5年奋斗的具体目标,即:1.学风优良,形成特色校园文化。2.学生在第二课堂竞赛、比赛、表演等活动中在省级或省级以上行业奖励中有公开奖励、通报名次,在省级或省级以上公众传媒正向报道或推荐性介绍宣传。3.考入北大清华不少于10人。4.正取生一本率不低于70﹪。5.特色教学在珠三角享有较高声誉。在这一目标下,我们提出了“本分乐仁,和谐共生”的治校理念,“尽责、身教、高效”的管理思路,从德育、教学、总务、行政四个方面全面设计了学校管理框架。遵循这一目标、理念和管理思路,学校德育处、团委成立了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教研处、教务处开展了高效课堂建设和特色课程(如天文台)建设,创办了《来风园》教研杂志等,其他各个部门、年级等都开展了非常有成效的工作,这些我们在2013年秋季学期末的全校教师大会上已经总结,不再赘述。我们将按照设计好的蓝图,沿着既定的方向,一步一个脚印坚定地走下去。当然,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变革之心、创新之志永远是负责任的管理者必不可少的素养,在向着学校目标追求的道路上,我们的变革之心、创新之志永远不变。

10.做事缺乏严谨、不够果断,不能雷厉风行,不能善始善终。

当管理发扬民主的时候,决策的效率就会降低,因为需要反复讨论,遇到问题后又要再次调研,有些不可行的可能还要终止,而且共识的凝聚也需要过程,有时候还需要外部条件。这可能是老师们对班子决策形成上述印象的原因。不管怎么说,今后,我们在坚持民主决策的同时,要讲求效率,做到善做善成。

11.作风怠慢,理念落后,懒。

总体来看,学校的办学理念——“让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让每一个学生主动发展”,治校思想——“本分乐仁、和谐共生”,管理思路——“尽责、身教、高效”等,应该是合乎以人为本思想,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又有开放包容特点的。从局部来看,我们的某些理念确实是需要改变的,比如传统课堂的某些理念等。我们将通过建章立制,不断落实“尽责、身教、高效”的管理思路,从行政、德育、教学、总务等方面全方位推行改革,把学校各项工作不断推向前进。

12.多个领导不上课。

多个领导不上课是事实。行政事务琐碎繁杂,影响上课效果,这是导致领导不上课的原因之一。领导不上课,不利于掌握教育教学情况,所以,领导干部要坚持上课,并且要上好课。我们正在研究领导干部的上课方案,解决领导不上课的问题。

13、鼓励教师撰写教研论文,搞科研

我校的教师的教科研成果还是比较显著的。学校在教科研成果的奖励方面的投入也是比较大的。现在又开办了来风园教研杂志,积极鼓励教师在教学之余,积极思考,投入教科研。目前的教科研的学校引领作用还有些差距,教研室也正在积极探讨,寻求合适的教科研引领的方式,后期的教科研引领作用将会逐渐增强。

14.管理目标不清,管理制度陈旧,要规范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学校的管理目标已经在第九个问题中回答,管理制度已经在第三和第六个问题中回答。制度的规范完善问题我们将按照既定的“尽责、身教、高效”的管理思路和设计好的行政、德育、教学、总务管理框架逐步落实。

15.某些管理责任不明,行政系统的管理与各年级的对接还不够紧密。

处室与处室之间、处室与年级之间的权力边界与职责范围确实要进一步厘清,以保证学校内部各系统之间的高效运转。我们处室与年级既有的沟通机制主要是在德育处和教务处建立的,即年级分管德育的副主任兼任德育处副主任,年级分管教学的副主任兼任教务处副主任;处室与处室之间既有的沟通机制是谁负责谁牵头谁协调,主要协调人为分管领导;临时出现的应急工作由校长授权,被授权部门牵头协调,主要协调人也是分管领导。我们将进一步厘清处室与处室之间、处室与年级之间的各项职责,完善业已形成的工作机制,加强分管领导的责任意识,保证学校各项工作运转顺畅高效。

16.学校发展应当注意连续性,确定的发展长远目标不要轻易否定与更改。

学校的发展目标一直是岭南名校,尽管随着学校的发展,岭南名校的内涵逐渐变化,但主要是适应惠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更高需要,适应学校教育教学发展的更高追求,比较的范围由广东省扩大到全国,衡量的标准也相应提高了,具体指标已在问题九详细说明,可以参看。

当然,我们更加强调师生的“本分”,强调“仁爱”,强调师生间的和谐相融,共同发展。因此提出了“本分乐仁,和谐共生”的治校理念,从底线、追求、愿景等方面提出了学校管理的文化追求,以引领师生成就自我,造福社会,报效祖国。

