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电视剧|阅读《风筝》选文的片段(附答案及赏析)

更新时间:2019-06-28    来源:北京导游词    手机版     字体:

《风筝》电视剧|阅读《风筝》选文的片段(附答案及赏析)

阅读《风筝》选文的片段(附答案及赏析)

阅读《风筝》选文的片段,回答文后14-17题。(13分)

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

但我向来是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的不堪,然而最喜欢放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他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

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见了他。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的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蝴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有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的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我即刻伸手抓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的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

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的很久之后,我已经是中年。我不幸偶尔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

15、在肃杀的严冬,见到“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本应感到春的暖意,而作者为什么会感到“惊异和悲哀”?(4分)

答:。

16、看到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行为的书,说是“不幸”,“不幸”应怎样理解?(3分)

答:。

17、“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应具体指前文的那些事?(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在划线句中的“铅块”这一比喻写出了“我”怎样的心情?(3分)

答:。

参考答案:

15、惊异于北京的冬季也放起了风筝(跟故乡对比);见风筝悲哀,因为想起小时侯“精神的虐杀”的一幕。

16、我因此受到了良心的谴责,怀着深深的自责,可谓不幸。

17、将心灵手巧的小兄弟偷做的风筝粗暴武断地撕破踏扁踩坏。

18、极度后悔、内疚、自责、感到万分沉重。

《风筝》赏析:

第①段,总领全文,写“我”看到北京冬季天上飘飞的风筝,心中感到悲哀。从全文构思看,本段制造了强烈的悬念。

第②段,作者由眼前风筝回忆起故乡的孩子们在早春二月放风筝的情形。作者继续强化悬念:作者对风筝的记忆似乎是温暖美好的呀,可为何他感到肃杀悲哀?

第③段写“我”嫌恶风筝而弟弟喜爱风筝。对比写法突出了兄弟俩在风筝上的冲突。写弟弟“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就是为了突出弟弟纯粹是个半大孩子,需要被呵护,需要玩耍。对弟弟看风筝时的神态描写,生动传神地写出弟弟淳朴天真的品性及其对风筝的痴迷,也为下文写弟弟制作风筝铺垫,更为写“我”毁坏风筝、摧残弟弟的孩童天性以致造成终生遗憾铺垫。

第④段写“我”粗暴撕毁弟弟风筝的情形。弟弟的惊惶、畏缩、绝望与“我”的愤怒、粗暴、傲然对比鲜明,对“我”的动作、神态描写尤其传神,充分突出了“我”的粗暴与冷酷,生动表现了“我”的行为摧残孩童天性的本质,为下文写“我”的悔悟铺垫。

第⑤段:20年后“我”知道了“玩具是儿童的天使”的道理,悔悟自己曾虐杀弟弟的儿童天性,于是心情沉重。后两句用“心变铅块”的暗喻和“堕”一词,形象地表现了我心情的沉重。结构上,本段呼应前文“我”撕毁弟弟风筝时的自以为是和傲然,也为下文写自己“补过”铺垫。

⑥⑦⑧三段,写“我”企图补过,但悔之晚矣。第⑥段中,作者采用以虚写实的手法,想象自己“补过”并能弥补对弟弟的伤害:一是“送他风筝,赞成他放,劝他放,我和他一同放”,以弥补先前过失;二是“去讨他的宽恕”,以求得原谅。以此来反衬弟弟“全然忘却,毫无怨恨”的反应,表明:因伤害既成事实且已时间久远,这些“补过的方法”根本无效,自己粗暴摧残儿童天性的罪过已不可弥补,成了终生的悔恨和痛苦。

末段照应文章开头,突出“我”因粗暴摧残弟弟儿童天性,内心留下无法解脱的悔恨和悲哀。描写环境的严寒凄冷,是为了烘托“我”心中的悔恨和悲哀。

“风筝”是全文的线索。

本文来源:http://www.cyloushi.cn/daoyouci/108418.html