17.高一副主任兼任班主任违反校规定。

高一年级副主任兼任班主任的情况并非学校故意无视相关规定、自坏规矩。原因如下:一位是先担任班主任,后因学校的工作安排担任副主任,因考虑临时换班主任不利于班级管理,计划分科组班时再调整;一位是原先的班主任老师生病无法上课,从另一个班抽调了班主任,因一时无法找到合适的班主任,由副主任暂代,也计划分科组班时再调整。我们已经及时整改,取消了高一副主任任班主任的兼职。

18.初、高中教师流动应有制度保证。

初高中教师目前的流动方式可以用打一场比赛来比方,场上队员需要轮换的时候才轮换,不需要轮换就一直打下去,这就决定了轮换只是局部的、个别的、视场上需要而定的。目前初高中部的教师流动也是这样,学校整体配置教职员工资源,但初高中部相对稳定,只是根据初高中部的需求进行局部调配。因为视需要而定具有不确定性,所以老师的流动也具有不确定性,就像主教练的换人依据的是场上形势一样,初高中部教师的流动也只能根据需要,通过校长办公会集体讨论确定人选。

初高中部教师整体流动也是一种思路,而且有很多好处,比如教师对中学全学段教学内容的掌握,初高中部教职工的融合等,但目前不具备实施条件。主要是我们学校一直是初高中部教师整体相对稳定,大部分教师因长期积累,形成了自己的任教初中或者高中的相对优势,在初中或者高中任教更能发挥能力,实现价值;其次,教师的居住也以所在的初中部或者高中部为中心,相对集聚,有利于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大流动就会无序,影响教育教学质量,也不够人性化。

19.名师的带头作用应强化

我校名师是比较多的,这和学校的育人环境是分不开的,学校积极创造适宜的培育学生和培育教师的成长环境,因此一中拥有了较大一批在周边有知名度的或影响力的教师。这些教师的成功是她们自身努力的结果,也是学校培育的结果。这些名师一直工作在教学一线,身先士卒,对后来者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学校在名教师的引领或青年教师的培养方面一直在认真做,前一届的东江学者(首席名师),现在正在进行的名师工作室,这都是在这一方面的尝试,今后在积极总结,不断改进的基础上,把这项工作做得更好。

20.初中部的定位不准确,某些管理政策应多从初中实际出发。

关于初中部的定位应该是明确的,初中部在行政、编制上就是惠州市第一中学的一个部门。根据惠市编〔2012〕112号文,我校班子成员设立4位副校长,其中一位就是分管初中部;处室设立两位副主任,其中一位就是初中部的处室负责人。但初中部毕竟具有特殊性,所以,为发挥初中部办学效益,学校在管理权限上赋予了初中部一定的办学自主权,比如,财务、招生等等,这些政策的倾斜正是考虑到了初中部的管理实际。当然,情况是不断变化的,有些政策的出台要因应形势和情况的变化不断调整,对初中部的管理,学校也会考虑这些因素,以最大限度发挥初中部办学效益为目标,不断调整对初中部的政策。

21.教学要有明晰的规则,观念要一贯,不要随着领导的更换而变来变去。

我们的高效课堂建设命名为“生本高效课堂”,“生本”取其理念“以生为本”,“高效”取其效果。现在我们的高效课堂建设通过导学案来实施,这只是一种局部路径选择的变化,即将原来的前置作业、课后练习等整合起来,编制导学案。导学案的编制当然会与前置作业的设置不完全一样,但“以生为本”的理念是一样的,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班级展示的方式达成学习目标的手段也是一样的。可以这样说,我们是以导学案的方式来实现“生本高效课堂”。

22.实验班的教师要制度化,不要太随意

实验班的教师选择学校一直高度重视,实验班的教师都是经过实践检验,在教学上有显著效果的,广受学生欢迎,工作上认真拼博的教师构成。惠州一中的实验班在老师们的努力下,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也带引导着一中全体师生向着更目标前进。所以对于尖子班的教师选择学校是非常认真,高度重视。

23.初中部办公条件太差,初中部教师厕所太差,无法满足需求

学校针对存在的问题,去年投入了50万整改了教学楼2号楼,增加了10个卫生间,已基本可以满足学生的需求,接下来学校还将继续改善初中部的办公条件,如人手一台电脑,在今年8月前完成,在科学楼三楼增加教师卫生间,方便教师,在今年8月前完成。

24.部分后勤工作人员脸难看、事难办

每月召开一次工作总结点评会议,组织学习,提高服务意识,每人要深刻检讨。

25.落实好绩效工资,教师每月收入信息公开不及时、不透明;

完善网上办公系统个人工作查询功能,每月底公布。

26.购买教学设备、仪器等信息不够透明;

按财务相关制度,严格执行教学设备、仪器采购流程和各环节监督,并按时公示(公示时发校讯通提醒教职工查看)。

27.家教太厉害了,要加强监管。

2014年1月11日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办法对“组织、要求学生参加校内外有偿补课,或者组织、参与校外培训机构对学生有偿补课的”的行为提出了处罚办法,即“警告、记过、降低专业技术职务等级、撤销专业技术职务或者行政职务、开除或者解除聘用合同。其中,警告期限为6个月,记过期限为12个月,降低专业技术职务等级、撤销专业技术职务或者行政职务期限为24个月”。这些条款我们在2014年春季学期第一次教职工大会上已经宣讲,大部分老师是能够约束自己的,少部分老师遵守得不够好,老师们有意见。我们将由教学部门加强对自习和晚修的检查,同时设立校长信箱,接受师生投诉,对发现的问题调查落实后,先由年级对相关教师进行诫勉谈话,诫勉谈话之后仍不改正的给予警告处分,直至给予撤销专业技术职务或者行政职务的处罚。

28.教学办公设备严重老化,教学硬件要及时维修与更新。

教学办公设备严重老化是事实,因此,教学硬件的维修与更新每时每刻都在进行。一般而言,寒暑假会集中维修和更新,教学时间则在师生报修之后进行维修或更新。对于报修,我们尽量做到及时处理,但高中部80多个班,初中部50多个班,外加教师办公设备,处理起来可能有不及时的时候。一次性彻底更新老旧设备是一个一劳永逸的办法,但目前学校财力不允许,只能是尽量维修、逐步更新。我们已经加强电教部门、总务部门的责任,做到报修之后,及时处理,确有困难,要立即反馈给报修人,但两个工作日内必须处理完毕。

29.想方设法开源节流,提高教职员工补贴待遇;

勤俭节约不浪费,管好家,按政策千方百计提高教职工生活水平。

30.教职员工的活动场所缺乏。

增加教职工活动场所一直是我们努力的目标之一。高中部绿化校园内的金榜山、铺设绿道、尽可能利用空地扩建篮球场、在操场边修建教工楼以提供乒乓球场,初中部改建体育馆,等等,都是我们做出的努力。现在教工的活动场地有两个篮球场(初高中各1个)、三个乒乓球室、羽毛球场(初中部)等,相对于500多位教职工而言,依然是非常有限的,而校园内我们已经没有可以利用的空地。我们设想,把教师的活动场所拓展到校园外,即由教师按自己的兴趣特长组织各类运动队,自由开展活动,学校定期组织运动队的比赛交流活动、展示活动和文娱活动等。

31.多关心青年教师的生活和工作,为加深教师间的交流学习提供条件。

目前,青年教师在学校的工作交流主要在备课组、科组、年级组内展开,我们也建立了师徒帮带制,培养青年教师。其他的平台如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以及面向全体教师的教学活动等,也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提供了条件。青年教师的活动主要有工会、共青团组织的相关活动。现在看来,这些活动还不够。我们将建立如下平台:一是校领导与青年教师面对面,定期与青年教师对话;二是学校团委设立教工支部,专人负责,收集青年教师活动创意,开展青年教师活动,学校相关部门协助;三是组织青年教师的体育活动、文娱活动等。

32.有些中层干部年龄偏大,多年不公开竞聘。

国家对行政干部的任职级别与年龄有规定,很好地破除了干部终身制,保证了干部队伍的年轻化等,但现在国家对学校中层干部的年龄没有明确规定,因此什么年龄退出为宜学校不宜硬性规定。如果教职工愿意为学校服务,又能比较好地履行职责,得到教职工认可,学校就应该表示欢迎。现在的中层干部都是经过竞聘走上工作岗位的,他们有自己的任期,任职到期后我们就会组织公开竞聘。2013年7月至今,我们已经组织两次中层干部公开竞聘,一次是学校组织的,就学校空出的中层职位进行了竞聘,许多教职工兼任了管理岗位,为学校服务,如高一、高三年级副主任,教务处、教研室年级副主任等;一次是教育局组织的,就初中部副校长职位进行了竞聘。今后我们将一无既往地依法依规组织公开竞聘,让有志于为学校服务的教职工发挥自身价值。

33.应公正、公开,择优录用,定期进行民主测评,启动岗位轮换制。

关于公正、公开,择优录用,在回答第三十二个问题时已经说明,可以参看。副校级以上干部的任用,由上级人事部门根据《党政干部选拔任用条例》执行,也贯彻了公正、公开、择优录用原则。

关于定期进行民主测评,因为有市级的干部年度考核,而且这一考核全校教职工参与,所以,学校没有组织全校性的对在任中层以上干部的民主测评,而是通过民主生活会、部门工作汇报会的方式,组织了干部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活动和考核活动。我们将认真研究定期民主测评的方案,做好干部定期民主测评工作。

岗位轮换制度是《国家公务员职位轮换(轮岗)暂行办法》对公务员规定的一项制度。对国家公务员轮岗,《暂行办法》中有如下关键词。一是“有计划”,二是符合“拟任职条件”,三是“在同一职位上任职五年以上”。我们认为学校管理与公务员管理毕竟有所不同,从我校实际来看,目前不具备启动这一制度的条件。

34.学校相关部门公布职称晋级信息不及时、不全面。

学校对职称信息的公布应该力求及时、全面。一是职评。相关的职评信息我们第一时间发布,有关职评的文件我们在学校网站公开,并且会通过校讯通告知全校教职工。二是岗位晋级。到目前为止,学校根据《惠州市第一中学岗位设置实施方案(试行)》(教职工代表大会2012年2月26日通过),集中组织了两次评分,两次评分结果都在学校办公系统全面公布,并通过校讯通告知全校教职工。公布结果接受教师查询和质询,发现问题及时更改,更改以后再全面公布,接受教师查询和质询,直到没有问题为止。教职工的岗位变动就是根据空出的岗位,依据上述得分的排名,给予变动的。变动的步骤是:一、办公室提供信息,校长办公会讨论,确定拟变岗人员名单;二、公示七个工作日,公示之时短信告知教职工,提醒关注;三、学校纪检、工会进行监督,接受教职工投诉;四、发现疏漏,沟通、更改,再公示,直至公示通过;五、反馈主要领导,上报;六、上级部门审核、通过。教职工如对学校在职称评审、岗位晋级执行过程中的任何信息有疑问,欢迎及时到办公室查询。

35.反对评聘分开,解决待聘时间过长问题。

学校一直努力解决因职称岗位不足导致教职工职称评聘矛盾的问题。评聘分开是国家政策,粤人发〔2008〕275号《广东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第3条明确规定,“事业单位根据岗位设置的政策规定,依据核准的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坚持……按岗聘用、合同管理”。在政策没有调整之前,我们只能这样执行。对于解决待聘时间过长的问题,我们一直在努力。2014年4月15日下午,市人社局蓝权副局长、严寒科长专程到我校调研,就是为了逐步解决这一问题。但正如蓝副局长所说,职称问题一中有特殊性,但也要全市一盘棋,只能依法依规,有计划,按步骤而行,不可能一蹴而就。

36.对参评教师多加辅导、指点。

对于参评教师,办公室每次都会组织相关人员集中辅导,提供相关的职评文件供查询,并且接受咨询,予以指点。职评要申报的材料多,涉及教务处、德育处等部门,政策性很强,很多细节可能要在准备材料时才能有体会,有些可能不经意就被忽略了,所以,希望参评教师准备材料时耐心、细心,遇到问题及时咨询。材料准备好后,请参评过的老师、科组长把把关,学校办公室欢迎大家随时咨询。同时,办公室也欢迎将要参评的教职工随时咨询,做好参评准备。

37.评聘是否应注重学历,研究生应该多些优势。

职称评聘国家有明确的政策和法规,我们只能依法依规执行。硕士学位研究生从事本专业工作一年转正后定位11级,而本科生定为12级;硕士学位研究生从事本专业工作二年(含二年)以上,可参评中级,工作3年(含3年)以上可申请认定中级职称,而本科毕业取得初级职称后,从事本专业工作3年才可参评,不能直接认定,如本科毕业未取得初级职称,从事本专业工作需5年以上,才可参评。研究生学历的优势还是很明显的。至于同样是高级、中级,聘任是否优先,于法无据,我们认为,学校工作应该唯能力论,不应该唯学历论,一劳永逸的唯学历论,不利于教师的发展。

38.做班主任为学校服务没有在职称晋级中体现。

担任班主任在职称晋级中的体现有如下几点:一、评定职称时,担任班主任的年限是硬件。参评中级需担任3年班主任,获硕士学位者担任1年班主任;参评高级需担任5年班主任。达不到年限不予参评。二、学校制定的职称晋级方案中,学校优秀班主任可以加0.5分,但任何级别的优秀党员、三八红旗手等不予加分。三、同分条件下,优先项目中有担任班主任及年限一项,已经有教师因这一条款受益。

39、高中部老师竞选初中部中层比较容易,而初中部教师竞选中层很难

针对提出的问题,初中部会和总校沟通,以后干部的选拔尽可能考虑初高中的实际情况。

本文来源:http://www.cyloushi.cn/gongzuobaogao/117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